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筛选适合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生长条件。[方法]以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为出发菌株,研究该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最适生长温度为42℃,最适p H为6.5,最适发酵时间为72 h;代谢生成D-乳酸的适宜发酵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7%、接种量10%、装液量125 m L/250 m L,在上述条件下发酵该菌种,D-乳酸产量达37.8 g/L。[结论]试验结果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产D-乳酸条件摸索及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益生菌混合培养富集锌的条件.[方法]以青春双歧杆菌ys01、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1.148 0和嗜酸乳杆菌ysh2混合培养富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对富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富锌培养条件为:低聚果糖10 g/L、Zn2+ 0.41mg/ml、蛋白胨12.2 g/L、初始pH 6.0、接种比例3∶2∶1、接种量4.6%、培养时间72 h.在该条件下,青春双歧杆菌ys01、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1.1480和嗜酸乳杆菌ysh2混合菌体锌的含量为550μg/g.[结论]以试验所得富锌混合菌体制备的富锌酸奶发酵剂具有良好的发酵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乳化的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籽油作为底物加入到试验所制备的复合乳杆菌中,利用乳杆菌所产生的亚油酸异构酶使亚油酸(LA)转化为共轭亚油酸(CLA).通过几种轧杆菌不同配比组合的协同试验,发现不同种乳杆菌的协同转化共轭亚油酸的能力要高于单一茵种.结果表明,复合乳杆菌中植物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为7:3转化效果最好,其亚油酸异构酶酶活为21.36 U/mL,共轭转化率为33.38%,共轭亚油酸质量浓度为28.83g/L.  相似文献   

4.
酸奶具有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克服乳糖不耐症、降低胆固醇含量,甚至抗癌等功能。发酵菌种是生产优质酸奶的关键,保加利亚乳杆菌(现更名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subsp.bulgaricus)是酸奶发酵中最常见的发酵菌种之一。为进一步了解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发酵特性,本文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的产酸、产黏、产香(主要是乙醛)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菌种产酸和产黏能力在发酵期强,后发酵期间能力较弱;产香能力则在后发酵期间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5.
张强  徐升运  任平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225-226
采用复合乳杆菌及酿酒酵母菌青贮沙棘鲜叶,确定复合乳杆菌中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酸乳杆菌的配比比例以及复合乳杆菌与酿酒酵母菌的配比.结果表明,当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酸乳杆菌的配比为4∶2∶4,复合乳杆菌与酿酒酵母的配比为3∶2时,粗蛋白含量为21.58%,发酵剂用量为2.0%,青贮沙棘叶的总体评价为优级,青贮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6.
德氏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酶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从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中提取出来的亚油酸异构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40℃,此时酶活力最高;金属离子Mg2+、Na+、Zn2+可使酶活力有所提高,Fe2+和Mn2+离子对酶促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求得亚油酸异构酶的Km为0.0285 mol.L-1,Vm为2.31 mg.mL-1.h-1。  相似文献   

7.
李变变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7):179-182,194
[目的]研究酸奶制作时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分离纯化、发酵性能、添加比例。[方法]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并对其发酵性能和传代特性进行测定,最终选择出发酵性能较好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将分离出来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以不同比例在脱脂乳中进行混合菌株发酵,确定制作酸奶时两者的最佳添加比例。[结果]在酸奶发酵时,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添加比例为1∶1时,发酵脱脂乳粉可以在4 h内凝乳,发酵产品活菌数为5.4×10~7CFU/mL,酸度达到78.1°T,pH为4.50,发酵性能较好。[结论]该研究为乳酸菌在实际生产中更好的应用提供理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响应面法对植物乳杆菌的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选取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底物添加量作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并依据回归分析确定了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子,同时以亚油酸转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分析了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植物乳杆菌产亚油酸异构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为30.21 h、发酵温度为36.23 ℃、接种量为1.99%、底物添加量为9.62%.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实际亚油酸转化率为20.46%.  相似文献   

9.
开菲尔粒中优势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开菲尔粒中的优势菌系,为研究其共生机理以及开发新产品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将开菲尔颗粒粉碎,制备成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悬液,涂布于麦芽汁、PDA、MRS和改良的TJA培养基上。然后,在30℃和37℃条件下,分别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培养7 d,挑选菌落,进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分离得到9株酵母菌和9株乳酸菌。其中克鲁维酵母属2株,假丝酵母属3株,酒香酵母属4株,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1株,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2株,高加索酸奶乳杆菌3株,瑞士乳杆菌1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1株,德氏乳杆菌乳亚种1株。[结论]开菲尔粒中共有18株优势菌,包括9株酵母菌,3株乳酸球菌和6株乳酸杆菌。  相似文献   

10.
于岚  沈伟达  阳大海  曹访  刘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289-2291,2306
[目的]考察各菌株对酸乳各项发酵指标的影响,为开发稳定的开菲尔饮品生产工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从开菲尔粒中筛选获得的6株优势菌进行单菌及混合发酵,以1×104个/ml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单菌或多种菌以等比例混合至新鲜牛奶中,30℃培养30 h后于4℃储存10 h,测定各项发酵指标。[结果]利用2种菌混合发酵过程中,高加索乳杆菌与德氏乳杆菌混合发酵所得的酸乳风味最佳,高加索乳杆菌与肠膜明串珠菌混合发酵和肠膜明串珠菌与克鲁维酵母混合发酵的风味较好。3种菌混合发酵过程中,利用克鲁维酵母、乳酸乳球菌和肠膜明串珠菌混合发酵所得的酸乳风味最佳,利用假丝酵母、乳酸乳球菌和肠膜明串珠菌混合发酵以及利用克鲁维酵母、高加索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进行发酵所得的酸乳风味较好。[结论]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能有效提高牛奶中脂肪的降解率,但是抑制发酵乳中芳香物质的产生。2种菌混合发酵条件下所得酸乳的乳酸含量及黏度显著高于3种菌混合发酵,这可能与菌的共生过程中各菌的生长、代谢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高活性纳豆激酶工艺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高活性纳豆激酶的纳豆生产工艺条件。[方法]从市售纳豆产品中分离筛选出高活性的菌株作为试验菌株,采用固态发酵的方法制备纳豆,对影响纳豆激酶产量的主要因素浸泡时间、接种量、发酵时间等进行考察,研究高活性纳豆激酶的工艺条件。[结果]利用对甲基苯磺酰L精氨酸甲酯(TAME)法测定纳豆激酶活性,确定最佳纳豆激酶酶活的纳豆生产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8 h、接种量10%、发酵时间48 h。[结论]该研究可为高活性纳豆激酶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赵勇  宋志文  孔小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582-13583,13585
[目的]探讨黑曲霉发酵产葡萄糖氧化酶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下黑曲霉产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结果]培养基最佳成分为及浓度为:葡萄糖100g/L,有机氮源为4g/L蛋白胨,无机氮源为3g/L硝酸钠;最佳发酵条件为28℃,pH值6,发酵周期72h。[结论]通过优化,黑曲霉发酵产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张田  王锋  魏涛  刘春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94-11195,11221
[目的]为提高漆酶发酵水平提供一种有效的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栓菌菌株14001,对其发酵产漆酶条件及热激对漆酶酶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栓菌产酶最适Cu2+浓度为20mg/L,最适起始pH值为4.5,最适接种量为10%,最适培养温度为25℃,并对发酵过程进行pH控制,其酶活比不进行pH控制的酶活最大能提高30%;热激作用能诱导漆酶相应的mRNA产生,提高漆酶酶活1倍以上。[结论]优化后的培养条件和热激均能提高漆酶的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陈莉  杨双全  徐茹  王修俊  谢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29-13131
[目的]优化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条件,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液体发酵方法对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条件进行研究,分别考察发酵时间、氮源、接种量和pH值对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绿色木霉产不同酶组分的分泌高峰并不一致,FPA酶活在发酵2d后达到最高值,Cx酶活在发酵3d后达到最高值。发酵培养基以蛋白胨为唯一氮源时,纤维素酶活力最高。发酵培养的最佳接种量为5%,最适初始pH值为4.5。[结论]不同培养条件对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活力影响各异。  相似文献   

15.
张良  肖勇生  包珍  汤峰  刘媛洁  郭德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73-15876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优化食尼古丁节杆菌发酵产海藻糖合成酶的工艺。[方法]首先以培养温度、初始pH、摇床转速、接种量、发酵时间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摇床转速、接种量和发酵时间为因素,以食尼古丁节杆菌发酵产海藻糖合成酶酶活的变化为响应值进行试验,运用SAS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得出重要因素的最佳水平,从而确定最佳的发酵产酶条件。[结果]经响应面法优化获得食尼古丁节杆菌发酵产海藻糖合成酶的工艺参数为转速172.60 r/min、接种量13.96%、发酵时间55.97 h,在此优化条件下,海藻糖合成酶酶活力达到645.48 U/g。[结论]该研究可为海藻糖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菠萝皮渣酵素的发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乳酸菌发酵菠萝皮渣制备菠萝皮渣酵素。[方法]以蛋白酶活性为指标,运用Box-Behnken Design 8.0.5v响应面法优化制作菠萝皮渣酵素的工艺参数。[结果]菠萝皮渣酵素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3℃,酵母菌接种量0.3%,发酵时间16.5 h。按上述工艺制得的菠萝皮渣酵素颜色均匀,酸甜适口并伴有发酵香味,有光泽。[结论]研究可为菠萝副产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南极适冷菌Rheinheimera sp.97产抗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南极适冷菌R.sp.97产抗菌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菌株R.sp.97产抗菌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基为:蛋白胨3.0g/L,硫酸铵1.0g/L,淀粉2.0g/L,NaCl15.0g/L;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初始pH8,发酵温度10℃,摇瓶装液量30.0%(V/V),接种量1.0%(V/V)。优化后菌株R.sp.97发酵液的抗菌活性较优化前提高了18.1%。[结论]为研究南极适冷菌R.sp.97的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液化沙雷氏菌(Serratia liquefaciens)CZA 1202产低温过氧化氢酶的发酵条件。[方法]在发酵条件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液化沙雷氏菌CZA 1202产过氧化氢酶的发酵条件。[结果]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25℃,pH 8.0,转速190 r/min,种龄36 h,接种量10%,装液量100 ml(容量250 ml),在此条件下,最终低温过氧化氢酶酶活达288.96 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0%,且与模型预测值290.15 U/ml基本吻合。[结论]该研究所建模型合适有效,为低温过氧化氢酶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能高产AMP脱氨酶的野生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和发酵条件优化.[方法]通过大豆的自然发酵制备豆豉曲,并分别以PDA、MRS和YPD 3种培养基进行豆豉曲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将获得的分离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并检测发酵液的AMP脱氨酶活力.[结果]试验通过3种培养基分离纯化,获得纯种菌株51株.通过进一步的摇瓶发酵培养,检测到具有AMP脱氨酶活性的菌株为16株,选取活性最高的DCP-23菌株进行菌落形态和菌丝形态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青霉菌属.通过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确定该菌株产酶的适宜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为6.0,接种量为6%,30℃发酵60h.在上述发酵条件下,发酵液中的AMP脱氨酶可达到293.7 U/ml.[结论]试验获取了1株能产较高活性AMP脱氨酶的野生青霉菌株DCP-23,可为高产AMP脱氨酶的菌株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黑曲霉产木聚糖酶的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对黑曲霉固态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影响。[方法]以木聚糖酶酶活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摇瓶发酵条件下培养基组成、pH值、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和接种量对黑曲霉产生木聚糖酶的影响。[结果]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麸皮与玉米芯质量比5∶3,(NH4)2SO4、KH2PO4、CaCl2和MgSO4相对于固体料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1.0%、0.2%、0.1%和0.1%),料液比1∶1.7;最优培养条件为:pH值7.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60h,其间翻曲2~3次;在此工艺条件下,木聚糖酶的活力可达14698.21IU/g。[结论]该优化条件为木聚糖酶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