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新民地区近年在增施磷肥条件下,水稻缩苗病不断发生的实际问题,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增施锌肥可使缩苗病情得到缓解,并有显著增产作用。同时,分析了缩苗病的发生机理,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 我县是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水田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4%以上。水稻产量占全县粮谷总产量近80%。目前,稻田生产农肥施用量很少,氮磷肥料施用量逐年增加,特别是氮肥施用量高达150~200斤/亩。尽管如此,插秧后的前期(半月至一个月)全县仍有2万亩左右的地块程度不同的发生缩苗现象。增施氮、磷肥和调节水层管理等措施后,缩苗情况虽大部  相似文献   

3.
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粗缩病近年在北方玉米产区发生十分严重,本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有一定规律性,并且与播期和品种间关系密切.用化学药剂防治和增施磷肥对此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1996~1997年试验6个播期,发现在5月5、15日播种的发病重.1998~2000年试验4个品种发现差异很明显.喷药和施肥防病措施对抗病和耐病类型作用不大,而对感病类型有明显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晾晒烟生产中遇到的烟苗移栽后缓苗死苗问题,采用对土壤增施有机质肥料和熟石灰的办法进行试验研究与示范,结果表明,晾晒烟生产区,对土壤增施有机质肥料和熟石灰1125-1875kg/hm^2使土壤pH值达到5.5-7.0,能有效地解决烟苗移栽后的缓苗死苗问题,并能提高烟叶的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施氮肥能促进免耕抛秧水稻立苗,有利于加快分蘖速度,提早够苗,增加穗粒数,从而提高产量。增施氮肥对晚稻免耕抛秧生育期无明显影响。以每公顷施纯氮181.5~198.0 kg为宜。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豆窄行宽苗眼栽培技术,可充分利用有效空间,缩垄增苗,扩大绿色面积,提高光能和地力的利用率,适于机械化作业,提高大豆生长发育进度,实行这项新技术,较常规栽培技术可增产15%以上。  相似文献   

7.
《再生稻》1995,(1):1-12
针对川东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提出了杂交中稻“前促中稳后保”以利中稻,再生稻两季高产的施肥模式的设想,以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5:2:3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比例与中苗移栽,穴植双株,适当密植,增施氮肥,拨节期增施钾以等措施配事交应较好,能培育前期分多而壮,中后期光合效率高,病早害较轻,个体健壮的适中群体,对生态环境适应性更强,又能有效地扩库畅流,改善穗部性状,在实现头季高产的同时为再生稻高产奠定形态生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近年来对苏北棉区棉花后期叶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表明,邳州市棉花生长后期叶病发生占棉田面积的25%~30%,并有逐年扩大趋势,已成为发展棉花生产的障碍因子之一。为了加强大家对棉花后期叶病的认识,介绍了棉花后期叶病的发生类型、发病因素和对产量品质的影响,提出了“重施有机肥,改良土壤;轮作换茬,配套田间工程;增施磷钾肥,合理肥料运筹”等科学和环保的农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杂交高粱收割后,利用茎节上发生的再生苗蓄留再生高粱,已取得了成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留桩节位、不同留苗数和施促芽肥对再生高粱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以蓄留基茎节二苗和收割前5d施促芽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取样测试分析,阐述了松阳茶树缺镁症状、发生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增施镁肥,叶面喷施救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取样测试分析,阐述了松阳茶树缺镁症状、发生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增施镁肥,叶面喷施救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生理性立枯病、缺钾型赤枯病、缺磷型赤枯病、根部中毒型赤枯病和缺锌缩苗病等水稻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条件、原因和症状识别,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由于生理障碍的存在给水稻生长发育带来的影响以及避免加重其它非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水稻黄化矮缩病在庆安县的发生特点及危害程度。通过改良排灌系统、烧毁病稻草、剔除伤病苗等措施,防效在60%-65%。发病初期,用25%瑞毒霉粉剂800倍液或58%瑞毒锰锌500倍液喷施,防效可达80%;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喷施防效在70%-80%帆之间。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规律,认为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程度与田间灰飞虱的发生量呈正相关,水稻3叶1心期比其它生育期更易感病,不同水稻品种的抗病性差异较大。本文还分析了病害的流行因子,讨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甜菜根腐病农业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甜菜根腐病是黑龙江省甜菜生产最主要病害,必须实行综合防治措施,而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主体,经1991~1995年在病区的调查、防治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农业栽培技术与根腐病发生的关系甚为密切,以选地、轮作为基础,通过对耕层土壤的深中耕、增施有机肥和无机肥料、选用较耐病品种等农业栽培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和减轻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玉米抗粗缩病品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试验表明,玉米粗缩病的发生随着播期的推迟和媒体灰飞虱世代交替,呈现规律性波浪式的起伏;玉米品种不同,粗缩病发生的轻重也不同,病株率品种间差异达显著;玉米粗缩病与产量的关系甚为密切,且成反比。即随着病株率的增大而单产随之减少,单产品种间亦达显著;中育5号,自选系×黄早4两品种抗粗缩病较差,H9601、临单13和晋单34三个品种抗粗缩病较好。  相似文献   

17.
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与灰飞虱消长规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7个播期种植感病品种掖单13,分别记载了不同播期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灰飞虱的落虫量,明确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传毒昆虫灰飞虱消长规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凡玉米出苗后与第一代灰飞虱成虫峰期相遇则粗缩病发病严重,并结合生产实际,探讨了适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不同施肥方式(纯施化肥、有机肥配施化肥、秸秆还田配施有机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稻麦两熟制区农田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的影响,本研究在南京农业大学的江苏金坛试验基地,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农田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几种施肥方式均显著提高了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秸秆还田施肥措施下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呈上升趋势;增施有机肥会导致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的提高;相同种类、相同施肥量情况下,肥料早施可以降低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追施拔节肥有提高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的趋势。各处理区均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农田的养分生境,导致作物生长、土壤微生物和农田生物多样性出现差异。因此,合理、科学施肥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赤霉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9.
对大连地区区试、生产田和展示田品种的粗缩病、锈病和纹枯病的自然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该地区粗缩病普遍严重发生,锈病和纹枯病普遍发生但危害不严重,作者还时育种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西格木乡西格木村农民杨恒杰,1986年种甜菜9.5亩,获得平均亩产4.69吨。甜菜地是当地土质较差的白浆土地。播前采取了顶装整地,结合深松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在农技干部的指导下,他采取了缩垄增行,例创埯,株距缩至25厘米,施种肥结合抓把粪亩施二铵20公斤,硫酸钾7.6公斤,尿素3.5公斤和半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