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贵州省推广蚕品种“贵蚕1号”“华康2号”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以之与人工饲料专用蚕品种“优食1号”进行人工饲料摄食效果对比。结果显示:“贵蚕1号”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华康2号”,收蚁52 h健蚕率略低于对照“优食1号”;1龄、2龄眠蚕个体健壮,蚕体质量最高;2龄、3龄眠起整齐,起蚕率最高;综合适应性及抗病性强于对照;茧质成绩及健蛹率次于“优食1号”。“贵蚕1号”对人工饲料适应性总体评价较好,在没有专用人工饲料蚕品种的情况下必要时可作替代。  相似文献   

2.
广食一号夏蚕期分别采用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1~2龄M10粉体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1~4龄颗粒人工饲料育5龄桑叶育3种饲育形式,秋蚕期采用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调查了广食一号在不同季节及不同饲养形式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及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广食一号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优良,疏毛率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仿,但在同样饲养条件下,其3龄起蚕率、蚕体质量以及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广食一号对M10粉体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低于颗粒人工饲料,但发育整齐度仍然较高,蚕体质量、生命率、产茧量和茧质均明显高于颗粒人工饲料育.广食一号1~4龄颗粒人工饲料育,全龄经过及5龄虫蛹生命率与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无明显差异,结茧率和茧层率稍高于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但蚕体质量、产茧量、全茧量和茧层量均明显降低,说明这种颗粒人工饲料不能满足广食一号3~4龄期的营养要求.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茧质调查及丝质鉴定结果表明:在相同龄期相同饲料饲育条件下,广食一号的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及茧丝质主要指标优于菁松×皓月.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的兴起,适于人工饲料育的蚕品种日益成为生产需求。"秋丰×白玉"是浙江蚕区主要推广应用的蚕品种,我们前期对其相应的母种进行了人工饲料适应性再选育。为调查人工饲料适应性再选育蚕品种"秋丰×白玉"的生产实用性状,对其进行了农村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小蚕1~2龄人工饲料育,24h疏毛率、72h就眠率、2龄起蚕率、3龄起蚕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13%、11.76%、15.29%、486.67%,死笼率降低了41.60%,张种产量与对照相仿;小蚕1~3龄人工饲料育产量较对照降低10%左右。  相似文献   

4.
桑蚕人工饲料加工调制工艺对饲料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以人工饲料育小蚕的生长发育为指标,探讨了桑叶的干燥方法,人工饲料原料粒度,饲料干粉的贮存方法以及湿体饲料的蒸煮程度对人工饲料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保持人工饲料品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小蚕人工饲料蚕品种“川蚕30号”的表现情况,参考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流程,设置2个生产示范点和4个实验室鉴定点,对人工饲料蚕品种“川蚕30号”进行试验鉴定。结果显示:“川蚕30号”平均24 h疏毛率和3龄起蚕率均在95%以上,克蚁产茧量3.36kg、健蛹率97%,其实验室饲养成绩全面优于对照。丝质成绩方面,茧丝长达1 200 m以上、洁净95分以上。试验表明:“川蚕30号”对人工饲料适应性表现良好,其后期饲养、蚕茧质量和缫丝成绩均达到生产实用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小蚕人工饲料育生产实用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试验比较了稚蚕人工饲料育饲育式与小蚕生长发育的关系,探讨了生产上应用低成本人工饲料及1~2龄封闭饲育技术的养蚕效果。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蚕的疏毛率、全龄发育经过及生命率等与全龄桑叶育无明显差异,蚕体重在人工饲料育期间不同程度的低于桑叶育,但后期生长加快、差距缩小。全茧量、张种产茧量比全龄桑叶育有所降低,但茧丝质量基本达到了全龄桑叶育水平。生产上应用该技术,小蚕饲养总费用可减少50%以上,养蚕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5%以  相似文献   

7.
选取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保存的10个中系和10个日系家蚕品种进行了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选育试验,调查了各品种的24 h疏毛率、小蚕期眠蚕体质量以及茧质等多项指标,分析所选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效果。结果表明,经过4~6代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后,各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均有很大提高,日系品种比中系品种表现好。日系品种经过6代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后,24 h疏毛率均在90%以上,002B、J6、732这3个品种2龄和3龄起蚕率均能达到或接近100%;中系品种经过4代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后,整体上仍比较差,庭、豫1号、限1、苏蚕1号的24 h疏毛率能达到85%及以上,2龄、3龄起蚕率中系也比日系品种差,发育不齐。日系品种豫4优、002B、9406B、J6,中系品种庭、豫1号、限1、125M在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中表现较好,可列为本单位的重点选育品种。探讨了人工饲料养蚕中遇到的3龄后期出现不眠或者对人工饲料食性减弱,以及人工饲料发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8年春,如东县引进苏州大学和盐城市大丰区蚕种场合作选育的菁松R×皓月蚕品种,进行了人工饲料与普通桑叶饲育对比试验。该品种采用1—2龄人工饲料饲育,与普通桑叶育相比,良蛹率相仿,茧丝质量数据相近,但眠蚕蚕体体重和蚕茧产量、茧丝纤度和鲜毛茧出丝率有所下降。该品种采用全龄人工饲料饲育,与普通桑叶育相比,除粒茧丝长外,眠蚕蚕体体重、蚕茧产量、良蛹率、公斤茧粒数以及上车率、解舒率、茧丝纤度、洁净、鲜毛茧出丝率等都出现了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文章报告了2017年晚秋蚕期优食一号1~2龄和1~3龄采用人工饲料饲育的试验情况。从试验结果看,优食一号蚕品种人工饲料性特别是小蚕期对人工饲料饲育技术适应性良好。3龄蚕放在共育室内、采用人工饲料标准温湿度饲育与3龄蚕放大蚕室内、采用自然温湿度饲育,两者全龄发育经过相同,皆为26 d 2 h。两试验区的张种单产、蚁蚕结茧率、良蛹率、茧丝纤度、清洁、洁净等成绩相近或相仿,而1~2龄人工饲料共育试验区的茧层率、粒茧丝长以及鲜毛茧出丝率等成绩略低于1~3龄人工饲料共育试验区,原因有待调查。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经太阳晒干和沸水杀青烘干的桑叶制成的人工饲料,饲养4个不同的蚕品种,比较它们的饲育效果。统计分析显示,两种干燥处理对4个品种的疏毛率、眠蚕体重、3龄起蚕率、蚕茧品质等均无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全龄饲育2HG×春54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通过全龄人工饲料育方式,对2HG×春54正反交蚕进行了饲育研究,结果是:该品种蚕对低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配方有较好的适应性,随着桑叶粉含量的增加,疏毛率、起蚕率、眠蚕重成绩呈上升趋势,在含有15%桑绿枝粉及叶柄粉的前提下,稚、壮蚕的饲料中桑叶粉配比可在20%~30%。  相似文献   

12.
稚蚕颗粒人工饲料育试验简报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通过 1~ 2龄人工饲料育 ,3~ 5龄桑叶育 ,探讨了适合普通蚕品种的颗粒人工饲料的养蚕效果。结果表明 ,在蚕的摄食性、蚕体重、生命率及茧质等方面 ,颗粒人工饲料育均不同程度优于普通蒸煮饲料育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晚秋蚕期如东县开展了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试验,结果:采用人工饲料育1~4龄累计淘汰迟小蚕8.18%,实际结茧率仅为24.96%,主要原因是蚕座霉变所致;平均张产茧仅7.71kg;生产的蚕茧茧形小、丝长短、纤度细。作者认为,利用农村养蚕生产条件,实施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是可行的,但实施人工饲料养蚕,饲料质量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江苏蚕业》2017,(4):1-4
文章报告了2017年中秋蚕期间皓月×菁松和优食一号蚕品种1~2龄人工饲料育与1~3龄人工饲料育试验情况。结果表明,皓月×菁松和优食一号蚕品种1~2龄饲料育试验区和1~3龄饲料育试验区,各龄经过和全龄发育经过基本相同;1~3龄饲料育试验区比1~2龄饲料育试验区张种产茧量下降;公斤茧粒数增加,蚁蚕结茧率下降;良蛹率相近,茧层率略增;粒茧丝长相仿、解舒率良好、茧丝纤度相近,但鲜毛茧出丝率略有上升。说明两对试验品种对1~2龄和1~3龄饲料育较为适应,生产中可用来采用小蚕人工饲料共育。且优食一号蚕品种蚁蚕结茧率、良蛹率、粒茧丝长、鲜毛茧出丝率等都高于皓月×菁松,说明优食一号蚕品种对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皓月×菁松早春全龄人工饲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4龄人工饲料、5龄用豆腐渣加工的人工饲料,开展早春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调查显示:1~4龄蚕发育整齐度为92.03%;因5龄中后期发生了血液型脓病,5龄减蚕率为34.34%,蚁蚕上蔟率为60.43%,蚁蚕结茧率为21.75%,盒种平均产茧7.92 kg,茧丝长837.9m,解舒率61.73%,茧丝纤度2.722 dtex,清洁96.0分,洁净95.50分.虽然在试验过程中,因豆腐渣的质量问题出现了一些挫折,但从总体上看,用豆腐渣作原料加工的人工饲料适口性好,蚕儿食欲旺盛,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不同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通过全龄人工饲料育方式,对2HG×春54正反交蚕进行了饲育研究,结果是:该品种蚕对低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配方有较好的适应性,随着桑叶粉含量的增加,疏毛率、起蚕率、眠蚕重成绩呈上升趋势,在含有15%桑绿枝粉及叶柄粉的前提下,稚、壮蚕的饲料中桑叶粉配比可在20%~30%。  相似文献   

17.
小蚕人工饲料应用已经在局部地区推广,但是大蚕人工饲料饲养成本高,制约了家蚕全龄人工饲料育技术的推广。本实验通过对比不同配方人工饲料全龄育养蚕成绩,开发大蚕低成本人工饲料。结果表明:高糖类饲料促进家蚕幼虫期体重增加,而高蛋白饲料能提高茧层率。在家蚕4龄期饲喂高糖类饲料,5龄期饲喂高蛋白饲料有利于提高蚕茧产量。  相似文献   

18.
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报告了如东县2011年晚秋蚕期开展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试验的相关情况,调查认为:1~4龄采用人工饲料育累计淘汰迟小蚕8.18%,但实际结茧率仅为24.96%,主要是因为蚕座霉变所致;平均张产仅7.71kg;生产的蚕茧茧形小、丝长短、纤度细。作者认为,利用农村养蚕生产条件,实施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是可行的,同时指出,实施人工饲料养蚕,饲料质量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以24h疏毛率、216h 3龄起蚕率、216 h存活率、相对发育进度和2眠蚕体重为指标,调查了不同蚕品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 性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有很大差异,杂交种的适应性好于原种,大部分日系原种好于中系原种。杂交种以92 ×9601在适应性上表现较好,日系原种RD是较好的选拔适应颗粒人工饲料育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问题,探讨了颗粒饲料育小蚕质量的评价指标,分析了小蚕人工饲料育的优势及推广应用前景,介绍了近几年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生产技术应用和示范情况,提出了今后在实用化中需要进一步研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