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国天然草原近4亿hm^2,占国土总面积的41.7%,是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区域人口增加引起开垦和过度放牧等,导致草原严重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目前全国90%的天然草原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且还在以每年200万hm^2的速度扩张。生态危机同时引发草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危机,目前全国592个贫困县有266个分布在牧区,牧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29.9%。  相似文献   

2.
天祝县天然草原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天祝县目前天然草原巴普通发生退化,其中退化比较严重的达到13.47万hm^2,占天然草原总面积的34.41%,重点分布于草原草场和山地草甸草场,沙化、碱化面积8.6万hm^2。草原退化是内围和外围共同作用的结果,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如气候变化、超载过牧、鼠虫危害、滥垦乱挖、不合理利用等。提出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改良退化草场,发展人工草地,实施退耕还草,强化草地监管力度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杨玲 《草业科学》2006,23(6):72-72
今年以来,内蒙古阿拉善盟发生大面积草原鼠虫害,草原鼠虫害发生面积预计为466.67万hm^2,目前,阿拉善盟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由于受持续干旱少雨和草原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阿拉善盟草原鼠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大沙鼠、白刺虫害等严重发生,危害加剧,许多草场逐渐沙化。目前草原鼠害发生面积预计为200万hm^2,严重发生面积近86.67万hm^2。主要发生在阿拉善盟白刺草场、天然梭梭林、湖盆腹地。由于分布广、越冬基数高,预计2006年草原虫害发生面积近266万hm^2,严重发生面积近200万hm^2。主要是白刺僧叶蛾、白刺叶甲、蝗虫、柽柳条叶甲、沙蒿金叶甲等。  相似文献   

4.
科右中旗全旗有天然草场面积约113万hm^2,其中,可利用面积约86万hm^2。到目前已有近46万hm^2的草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占草场总面积的48%,沙化草场面积为20万hm^2,占草场总面积23%,碱化面积约0.33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0.3%,分析原因主要包括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等因素,因此根据全旗的实际情况,应做好以控制农田面积,推广草田轮作,以草定畜,严格控制载畜量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只有这样草原建设规划才能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5.
巴林左旗天然草原植被恢复措施及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生态发展的大政方针,按照国家项目建设要求,经2002~2003年2年的努力,巴林左旗圆满地完成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项目的各项任务指标:即草原围栏改良4733hm^2,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540hm^2,早作饲草料基地2126.67hm^2。此项目的建设以恢复和保护天然草原,维护草原生态平衡,改善巴林左旗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畜牧业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发展思路,本着统筹规划,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靠科技遵循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规律,按照相对集中,先易后难,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治理模式,以建促保,保建并举,突出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依靠高新科技,运用生物、工程管理等综合措施有效遏制天然草原的退化,提高和恢复天然草原植被及其生态功能,实现恢复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障巴林左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6.
1 特色畜牧业发展因素分析 1.1 有利条件 1.1.1 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我州有天然草原452.2万hm^2,占全州总面积的53.7%,其中可利用草原385.6万hmv,占草原总面积的85.3%。天然草地平均生物产量5693.1kg/hm^2,可食鲜草产量3615.6kg/hm^2,理论载畜量764万个羊单位。而麦洼牦牛、藏系绵羊、三江黄牛、河曲马、汶川铜羊、阿坝驴等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地方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7.
要闻     
农业部:我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51% 农业部日前发布《2011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51%,草原植被总体长势偏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达100248.26万吨,较上年增加2.68%,但草原超载过牧依然严重,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仍在不断发展,全国草原生态环境治理步入攻坚阶段。  相似文献   

8.
科左后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南端,全旗总土地面积约115万hm^2,可利用草原面积43.33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37.6%。科左后旗地理环境处于科尔沁沙地与松辽平原交接处。境内天然草地地形组合多样,沙丘广布,坨甸纵横。而且物种丰富,植被类型繁多,是自治区重要的牧业示范旗。本文通过对草原资源现状的调查,进一步对草原资源的退化、沙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瑛 《草业科学》2006,23(7):14-14
经过3年多草原围栏建设,宁夏自治区91万hm^2天然草原得到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的植被覆盖率分别增加了50%、20%、25%,草原沙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相似文献   

10.
李晚成 《草业科学》2005,22(6):32-32
江西省有380万hm^2宜牧草地资源,但长期没有得到开发利用,部分地区原有草地也遭到人为破坏,致使一些地方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尽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江西省从2004年中开始在南城、高安、上栗等6县(市)启动国家实施的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和建设项目。项目财政拨款3000万元,计划共改良草场8000hm^2,人工种草5400hm^2,  相似文献   

11.
李永生 《草业科学》2005,22(4):52-52
据农业部消息,各级地方政府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部署,不断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和监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预计2005年种草保留面积达2300万hm^2,当年新增666.67万hm^2;草原围栏2933.33万hm^2,比去年增加333.33万hm^2;禁牧面积超过2666.67万hm^2,项目区草原植被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宁蒗县天然草原可利用面积27.17万h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45.10%。本文论述了全县天然草原现状,分析了退化的原因,为治理草原提供行政管理、科技管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90%的天然草原已出现不同程度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润丰 《草业科学》2003,20(12):83-85
截至目前 ,在我国近 4亿hm2 的天然草原中 ,已有 90 %的可利用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 ,并且正以 2 0 0万hm2 /a的速度扩张 ,草原生产力不断下降 ,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直接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在全国草原保护与建设座谈会上 ,农业部总经济师贾幼陵说 ,我国天然草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 41 7% ,是维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资源 ,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地带 ,草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目前除自然因素外 ,造成草原加速退化的重要原因是 ,超载过牧、乱采滥挖、乱开滥垦等人为破坏草原生态和对草原资源…  相似文献   

14.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区和畜产品生产基地,畜牧业是新疆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天然草地在新疆土地资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总面积达5725.88万hm^2,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4800.68万hm^2,占天然草地面积的83.43%。新疆属于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特别是近些年,牲畜超载过牧,加速了草地的退化,草地载畜能力由20世纪80年代的3200万只标准牲畜降低到目前的2600万只,  相似文献   

15.
张瑛 《草业科学》2006,23(8):82-82
经过3年多的草原围栏建设,宁夏91万hm2天然草原得到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的植被覆盖率分别增加50%、20%、25%,草原沙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宁夏244·33万hm2天然草原中重度退化面积占89·2%,给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为实现草原先“绿起来”再“富起来”的目标,全区在实施天然草原禁牧封育退牧还草工程的同时,利用国家1·8亿元专项资金实施草原围栏建设,使人工草地占天然草原总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实行舍饲圈养,调整畜…  相似文献   

16.
永昌县共有草原面积 4 6 33万hm2 ,其中可利用面积 2 2 8万hm2 ,由于人们对草原进行掠夺式的利用 ,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草原生产能力降低 ,草原大面积退化。因此 ,加强草原管理 ,加速草原建设 ,防止草原退化 ,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是现阶段草原工作的主要任务。1 草原现状永昌县天然草原可分为七大类。荒漠类草场 :面积 1 5 6 3万hm2 ,占草场总面积的 33 7% ,在各类草场中面积最大。其中可利用的面积 5 83万hm2 ,占全县草场可利用面积的 2 5 57%。土壤为棕钙土、灰棕荒漠土和盐化荒漠土。植被以旱生、超旱生半灌木为主。主要有红…  相似文献   

17.
浅谈草原生态监理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拥有各类草原近4亿hm^2,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3%,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1.7%,占我国绿色植被生态环境系统的63.7%,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资源。新疆草原毛面积5733万h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4%,占全区绿色植被的86%,分别是农田和林地面积的11.8倍和16.9倍。草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的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等方面的巨大生态功能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夏河县是全省主要的牧业县,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黄河主要支流大夏河和洮河分别贯穿境内东部和南部。广阔的草原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它诸方面的原因,导致草原鼠害大面积发生。据最新调查统计,夏河县天然草原上的害鼠有三目十一科四十六种,鼠害发生面积达30万hm2,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59%,其中分布最广、危害最为严重的为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危害面积达22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43.46%,其中高原鼢鼠危害面积14.67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28.97%,平均鼠密度为11~48只/hm2,严重危害区达到60只/hm2;高原鼠兔危害面积7.3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14.49%,平均鼠密度为45只/hm2,严重危害区达到100只/hm2以上。在鼠害区平均牧草损失达30%以上,在严重危害区牧草损失达到60%以上,全县每年仅因草原害鼠采食损失的牧草可供10万个羊单位放牧一年。草原鼠类不仅采食牧草,与畜争食,更为严重的是通过挖掘洞穴,推土造丘,形成大面积“黑土滩”和“鼠荒地”。由于鼠类危害和超载过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制约当地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三化”草场面积达45.3万hm2,占全县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9.57%。其中,重度退化面积12.58万hm2,占退化面积的27.75%;中度退化面积2.15万hm2,占退化面积的71.03%;轻度退化面积0.554万hm2,占退化面积的1.22%。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草地植被类型、特征及其生态问题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处湿润气候与干旱气候、农业区与牧业区的过渡地带,草地植被类型和生态景观极具特殊性。其总面积65.46万km^2,其中天然草地面积3165.1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8.35%。其天然草地植被主要包括疏林草地、灌丛草地和草本植被草地三大类,面积分别为100.29万hm^2、72l.11万hm^2和2343.7万hm^2,各占该区天然草地植被总面积的3.17%、22.78%和74.05%。由于长期受到人为强烈干扰,植被退化、沙化严重,生产力急剧下降,成为我国北方生态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草地植被的恢复重建应重点注意植被类型的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与适宜的封育期限和放牧利用强度,同时加强对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大力发展季节畜牧业和减轻草地放牧压力,消除草地退化沙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草原保护和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天然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十分之一,居全国第4位,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0.51%。天然草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草原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保护和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