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利用秸秆堆肥过程处理猪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进行了以玉米秆、稻草、麦秆为载体吸收猪场废水的堆肥发酵试验,以探讨利用堆肥过程处理猪场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秸秆与猪场废水联合堆肥发酵可以有效地处理利用猪场废水,秸秆吸收利用粪水的吸水比为1∶5.94~1∶6.65。秸秆吸收猪粪水堆肥的温度以及50℃、55℃以上持续时间比吸收猪粪水厌氧消化液的高。玉米秆、稻草堆肥温度以及50℃、55℃以上的持续时间高于麦秆的堆肥。以玉米秆、稻草为载体的堆肥,经历了一个pH下降的酸化过程,然后再上升至8以上;以麦秆为载体的堆肥几乎一直处于酸化过程中。堆肥过程中氮、磷、钾是一个累加的过程。以稻草为载体的堆肥,其钾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余两种。秸秆吸收猪粪水的堆肥,氮、磷、钾含量高于吸收猪粪水厌氧消化液的堆肥。以猪粪水厌氧消化液或麦秆为原料的堆肥不利于腐殖酸,特别是胡敏酸的形成,而玉米秆+猪粪水、稻草+猪粪水的堆肥有利于胡敏酸的形成。结果证明采用堆肥过程处理利用猪场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宁夏西吉县水利水保部门在小流域坝系建设中,积极探索,试验、总结出了“库、坝、窖联合利用水资源”的新方法。该方法是以淤地坝建设为龙头,以水的高效利用为核心,在丰水期利用小型抽水设备将坝内蓄水抽送到地头预先建好的池、窖中,以备缺水期灌溉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区域水资源压力状态和产生的原因,为区域合理开发和配置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构建三维水足迹模型,利用水资源可持续指数定性分析水资源可持续程度,并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结构效应、技术效应、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对2007—2016年间安徽省水资源压力的影响。[结果]①2007—2016年间安徽省水足迹总体先增加后下降,其中比例达97.88%~98.73%的内部水足迹中以农业生产用水比例最高且与总水足迹变化趋势一致;2016年安徽省由北向南人均农业用水依次递减,其他类型水足迹以长江流域比例最高;②2007—2016年间安徽省水足迹深度在2~4内波动并最终呈下降趋势且由北向南逐渐递减;2007—2016年安徽省水资源整体可持续利用趋势在增强;③安徽省水足迹各驱动因素中,技术效应为逆向驱动,正向驱动中经济效应贡献值最大。[结论]本文所用三维水足迹模型更能反映安徽省水足迹的实际情况;虽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趋势在增强,但还需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加快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缓解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带来的水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北京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为背景,应用作物土壤联合模型,模拟了不同水氮管理措施和降雨年型下的周年相对产量、土壤水氮资源利用、损失和周年利用效率,分析了水氮管理措施对它们的影响,以期为合理进行水氮管理,提高周年的产量和土壤水氮资源利用效率服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北京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为背景,应用作物土壤联合模型,模拟了不同水氮管理措施和降雨年型下的周年相对产量、土壤水氮资源利用、损失和周年利用效率,分析了水氮管理措施对它们的影响,以期为合理进行水氮管理,提高周年的产量和土壤水氮资源利用效率服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水足迹的河北省水资源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水足迹是基于消费基础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指示器, 能深刻揭示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真实消费, 为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本文以河北省为例, 运用产品虚拟水研究方法计算了2010年河北省的虚拟水消费和水足迹。结果表明, 2010年河北省水足迹为896.40×108 m3, 人均水足迹为 1 246.04 m3,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水资源匮乏度为747.81%, 水资源压力指数高达1 054.08%, 说明河北省水资源利用呈不可持续状态。亟需加快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优化作物布局、调整种植结构, 改善人类消费结构及消费模式和虚拟水进口, 强化节水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排水沟上建立不同型式的沟水再利用泵站是开源补灌的主要工程措施,为探讨灌区沟水再利用适宜的泵站工程模式,该文采用面上调查和理论评价分析相结合,对沟水再利用泵站的适宜规模、基本结构模式及布局形式进行了理论探讨和经济评价。结果表明,对于沟水补充灌溉泵站工程,1 500元/hm2左右的泵站投资规模易于推广和应用,对于纯沟水灌溉泵站工程,6 000元/hm2左右投资规模可以作为推荐采用类型;根据沟水流量大小和沟道规模,可采用跨沟式或旁侧式布局形式,对于纯沟水灌溉用水方式,为进行适时适量灌溉,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宜采用能调控水位的跨沟式泵站工程。该研究为制订当地水资源合理利用规划提供了依据,并为今后进一步发展灌区沟水灌溉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养殖粪水长期贮存过程理化特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前中国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主要采用自然贮存后还田的形式处理养殖粪水,受场地制约,养殖粪水贮存时间通常仅有1~2个月,之后便直接还田利用,贮存后的粪水理化特性变化尚不清楚,是否适宜直接还田尚需研究。该研究以猪粪水和牛粪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粪水在长期贮存中粪大肠菌群、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ance,EC)以及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变化,分析粪水最佳贮存期及还田利用方式,以期为粪水资源化及安全还田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粪水经自然贮存6个月,铵态氮损失达68%以上,不仅引起环境污染,且降低了养分;贮存后粪水基本可达到无害化要求,但pH值、EC值以及COD浓度仍然偏高,还田前应制定合理的粪水资源化利用方案;固液分离可以有效降低粪水中的COD浓度和EC值,促进粪水无害化进程。该研究为中国畜禽养殖粪水资源化用探索了新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9.
农业土地利用系统氮足迹与灰水足迹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氮足迹和灰水足迹作为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对活性氮排放及水资源影响的指标,为农业土地利用系统环境效应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与途径。该文在氮足迹和灰水足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县域尺度农业土地利用系统氮足迹与灰水足迹理论分析框架,以湖南桃江县为研究区,计算了农业土地利用系统氮足迹与灰水足迹。结果表明:1)1980-2010年氮足迹与灰水足迹、单位土地利用面积氮足迹与灰水足迹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0年氮足迹和灰水足迹分别是1980年的2.02倍和2.36倍,单位土地利用面积氮足迹和灰水足迹分别是1980年的2.00倍和2.31倍;2)1980-2010年输入氮足迹和污染氮足迹分别增长了102.54%、128.79%。2010年肥料氮投入占输入氮足迹的72.72%,污染氮足迹占总氮足迹的32.79%;3)1980-2010年,每年氮肥灰水足迹均高于磷肥灰水足迹。活性氮流失的增长造成的稀释水量增加是农业土地利用系统灰水足迹增长的关键因素。评价结果显示,桃江县农业土地利用系统在足迹总量与单位土地利用足迹对大气和水资源的负面影响正在持续上升。氮足迹与灰水足迹综合评价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区域农业土地利用过程对环境的负面效应,研究成果为降低农业土地利用过程的环境风险、制定农业土地利用系统优化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宝鸡市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生态修复为目标,具有区域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给全市水土资源利用、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的压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实施江河治理工程、涝池修复整治、水生态工程、城市水土保持、水保示范园建设、水保动态监测等,以推进宝鸡市水保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1.
井渠结合灌区用水效率指标尺度效应研究框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有灌溉用水效率尺度效应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地表水灌区,而较少涉及地下水利用灌区,该文针对井渠结合灌区存在地下水回归利用的实际情况,以河北省石津灌区为背景,在国际水管理研究院(IWMI)提出的水收支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回归水利用指标,提出了在井渠结合灌区进行用水效率指标尺度变化规律研究的工作框架。在所提出的框架中,评价指标选择IWMI体系,数据获取手段主要为资料收集和试验观测,尺度划分方式按照现有灌区管理模型分为灌区,干渠,分干,支渠和田间5个尺度。研究成果展现了灌溉用水效率尺度效应研究所涉及到的指标选取、尺度划分、水收支解析、水平衡要素数据获取方式、回归水分析5个方面的工作过程。该框架对于开展中国北方井渠结合灌区的节水灌溉尺度效应研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宁夏银南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300mm,年蒸发量为降水量的6-10倍。为了缓解干旱缺水矛盾,银南山区各县坚持天上水、地下水、黄河水"三水"并举,以浅井、塘坝拦蓄提水利用、截潜工程等形式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饮水和灌溉的要求,使当地群众脱贫。值得注意的是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应重视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宁夏银北盐碱地区,以'Cave-in-rock'柳枝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水氮耦合对柳枝稷生物质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利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分析了不同水氮处理下柳枝稷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盐碱地条件下,充足的灌水和适量的氮肥投入是柳枝稷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的保证.在相同...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喀斯特山区人畜饮水困难,以贵州省七星关区朝营小流域为例,分析了流域水资源赋存特征、利用条件和供需平衡状况,结果显示:流域山地、谷地、洼地相间分布,地表起伏给水资源利用带来严重影响和限制;表层岩溶水可分为森林滞水型、溶蚀差异型和相对隔水型3种赋存类型;流域水源点共18处,枯水期流量不能满足人畜饮水需求;人居格局具有"大分散、小聚集"的特征,单一水源或者利用方式不能解决缺水问题。应因地制宜,采用屋面雨水收集、表层分散泉点多级集蓄、地下水堵截提水、长距离引水应急等方式综合开发,通过水池(窖)的调蓄,实现干旱期间同时有储存水源和泉点来水补充,保障流域人畜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5.
集约化畜禽业粪便资源化对策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集约化畜禽粪便资源化提出四点建议:1.强化农业环境管理,增加对区域环境资源的协调能力,把集约化企业的粪便治理纳入区域生态系统和综合洽理轨道,改变养种脱节状况,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实现养种互补。2.优化区域资源化技术路线,探寻组合配套技术;优化原则为,优先利用环境容量,粪水和部分粪物就地利用。超负荷部分以商品形式输出,无力输出部分才作废弃物输出。3.以市为单位,建立资源化基金,开拓集资渠道,按治理规划统筹使用,迫使企业纳金尽责,又让其享用行业互助和政府的支持,以保证资金来源。4.组织科技攻关,为猪粪处理和北方冬季粪水利用开辟新路,为深层次利用粪便探索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对集约化畜禽粪便资源化提出四点建议:1.强化农业环境管理,增加对区域环境资源的协调能力,把集约化企业的粪便治理纳入区域生态系统和综合洽理轨道,改变养种脱节状况,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实现养种互补。2.优化区域资源化技术路线,探寻组合配套技术;优化原则为,优先利用环境容量,粪水和部分粪物就地利用。超负荷部分以商品形式输出,无力输出部分才作废弃物输出。3.以市为单位,建立资源化基金,开拓集资渠道,按治理规划统筹使用,迫使企业纳金尽责,又让其享用行业互助和政府的支持,以保证资金来源。4.组织科技攻关,为猪粪处理和北方冬季粪水利用开辟新路,为深层次利用粪便探索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孝义市是全国百强县市之一,煤长水短是基本市情。近年来,围绕建设民生幸福区域中心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两大发展战略,以城乡水务一体化为抓手,以兴水强市为目标,坚持蓄水、引水、提水、保水、中水利用、节约用水、蓄洪排水、河湖连通建立湿地保护区等多措并举,为建设名副其实的百强县市提供了坚实的水支撑。介绍了治水的基本思路、方法与典型,可供类似区域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水氮耦合对新疆北部石河子地区滴灌复播油葵光合特性和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以当地油葵主栽早熟品种新葵杂五号为试料,在滴灌条件下进行水氮两因素三水平完全处理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滴灌复播油葵耕层耗水量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规律为:开花期现蕾期灌浆期苗期成熟期,现蕾期和开花期是2个需水关键期,尤其开花期对水分最敏感;耕层(0~40cm)耗水量随灌水定额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灌水量3 000 m~3·hm~(-2)、纯施氮量232 kg·hm~(-2)的水氮组合在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油葵产量方面表现出显著的耦合效果。本研究为寻求滴灌复播油葵高效水氮优化方案和水氮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飞 《水土保持通报》2019,39(1):317-321
[目的]从区域资源综合利用与水土资源管理角度探讨干旱地区土壤盐碱地治理问题,旨在寻求旱区盐碱地治理与开发利用新模式,以创新旱区盐碱地治理观念与技术,为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支撑。[方法]根据在陕西、宁夏和新疆等省区的野外调查和研究经验,结合有关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成果,通过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外盐碱地治理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旱区盐碱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管理新模式。[结果]旱区盐碱地水土资源管理新模式是通过高效水调控促进土盐—水盐分离(简称:旱区盐碱地双分离治理模式),可以综合概括为"减少区域水损失,低耗水充分洗盐,集约化水盐分离,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其中"减少区域水损失"是旱区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障的前提,"低耗水充分洗盐"是节省洗盐的时间成本和水资源成本的基础,"集约化水盐分离"是实现水盐分离和水盐分别再利用的核心技术,"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是旱区农业发展用水的核心经济原则。[结论]旱区盐碱地双分离治理模式通过集约化水土资源管理,可以提高水盐分离效率,提升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其资源、环境和生态风险小,治理效益持续时间长,有助于维持和提升盐碱地治理的区域经济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非充分灌溉理论的水稻田间水利用效率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田间水利用效率计算方法是以充分灌溉理论为基础的,据此计算的有效灌溉水量还包含有无效耗水,不能反映田间节水灌溉情况下的水分转化利用情况,存在着明显缺陷。针对这一缺陷,该文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对作物腾发量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基于非充分灌溉理论的田间水利用效率的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对水稻常规淹灌及薄露灌溉的田间水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水稻常规淹灌的田间水利用效率为0.768,薄露灌溉为0.915,其结果也更能反映田间水分转化利用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