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草地退化是指以草本植物为主要植被类型的生态系统逆向演变的过程,草地退化的直接反应首先是草地产草量下降[1]。目前对退化草地的研究也成为多数草地学学者研究的重点。试验以不同退化程度高山嵩草型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研究区不同退化程度天然草地群落结构和土壤种子库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果洛州草地退化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宝元  华本 《青海草业》2003,12(1):35-37
通过资料分析,果洛州有退化草地357.76×104hm2,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61.19%。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超载过牧、鼠类危害以及滥采滥挖等人为因素。并提出了加强草地建设,实行以法治草,防治草地鼠害以及建立人工草地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成保 《青海草业》2012,21(2):44-46
经调查,兴海县退化草地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2.31%。其中,严重退化草地面积为1.14×104hm2,中度退化草地8.8×104hm2,轻度退化草地10.97×104hm2;草地退化使草地产草量从1982年的2760kg/hm2下降到2002年的1575kg/hm2,下降了42%;掠夺式放牧、鼠虫害严重、毒杂草蔓延、“四滥”不禁及人口快速增长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建议采取依法治草,加强草地建设,科学合理利用草地,加强教育等措施保护草地。  相似文献   

4.
封育三年对三种高寒草地群落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青藏高原黄河源区封育三年的灌丛草地、小嵩草退化草地和黑土滩等3个高寒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镜检法,对其土壤种子库的规模、物种组成、空间分布及与地上植被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小嵩草退化草地、黑土滩、灌丛草地围栏内外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为(9 938±1 780)粒/m2和(15 330±1 827)粒/m2、(4 074±459)粒/m2和(3 640±486)粒/m2、(9 879±1 453)粒/m2和(12 899±1 695)粒/m2,且只有小嵩草退化草地围栏内外表现出差异显著。2)3种高寒草地群落围栏内外土壤种子库物种数目差异不显著,但禾本科与莎草科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所占的比例表现为围栏内>围栏外,草地围栏能提高原生植被土壤种子库比例。3)各样地的土壤种子库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有着相同的变化规律:黑土滩>灌丛草地>小嵩草退化草地;Margalef丰富度规律为:小嵩草退化草地>黑土滩>灌丛草地。3种高寒草地群落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Sorensen相似性指数大小范围为0.32~0.64,变化为:黑土滩>小嵩草退化草地>灌丛草地,围栏内>围栏外。4)土壤种子库主要集中在0~5 cm土层中,平均占土壤种子库的比例为88.56%。黑土滩群落围栏内外5~10 cm层土壤种子库种子数所占的比例要显著大于灌丛草地与小嵩草退化草地。围栏封育能够提高退化高寒草地土壤种子库数量,对退化草地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牲畜数量增长过快,伊犁河谷天然草地严重超载,加上不合理利用和人为破坏,天然草地退化严重。根据今年草地资源野外调查和卫星遥感图片显示,伊犁河谷60%以上的草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与80年代草地资源调查资料相比,各类型草地产草量都有不同程度下降。而且牧草组成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优良牧草减少,不食草、毒害草大量滋生,导致草层变矮,牧草品质下降。因此探索不同类型天然草地改良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甘肃臭草入侵对亚高山草地土壤碳氮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臭草(Melica przewalskyi)型退化草地是祁连山北坡常见的一种毒杂草草地退化类型。以臭草型退化草地和其周边未遭受臭草入侵的未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臭草入侵对草地植被群落结构和草地土壤碳、氮库的影响。结果表明,臭草入侵导致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甘肃臭草代替针茅成为草地群落优势物种。土壤含水量、容重、pH、电导率等土壤指标在两样地间也存在差异。臭草入侵并形成杂草群落后,增加了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含量,但与未退化草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臭草型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氮储量(0~30 cm)显著高于未退化草地(P0.05)。说明甘肃臭草的侵入只改变了亚高山草地的植被群落结构,没有导致草地固碳、固氮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在简述了扎兰屯市天然草地资源概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该市草地利用状况,根据草地的载畜量以及草地利用状况,将全市的草地划分为草地超载退化区,畜草基本平衡区,少畜富草区;对不同区域的草地提出了合理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地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兰玉蓉 《青海草业》2004,13(1):27-30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有1620×104hm2,占全区退化草地面积的32.40%。退化草地生产力很低,水土流失严重。由于长期超载过牧、鼠类危害和气候变暖等影响,加快了高寒草甸的退化速度。因此,对退化的高寒草甸类草地进行综合治理的探讨势在必行,针对退化原因,提出了以草定畜、防治草原鼠害和建立人工草地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玛曲县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玛曲县草地退化现状的研究分析,认为造成该地区草地退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超载过牧和鼠虫害猖獗等。并以草地退化成因为依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以草定畜、围栏封育、及时补播和灭鼠防虫等措施,以达到改良草地、防治草地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对南湖区退化草地采取不同改良措施和方法,筛选出适合该区域草地生长的优良牧草以及最佳改良方案,达到了改善植被结构,提高草地产草量,植被盖度和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周毛措 《青海草业》2011,20(3):53-56
通过对青海省兴海县草地退化面积和退化程度的调查,结果表明,黑土滩退化草地蔓延日趋严重,危害面积急剧扩大,五年时间增长了108.7%;牲畜严重超载和鼠虫危害严重是黑土滩形成的原因;治理黑土滩的主要措施为加大草地资金投入,防治虫害,调整和优化畜种畜群结构,建立稳产、高产的人工草地等。  相似文献   

12.
长江、澜沧江源区退化草地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红  尼松 《青海草业》2004,13(4):38-41
本文扼要叙述了长江、澜沧江源区退化草地的成因、类型,提出了各型退化草地确实可行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郑淑惠 《青海草业》2010,19(4):34-35,33
通过对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高寒草原类草地基本特征分析证明:该类草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遭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严重干扰,系统很难自我调整。为此,在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中,建议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实施封育、采取人工增雨后适时补播适宜草种等措施,促使退化草地的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14.
草地退化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草地退化是草地生态学和草地经营学中倍受关注的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和笔者的研究体会的基础上总结了草地退化中的几组重要概念,包括生态退化与草场退化、植被退化与土壤退化、结构退化与功能退化、绝对退化与相对退化、参照系统与退化程度以及草地退化小尺度定位研究与大尺度空间格局研究,对其进行辨析,同时指出这些概念的划分在草地退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时间尺度为15年的1987年TM和2002年ETM 美国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结合野外调查、各种图件和文字资料,利用GIS软件人机交互式解译提取大安市草地信息,以此进行了时间和空间序列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大安市草地退化严重,低、中、高覆盖度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面积分别为22.06%、45.01%、62.25%,高覆盖度草地退化最严重;并分析了导致研究区草原退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提出了恢复该区草原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区的天祝县天然草地普遍退化,严重退化草地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34.4%。草地覆盖度、高度和产量较20世纪50年代分别下降了11.11%、41.7%和30.4%;草地群落内物种数下降,禾本科比例降低,毒杂草比例增加。草地退化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干旱化、季节性超载、鼠虫危害、乱采滥挖。针对草地资源利用现状和草地生态建设的薄弱环节,提出草地资源持续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伊犁河谷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修复措施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3S"技术,查清伊犁河谷不同类型退化草地的空间分布、发生规模、退化程度及退化成因,绘制伊犁河谷退化草地分布图.调查结果表明:伊犁河谷天然草地退化严重,退化面积221.07万hm2,占伊犁河谷天然草地总面积的64.65%,占可利用面积的71.21%.退化主要表现在毒害草蔓延,植被盖度降低,地上生物现存量减少,草层变矮;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为放牧强度过大、利用方式和利用时间不合理、乱垦乱挖等人为破坏严重.退化草地的修复应根据草地的不同退化形式和退化程度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以草地生态恢复为基础,保护和合理地利用草地.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玛多县草地退化现状及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三江源玛多县为例,在构建草地退化指教的基础上,建立草地退化指教与植被指数的遥感评价模型,得到2009年玛多县草地退化现状,并结合玛多县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草地资源调查结果,分析玛多县草地退化动态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草地退化地面综合评价指标中植株高度、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权重分别为0.21、0.39和0...  相似文献   

19.
史国菊 《青海草业》2010,19(3):28-30
海晏县草地退化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而致,特别是不合理的人为利用,加剧了草地退化,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止和治理草地退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The evaluation of alpine grassland soil degradation is helpful to grasp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lpine grassland degradation, and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intain grass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ensure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soil degradation intensity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lpine grassland in Qinghai Province based on the Improved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and calculated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soil erosion of Alpine Grassland in Qinghai Province from 2005 to 2014, to evaluate the changing trend of soil erosion of alpine grassl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ldly degraded area of alpine grassland in Qinghai Province was 166925 km2, accounting for 39.5% of the total grassland area; the moderately degraded area was 98729 km2, accounting for 23.4% of the total grassland area; the severely degraded area was 949401 km2, accounting for 22.5% of the total grassland area; the extremely severely degraded area was 61787 km2, accounting for 14.6% of the total grassland area in 2014. The overall intensity of soil erosion was centered on the most intense area and radiated to the surrounding area.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d wind erosion, water erosion, and grazing intensity. In addition, the restoration area of soil erosion of alpine grassland in Qinghai Province from 2005 to 2014 was 258495 km2, accounting for 61.2%, which reflects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of grassland protection in Qinghai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situation of soil degradation of alpine grassland in the middle east of Qinghai Province is still severe, which should be paid great attention by relevant departments. © 2019 Author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