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药)用菌多糖免疫增强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食(药)用菌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机制。食(药)用菌多糖主要有杂多糖、甘露聚糖、葡聚糖、糖蛋白和多糖肽,具有活性的食(药)用菌多糖免疫增强作用机制是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各层次上刺激巨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LAK细胞和红细胞,增加这些细胞的数量,增强其细胞活性,促使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香菇提取液的生物功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目前对香菇提取液的抑瘤作用 ,抗人体、动物病毒感染 ,抗植物病毒感染方面介绍如下。1 抑瘤作用香菇子实体和菌丝中含有能抑制肿瘤生长的物质 ,对这些物质的研究已很深入。香菇所含多糖其结构多样 ,有由单一单糖基组成的多糖如葡聚糖、甘露聚糖等 ,也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糖基组成的多糖 ,如葡糖半乳聚糖等。其中抑瘤活性较强的是香菇多糖。它是以 β ( 1→ 3) -D -葡萄糖基构成主链 ,在 0 - 6原子具分支的葡聚糖大分子 ,分子量范围 3× 10 5~ 7× 10 5道尔顿 ,水溶性 ,具有三股螺旋的空间结构。除香菇多糖外 ,Fujii等从香菇…  相似文献   

3.
β - 1, 4 - 甘露聚糖内切酶在番茄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傲雪  张丙秀  李景富 《园艺学报》2006,33(5):1157-1161
 以番茄为例, 对β - 1, 4 - 甘露聚糖内切酶EC31211178在种子发芽、花药花粉发育和果实成熟等过程中所充当的角色加以综述, 进而说明该酶的功能和作用, 并阐述了甘露聚糖内切酶参与植物发育调控机理的研究方向和甘露聚糖内切酶基因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营养丰富,富含多糖、氨基酸、多肽等活性物质,其中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保湿、调节免疫等功效。通过总结食用菌多糖保湿功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以期为食用菌多糖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金针菇多糖组成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金针菇多糖的组成,以金针菇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DEAE Cellulose-52、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金针菇多糖的组成、分子量及单糖组分。结果表明,金针菇多糖由3种多糖组分组成,重均分子质量分布分别为4 191 338、372 779、19 002,其中重均分子质量最大的多糖组分为中性多糖,其余2种重均分子质量较小的多糖组分为酸性多糖,且2种酸性多糖所占比例明显大于中性多糖,分别占44.31%和37.76%,中性多糖仅占17.93%;金针菇多糖由葡萄糖(Glc)、甘露糖(Man)、半乳糖(Gal)、木糖(Xyl)、岩藻糖(Fuc)5种单糖组成,其中Glc含量比最高,其次是Gal和Man,Xyl和Fuc含量相对较低,5种单糖组成的摩尔比为13.05∶2.75∶3.16∶1.48∶1.00。由此可推断,金针菇多糖可能是以葡聚糖为主,同时含有半乳糖聚糖、甘露聚糖、木糖聚糖或者岩藻聚糖等多个多糖组分构成的混合多糖。  相似文献   

6.
光质对库拉索芦荟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植物化学法和HPLC技术研究了光质处理对库拉索芦荟中蒽醌类物质、多糖和可溶性蛋白等的活性成分影响.结果表明:3种(红光、蓝光和黄光)处理均能导致总蒽醌、芦荟素和芦荟大黄素含量增加,黄光更利于总蒽醌、芦荟素和芦荟多糖的积累,蓝光利于芦荟大黄素的积累;3种光质处理均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王怡丹  王亮  刘冰雁 《北方园艺》2015,(24):150-153
以不同年代、不同品种的芦荟为试验材料,采用蒽酮-硫酸法对芦荟多糖进行研究,并研究了Folin-酚A、Folin-酚B对芦荟蛋白质含量以及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期对多糖得率的影响显著,6年生芦荟显著优于其它年份,中华芦荟多糖含量显著优于库拉索芦荟,高达3.092mg/mL;6年生库拉索芦荟全叶中的蛋白质含量显著优于其它年份和品种,高达0.845mg/mL;6年生芦荟全叶及凝胶中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年份,达97.70%,是药物病理等科研项目较为理想的研究对象,为开发医药、美容、保健等提供优良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8.
羧甲基茯苓多糖的生理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而负有盛誉。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发现茯苓干品中β-聚糖占93%。但是,茯苓在沸水中提取率不过1%,而未经化学结构改造的茯苓聚糖没有抗肿瘤作用。为了使茯苓多糖体的生理活性增强,并使之溶于水,必须把结构改造后的茯苓多糖进行羧甲基化。笔者于1979年采用不振荡工艺成功地制取了羧甲基茯苓多糖,现将其多种生理活性,分述如下。羧甲基茯苓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滑子蘑菌丝体为试材,利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采用体外细胞试验、琼脂凹环法,检测了滑子蘑多糖的抗肿瘤、抑菌活性,并研究了多糖的保湿特性,以期为滑子蘑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空白试验组相比,滑子蘑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Ana-1的促增长率为48.65%,对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抑制率为58.21%,对乳腺癌细胞BT-549的增殖抑制率为76.83%,对宫颈癌细胞Hela-229的增殖抑制率为63.57%;滑子蘑多糖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性增强;在30℃、RH 45%的恒温恒湿条件下,保湿性大小顺序为壳聚糖透明质酸山梨醇滑子蘑多糖甘油,在30℃、RH 80%的恒温恒湿条件下,保湿性大小顺序为透明质酸山梨醇壳聚糖滑子蘑多糖甘油,2种条件下滑子蘑多糖的保湿率都高于甘油,说明滑子蘑多糖有较好的保湿性。  相似文献   

10.
以新鲜库拉索芦荟为试材,采用改良的超声醇沉法提取芦荟多糖,并用旋光法测定了多糖在不同浓度HCl条件下水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水解反应很好的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改良的超声醇沉法简化了多糖提取工艺,耗能少,产率高,适用于实际生产;特别是用简单的旋光法测定的芦荟多糖的可控酸水解,为制备目标分子量规格的活性低聚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