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LED光质对碧玉兰×独占春组培苗生理生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碧玉兰♀×独占春♂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LED光源(以荧光灯作为对照)不同光质配比组合对兰花组培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绿光质(RBG)培养下的植株,形态指标综合系数较高。红蓝白光质(RBW)促进植株叶绿素a、b和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蓝光(B)处理下的植株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白光(W1)和红蓝光质(1RB)培养的植株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红光(R)处理的植株MDA含量最高;红蓝绿光质(RBG)培养的植株SOD活性最高;白色荧光灯(W2)处理下的植株POD活性最高;红蓝白光质(RBW)处理的植株CAT活性最高。研究表明,红蓝绿组合光质(RBG)培养的碧玉兰♀×独占春♂组培苗各项形态指标综合系数较高;LED复合光质促进兰花叶绿素a、b和胡萝卜素的合成;蓝光(B)有利于兰花可溶性糖的积累;1RB、W1光质能促进兰花蛋白质的合成;红光提高了兰花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有效地清除细胞中的超氧自由基,缓解对细胞质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正杂交兰是指国兰与大花蕙兰或具有大花蕙兰遗传物质的国兰品种之间杂交获得的优良品种,株高适中,花大、色艳、有香味,适应性强、长势旺盛,适合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价格亲民,颇受消费者喜爱。‘黄金美人’杂交兰(Cymbidium ‘Golden Beauty’)由蕙兰(Cymbidium faberi)与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ium)杂交培育而成。开花株平均株高85厘米,冠幅50厘米。叶片绿色,有光泽,平均长60厘米,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不同光质对‘秋红宝’葡萄试管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秋红宝’葡萄试管苗为试材,设置7种不同光质处理,观测试管苗的株高、茎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最优光质。【结果】单白光与单红光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单蓝光处理的植株根数和最长根长均达到各处理最大值,且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红蓝光质4∶1处理的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OD与CAT活性在红蓝光质5∶1中最高。综合灰色关联分析得出最适光质排序为:红蓝光质5∶1单蓝光单白光单红光红蓝白光质3∶1∶1红蓝光质4∶1红蓝光质3∶1。【结论】红蓝5∶1光质可作为促进‘秋红宝’葡萄试管苗生长的最理想光质;影响不同光质下试管苗生长的主要指标有总叶绿素、最长根长、株高、叶长、SOD。  相似文献   

4.
兰花新品种‘黄色天空’(‘YellowSky’)是从以春剑(Cymbidiumtortisepalumvar.longibracteatum)为母本,大花蕙兰(Elegant Pivot)为父本人工授粉杂交的后代中筛选出的。株形优美,花梗直立,梗高50.0~65.0 cm,着花5~8朵,单朵花自然水平展开6.0~7.5 cm,有香味;萼片与花瓣黄绿色,唇瓣底部有一圈淡粉色,1—3月开花,单花花期30~40 d。  相似文献   

5.
对引进的杂交兰品种‘香水宝石’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以及栽培技术研究,提出‘香水宝石’组培苗移栽,光、水、肥管理,换盆,成苗促花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为杂交兰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LED红、蓝光照比例对番茄灰霉病菌丝生长及侵染力的影响,确定抑制灰霉病发展的最佳红蓝光质配比,设置5个不同的红、蓝光谱比例组合照射灰霉病病菌及接种灰霉病的番茄叶片,对灰霉病菌丝生长、病菌侵染、抗氧化保护酶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红、蓝光质配比对番茄灰霉病的侵染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C(红、蓝5∶1)处理下病斑抑制率最高。离体番茄叶片中SOD、POD、CAT活性随着红光比例的增加逐渐增强,以C(红、蓝5∶1)活性最强。PAL活性、脯氨酸含量也以C(红、蓝5∶1)处理最高,相比对照差异显著。丙二醛含量在C(红、蓝5∶1)处理的降低,效果最为明显。综上可知,LED红、蓝(5∶1)是对设施番茄灰霉病防治最为有利的光配比。  相似文献   

7.
LED光质对‘夏黑’葡萄光合特性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遮光条件下,研究不同的LED光质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嫁接的‘夏黑’葡萄为实验材料,对葡萄叶片进行不同光质处理,测定分析了光质对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光合色素含量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不同的LED光质均显著提高了‘夏黑’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以及蒸腾速率(Tr),并且有利于叶片的光合积累。红光R630处理有利于提高‘夏黑’葡萄的叶绿素含量。蓝光处理提高了‘夏黑’葡萄的SOD酶的活性,而红光处理提高了POD酶的活性;红蓝光RRB440处理下的MDA含量最大。【结论】光质对‘夏黑’葡萄的生长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光质对‘春美’桃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对桃树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露地‘春美’桃为试验材料,分别对试验树罩红、蓝、绿、白4种不同颜色的薄膜,测定透过薄膜的光质、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结果】绿膜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白膜处理下最低。红膜和白膜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蓝膜和绿膜。蓝膜的叶绿素荧光中F0、Fm和Fv/Fm参数最高,白膜最低。同时白膜处理下果实着色最好,绿膜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红膜处理下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蓝膜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白膜处理下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结论】白膜处理果实着色最好,绿膜可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9.
杂交兰‘福韵丹霞’是从以大花蕙兰‘肯尼’为母本,墨兰‘太平洋’为父本的人工授粉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花梗直立,出架,长58.0 ~ 68.0 cm,着花15 ~ 22朵,花横径3.7 ~ 4.5 cm,清香;萼片、花瓣洋红色具暗红条纹,长3.8 ~ 4.3 cm,宽1.3 ~ 1.5 cm;唇瓣浅黄色具暗红色斑点,长2.9 ~ 3.3 cm、宽1.8 ~ 2.0 cm;花期2月上旬至3月下旬。易栽培,观赏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配置不同的LED组培光源对洋桔梗‘雪莱’组培苗的生长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LED光质处理下的洋桔梗组培苗的形态指标极其显著;蓝光和等比例的红蓝光有利于植株的形态建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LED灯有望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的首选光源。  相似文献   

11.
以白及二倍体与四倍体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LED不同光质对白及生长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对2种组培苗生长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变化趋势相同。白及组培苗在红光下徒长,4红+2蓝+1绿光源处理假鳞茎生长良好;1红+1蓝光源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二倍体中,1红+1蓝光源处理是CK处理的1.3倍;四倍体中,1红+1蓝光源处理是CK处理的1.2倍,白、蓝、4红+2蓝+1绿光源处理都比CK高,2红+1蓝、6红+1蓝+1白、红光源处理低于CK;二倍体可溶性糖含量总体比四倍体可溶性糖含量高;综上,红光和蓝光(1∶1)最有利于白及组培苗可溶性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于静  陈守良  陈之林 《园艺学报》2022,(S1):137-138
‘守良梅’(Cymbidium‘Shouliangmei’)是从垂花蕙兰品种‘冰瀑’(Cym.SarahJean‘Ice Cascade’)为母本,春兰传统品种新春梅(Cym.goeringii‘Xinchunmei’)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杂交兰新品种。植株中型,多花性,花序下垂,花期长,具有浓郁的春兰香味。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光质LED灯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3种不同光质(8红1蓝、6红2绿1蓝、6红3蓝)LED灯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红1蓝(8R1B)LED灯处理下,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壮苗指数、地上部和全株鲜质量均显著高于另2个处理;而6红3蓝(6R3B)LED灯处理下,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另2个处理,该处理黄瓜幼苗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光质对延迟栽培‘巨峰’葡萄新梢形态特征和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从‘巨峰’葡萄新梢开始生长前进行不同光质的早晚补光,以不补光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光质补光均促进新梢生长,缩短了新梢节间长度;不同光质补光下叶绿素含量大小顺序为黄光、红光、白光、蓝光、红+蓝光、对照:不同光质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影响很大,以补红光处理的最强,补黄光的次之,补红光+蓝光的最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云南红梨果实各部分(果皮、果肉和种子)花色苷、叶绿素和类黄酮的动态变化规律,力求为优质红梨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境内主栽的‘美人酥’和‘巍山红雪梨’2个品种为试材,取其不同发育期的果实,将其果皮、果肉和种子分离,对花色苷、叶绿素和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美人酥’各部位花色苷含量为0.395~0.896 g·L-1;‘巍山红雪梨’各部位花色苷含量为0.047~0.854 g·L-1。‘美人酥’各部位叶绿素含量为0.011~0.132g·L-1;‘巍山红雪梨’各部位叶绿素含量为0.023~0.203 g·L-1。‘美人酥’各部位类黄酮含量为0.689~2.564 g·L-1;‘巍山红雪梨’各部位类黄酮含量为0.182~0.974 g·L-1。红色砂梨各部位类黄酮含量花色苷含量叶绿素含量。花色苷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部位含量都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类黄酮的含量在果皮中先升后降,在果肉中呈降—升—降的趋势。【结论】果实花色苷的变化规律有异于类黄酮和叶绿素,而类黄酮和叶绿素的变化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16.
以苹果砧木"JM7"春季茎尖为材料,研究不同光质及组合对不同阶段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萌芽诱导培养基LS+6-BA 4.0mg/L+NAA 0.2mg/L,增殖培养基LS+6-BA 2.5mg/L+NAA 0.1mg/L,生根培养基1/2LS+NAA 0.5mg/L+IAA 1.0mg/L)、培养温度、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LED光源比荧光灯光源有利于苹果砧木JM7的发芽、增殖分化、幼苗生长发育及生根;LED红/蓝配比为5∶5时,JM7的发芽效果最好;LED红/蓝配比为6∶4时,在增殖分化阶段、生根阶段的效果最好,其次为LED红/蓝7∶3、LED红/蓝5∶5,有利于苹果砧木JM7的萌发、幼苗的分化生长以及生根,优于荧光灯组和其他光源搭配。  相似文献   

17.
不同LED光源对百合组培苗小子球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百合‘索邦’品种组培苗为试材,白色荧光灯为对照,研究了7种不同LED光源对组培苗小子球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色蓝光(B)处理对植株生长效果最好,株高、根长和叶片数达到最高值,分别为5.67 cm、2.28 cm和3.10片;红蓝绿复合光(RBG)对小子球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率为对照的2倍;红蓝复合光(2RB)处理后鲜质量达到最大值0.207 g,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单色红光(R)处理下,干质量达到最大值0.038 g,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红蓝绿复合光(RBG)处理下,叶绿素a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最高分别为0.953 6 mg·g~(-1)和1.196 5 mg·g~(-1);白光(W)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98 7%和1.485 mg·g~(-1),与红蓝绿复合光(RBG)处理下差异不显著,均与对照(CK)差异显著。综合比较各项指标,红蓝绿复合光(RBG)可作为百合‘索邦’小子球繁育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18.
不同补光光质对日光温室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以LED白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补光光质对草莓植株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红、蓝混合光为4∶1处理的草莓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果实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其叶片纵横径、叶片叶绿素含量、平均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较高,与对照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认为,日光温室草莓以红光∶蓝光为4∶1进行补光,最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增加草莓植株生物量的积累,促进部分生长指标和果实品质的改善,补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LED光质补光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娜娜  邬奇  崔瑾 《中国蔬菜》2012,1(24):48-54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精确调制光谱能量分布,以单色光质(红光、蓝光、UV-B)和组合光质(红/蓝1∶1)进行每天4 h补光,以未补光组为对照,研究LED光质补光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补光组相比,LED光质补光处理显著促进了黄瓜幼苗的生长;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UV-B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叶片单位鲜质量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但显著降低了Fv/Fm;红光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的真叶数、叶面积、株高、干鲜质量、壮苗指数、根系活力、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而言,红光有利于培育壮苗,较适合作为黄瓜育苗的补光光质。  相似文献   

20.
影响春兰杂交兰‘宋梅’ב集圆’组培苗生根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交兰‘宋梅’ב集圆’组培苗为试材,系统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附加物、活性炭浓度4种因素对其芽生根的影响,以解决国兰传统繁殖方法繁殖速度慢的问题.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为杂交兰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对芽生根率影响显著,在含NAA 3.0 mg/L+6-BA 0.1 mg/L的培养基上芽生根效果最好;有机附加物对芽生根有促进作用,椰汁对杂交兰生根效果最好;活性炭可以提高芽生根率,最佳浓度为3.0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