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烯利在夏黄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叶青 《长江蔬菜》2000,(12):37-39
在黄瓜苗期不同叶龄 ,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 ,观察黄瓜第一雌花着生节位和植株主蔓前 2 0个节位的雌花数。结果表明 ,幼苗期用乙烯利处理可以增加黄瓜的雌花数 ,但第雌花节位有明显的上升 ;处理苗龄以 2~ 4叶为宜 ,乙烯利浓度以 50~ 150 μl·l-1较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黄瓜性别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瓜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结果表明,施用乙烯利可以降低黄瓜第一雌花节位,雌花第一节位随着乙烯利浓度升高而升高。施用乙烯利可以增加黄瓜雌花总数特别是前期雌花数,雌花总数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加,但座果率随着浓度升高而降低,其中浓度为100μl/L既可以增加雌花总数也有较好的座果率,是较好的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测试乙烯利对不同雌雄同株异花瓜类制种产量的影响,以瓠瓜、苦瓜、南瓜和黄瓜作为材料,在2叶1心和3叶1心这2个时期分别喷施100、150、200、250、300 mg/L乙烯利。结果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显著降低4种瓜类株高,有效降低第1雌花节位和增加20节内雌花数量,增加第1朵雌花开花所需时间,但对单瓜种粒数影响较小。当乙烯利使用浓度为瓠瓜150 mg/L、苦瓜200 mg/L、南瓜200 mg/L和黄瓜100 mg/L时,4种瓜类制种综合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乙烯利对苦瓜种子的萌发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苦瓜品种早苦瓜为试材,利用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mg·L-1)的乙烯利处理苦瓜种子,研究乙烯利对苦瓜种子的萌发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对苦瓜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对植株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后效作用。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雌花数、产量、定植后期的叶面积及茎粗均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1雌花节位和雄花数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150mg·L-1乙烯利处理效果最佳,各项指标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在西葫芦的苗期进行不同喷施次数处理.结果表明:乙烯利100~200ul.1-1浓度范围喷施2次,既分别在一叶一心、三叶一心期处理,西葫芦生长表现最好.平均总雌花数增多,雌花率较增大,早期产量提高,同时对西葫芦的商品性和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乙烯、乙烯利和ACC对瓠瓜性别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乙烯利(2-氯乙基磷酸,Ethephon,Ethrel)可以促进瓠瓜(Lagenarialeucantha Rushy)雌花的产生,减少雄花的数目。但过去的试验只用了一个早熟品种,即杭州‘长葫芦’。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乙烯利的反应不同,早熟品种对乙烯利诱导雌花的反应最敏感,中熟品种次之,晚熟品种最迟钝。早熟品种(杭州‘长葫芦’)在幼苗期用150ppm乙烯利处理,可以有效地促进雌花产生,而中熟品种(温州‘圆葫芦’)和晚熟品种(杭州‘牛腿葫芦’),则要分别用200和300ppm才能得到相应的效果。不同品种对乙烯利浓度反应的差异,是与品种间茎尖组织的乙烯含量有关。早熟品种茎尖组织的乙烯释放量较多,而晚熟品种较少。但早熟品种茎尖组织中MAC[1-(丙二酰氨基)环丙烷-1-羧酸,即结合态的ACC]的含量较少,而晚熟品种较多。至于温度对乙烯利诱导多生雌花的效果,则是通过影响乙烯利的分解速率而起作用的。 乙烯利水溶液不论是茎尖喷洒还是叶片喷洒,都可以促进瓠瓜多生雌花。但用乙烯气体处理时,只有当茎尖部分受到处理,才能诱导多生雌花,若仅处理叶部,则没有什么效果。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是乙烯生物合成的前体,可以在植物体内运转,在促进瓠瓜多开雌花方面,与乙烯利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7.
乙烯利处理对黄瓜叶片生理活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乙烯利在黄瓜上的应用研究,前人往往局限于调查雌花数多少、第1雌花节位高低、抑制徒长、提高产量等方面,而乙烯利对黄瓜叶片生理活性及品质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通过选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在不同栽培环境下,对不同苗龄的黄瓜幼苗进行处理,以探讨乙烯利处理对黄瓜叶片生理活性、产品品质的影响,为黄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黄瓜早、中和中晚熟品种经乙烯利处理后所表现的效应,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黄瓜生长前期,乙烯利有促进主蔓生长和节间增粗的作用,并能增加叶片数和叶面积;对各品种前期产量增加的效应显著;对总产量的影响则依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其增加产量的原因与第一雌花着生节位降低、数目加多,雄花数减少,叶片和叶面积增加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乙烯利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乙烯利对黄瓜进行了不同浓度、时期及次数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生长前期用低浓度乙烯利处理能增加叶面积、茎粗和雌花数,缩短节间长度,显著地提高坐果率和产量.施用浓度以50~100mg·L-1为宜,施用时期在1~2片叶期.  相似文献   

10.
乙烯对不同切花月季品种开花和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以研究乙烯在月季切花开花和衰老进程中的作用为目的, 以14 个切花月季品种为试材, 首先探讨了乙烯和乙烯抑制剂处理对切花开花和衰老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乙烯和乙烯抑制剂处理对不同乙烯变化类型切花月季品种的开花和衰老进程有不同的影响效果, 类似非跃变型切花‘唐娜小姐’表现出典型的非跃变型切花的特征, 但是类似跃变型品种和类似末期上升型品种却有复杂的表现, 分别表现为促进、抑制和不敏感。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乙烯和乙烯抑制剂处理对类似跃变型品种‘萨蔓莎’和‘红衣主教’、类似非跃变型品种‘唐娜小姐’以及类似末期上升型品种‘黄金时代’乙烯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萨蔓莎’和‘红衣主教’分别表现为乙烯的自我催化和自我抑制。乙烯和乙烯抑制剂处理对类似非跃变型品种‘唐娜小姐’的乙烯生成量无影响。类似末期上升型品种‘黄金时代’, 表现为典型的负反馈调节。这些结果说明月季切花对乙烯的反应非常复杂, 在开花衰老进程中呈现不同乙烯变化类型的品种对乙烯的反应差别很大, 不能简单地根据内源乙烯生成量的变化动态对不同的切花月季品种进行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