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6种白腐真菌作为供试菌株,5种食用菌作为对照菌株,采用愈创木酚及α-萘酚基质平板显色法,依据漆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显色圈的直径大小及变色程度对产漆酶菌株进行初筛;并采用ABTS酶活力测定法对菌株进行复筛。结果表明,11种真菌均具有分泌漆酶的能力,得到5株高产漆酶的白腐真菌菌株,由强至弱排列依次为朱红栓菌[Trametes cinnabarina(Jacq.∶Fr.)Fr]、木蹄层孔菌[Pyropolyporus fomentarius(L.Ex F.)Teng]、单色云芝[Coriolus unicolor(L.∶Fr.)Pat]、轮纹韧革菌[Stereum ostrea(Bl.et Nees)Fr.]和宽鳞棱孔菌[Favolus squamosus(Huds.ex Fr.)Ames],酶活力分别为23.47、20.26、19.52、18.39、17.93 U/m L。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板栗菌根真菌侵染机理研究以及菌根真菌的实际生产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固体培养,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研究不同温度(15,20,25,30,35℃)、pH值(4.0,5.0,6.0,7.0,8.0)、碳源(葡萄糖、可溶性淀粉、蔗糖、麦芽糖、甘露醇)、氮源(蛋白胨、KNO3、(NH4)2HPO3、酵母浸出液)对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存在差异,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Pers.)Fr)、黄丝膜菌(Cortinarius turmalis Fr.)、淡紫红菇(Russula lilacea(Quél.))和空柄小牛肝菌(Boletinus cavipes(Opat.)Kalchbr.)属中温菌,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而褪色红菇(Russula decolorans(Fr.)Fr.)、多根硬皮马勃(Scleroderma polyrhizum(J.F.Gmel.)Pers.)和华丽牛肝菌(Boletus magnificus W.F.Chiu)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属耐高温菌。7种菌在pH为5~6时长势良好,最适环境为偏酸性。大红菇、褪色红菇、黄丝膜菌和多根硬皮马勃最适碳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蔗糖、甘露醇和麦芽糖,其他3种菌最适碳源均为葡萄糖。多数菌根真菌在以有机氮和铵态氮为氮源条件下的长势好于硝态氮。【结论】初步确定了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3.
左家地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第Ⅲ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左家地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Ⅰ、Ⅱ报的基础上,继续报道该地区大型真菌40科65属104种,绝大多数是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食用或药用真菌。其中毡毛小脆柄菇Psathyrella velutina(Pers.:Fr.)Sing.和粪缘钩刺盘菌Cheilymenia coprinaria(Cooke)Boud.为吉林省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4.
利用形态学、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自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1株外生菌根进行了分类鉴定,运用Mega5.1软件采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分析了其进化关系及进化地位,结果表明,该外生菌根真菌隶属于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丝膜菌属(Cortinarius)皮革黄丝膜菌(Cortinarius malachius(Fr.∶Fr.)Fr.)种,其子实体或可食。并初步确定为内蒙古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5.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Dicks.ex Fr.)S.F.Gray.),又名栗蘑、天花菌、莲花菌等,为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的一种大型真菌.幼嫩时香味浓郁、口感极佳,是一种极珍贵的食用菌类,曾是封建社会进贡皇宫的名菜.  相似文献   

6.
薯蓣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各部位共分离到50株内生真菌,初步鉴定有19株分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 Micheli ex Fr.)、须壳霉属(Pyrenochaetade Not)、刺孢壳属(Chaetomella Fuckel)、侧孢霉属(Sporotrichum Lk.ex Fr.)、棒束梗霉属(Isaria Pers.ex Fr.)、假黑粉霉属(Coniosporium Lk.ex Fr.)和简梗孢霉属(Chromosporium Corda),其余菌株因不产孢而暂未鉴定。利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检测到分离于根茎的EDT3、EDT4、EDT5和分离于种子的EDS1、EDS3、EDS4等6株菌株的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Kleb.)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EDS3和EDS4发酵液的混合液E-y对这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将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Fr.)和红蜡蘑(Laccaria laccata(Scop.Fr.)Berk.et Br.)进行实验室培养和移植,利用电导(EL)法和电阻抗图谱(EIS)法对接种真菌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幼苗进行抗寒性测定;以不接种菌根幼苗作为对照,探究再锻炼期间真菌侵染对油松实生幼苗的作用,并确定EIS法快速测定真菌侵染油松幼苗抗寒性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与对照油松幼苗比,土生空团菌的侵染提高油松幼苗的茎生长和根冠比;土生空团菌和红蜡蘑菌的侵染增强其抗寒性,接种土生空团菌效果更佳.EIS法与EL法估测的抗寒性存在相关性,EIS法可以估测再锻炼期间真菌侵染后油松幼苗的抗寒性,且胞外电阻率re是植物冷冻处理后测定其抗寒性的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根朽病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落叶松根朽病[Armillariella mellea(Vahl.ex Fr.)Karst.]是落叶松的根部主要病害。为了防治该病,采用了以菌治菌的生物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单色下皮黑菌(Cerrena unicolor(Bull.ex Fr.)Murr.]、粗毛盖菌[Funalia gallica(Fr.)Pat.]、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L.exFr.)Quel.]接种伐根,能使伐根迅速腐朽,防治根朽病可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担子菌补记(四)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报道了吉林省新分布担子菌6种,即刺孢蜡蘑Laccaria tortilis (Bolt.)S.F.Gray,大型皮伞Marasmius maximus Hongo,粗毛原迷孔菌Protodaedalesa hispida Imazeki,巢孔菌Poronidulus conchifer(Schw.)Murr,中华散尾菌Lysurus sinensis Lioyd和袋形地星Geastrum saccatum(Fr.)Fisch。其中,原迷孔菌属和巢孔菌属为吉林省所记录属。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玉米青枯病病原菌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2~1985年,在河南省主要玉米青枯病区(4县)采集病株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所得菌株有镰刀菌(Fusarium link et Fr.)、丝核菌(Rhi-zoctonia DC.et Fr.)、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Ell.et Halst.)及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link et Fr.)等。用出现频率高的镰刀菌进行室内外接种试验,进行致病性测定。致病力最强的是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Schwabe.),其次是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 RerK.et Rav.),串珠镰刀菌中间变种(F.moniliforme var.jntermedium Neish et leggett)次之,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Schle.)致病力最弱。其中半裸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中间变种在玉米上首次发现,并对以上镰刀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大型真菌资源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北京山区野生大型真菌的资源现状,为有效、持续地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2004,2005年8—10月对北京延庆四海、云蒙山、大杨山、密云、房山山区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调查,初步鉴定出北京地区的野生大型真菌31种隶属12科22属,其中食用、药用菌22种,有毒真菌9种;小蜜环菌、灰树花、短柄粘盖牛肝菌、美味牛肝菌、点柄乳牛肝菌、血红铆钉菇等6种是北京地区野生食用菌中的珍品。本次调查结果仅反映了北京大型真菌的一小部分。北京周边地区的大型真菌作为可研究利用的生物资源,应值得进一步重视和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阿勒泰地区大豆镰刀菌根腐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2007和2008连续两年自新疆阿勒泰地区采集分离到的大量大豆镰刀菌根腐病分离物进行的种的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所得253个镰刀菌属菌株分属于5个种和1个变种,分别为尖孢镰刀菌、茄腐镰刀菌、禾谷镰刀菌、茄腐镰刀菌蓝色变种、燕麦镰刀菌和节状镰刀菌.各个种或变种所占的菌株比例分别为46.6;、24.1;、11.8;、9.8;、7.5;和0.8;.以黑河5号大豆品种为接种材料进行的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除节状镰刀菌无致病性外,其余4个种和1个变种对大豆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其中尖孢镰刀菌为大豆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中出现频率最大且致病性最强的优势致病种,茄腐镰刀菌次之.  相似文献   

13.
瓜栗病原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定了广州地区瓜栗「Pachira macrocarpa(Cham.et.Schlecht.)Walp.」上8种病原真菌,即大果拟茎点霉(Phomopsis macrocarpae P.G.Xi.Z.D.Jiang et P.K.Chi sp.nov.),榴莲拟茎点霉(Phomopsis durionis H.Syd)、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胶  相似文献   

14.
四种毒蘑菇菌株及其毒素对杨树烂皮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研究了鳞柄白鹅膏、毒蝇鹅膏菌、细鳞环柄菇及绒白乳菇4种毒蘑菇菌株及毒素对杨树烂皮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鳞柄白鹅膏和细鳞环柄菇对杨树烂皮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鳞柄白鹅膏拮抗效果最好,在室内对峙培养试验中,杨树烂皮病菌菌株对鳞柄白鹅膏菌株的生长不但没有抑制作用,反而促进其生长,促生长效果在74 h达最高,而此时杨树烂皮病菌菌株被鳞柄白鹅膏菌株的抑制也达最高;绒白乳菇菌株对杨树烂皮病菌菌株的生长不但没有拮抗作用,反而促进其生长.4个毒蘑菇菌株的毒素粗提液对病原菌株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100%,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3.36%~97.29%.   相似文献   

15.
李林海  胡德夫  梦梦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84-10186
麝所有种均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乱捕滥猎及其栖息地的破坏,野外资源和分布面积骤减。封山育麝和人工养麝成为保护麝资源和满足麝香市场需求的有效途径,而麝的人工繁育技术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麝的主食成分和营养状况的研究。简要论述了麝资源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麝的食性、主食植物种类及喜好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结合人工养麝食物类型及植物种类进行论述,以期为人工养麝饲料配方及饲养标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山楂属(Crataegus spp.)植物是重要的果树种质资源。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收集全国各地的山楂种质资源并建立保存圃或引种圃等,主要采用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对山楂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鉴定,编制了《山楂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采用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及RAPD、ISSR、SSR、cpDNA PCR-RFLP及cp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对山楂种质资源分类、遗传多样性和种质创新利用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需继续采用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加强对山楂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从叶绿体DNA分子水平上对山楂属植物进行叶绿体基因组多态性研究,探讨山楂属植物系统进化、分类和传播路线,指导我国山楂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从而为山楂核心种质构建、叶绿体基因组功能和遗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此外,还需加强对山楂多倍体育种研究,并加强具有特殊医用保健功效、生态适应性广、丰产性强、品质优良、经济效益高、易加工等山楂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7.
黄山地区药用苔藓植物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蕴藏量较大,对其中的19种药用苔藓植物生境分布、药用功效作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um(Mitt.)Fleisch.]、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 Hedw.)、东亚小金发藓[Pogonatum inflexum(Lindb.)Lac.]、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Hedw.)Broth.]、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匍灯藓[Plagiomnium cuspidatum(Hedw.)T.Kop.]、真藓(Bryum argenteum Hedw.)、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 Hedw.)、黄牛毛藓[Ditrichum pallidum(Hedw.)Hampe]和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等蕴藏量较大,可供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以草菇(大草32)为试材,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利用夏闲蔬菜温室,研究了不同配方培养料对草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Ⅲ栽培草菇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均最高,分别达到了2 297.20元和721%.棉籽壳中加入一定量的麦秸,可以加快草菇菌丝的生长速度,提早草菇原基形成时间,提高棉籽壳利用率,增加草菇产量,从而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中草药对5种蔬菜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95%乙醇对12种中草药进行浸提,研究浸提液(物)在室内条件下对辣椒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茄黄萎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黄瓜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丁香、细辛、甘草、黄连、苦参、蛇床子、辛夷对上述病菌的菌落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丁香的抑菌作用最为明显。少数中草药如败酱草等对5种病菌菌落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此外,丁香、黄连、甘草等浸提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茄黄萎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消落带抢救植物中华蚊母群落伴生维管植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大军  何平  邓洪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37-3338,3361
中华蚊母原生境中维管植物以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为主,其中,蕨类植物7科9属13种,被子植物29科48属61种,具有从热带到温带的过渡性质.对中华蚊母原生境伴生种区系的研究,旨在保护好这一三峡库区抢救植物并为三峡库区及其他区域消落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