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规模或个体养殖罗氏沼虾或在养殖青鱼等肉食性鱼类中,螺蚬是鲜活饲料之一。但螺蚬必须轧碎后才能喂养。为此,上海水产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研制成功新一代GL—160型轧螺蚬机。  相似文献   

2.
青鱼又名黑鲩、乌鲩,隶属鲤形目,鲤科,是我国传统四大家鱼之一.青鱼属底栖鱼类,主要摄食底栖动物,如福寿螺、蚌、蚬、螺蛳等.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特点,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3.
<正> 一、前言青鱼是我国传统养殖鱼类中的优良品种之一。由于近几年来捕捞强度增加,某些水域遭到污染,螺、蚬、河蚌等资源显著下降,影响了青鱼养殖生产的发展。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用精饲料养鱼有一定困难,因此扩大饲料来源、减少精饲料的用量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像青鱼这类肉食性鱼类如能有效地利用一部分农作物的剩余物(像秸秆、壳、皮等)和青草资源,对发展鱼类养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邵志忠 《科学养鱼》1996,(12):34-34,43
颗粒饲料养殖青鳊鱼试验近年来由于太湖天然螺蚬资源日益减少,对青鱼养殖构成威胁,同时青鱼消费市场对上市规格要求4公斤左右。但由于螺蚬资源不足青鱼只能养到2.5—3公斤一尾。面对生产和需求矛盾,为了继续保持青鱼生产的正常进行,稳定青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我乡...  相似文献   

5.
正青鱼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鱼类资源和各湖泊、水库、池塘中的重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青鱼生活在水体底层。青鱼属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底栖动物,如蚌、蚬、螺蛳等,也食虾和昆虫幼体。人工饲养条件下,青鱼也摄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青鱼在池塘中主要作为套养品种养殖,主养较少。近年来,北方地区开展了青鱼池塘主养,取得较好养殖效果。一、苗种的培育1、鱼苗培育  相似文献   

6.
青鱼主食螺蚬,河蚌育珠一般不宜混养青鱼。近年来,在珍珠行情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提倡鱼蚌混养,以养鱼的收益弥补育珠的亏损。为探讨鱼蚌混养新的养殖模式,笔者2008年利用12亩池塘进行了青鱼、三角帆蚌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青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肉味鲜美,受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由于我区螺、蚬类缺乏,不能满足青鱼的食性要求,所以,过去我区没有加以推广,也没有进行过人工繁殖试验。1961年,我场为了消灭鱼塘  相似文献   

8.
青鱼生物学特点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鱼也称青鲩、青根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之一,也是江苏、浙江、湖北等省份的重要养殖对象。近年来,青鱼在黑龙江省的养殖规模开始逐年扩大并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青鱼肉质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同时,青鱼也是倍受欢迎的垂钓品种。1.青鱼生物学特点青鱼呈青灰色,背部较深,腹灰白色,各鳍均为灰黑色。青鱼生活在水体底层。青鱼属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底栖动物,如蚌、蚬、螺蛳等,也食虾和昆虫幼体。其鳃耙短而少(15—21),咽喉  相似文献   

9.
《科学养鱼》2007,(3):21-21
1.草鱼、青鱼为主的混养模式该模式要求有丰富的螺、蚬资源。近年来由于螺、蚬资源日渐减少,青鱼的放养量和产量都有所降低,加大了鲫鱼的放养量。放养模式见表1。  相似文献   

10.
一般养殖的青鱼以吃螺蛳、蚌、蚬等底栖软体动物为主;草鱼以吃各种水草为主;鳙鱼吃浮游动物;白鲢吃浮游植物.这是众所周知的.此外,还有的鱼是专吃鱼类的,如?、鳜、乌鱼等.各种鱼的食性与其取食器官、消化系统的构造及生活习性有关.我国几种主要养殖鱼(青、草、鲢、鳙、鲤、鲫等),都是鲤科鱼类.鲤科鱼类上下颚都没有牙齿,而在下咽骨上生有咽喉齿.但有的鱼咽喉齿较发达,有的不发达.因此,这些鱼的主要取食器官可分为研磨型和过滤型两种.  相似文献   

11.
<正> 青鱼喜食天然饵料螺、蚬以及蚕蛹等,但这些天然饵料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数量下降,加上当前各种饲养业的蓬勃发展,商品饵料亦供不应求,为此,青鱼饲料已成为水产科研攻关的重要项目之一。以石油酵母为代表的石油蛋白,国外在六十年代已基本完成了理论研究和实验室工作,解决了石油酵母生产中的主要难关。七十年代后,不少国家相继建厂投产,年产量均在千吨级以上。日本应用石油酵母养殖各种淡水鱼和海水鱼证明可以代替50%的鱼粉,鱼的脏器也属正常。  相似文献   

12.
大通湖现有水域面积12.4万亩,为湖南省最大的养殖内湖,属富营养型湖泊。生物资源丰富,浮游生物种类繁多。浮游动物25属,浮游植物5门45属。水生植物19科41属,其中有经济价值的品种占80%。螺、蚌、蚬等底栖动物30多种。鱼类共109种分属8目23科,除四大家鱼需育种放湖外,其他经济鱼类均可在湖中形成自繁种  相似文献   

13.
青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其孵化技术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研究试验成功。然而,由于当时饲料营养的研究不够,青鱼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配合饲料问题无法解决。天然饵料,如螺蛳、河蚬等在我国大多数养殖地区都不能满足养殖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一龄苗种的饲料问题没有解决,严重的  相似文献   

14.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是我国传统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俗称鲭、青鲩、乌青、螺蛳青等。青鱼具有生长快、性温和、产量高、肉味鲜美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欢迎。据统计,2008年我国养殖青鱼年产量已达36万吨,主产地区为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等省。青鱼天然饵料以螺蛳、黄蚬等贝类为主,但由于近年来江河湖泊等水域污染加剧,天然贝类资源不断下降,配合饲料已成为解决青鱼养殖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通湖现有水域面积12.4万亩,为湖南省最大的养殖内湖,属富营养型湖泊。生物资源丰富,浮游生物种类繁多。浮游动物25属,浮游植物5门45属。水生植物19科41属,其中有经济价值的品种占80%。螺、蚌、蚬等底栖动物30多种。鱼类共109种分属8目23科,除四大家鱼需育种放湖外,  相似文献   

16.
青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属鲤形目、鲤科,温水性鱼类,适温范围0-37℃,天然水体中主要以螺、蚌为食,生长快,肉味佳。该鱼由于饲料等因素限制,目前在北方地区少有养殖,但由于青鱼肉质较其它常规养殖品种佳,市场需求正在逐年扩大,养殖前景看好。2006年沈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了池塘养殖青鱼的示范试验。旨在示范用膨化浮性饲料养殖青鱼的性能,并采用80:20养殖模式和零换水养殖技术,对从鱼种到成鱼阶段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大力提倡健康养殖的形势下,人们对水体中的投入品越来越谨慎。其实水体中的许多病害不一定非要用药解决,可以采取一些生物的方法予以防治。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巧妙地利用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间的互补性,在养殖水面中适当套养一部分有用的鱼类,达到调节水质、防治病害、以鱼养水、以鱼养鱼的目的。现结合生产实际,谈几点生物防治病害的技巧,仅供参考。1套养鲤鱼、鲫鱼鲤鱼、鲫鱼是水底名副其实的“清洁工”,它们生活在水体底层,摄食水底的残饵和腐殖质。在养殖水体中适当套养部分鲤鱼、鲫鱼,可充分利用水体中残余的有机物,大大减少水体底部有机物的腐化分解,减少鱼病发生。2套养青鱼利用青鱼可以抑制水体中的螺蛳等生物。青鱼常常栖息于水体的下层,肉食性,多摄食昆虫幼体、螺蚬、幼蚌类等。在水体中套养青鱼,一方面可以抑制螺蛳等生物对水体各营养物质和氧气的消耗,确保有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青鱼的生长,增加水体的产出和效益。一般5kg饵料生物可以长1kg青鱼。3套养鲢鱼鲢鱼可称为水体的“过滤器”,它是滤食性鱼类,以浮游植物为食,在水体中适当套养鲢鱼可以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资源,控制水体肥度,从而达到调节水质的作用。同时,鲢...  相似文献   

18.
《渔业现代化》1979,(2):36-37
适用范围:代替人工耥螺蚬和罱河呢,是采集青鱼饵料的渔业机械。  相似文献   

19.
铜鱼[Coreius heterodon (Bleeker)]属鲤形目、鲤科、亚科、铜鱼属,俗称金鳅、尖头棒、油铜等,为长江特有种,分布于长江干流及其支流中,是长江流域中重要的经济鱼类和优势鱼类。铜鱼为半洄游性鱼,喜流水性生活,平时多栖息于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沙壤底质河段,喜群体集游。铜鱼为杂食性,主要摄食底栖生物,如淡水壳菜、蚬、螺等,也摄食高等植物碎片、硅藻、水生昆虫、虾类和幼鱼。近年来因水工程建设、过度捕捞及环境恶化,其资源急剧下降,现已被列进《江苏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第一批)》和《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相似文献   

20.
花Hua(Hemibarbus maeulatus Bleeker)属鲤科、鮈亚科、Hua属,是一种分布较广且又为群众所喜爱的野生经济鱼类。生活于水的中下层,觅食螺、蚬、幼蚌、淡水壳菜、水生昆虫幼虫、水蚯蚓等。这种鱼在某些天然水体中可形成较稳定的自然优势种群。然而在许多水体中(水库、湖泊、池塘)却没有这种鱼或者数量不大(水库、湖泊)。在这些水体中,适宜于花Hua生长的饵料是比较丰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