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花生缺铁症的发生原因 花生是对铁元素比较敏感的作物之一。铁虽然不是叶绿素的成分,但它是合成叶绿素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与呼吸有关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与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参与植物体内氧化还原过程。正常情况下,土壤中铁的含量较高.一般不会发生缺铁现象。但由于我国北方土壤多为弱碱性土壤,pH值较高,土壤中石灰质较多。  相似文献   

2.
1 土壤中的铁土壤中的铁含量平均高达 3 8mg/kg ,作物缺铁的原因主要是土壤中缺乏有效铁造成的。在水稻田和酸性土壤中 ,铁易被还原成有效铁 ,作物不易发生缺铁现象。土壤呈碱性时 ,作物生长过程中多表现为缺铁 ,盐碱地尤为严重 ,如我市原阳、延津、封丘三县的大部分旱地 ,农作物极易出现缺铁现象。另外 ,缺铁现象也与磷肥的施用不当有关。2 农作物缺铁症状及判断方法作物体内大量的铁是以无机或有机的磷酸铁化合物形式存在 ,不易从老叶转移到嫩叶中去 ,所以作物缺铁症状首先从嫩叶出现 ,开始叶肉变黄 ,叶脉仍绿 ;严重时 ,整片叶变白 …  相似文献   

3.
FRO2基因表达与铁还原酶活性及有效铁吸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转FRO2基因苹果突变体AFRO2的FRO2基因表达、铁还原酶活性和根系对有效铁的吸收.结果显示,FRO2基因在缺铁条件下大量表达;其表达量在根系中最强,其次是果实,叶片中最弱;在正常培养条件下,转基因AFRO2表达高于对照和其它非转基因品种;在缺铁胁迫下转基因AFRO2根系铁还原酶活性增加最多,吸收有效铁也最多.综合分析表明:FRO2基因表达量、铁还原酶活性、叶片有效铁含量3个指标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均为缺铁胁迫下最强.这说明,由于FRO2基因的转化和在八棱海棠苹果中的过量表达,使其编码的铁还原酶活性增加,根系还原和吸收的有效铁增多,致使其叶片中有效铁的积累最多.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转FRO2基因苹果突变体AFRO2的FRO2基因表达、铁还原酶活性和根系对有效铁的吸收. 结果显示, FRO2基因在缺铁条件下大量表达; 其表达量在根系中最强, 其次是果实, 叶片中最弱; 在正常培养条件下, 转基因AFRO2表达高于对照和其它非转基因品种; 在缺铁胁迫下转基因AFRO2根系铁还原酶活性增加最多, 吸收有效铁也最多. 综合分析表明: FRO2基因表达量、铁还原酶活性、叶片有效铁含量3个指标有相同的变化规律, 均为缺铁胁迫下最强. 这说明, 由于FRO2基因的转化和在八棱海棠苹果中的过量表达, 使其编码的铁还原酶活性增加, 根系还原和吸收的有效铁增多, 致使其叶片中有效铁的积累最多.  相似文献   

5.
<正>微量元素对花生的生长发育起着大量元素(如氮、磷、钾等)无法替代的作用,科学地增施微量元素肥料是花生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铁肥花生每形成1吨干物质,需要吸收264克铁。缺铁时,植株矮小、分枝少、开花迟、花量少、根瘤少、根系发育差。严重时,叶脉失绿、黄化,上部叶片呈黄白色,久之叶片出现褐色坏死斑,直至叶片枯死。在缺铁土壤  相似文献   

6.
一、旱秧绿1号 在干旱条件下,如再加上土壤PH值偏高,铁、锰、锌、铜等元素活性下降,旱育秧苗很难吸收、利用,导致生理缺素.其中以缺铁最为常见也最严重.缺铁使旱育秧苗叶绿素形成受阻,叶片颜色变成淡黄色甚至白色.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缺铁和供铁条件下玉米幼苗对不同形态铜的吸收特征以及不同浓度铜和不同形态铜对玉米幼苗吸收铁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铁条件下,玉米幼苗吸收铜的量随着铜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加,根系铜含量和积累的铜量显著高于地上部的铜含量和积累量.无机铜是最容易被玉米幼苗吸收的形态,而且向地上部的转运也最多.在有机络合铜中,EDTA络合铜被吸收的量最少,但在体内向地上部的相对转运比例最大.有机络合铜被吸收的总量虽然较大,但多积累于根部,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很小.增加铁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进入植物体内的铜量,并使已进入植物根系的铁更多地分布在根部,从而减少了地上部铜的含量和铜的毒害.铁存在对无机铜吸收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次是酒石酸铜、苹果酸铜、柠檬酸铜、草酸铜,而对EDTA-铜的吸收抑制最小.  相似文献   

8.
铁对叶绿素的形成有催化作用,铁又是构成呼吸酶的成分,在呼吸中起重要作用。缺铁时,叶绿素不能合成,植物表现黄化。铁在树体内含量很少,多以不大活动的高分子化合物存在。它在树体内易转移,老组织中的铁不能转移到幼嫩组织中再度利用,所以缺铁首先表现在幼嫩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AM菌根和花生/小麦间作对花生根系质外体铁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尼龙网袋套根的盆栽方法模拟研究了接种 AM菌根及花生 /小麦间作对花生根系质外体铁库形成的影响 ,及其对植株铁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试验设置 4个处理 ,即单作花生 +不接种 AM菌根 ,单作花生 +接种 AM菌根 ,花生 /小麦间作 +不接种 AM菌根 ,花生 /小麦间作 +接种 AM菌根。结果表明 ,接种 AM菌根促进花生根系质外体铁库的累积 ,单、间作种植方式下均为接种 AM菌根的花生根系质外体铁含量显著高于不接种花生 ,且接种 AM菌根有利于改善花生铁营养 ,其地上部铁含量、新叶叶绿素含量高于不接种处理 ;花生 /小麦间作有利于花生根系质外体铁库的累积 ,无论接种与否 ,间作花生根系质外体铁含量都显著高于单作花生 ,其地上部铁含量和新叶叶绿素含量也高于单作花生 ;花生 /小麦间作和接种 AM菌根两种处理对花生根系质外体铁的累积及植株缺营养的改善有正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铁浓度对苹果砧木Fe3+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铁浓度处理对4种苹果砧木植物铁含量以及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铁导致砧木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增加.砧木种类不同,培养溶液中铁浓度不同,Fe3+还原酶活性也有所不同.随着培养液中铁浓度的增加,根中Fe3+还原酶活性逐渐降低.在缺铁胁迫条件下,各砧木根系中Fe3+还原酶活性达最高水平,即小金海棠>M26>八棱海棠>SH40.在最适铁浓度水平下,SH40和八棱海棠根系中铁含量高于枝叶中铁含量,对缺铁较敏感,容易表现缺铁黄化现象.而小金海棠和M26根系中铁含量低于枝叶中铁含量,对缺铁不敏感,不易表现出缺铁黄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红壤土施石灰过量导致芒果发生缺铁失绿症的矫正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因红壤土遭受碱害而导致缺铁失绿的芒果园进行土壤渗施土壤改良荆处理,研究各处理对植株根际土壤pH值、HCO3-浓度、有效铁含量以及叶片叶绿素、活性铁、总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土壤改良荆处理,可明显降低碱害红壤土0~40cm土层,尤其是0~20cm土层的pH值和HCO3-浓度,大幅度提高0~20cm土层的有效铁含量,20~40cm土层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土壤渗施盐碱土壤改良荆4个月后,失绿芒果植株叶片叶绿素、活性铁和总铁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和处理前的含量水平,其中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最显著,活性铁含量的增值比总铁的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供试的苹果砧木中筛选出铁高效基因型,以矫治钙质土壤上苹果的缺铁黄化症.[方法]通过溶液培养,研究4种苹果砧木幼苗在缺铁胁迫下的与铁代谢相关的根际pH值、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叶片铁含量等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在缺铁胁迫下,4种苹果砧木幼苗的根际酸化能力从低到高依次为:平邑甜茶<新疆野苹果<八棱海棠<黄太平.八棱海棠幼苗根系的Fe3+还原力最强,平邑甜茶和新疆野苹果次之,黄太平最弱.在缺铁胁迫下,黄太平叶片黄化程度最高,新疆野苹果和平邑甜茶次之,八棱海棠最低.营养液缺铁处理对八棱海棠叶片中有效铁含量的影响最小.[结论]在水培缺铁胁迫条件下,相对新疆野苹果、平邑甜茶和黄太平而言,八棱海棠表现出较强的抗缺铁特性,是一个较理想的铁高效苹果砧木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
玉米/花生间作对土壤有效铁和花生铁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30μm尼龙网将聚氯乙烯制作的根箱分为根室和外室,通过根箱试验模拟了玉米单作、花生单作、玉米/花生间作3种情况,研究了玉米/花生间作对土壤铁的有效性和花生植株铁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花生根际、土体中有效铁含量明显高于单作花生,其新叶中活性铁含量比单作花生高50%,其叶绿素含量比单作花生高4倍。间作明显改善了花生的缺铁黄化症状,提高了花生和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微量元素对花生的生长发育起着大量元素(如氮、磷、钾等)无法替代的作用,科学地增施微量元素肥料是花生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 铁肥花生每形成1吨干物质,需要吸收264克铁。缺铁时,植株矮小,分枝少,开花迟,花量少,根瘤少,根系发育差,心叶以下的1—3片复叶叶肉部分明显失绿,但叶脉仍为绿色。严重时,叶脉失绿、黄化,上部叶片呈黄白色,久之叶片出现褐色坏死斑,直至叶片枯死。在缺铁土壤上施用铁肥,一般可使花生增产10%以。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有毒物质对宿根甘蔗苗期黄化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宿根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发生黄化的原因,遏制黄化现象的蔓延,对宿根甘蔗苗期发生黄化较严重的产地进行实地调查,并采样分析各产地宿根正常苗种植地、宿根黄化苗种植地和新植蔗苗种植地的甘蔗根系、叶片与土壤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宿根黄化苗种植地的土壤酚酸含量高于宿根正常苗种植地和新植蔗苗种植地,宿根甘蔗黄化苗的根系细胞严重受损,根系细胞膜透性显著高于宿根甘蔗正常苗和新植蔗苗,根系活力弱;叶片活性铁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则低于正常苗和新植苗。说明长期连作导致土壤酚酸类有毒物质大量积累,甘蔗根系中毒,根系受损细胞膜透性增大,大量内容物外渗,死亡的根细胞残体和根系分泌物又加速有毒物质的积累;而植株吸收过量的锰和铝后,降低了甘蔗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抑制了甘蔗正常的氮代谢;植株发育不良对新根的萌发和生长也不利,造成植株体内铁锰比例失衡,阻碍宿根甘蔗对铁的吸收与活化,最终宿根甘蔗幼苗因缺铁而出现黄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缺铁和供铁条件下玉米幼苗对不同形态铜的吸收特征以及不同浓度铜和不同形态铜对玉米幼苗吸收铁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铁条件下,玉米幼苗吸收铜的量随着铜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加,根系铜含量和积累的铜量显著高于地上部的铜含量和积累量。无机铜是最容易被玉米幼苗吸收的形态,而且向地上部的转运也最多。在有机络合铜中,EDTA络合铜被吸收的量最少,但在体内向地上部的相对转运比例最大。有机络合铜被吸收的总量虽然较大,但多积累于根部,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很小。增加铁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进入植物体内的铜量,并使已进入植物根系的铁更多地分布在根部,从而减少了地上部铜的含量和铜的毒害。铁存在对无机铜吸收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次是酒石酸铜、苹果酸铜、柠檬酸铜、草酸铜,而对EDTA-铜的吸收抑制最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缺铁和供铁条件下玉米幼苗对不同形态铜的吸收特征以及不同浓度铜和不同形态铜对玉米幼苗吸收铁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铁条件下,玉米幼苗吸收铜的量随着铜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加,根系铜含量和积累的铜量显著高于地上部的铜含量和积累量。无机铜是最容易被玉米幼苗吸收的形态,而且向地上部的转运也最多。在有机络合铜中,EDTA络合铜被吸收的量最少,但在体内向地上部的相对转运比例最大。有机络合铜被吸收的总量虽然较大,但多积累于根部,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很小。增加铁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进入植物体内的铜量,并使已进入植物根系的铁更多地分布在根部,从而减少了地上部铜的含量和铜的毒害。铁存在对无机铜吸收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次是酒石酸铜、苹果酸铜、柠檬酸铜、草酸铜,而对EDTA-铜的吸收抑制最小。  相似文献   

18.
小京生花生是浙江省新昌县的名、特、优传统农产品,而病害问题一直是花生生产的主要障碍.测定和比较了不同发病地块的主要土壤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小京生发病区土样有明显的酸化现象,土壤中钾、钙、镁、锌、锰等元素的有效态成分含量普遍下降,而有效铜的含量有上升的趋势,有效铁含量呈不规律的增减.可见,土壤酸化、电导率下降以及土壤中一些必需营养成分的流失是影响花生生长、导致花生抵抗力下降而易致病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肥料施入土壤以后,被土壤中的水分溶解,变成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根系通过质流和扩散两种途径吸收。质流是指通过作物的水分蒸腾作用,养分随土壤水分迁移到根的表面,被根系吸收;扩散是指作物根系吸收根附近的土壤养分后,根际附近水溶液中的养分变少,其它地方土壤高浓度水溶液中的养分就扩散到根附近,使根际土壤养分被根系吸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缺铁胁迫对杜梨根系铁吸收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对杜梨根系铁吸收关键基因三价铁还原酶(Pb FRO2)基因和铁转运蛋白(Pb IRT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多重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采用改良的Hoagland营养液水培杜梨的方法,研究了缺铁胁迫对杜梨根系Pb FRO2和Pb IRT1基因相对表达量以及根系铁和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b FRO2蛋白具有还原酶特性,Pb IRT1蛋白属于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家族—ZIP家族;缺铁胁迫9 d内,杜梨根系Pb FRO2和Pb IRT1的表达量整体上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胁迫3 d表达量达到最高点且与对照(加FeEDTA)差异显著;缺铁胁迫30 d,杜梨根系中铁含量比对照降低77.46%,而锌含量提高1 139.40%。综上可知,缺铁胁迫可诱导杜梨根系铁吸收关键基因表达量升高,进而促进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的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