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瓜耐低温弱光品种的评价体系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低温弱光抗性水平不同的16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低温弱光逆境下的光合代谢、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和形态指标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实用性强的早期黄瓜低温弱光耐受性鉴定方法和体系,并用于黄瓜育种材料的选择,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同时对该体系的稳定性、可操作性、选择压力和标准化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黄瓜低温弱光耐受性机理及其应用研究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低温弱光抗性水平不同的欧洲温室型、欧亚杂交型、华北温室型、华北露地型黄瓜(Cucumis sati- vus L.)的1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光合代谢为切入点,开展苗期光合速率、光补偿点、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rubisco)活性和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曲线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单一偏低温和偏低温弱光协效应未明显伤害光合系统,而临界低温可能伤及PSⅡ;偏低温和弱光组合时,弱光对黄瓜幼苗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弱光与临界低温组合时,临界低温起主导作用;偏低温弱光(单一弱光)下的叶面积增长量和临界低温下的冷害指数可分别作为评价黄瓜对偏低温弱光(单一弱光)耐受性和临界低温耐受性的比较稳定可靠的指标,据此设计了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用117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以弱光下叶面积增长量为指标进行弱光耐受性评价并以RAPD、AFLP、SSR分子图谱为基础,通过区间作图,检测到5个与黄瓜弱光耐受性有关的QTLs。采用mRNA差异显示银染技术克隆得到黄瓜冷敏型品种津研4号低温锻炼中特异表达基因的cDNA克隆(ccr18),其大小为639 bp。在基因组中以单拷贝或低拷贝形式存在。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它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nh.]染色体ⅣBAC库中的 F14P3基因组序列具有88%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3.
低温弱光是大棚蔬菜栽培普遍面临的问题,低温弱光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主要非生物胁迫.本文综述了黄瓜的温光需求特性和低温弱光对大棚黄瓜的生长特性、膜稳定性、光合作用等的影响,讨论了增强大棚黄瓜抵抗低温弱光的措施.希望以此为基础,为大棚黄瓜抗低温弱光的种质资源筛选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18份黄瓜高代自交系为试材,研究了10℃低温避光发芽试验及幼苗进行低温弱光处理(昼/夜,12℃/8℃;80μmol·m-2·s-1)对种子的发芽特性和幼苗的耐低温弱光特性的影响。通过调查黄瓜幼苗低温弱光耐性指数筛选出耐性品系M22、Ma1、M32、M11和不耐低温弱光品系M44、M36、M14。同时调查耐性不同品系的发芽特性、叶面积、株高、节数、茎粗、干物质重等指标。结果表明:黄瓜耐性指数与株高、发芽率、茎粗、干物质重等形态学性状显著相关,株高与干物质重与耐性指数关系最紧密,受低温弱光性影响最强。试验表明,可以耐低温指数为主,结合低温发芽能力与苗期生长量进行低温弱光耐性筛选。  相似文献   

5.
黄瓜对低温和弱光的耐受性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性状,需要单独进行评价.设计了以叶面积增长量为主要性状指标的弱光(或弱光 偏低温)耐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以冷害指数作为临界低温耐受性评价指标的快速筛选体系,两者可复合实施.  相似文献   

6.
设施农业温室反季节种植越冬黄瓜,越冬黄瓜生育期受低温、弱光等不利因素制约,影响优质高产.遴选耐低温弱光及高抗病高产品种,重点研究适期播种嫁接育壮苗,适时定植和加强管理等,为越冬黄瓜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辽宁地区冬季日光温室黄瓜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经济效益好,但管理难度较大,低温弱光条件限制了黄瓜产量的形成。增加光照、改善温室内光照条件是冬季日光温室黄瓜生产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该文从选用品种、使用长寿流滴膜、保持棚膜清洁、适时揭盖草苫、添加补光设施、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冬季温室低温弱光环境下黄瓜生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苗期黄瓜自交系耐低温弱光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津优3为对照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对6个黄瓜自交系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自交系515、2和53的耐低温弱光能力高于津优3;自交系58和70的耐低温弱光能力和津优3相当。  相似文献   

9.
低温弱光对不同黄瓜品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在低温(15 ℃) 弱光(100μE·m-2·s-1) 的胁迫下, 供试黄瓜品种幼苗的光补偿点开始升高, 叶绿素a 荧光动力学的有关参数Fv/ Fm、qp 、ΦPS Ⅱ ( Y) 值和参与光合作用碳同化的关键酶RuBP 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这一结果表明PS Ⅱ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和电子传递以及碳同化均受到抑制, 从而使幼苗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下降。然而在逆境的诱导下, 黄瓜幼苗的适应性逐渐增强, 上述各项指标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试验结果还表明, 保护地品种对低温弱光逆境的调节适应能力高于露地品种。  相似文献   

10.
以耐低温弱光的西葫芦自交系‘赛玉母本’‘纤一白12’和杂交种"京葫33",以及不耐低温弱光的西葫芦自交系‘侯5父本’‘08-13父本’和杂交种"京葫一号"为试材,采用4种不同温光组合进行低温弱光处理,研究了低温弱光对西葫芦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冷害系数的影响,以期筛选西葫芦耐低温弱光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胁迫下,下胚轴长度变化量变小,叶面积变化量减小,地上部分的干、鲜质量下降;脯氨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根系活力变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冷害系数升高。西葫芦幼苗下胚轴长度变化量、地上部分干鲜质量的变化量和冷害系数4项指标,可作为西葫芦苗期对低温弱光耐受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