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甲元 《农家顾问》2011,(12):24-24
为了解适期晚播对小麦生育后期光合性能的影响.以弱春性小麦强筋品种郑麦9023、中筋品种偃展4110和弱筋品种豫麦5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早播10月17日、适播10月24日、晚播10月31日)下小麦灌浆期旗叶的光合性能和产量特征。结果表明,郑麦9023晚播的子粒产量比适播低8.26%,比早播高4.68%;偃展4110和豫麦50晚播子粒产量分别比适播和早播平均高14.38%和18.55%。  相似文献   

2.
一、品种选择   半冬性品种以温麦6号、周麦16、新麦18、周麦18为主;弱春性及春性小麦品种以豫麦34和郑麦9023、豫麦1864、偃展4110为主;优质小麦半冬性品种以新麦18、济麦20为主;优质春性品种推广豫麦34、郑麦9023;旱地品种以济麦2号、洛旱2号为主.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黄淮麦区弱春性小麦品种偃展4110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或种植密度水平下,随着开花后天数的增加,偃展4110籽粒的千粒重均呈"S"型持续增加,其籽粒的灌浆速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开花后20 d出现最高峰;适期早播和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其籽粒的灌浆速率,增大粒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黄淮麦区弱春性小麦品种偃展4110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或种植密度水平下,随着开花后天数的增加,偃展4110籽粒的千粒重均呈"S"型持续增加,其籽粒的灌浆速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开花后20 d出现最高峰;适期早播和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其籽粒的灌浆速率,增大粒重。  相似文献   

5.
不同播期、播种密度及其互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大田条件下,选用典型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198和典型弱春性品种偃展411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时期和播种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和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198在推迟播期情况下,适当增大播量,可明显提高叶面积指数,10月5日播种产量提高幅度达20.73%,...  相似文献   

6.
以4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条件下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粒重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播期对千粒重的影响存在差异,洛旱6号、洛麦21号和豫麦49不同播期之间的籽粒千粒重存在显著差异,但播期对偃展4110的千粒重影响不大。在不同播期下,灌浆过程中平均灌浆速率、快增期灌浆速率对粒重的影响较大。播期对不同品种灌浆高峰出现的日期影响基本一致,早播期>晚播期>中播期.但较早播种时,洛旱6号、洛麦21号和豫麦49灌浆高峰出现较早,灌浆速率大,晚播时偃展4110灌浆高峰出现较早,灌浆速率大。播期对4个品种产量的影响均以中播最高,在河南旱区生态条件下,似偃展4110的春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中下旬,洛旱6号、洛麦21号等似豫麦49的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7.
1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半冬性选用准麦20、晚麦19;弱春性选用郑麦9023、偃展4110.淘汰易感病品种及其他老品种.播前进行晒、筛、选,做好发芽试验.  相似文献   

8.
郑麦9962     
<正>审定编号豫审麦2009004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品种来源豫麦18×Ta971832特征特性"郑麦9962"属弱春性中早熟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19天,与对照品种"偃展4110"熟期相同;幼苗直立,苗势壮,叶色浅黄,冬季抗寒能力强,抗倒春寒能  相似文献   

9.
冻害胁迫对小麦叶片抗寒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大田冬季冻害条件下,幼穗发育不同阶段的小麦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Pro)、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等抗寒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冻害胁迫期间,植株幼穗发育进程快(播期较早)、且受冻害较重的豫麦34号和郑麦9023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抗坏血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幼穗发育进程慢(播期较晚)、受冻害较轻的品种豫农949和偃展4110,表明其适宜作为胁迫过程中小麦抗冻性的鉴定指标。冻害胁迫期间,4个小麦品种不同幼穗发育植株的叶片内脯氨酸和谷胱甘肽含量均比寒流来临之前增幅大,幼穗发育进程快且受冻害较重的豫麦34号和郑麦9023品种,这2种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幼穗发育进程慢、受冻较轻的豫农949和偃展4110,推测这2种物质不宜作为小麦抗冻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小麦处理在各生育时期群体动态的调查,分析播期播量对小麦群体、产量及其产量三要素的影响,以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198和弱春性小麦品种偃展4110为例,找出半冬性小麦和春性小麦在本地区适宜的播期播量,为黄淮南部(河南)小麦丰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强筋型小麦郑麦9023、中筋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型小麦豫麦5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碳水化合物、淀粉及其组分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的蔗糖含量均随灌浆进行呈降低趋势,葡萄糖含量在灌浆前期亦呈逐渐降低趋势。郑麦9023以花后6 d籽粒果糖含量最高,而后逐渐降低;豫麦50和温麦4号籽粒的果糖含量亦在花后6 d达到峰值,之后迅速降低,至花后24 d时略有升高,而后又迅速降低。郑麦9023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6和18 d,且第1个峰值显著高于第2个;而豫麦50和温麦4号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花后12 d。随着灌浆的进行,不同类型小麦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且豫麦50明显高于郑麦9023和温麦4号。不同类型小麦籽粒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3类小麦AGPP活性的峰值均出现在花后18 d,UGPP和SSS活性的峰值,温麦4号分别出现在花后12和18 d,豫麦50和郑麦9023则分别出现在花后18和12 d。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不同筋型小麦品种对花后喷肥的反应,选用强筋、中筋和弱筋三种类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后混喷多种肥料对三种筋型小麦品种旗叶光合速率、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喷肥可提高旗叶净光合速率,强筋型小麦品种郑麦366旗叶净光合速率增幅大于中筋型品种太空6号和弱筋型品种豫麦50。喷肥后茎节单位长度干重减少,茎节贮存物质向穗部转移量增加,以郑麦366较为明显。混喷多种肥料后三种筋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籽粒容重、吸水率、蛋白质、湿面筋等品质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而降落值因小麦筋型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3.
豫西旱作麦区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豫西旱作麦区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给小麦粒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撑。选用黄淮麦区具有代表性的济麦20、豫麦49-198、郑麦004、郑麦9023、偃展4110和豫麦50为试验材料,用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灌浆进程,通过F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籽粒灌浆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方程拟合系数R值在0.991 0~0.998 3,经F检验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Logistic方程真实反映了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籽粒最大灌浆速率(Vmax)、籽粒平均灌浆速率(Va)、快增期灌浆速率(V2)、缓增期灌浆速率(V3)与千粒重均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73、0.69和0.73,灌浆持续时间通过灌浆速率间接影响粒质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3种类型专用小麦(强筋小麦郑麦9023、中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小麦豫麦50)在籽粒灌浆过程中旗叶、倒一茎节、倒二三茎节、倒四五节茎节、叶鞘中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及籽粒中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灌浆过程中,中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小麦豫麦50旗叶中可溶性总糖、蔗糖、SS和SPS活性均高于强筋小麦郑麦9023,温麦4号略高于豫麦50。SS和SPS活性峰值出现时间早于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在花后12 d至成熟期间,豫麦50籽粒中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温麦4号次之,郑麦9023最低;豫麦50淀粉含量显著高于温麦4号和郑麦9023,灌浆后期的ADPP活性也高于温麦4号和郑麦9023。相关分析表明,开花后18 d至成熟期茎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与籽粒淀粉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叶片中蔗糖、籽粒中可溶性总糖与籽粒淀粉积累速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茎鞘可溶性总糖含量对籽粒淀粉的贡献率存在基因型差异:豫麦50和郑麦9023以倒二、三节间最大,而温麦4号则以倒四、五节间最大。  相似文献   

15.
高压处理小麦淀粉和蛋白质显微结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压小麦的淀粉和蛋白质显微结构,对强筋小麦西农979,中筋小麦小偃22、豫麦18、偃展4110、周麦102,弱筋小麦普冰143等小麦种子进行200 Mpa压力,升压6 min,保压6 h高压处理,并对胚乳切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小麦蛋白质在高压作用下发生断裂并组织化,淀粉颗粒破碎,小麦淀粉粒长轴平均缩短1.06~8.43μm,短轴平均缩短0~4.96μm,不同品种间缩小的程度不同,变化最大的是偃展4110,长轴平均缩短8.43μm,短轴缩短4.96μm。  相似文献   

16.
对国审小麦品种偃展4110遗传基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偃展4110聚合了4个品种的优良基因,尤其是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豫麦18的2次应用,使高产、早熟、抗病、抗倒、抗寒、抗干热风等优良基因在较高层次上得到了聚合重组,实现了丰产性与稳产性、早熟性与抗寒性的有机结合,从而促使偃展4110高产潜力加大,综合抗逆性增强,适应范围更广。最后对以该品种为亲本育成的新品种(系)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小麦糊化特性参数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8个小麦品种淀粉糊化特性参数的一般配合力、遗传参数的估计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糊化特性参数间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遗传力,糊化性状参数以加性遗传为主,显性作用不明显;除稀懈值外,各糊化参数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父本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应注重母本选择力度;8个小麦品种中周麦11、偃展4110、郑麦9023的峰值粘度一般配合力较高,可作为选育面条优质麦的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安徽省沿淮地区8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主栽品种为材料,分析不同小麦品种茎秆抗倒性能的差异。[方法]4个半冬性品种分别为矮抗58、良星66、济麦22和烟农19,4个弱春性品种分别为安农0305、皖麦29、偃展4110、新麦20。[结果]从株高和节间长度来看,半冬性品种中矮抗58较好,弱春性品种中偃展4110较好;从壁厚和节间粗度来看,半冬性品种中济麦22和矮抗58较好,弱春性品种中偃展4110和安农0305较好;从重心高度、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指数来看,半冬性品种中矮抗58和济麦22相对较好,弱春性品种中偃展4110相对较好。[结论]沿淮地区抗倒伏能力较好的半冬性品种为矮抗58和济麦22,弱春性品种为偃展4110。  相似文献   

19.
氮肥运筹对黄河沙滩地优质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麦9023和豫麦34两个强筋优质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探索黄河沙滩地土质条件下氮肥运筹对优质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个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叶片NR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从苗期到开花期都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开花期达到最大,之后又逐渐下降;不同施氮处理间的NR活性在小麦生育前期差异不大,而在生育后期以N3处理的叶片NRA最高,而且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也最高,这表明黄河沙滩地土质条件下栽培优质小麦应适当延迟追氮时期、追氮量一致情况下分多次施氮可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优质小麦中后期叶片NRA,提高氮素同化效率,延长籽粒灌浆时间,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