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糯玉米有白、黄、紫、黑、彩色等多种颜色,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近年来糯玉米已成为人们喜爱的鲜食食品。郑彩糯948(审定编号:豫审玉2008020)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甜糯适中,香味纯正,质地柔嫩,营养丰富,外观较好,通过近几年在驻马店市的试验、示范和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吉农糯1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鲜食专用糯玉米杂交种,经多年试验,吉农糯1号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是具有推广价值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糯玉米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喜爱。安徽省新审定的优质糯玉米新品种正糯8号、宿糯1号在安徽省淮北及江淮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糯玉米研究现状与育种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娟 《杂粮作物》2003,23(1):17-18
回顾了糯玉米的起和发展状况。糯玉米起源于中国,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辽宁省在糯玉米的研究利用上落后于其它省份,处于起步阶段。在育种目标上应以鲜食和工业加工为主。采用二环选育法、逐代回交改良法以及回交、自交轮回式循环方法是加快辽宁省糯玉米新品种选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孙祎振 《作物研究》2007,21(3):289-291
本文提出优良的糯玉米新品种和配套的栽培技术是促进糯玉米生产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以北京市审定的糯玉米新品种“银糯1号“的为例,论述其选育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特征特性,为达到生产优质、丰产、绿色的“银糯1号“糯玉米,而提出一系列的配套栽培技术,包括择地、种植、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和保鲜等.鲜食采收期确定为授粉后第22~28d是各种营养物质积累最佳和风味品质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6.
为使糯玉米的综合利用得到迅速发展.种植开发糯玉米及相关产品已成为当今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和农民增产增收的新途径。香糯2007(原代号丰彩3号)是陕西三原金种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选系万101和自选系万308杂交选育而成。于2007年、2009年参加陕西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南方地区及大中城市郊区鲜食糯玉米生产发展迅速,种植的糯玉米品种繁多,品种杂、乱现象严重,有的品种生态适应性差,真正高产、优质的品种少,缺乏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产品达标率低,常常给种植的农户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开发适宜南方生态条件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对南方鲜食糯玉米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通过多年试验研究,以自选系HN01作母本,自选系HN02作父本于2000年选育了糯玉米单交种科湘糯玉1号.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植株整齐一致,果穗大小均匀,鲜食品质较优,产量较高,综合抗性较好,适宜湖南省种植,已于2003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柳糯9号是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自选系LX618-1为母本、LJ2000-2-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鲜食白糯玉米新品种,并于2009年5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2009016号)。  相似文献   

9.
我国糯玉米育种及产业发展动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糯玉米以美国研究和利用最多,主要用于淀粉加工和饲料,基本不作为鲜食玉米。我国糯玉米育种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糯玉米种质创新、组配模式优化、新品种培育、品质改良等方面均具有中国特色,在一些方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京科糯2000等系列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糯玉米产业的整体发展。综述国内外糯玉米育种及产业发展现状、我国糯玉米育种创新点,为我国糯玉米产业在玉米调结构、转方式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以鲜果穗销售为主、加工为辅,加强甜加糯新类型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加强糯玉米秸秆有效利用,高端特色,打造品牌。  相似文献   

10.
国审糯玉米新品种及其种质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自2000年开展国家鲜食糯玉米区试以来,通过国审玉米新品种达14个,其食用品质、产量、抗病性、农艺性状等均明显优于上世纪末的主推品种,不仅育种水平有较大提高,而且研究内容得到拓宽,使我国糯玉米育种上了新台阶。通过对国审品种的种质分析说明,利用普通玉米的优良种质对糯玉米遗传改良是目前糯玉米选育的主要方法,其中应重点对地方种质资源进行改良,选育二环系目前还不宜作为糯玉米选育的主要方法。有条件的单位应积极开展糯玉米群体改良工作。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育种途径,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出鲜食与加工兼用型早熟马铃薯新品种春薯5号。  相似文献   

12.
万鲜1号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研究所以毛豆3号为母本,矮脚白毛×台湾75的纯合品系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育种所选育出的春播鲜食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抗倒性强,性状稳定,商品性好,从出苗至采收76 d,在重庆市各地区试验证明适合春播种植.2018和2019年参加重庆市鲜食大豆区域试验,较对照...  相似文献   

13.
糯玉米系列品种选育及开发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介绍了长春市农科院选育的糯玉米系列杂交种春糯1号、春糯3号和春糯5号的特征特性、生产关键技术和开发利用情况。长春市农科院选育的早熟糯玉米春糯1号为鲜食的首选品种,中熟糯玉米春糯3号和中晚熟糯玉米春糯5号适于企业生产支链淀粉。  相似文献   

14.
泉花10号是泉州市农科所通过人工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稳产、抗青枯病、优质、适应性较广的花生新品种。经试验、示范及推广种植,均较对照种和生产上的当家品种增产1—2成。本文报告了该品种的选育程序、选育效果及其特征特性,及花生新品种选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对国内外引进选育的81份鲜食甜、糯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803 058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373 764个。通过序列分析,获得169 128个有效单核苷酸(SNP)多态标记,利用这些SNP标记分析和构建了81份鲜食甜、糯玉米资源的群体结构和系统发生树,并将其分为2个群。结果表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能高效、低廉地开发出大量SNP标记,是作物种质资源群体遗传分析的有效工具。研究结果为甜玉米不同基因的聚合、温-热种质杂交育种、鲜食甜、糯玉米亚种间杂交育种提供依据,有利于鲜食甜、糯玉米自交系的高效利用、品种选育及杂种优势群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香白糯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原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选育的一个优质、高产、早熟的果蔬型糯玉米单交种.2001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粤审玉200103)并定名为“香白糯”,是广东省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糯玉米新品种。至2009年止.该品种一直作为广东省糯玉米区试的对照品种.已在广东省范围内推广应用面积累计超过4万hm^2。  相似文献   

17.
糯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糯玉米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做到优质与高效确非易事。我们从1993年开始对糯玉米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进行了研究。本文阐述了糯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和合理加工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8.
周糯1号是由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周糯1号鲜果穗相关性状及种植效益的研究表明,收获鲜穗时,最佳种植密度为52500株/hm2,此时种植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9.
漳州市长泰区为闽南地区甜、糯玉米主要种植区,年种植玉米占全区粮食种植面积30%以上。为确保甜、糯玉米高产、优质、高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施甜、糯玉米新品种引种对比试验,以筛选出适宜长泰区种植、推广的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花生新品种——泰花8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新品种——泰花8号,系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采用泰花1号作母本、中87—77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2009--2010年参加并通过全国长江流域片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并通过全国长江流域片生产试验,表现优异。2012年申报并通过国家品种鉴定,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等特性,适宜长江流域的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南部及江苏等省市作为高产、鲜食或油用型花生品种种植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