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苦养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山西、甘肃等相对分散的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差异较大,因此在苦荞生产上需要不同适应性的品种。苦荞是我国少数民族同胞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每年苦荞种植面积超过30万hm^2.常年产量为30万~50万t.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绿色健康食品追求越来越强烈以及我国苦荞出口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通过苦荞品种在辽宁省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九江苦荞、黔威3号、西农9909、六苦2号这4个品种都适宜在辽宁地区种植。产量最高的是黔威3号,103.0kg/667m^2;其次是西农9909,91.1kg/667m^2;第三的是九江苦荞。85.2kg/667m^2;最低的是六苦2号,78.5kg/667m^2。从产量上进行选择,应首选黔威3号,其次是西农9909。  相似文献   

3.
用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评估方法对2008年全国苦荞区域试验(太原点)的14个品种(系)7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晋苦荞2号表现优良;西农9940、迪庆苦荞、威苦02.286表现较好;昭苦2号、凉苦.3、西苦6—14表现较差;其余品种表现一般。该方法能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估品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4.
黔苦3号苦荞不同播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黔西北高海拔生态区对黔苦3号苦荞进行不同播种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4月4日播种的单位面积籽粒产量最高,为3336.67kg/hm^2,随着播种期后延,产量逐渐降低;不同播种期间的株高、茎节数、单株粒重、千粒重不同。适期播种,不但可提高黔苦3号苦荞产量,而且对增加其株高、节数、单株粒重、千粒重有积极促进作用。黔苦3号的适宜播期为4月4日至44月19日。  相似文献   

5.
播种密度对高海拔地区苦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丽英 《作物研究》2008,22(1):42-44
2007年在海拔1920m的贵州水城,以苦荞六苦2号为材料,研究了5种播种密度对苦荞产量及籽粒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对苦荞产量及主要品质影响显著。在每公顷播种75万~120万株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逐渐增加,超过此限则成相反的趋势;在每公顷播种75万~105万株范围内,籽粒黄酮含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105万株,呈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脂肪含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是在高海拔地区苦葬六苦2号的最佳播种密度为105万~120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黔苦4号苦荞秋播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在黔西北温和气候区以苦荞籽粒产量为目标,播种量及N,P,K肥施用量为试验因素,研究秋播黔苦4号籽粒产量与播种量及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分析,提出了黔苦4号籽粒产量2550kg/hm。以上的优化栽培技术方案:播种量35.14~44.36kg/hm2,施N量52.56~67.44kg/hm2,施P2O5量168.48~221.52kg/hm2,施K2O量53.52~64.08kg/hm2。试验4因素对苦荞籽粒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播种量〉施K:O量〉施N量〉施P2O5量。  相似文献   

7.
苦荞黔苦3号秋播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四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在秋播条件下研究苦荞黔苦3号籽粒产量与播种量及氯、磷、钾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建立了籽粒产量与播种量、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回归数学模型;经计算机模拟试验和优化选择,提出了秋播苦荞苦3号籽粒产量≥2500kg/hm2的综合农艺措施为:播种量33.41~41.76kg/hm2、施N量39.60~53.01kg/hm2、施P2O5量175.50~214.50kg/hm2、施K2O量57.96—68.72kg/hm2。  相似文献   

8.
苦荞品种温度生态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1份苦荞品种从感温指数来看,对低温的感应性可分为3类:1.强敏感型:榆5-7,圆籽荞和额乌;2.敏感型:伊盟苦荞、白苦荞、841-2和额洛乌且;3.弱敏感型:862、凤凰苦荞和黑苦荞。11份苦荞品种从播种至现蕾天数与总积温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95.4+19.72X和Y=131.25+18.30X,生物学起点温度为19.72℃和18.30℃。  相似文献   

9.
多效唑对苦荞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钢  唐宇  王安虎 《杂粮作物》2003,23(1):38-39
采用4种浓度的多效唑(0,100,200,300mg/kg)处理苦荞品种九江苦荞和额土,于现蕾初期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多效唑能有效降低苦荞植株的高度,提高结实率,增加植株的粒数和粒重,使苦荞的产量提高。不同的处理浓度其效果差异显著,其中尤以200mg/kg的处理浓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以苦荞品种‘晋荞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氮肥处理,研究了氮肥对苦荞灌浆特性、根系形态、农艺性状、充实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浓度氮肥处理(MN)对晋荞2号籽粒增重效果最显著;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实际百粒重、百粒重理论可能最大值(A)、灌浆起始势(R0)、生长速率为最大时的生长量(Wmax·G)及活跃生长期均以MN处理最高;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均以MN处理最高,根冠比以低浓度氮肥处理(LN)最高;‘晋荞2号’的农艺性状、充实度及产量各指标基本以LN、MN处理最佳。综上所述,中浓度氮肥处理更利于促进苦荞的灌浆进程,进而提高充实度及产量。本研究为苦荞的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黔苦3号苦荞新品种春播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黔苦3号苦荞春播籽粒产量与其播种量及N、P、K肥施用量间的关系,探索高产栽培优化方案。通过试验,建立了黔苦3号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经对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分析,提出了黔苦3号籽粒产量高于2550kg/hm^2的优化栽培技术方案:播种量63.63~70.38kg/hm^2,施N量30.62~38.38kg/hm^2,施P2O5量173.06~216.94kg/hm^2,施K2O量60.11~69.12kg/hm^2;各因子对籽粒产量影响的程度大小为播种量、施K2O量、施P2O5量、施N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苦荞品种在吉林西部地区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2021年在白城种植了从国内多地引进的20份苦荞品种,并对其13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19%~45.38%,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20份苦荞品种的13个表型性状指标转化为4个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86.919%,根据主成分表型性状的特征向量,可将其称为粒型因子、籽粒质量因子、株型因子、产量因子。聚类分析表明,20份苦荞品种可划分为株高较高、株粒数和株粒质量较低的长粒形苦荞品种,株高较矮、株粒数和株粒质量较高的苦荞品种,茎秆较粗、千粒质量大、株粒数和株粒质量较大的短粒形苦荞品种等3类。综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了高秆、矮秆、高产、大粒、粗秆、长粒形、短粒形的育种亲本材料以及生产上可直接利用的矮秆高产苦荞品种。  相似文献   

13.
播种期对苦荞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播种期对苦荞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有明显影响。株高、分枝、株粒重、千粒重等均随播种期的迟早而变化,播种期早生育期延长。沈阳地区苦荞适宜播期在7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4.
为规范苦碟子药材生产,根据苦碟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本文介绍了种子采收、贮藏、播种、管理及采收等生产环节,可供广大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苦荞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充分利用苦荞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带动苦荞产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山西苦荞育种现状,针对山西目前苦荞育种中存在育种手段落后、基础研究少、育种目标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提出遗传改良手段由落后向先进靠拢、加强基础研究、育种目标向多元化、专用化发展等苦荞育种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优质稻米具有好看、好吃、营养好、卫生好等特性,影响其品质的因素包含于整个水稻生产加工过程之中。从品种选择、培育壮秧、移栽前准备、科学移栽、本田水肥管理、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适时收割等方面具体介绍了优质米水稻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杨玲 《杂粮作物》2006,26(2):154-155
阐述了山西省灵丘县苦荞麦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优势,分析了灵丘苦荞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了灵丘县苦荞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制一种木蝴蝶-苦荞-绿茶复合袋泡茶,并进行配方工艺优化、冲泡条件优化和抗氧化活性评价。先以感官审评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配方工艺最优配比;在最佳组基础上,以感官得分和黄酮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试验进行冲泡条件优化,得出最佳冲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袋泡茶最佳配方工艺为:绿茶0.5 g,苦荞、木蝴蝶比例3∶1,粒度为10目,每包质量3 g;最佳冲泡方法为:水温93℃、水量120 mL、时间6 min。上述条件下得到的袋泡茶综合得分为0.909 6分,总黄酮含量为75.8 mg/L,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8.62±0.46)%,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68.42±1.83)%,说明抗氧化活性能力佳。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袋泡茶茶汤香气浓郁、滋味醇爽、回甘明快、澄清不浑浊,该研究为木蝴蝶-苦荞-绿茶复合袋泡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苦荞新品种西荞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钢  唐宇  王安虎 《杂粮作物》2002,22(5):262-264
采用^60Co-γ射线和秋水仙碱与二甲基亚砜混合水溶液,对四川地区的苦荞品种额落乌且进行处理,选育获得苦荞新品种西荞1号。西荞1号具有结实率高、抗落粒性强、千粒重高、株粒数多等优点;此外,它还是一个早熟、适应能力强的品种。它的蛋白质含量为12.6%,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质营养元素。多年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表明,西荞1号的产量在2000kg/hm^2以上,推广面积超过4.25万hm^2。西荞1号由于具有高产、优质及适应能力强等特点,1997年和2000年,选后通过四川省和国家品种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