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农业部近日公布2015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方案。据悉,此次工作方案以水稻和玉米为重点,瞄准重点单位、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根据农业部定义,重点单位为农业转基因生物研发单位、制种基地和加工企业。重点环节为转基因作物实验室研究和试验环节等。重点区域为发生过转基因水稻、玉米非法扩散的县(市),水稻、玉米种子制种基地以及相关育种加代繁  相似文献   

2.
《福建稻麦科技》2014,(4):36-36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近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表示,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转基因生物育种重大成果,研制出转基因抗虫水稻、高植酸酶玉米并获得安全证书,转基因抗虫玉米、抗病小麦等产品进入或完成了安全评价的生产性试验阶段。关于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能否续发的疑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科技执法处寇建平处长表示要看下一步评审结果。唐珂介绍,我国攻克了基因克隆、转基因操作与生物安全评价等8大核心技术,获得抗虫、抗除草剂、  相似文献   

3.
我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于1996年7月10日,由农业部发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管理实施办法》,2000年6月6日,颁发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7日,出台了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具体包括《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并拟于今年的3月20日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4.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发展及安全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动植物和微生物及有关产品。综述了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历程,主要转基因生物的种植面积,产值,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以及世界各地对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安全性的争论焦点。同时就欧盟与美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我国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对策等一些具体措施。预见了转基因生物的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5.
瑞丰125为农业农村部首批获得生产应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之一。为给监管转基因生物安全提供支撑,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技术,针对瑞丰125的转化体插入位点序列设计了引物并进行筛选,对反应的温度、时间和引物浓度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RPA体系在30~45℃范围内,20 min即可有效扩增,比PCR检测时间大大缩短。引物浓度会影响RPA的扩增效率,引物终浓度为0.35μmol/L时扩增效果最好。同时对RP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良好,检测灵敏度可达到36拷贝。该恒温快速的检测方法为瑞丰125的快速检测提供依据,为商业化转基因作物的监管提供支撑,有望用于转基因成分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刘忠松 《作物研究》2014,(3):332-336
从育种应用角度对利用基因工程和基因组编辑技术拓宽作物遗传变异的意义、特点、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了评述,着重介绍了近10年来内源转基因和同源转基因、新靶标基因、多基因工程、叶绿体基因工程和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研究新进展,同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以期为合理选择利用这些新技术创制新种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自 2 0 0 2年 3月 2 0日《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三个配套规章实施后 ,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收到美国孟山都、杜邦及陶氏益农、德国拜耳、瑞士先正达等 5家境外研发公司 1 8份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申请 ,其中转基因大豆 1份、转基因玉米 8份、转基因油菜 7份、转基因棉花 2份 ,涉及的产地国主要有美国、加拿大、巴西和阿根廷。目前 ,受理的 1 8个转基因作物品系中有 7个已经完成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检测 ,其余 1 1个转基因作物品系 ,由于境外公司提供试验材料的时间过晚 ,未能按期完成安全检测。…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技术发展前景巨大,在农作物育种上的应用日益广泛,而公众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了解较少,从而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也存在较多担忧。因此,本文从科学的角度对农作物传统杂交育种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过程、优势比较、相互关系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对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应用和安全性进行客观说明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研究进展与前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过去的30年里玉米育种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分子标记、生物技术、双单倍体等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自交系和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发生了飞跃。本文就分子育种技术、后代选择方法、转基因育种技术、双单倍体技术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并展望未来10~20年玉米育种技术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和常规棉品种繁育和推广中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六项解决办法 ,强调在保证育种者种子质量的基础上 ,要严把良种繁育过程的五道关 ,保证繁育种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农业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动植物和微生物及有关产品。综述了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历程,主要转基因生物的种植面积、产值,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以及世界各地对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安全性的争论焦点。同时就欧盟与美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我国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对策等一些具体措施。预见了转基因生物的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12.
川杂棉21是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利用优质转基因抗虫核不育系GA18作母本、高产恢复系R193作父本,采用核不育“一系两用法”配制的抗虫核不育F1代杂交种。2006—2007年参加四川省区试,2008年通过四川省生产试验,并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8)第203号]。200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棉2009001]。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对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研究的广泛和深入,转基因作物田间释放试验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是最早进行转基因农作物田间释放的国家,有着丰富的经验.该文详细介绍了美国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的管理方法、申请田间试验的流程和美国转基因农作物田间释放现状,以及美国解除转基因作物监管状态的依据和条件,同时也总结了美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作物成分检测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在转基因作物成分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针对近年来LAMP技术在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油菜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花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指纹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分子标记和QTLs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转基因研究5个方面,对国内外花生分子育种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了当前花生分子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加快花生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转基因育种所带来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是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选用生物安全性标记基因对转基因愈伤组织进行筛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为寻找一种新型的生物安全型筛选剂用于小麦愈伤组织的筛选,并确定其最佳使用浓度,尝试利用2-脱氧葡萄糖(2-DOG)作为小麦遗传转化过程中愈伤组织的筛选剂,设置了0、400、600、800、1 000和1 500 mg·L-1六个浓度梯度对4种小麦基因型的愈伤组织的再生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800 mg·L-1的2-DOG浓度为合适的筛选浓度,筛选时间以3周较合适。  相似文献   

17.
提起转基因农作物种子,你的脑海里最先闪现的是否是当前备受争议的转基因水稻?自从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的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种取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关于转基因水稻对人体是否存在危害的争论不断,持不同意见的对立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作为转基因安全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之一的黄大唠教授,2010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转基因水稻的产业化将不会暂缓,预计3至5年内有望上市”。  相似文献   

18.
新疆转基因棉花育种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述了新疆转基因棉花育种现状,针对新疆棉花生产实际情况,分析了新疆转基因棉花育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新疆转基因棉花育种方向以及加快新疆转基因棉花育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小麦研究已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我国小麦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小麦转基因安全评价体系,对转基因小麦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厘清转基因小麦的安全忧虑,促进转基因小麦的产业化。本文对转基因抗病小麦生物安全相关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阐述了目前国际上小麦转基因研究的主要目标基因、安全性及其评价方法,有助于建立我国转基因小麦的安全评价技术体系,保障转基因小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玉米转基因育种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清琢  姜敏 《杂粮作物》2005,25(4):230-231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作物育种科学也有了新的突破.目前以转基因技术为手段和方法的高新技术育种正在成为国际作物育种的新途径.同样,转基因育种技术也是未来玉米育种的主要发展趋势和方向.转基因玉米是仅次于大豆的第二大转基因作物.转基因玉米育种研究中所使用的外源DNA导入方法主要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技术,子房注入法,聚乙二醇介导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