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建立板栗花水提液中总黄酮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方法,为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槲皮苷为对照品,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栗花水提液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的含量为4.62 mg/mL,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总黄酮的含量为4.64 mg/mL,2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均可用于板栗花水提液中总黄酮的准确定量,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完全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替代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总黄酮的含量进行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
水产品中组胺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剑  江一帆  叶海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33-20034,20037
[目的]对水产品中组胺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利用液相色谱-DAD检测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组胺含量。[结果]2种方法的标准曲线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加标回收率范围均在90%~110%;液相色谱-DAD检测法的精密度较好,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重复性不好。[结论]该研究为探索准确测定组胺含量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玉平  王永宏  易晓华  张强  张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60-9161,9233
[目的]研究大花金挖耳果实和细胞培养物总黄酮含量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采用试管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大花金挖耳果实和细胞培养物中的黄酮进行定性鉴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试管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到大花金挖耳果实细胞培养物含有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在其最大吸收峰510 nm处测得对照品在8.00~48.00μg/ml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60%,RSD=1.12(%n=5)。[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稳定、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大花金挖耳果实和细胞培养物总黄酮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布洛芬缓释片的含量测定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263 nm)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263 nm)测定布洛芬缓释片中布洛芬的含量,最终确定布洛芬缓释片中布洛芬含量的最佳质量控制方法。[结果]以流动相为乙酸铵缓冲液∶乙腈(40∶60)的HPLC方法最佳,布洛芬质量在1.05~6.3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很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1.14%,重现性好。[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缓释片含量最佳,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废弃油脂中胆固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用油中胆固醇含量,以630 nm为测定波长,720 nm为参比波长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与液相色谱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方法精密度RSD为1.26%,加标回收率101.9%~110.7%,线性范围8.0~40.0μg/ml,试验结果与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接近。[结论]经实际样品验证,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好等特点,且无需分离即可消除谷甾醇的干扰,可用于含废弃动物油脂的植物油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6.
朱华  唐桂兴  张可锋  邹登峰  杜正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59-4559,4561
[目的]建立金花茶材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时,在0.00864~0.06912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0.4%,RSD=0.0180。[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金花茶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苏叶和苏梗中黄酮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0 nm处分别测定苏叶和苏梗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苏叶、苏梗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57.174 3、3.850 2 mg/g,总黄酮提取率分别为5.72%、0.39%,苏叶中总黄酮含量远高于苏梗中总黄酮含量。[结论]对于研究紫苏中黄酮类化合物,苏叶更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分光光度法测定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可见光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来自不同产地的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5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可见光法平均回收率是99.68%,RSD为1.37%;紫外光法是99.07%,RSD是0.94%。[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危晴  兰蓉  辛秀兰  陈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50+7060
[目的]建立金花葵籽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花葵籽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时,在0.005~0.025 mg/m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0.016%;金花葵籽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08。[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金花葵籽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黑老虎总木脂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曦  李军  蒋向军  张可锋  段小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52-12153
[目的]建立黑老虎药材中总木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黑老虎中总木脂素含量。[结果]五味子酯甲在0.008 16~0.040 8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100.37%,RSD值为0.98%。广西防城产黑老虎中总木脂素含量最高。[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适用于黑老虎中木脂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守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706-707,744
[目的]研究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法进行提取,然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考察了提取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优选最佳超声提取条件。[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银杏叶中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浓度70%的乙醇为溶剂,pH值为5.0的酸性条件,提取时间为90 min,提取温度为60℃,振荡时间为10 min,振荡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银杏叶中黄酮化合物的提取率为0.201 2%。[结论]优选出了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银杏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超微粉碎对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其春  林梅香  洪燕萍  陈锦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884-5885,5917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对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的影响。[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银杏叶细粉和超微粉进行观察;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细粉和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结果]银杏叶超微粉在电镜下观察难以看到完整的细胞结构,绝大多数细胞破壁;银杏叶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比细粉高(P<0.05);在超声波提取或简化提取(开水冲搅)下,银杏叶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分别比细粉提高了10.0%和11.8%(P<0.05)。[结论]超微粉碎可提高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量。  相似文献   

13.
银杏叶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志彬  承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751-5752,5754
[目的]优化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银杏黄酮的精制提供前提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回流温度、提取时间对银杏黄酮收率的影响,优化提取条件。[结果]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为1.502 6mg/ml;最佳提取条件:70%乙醇为提取剂,回流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0 h。[结论]该研究得到银杏黄酮最佳的提取工艺,为银杏叶黄酮的精制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戴春燕  余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51-17452
[目的]测定海南臭黄荆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海南臭黄荆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不同,其中,叶中最高为5.33%,茎中为3.78%,花中为3.4|D%,根中为2.44%。[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稳定性好,重现性好,适合海南臭黄荆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为海南臭黄荆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碱溶酸沉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银杏叶总黄酮的碱溶酸沉法提取。[方法]采用碱溶酸沉法,对影响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的pH值、固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银杏叶总黄酮碱溶酸沉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95℃时用40倍量pH值为10.0的NaOH溶液处理60 m in,酸沉pH值3.5,提取2次。[结论]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率达到86.4%。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落地生根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将落地生根药材经水解后提取总黄酮,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总黄酮的含量、薄层色谱法(TLC)进行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定性分析、Fenton反应法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槲皮素及山柰酚的含量。[结果]UV法测得芦丁在11.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n=6,RSD为1.3%);TLC可清晰检测出懈皮素与山柰酚;HPLC测得槲皮素在37.5~1 20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山柰酚在62.5~2 000.0 ng/ml(r=0.999 4)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67%(n=6,RSD为1.92%)、98.68%(n=6,RSD为1.40%);结果显示提取物具有较大抗氧化能力,并成量效关系。[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落地生根黄酮类成分定性定量的测定方法和落地生根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卓莉  阮尚全  罗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228-1228,1244
[目的]研究川产绿茶中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提取和分光光度法,研究黄酮的提取方法和测定方法。[结果]芦丁浓度在8-48 μg/ml范围内,吸光度值与浓度的回归方程为A=0.012 23C-0.004 05,相关系数r=0.999 9,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0.07%,RSD为2.64%。在50 ℃下,用浓度76%乙醇在超声功率为699.3 W的条件下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效果最佳。[结论]与贵州产绿茶相比,川产绿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作为对照品,10%KOH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09 nm波长处对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总黄酮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4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8%,RSD为1.3%,甘草渣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24%。[结论]该方法稳定、简便,适用于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