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荔浦县频振式杀虫灯的推广应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新的消费需要,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全面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新理念,近年来,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农作物上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从而达到控害的目的,减少农药  相似文献   

2.
在县域经济发展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中,性信息素诱杀技术等绿色植保技术以安全、高效、生态、环保等防控新模式,在应对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高强抗性农业害虫,以及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沿河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1万hm^2左右。近年来.水稻害虫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控制害虫的发生为害,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致使农药残留量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极大隐患。为了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植保站于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承担了《水稻害虫“三位一体”绿色防控配套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的实施。“三位一体”就是以太阳能杀虫灯诱控水稻趋光性害虫的成虫、以诱虫板诱杀具有特殊趋性的害虫和以稻鸭共育防控水稻下部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4.
在依托华中农业大学与湖北省植保总站联合完成的“昆虫趋光机理及灯光诱杀关键技术的研究”课题基础上,2004年开始,我们在全省范围采取研究开发、试验示范、组织推广三结合的方式,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集成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灯光诱杀为重点、科学用药为关键的害虫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喷洒化学农药是害虫防治的首选办法,造成大量有毒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畜造成不可避免的危害。根据昆虫的趋光特点,利用特定的诱集光源,诱杀主要害虫,保护天敌。依据昆虫的上灯节律,规范灯光诱杀防治技术,达到节能增效和生态安全的效果。随着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灯光诱杀这一关键技术与传统的害虫防治技术比较,优势突出,为生产优质农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显著,为农业安全生  相似文献   

6.
害虫的灯光诱杀问题是长期以来植保工作者有所争论的问题,有的持否定意见,有的则认为效果显著,可以作为害虫的一项综防措施予以大力推广,作者以趋光性强的三化螟为例,通过灯诱和田间调查实况以及灯光诱杀的害虫天敌种类综合分析,认为灯诱只能用于害虫测报,而否定其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杀虫灯及其技术是人们在长期的害虫防治实践中,经过探索、研究,不断改进和发展,逐步形成的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主要害虫物理防治方法,大家认为杀虫灯诱虫效果好,对人畜、环境安全,是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在当今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迅速发展,杀虫灯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愈来愈大。1杀虫灯的发展历程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昆虫趋光的现象并用于防治害虫。早在唐朝时期,应用灯光诱杀害虫就开始应用。当时人们为了消灭蝗虫,采用了"夜  相似文献   

8.
周至县猕猴桃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进展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至县坚持“科学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保证果品质量安全为核心,以服务绿色防控示范园创建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病虫基数控制、部分害虫诱杀、植物免疫诱导、安全药剂防治、高效药械应用”五大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开展猕猴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和农民宣传培训,减少果园化学农药的使用,确保猕猴桃生产安全和果品质量安全,不断推进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9.
<正>灯光诱杀技术是压低田间害虫虫口基数、降低田间落卵量、提高害虫防控效果的一项有效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耕作栽培制度的变化和农业生态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棉铃虫在我市棉花生产中成为常发性害虫,且大发生频率较高。从1994年起,荆州市致力于推广灯光诱杀技术诱杀棉铃虫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同时结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取得了明显的防控效果。1灯光诱杀技术在荆州市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10.
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近年来,为顺应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国际发展潮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中国植保界适时提出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并在实践中按照此理念的要求着力推进植保工作。本文通过对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历程和工作举措等内容的深入剖析,充分阐述了其在植保体系、治理对策、技术模式、服务方式、工作机制等方面的重大进展,全面总结了其在提高植保技术到位率和促进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农业贸易安全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并在深入分析当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事业的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1949年以来,我国的植物保护理论和技术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物理防治作为重要的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及产品创新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该文综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灯光诱控、色板诱控、物理阻隔、温度控制、辐照不育等害虫物理防治的理论、技术、设备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成果,并对农业害虫物理防治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建立现代植保技术体系,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农作物绿色防控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升级,害虫治理由化学防治到综合治理再到生态防控进行转移,诱杀技术已成为害虫生态防控的核心技术之一。昆虫诱捕器的研制已发展成由简单到复杂,功能更加多样和实用,现广泛应用在蔬菜、果树、花卉、茶叶、森林等农作物和林业植被的害虫诱杀方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期望未来在绿色植保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从农林作物害虫的监测和诱杀防治的角度考虑,对不同构造以及诱集昆虫种类的诱捕器进行了分类,阐述了诱捕器的悬挂高度、布设密度、形状、大小和颜色以及诱芯载体颜色、光源波长等因素对害虫诱捕效率的影响,旨在为农林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广西植保》2021,34(1)
稻飞虱是南方稻区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其群集在稻丛下部为害造成稻株枯黄、倒伏和"落窝"现象,给水稻产量与品质造成重大的影响。近年来,笔者通过对东兰县红香粳稻飞虱的发生为害特点进行调查,提出健株栽培、稻鸭共育、灯光诱杀、色板粘捕、药物防治等综合措施,为稻田绿色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推广与应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城市是全省商品粮大县之一,全年水稻种植面积在4.67万hm2左右。近年来因防治水稻病虫害,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和水稻农药残留不断上升。为了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实行农作物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湖北省植保总站《关于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方案》要求,今年我市开展了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主要推广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控制水稻害虫基数,减少施药量。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提高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实现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农业部决定2015年继续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试点,并印发了《2015年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试点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5项内容。1总体思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结合四川工作实际,提出了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重点在植保,关键在植保;明确了以减法的思路推进现代植保,核心是"减量控害、节本增效",关键是减少农药用量;以融合的思路推进现代植保,核心紧紧围绕农业中心工作去谋划,关键是发挥好保障作用。未来植保工作,要牢固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切实抓好重点测报站和IPM绿色防控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扶持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为害的行为.实施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具体行动,是确保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1].自2006年农业部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来,全国植保工作者围绕绿色防控,开展了技术开发与集成、展示示范和宣传培训等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  相似文献   

18.
朱富春 《植物医生》2016,(12):68-70
<正>近年来,漯河市召陵区农作物病虫害频发,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威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提高防治效率、降低农药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部"2020年农药零增长"的有效举措,也是新形势下发展"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的需要。为切实做好召陵区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广西引进了性诱技术进行了系列试验示范研究与推广应用,基本摸清了各类性诱剂的诱蛾量、放置高度、放置密度、放置方位、控害效果等关键技术,目前已推广应用各类害虫诱捕器153.28万个,应用面积7.12万ha,节支增收超过5亿元,减少农药使用量394.04t,与频振诱控技术、生态粘虫板诱杀技术配套集成形成植保"三诱"技术,是推进绿色植保、发展生态农业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20.
黄晞 《广西植保》2011,24(4):30-33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以下简称专业化防治),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是解决农作物防虫治病难、减少农药污染和全面提升植保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广西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坚持“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