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北集坡镇赵庄村奶牛饲养者李长平,从牛舍驱赶牛群时发现,由于奶牛互相拥挤,1头3岁奶牛在槽角拐弯处,突然摔倒.自行挣扎爬起后,随牛群走向运动场。距运动场约20米处,该牛后躯出现摇晃,站立不稳.随即蹲于地上,再也未能站起。  相似文献   

2.
电针配合中药治愈奶牛腰脊扭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12日,北集坡镇赵庄村奶牛饲养户李长平一3岁2胎奶牛在槽角拐弯处摔倒,自行站起,随牛群走向运动场约20米,遂后躯摇晃,站立不稳,随后卧地不起。诊断为腰脊扭伤,用西药治疗6天,未见好转。10月20日,笔者前往应诊。  相似文献   

3.
奶牛空肠扭转临床上少见,笔者于1987年11月23日遇1例,经手术治愈,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本场495号奶牛,生于1986年10月10日,体重约330公斤,于1987年11月23日下午患病。临床所见:患牛在运动场内来回走动,有时起卧;常有排粪  相似文献   

4.
我市奶牛专业户张三、张四分别饲养有黑白花(荷斯坦)奶牛14头和18头。俩人的牛群经常混在一起放牧,回来后栓在同一栋牛舍的两边或放在同一运动场。1999年1月6日至13日,张三家的牛死亡5头,其中成年公牛一头,成年母牛4头。当时诊治的兽医怀疑是牛出败,于2月8日即对张三家余下的9头牛和张四家的18头牛全部注射牛出败B型灭活苗。但在1999年2月25日至27日,张四家又死牛7头,其中成年母牛5头,犊牛2头。据畜主反映,这些牛死前的症状相似。经笔者确诊为氟乙酰胺中毒,迁移牛舍,改变放牧地点,再未见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发生。1 临床症状病牛发病很急。…  相似文献   

5.
1饲养 牛群按泌乳牛、干奶牛、犊牛、后备母牛、青年母牛分群舍饲,并配置相应牛舍,以满足牛群正常周转需要.舍外设运动场,运动场内设遮阳棚、干草架.成年母牛泌乳期305天,干奶期60天,产前15天进产房,产后15天出产房.犊牛出生后立即母子隔离,5天内喂初乳,15天内喂母乳,15天后喂混合常乳,犊牛2月龄断奶,哺乳初期每栏1头,单栏饲养.哺乳后期和断奶犊牛小群栏养,后备母牛群养,青年牛、干奶牛、泌乳牛在舍内用颈枷固定牛位.  相似文献   

6.
选取40头健康荷斯坦泌乳盛期奶牛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对照组牛群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牛群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 g/(日.头)的瘤胃保护胆碱,分三次饲喂,瘤胃保护胆碱直接投喂于TMR日粮上。试验期60 d。测定了产奶量,牛奶中的乳脂率、乳蛋白、体细胞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条件下,试验组牛群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 g/(日.头)的瘤胃保护胆碱后,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显著提高了1.6%(P〈0.05),乳脂率提高了0.06%(P〈0.05);乳蛋白率、乳蛋白量、乳脂量、体细胞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低位除角技术适用于4月龄以上的奶牛。本试验在8511农场第六牧场,对4—15月龄65头健康奶牛,采取低位除角技术。结果表明,除角后奶牛无任何神经障碍性后遗症,对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对采食量、日增重也无影响。低位除角技术扩大了牛群除角的年龄范围,牛群每年只需集中在气候凉爽、干燥的春季除角一次,对牛群来说是最佳的除角技术。  相似文献   

8.
牛狂犬病以散发为主,在短时间集中发病未见报道。我场场直孙世红放牧群的77头奶牛,于1991年9月21日至10月9日有9头奶牛相继发生狂犬病,全部死亡,经及时采取紧急预防措施,基本控制了疫情。 1 感染源及潜汰期 由于该牛群带犬放牧,9月6日84023号奶牛嘴角处被犬咬伤,畜主仅用35度白酒进行洗涤伤门,15天后该奶牛发病。在此之后的18天内,该群相继又有8头奶牛陆续发病。通过对9头病牛统计,潜伏期最短的15天,最长的34  相似文献   

9.
奶牛磷代谢障碍症的诊治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缺乏是奶牛常见的代谢病,而磷缺乏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专业刊物对典型病例报道也较少。笔者在2003年的临床工作中,诊治了2例典型的奶牛磷缺乏代谢障碍症,取得成功。1 病例介绍1.1 病例1 2003年7月29日下午,本镇赵庄村奶牛饲养户丁续岱求诊。主诉:其所饲养的1头奶牛,于22日生产。自28日早至晚间,母牛反刍减少,反刍的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自今早未见反刍,但还愿意吃草料。自发现母牛不反刍后,没有再继续饲喂,但病牛自行捡食地上的脏草,有时还舔食运动场上的土块,咀嚼缰绳。1.1.1 临床症状该牛卧地,营养状况中下等,肋骨清晰可见;低头无神,…  相似文献   

10.
酒糟中含有乙醇、甲醇、醛类、酸等物质,贮存的酒糟中还有霉菌和腐败菌等。当奶牛短时间内大量过食酒糟,会引起中毒,出现以神经兴奋或麻痹、胃肠损害、造血功能障碍等为主的一系列症状,如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引起死亡。1发病情况2005年10月25日,剑川县甸南镇某村李某家饲养的1头6岁空怀母牛于夜间将圈门拱开后偷食放在运动场内的酒糟。畜主发现时,该牛已将20 kg酒糟偷食一空,次日早上发病。2临床症状精神萎顿,体温38℃,心率75次/m in,呼吸20次/m in。食欲减退,饮欲增加。口唇滑利,舌苔黄腻。眼结膜充血,鼻镜露不成珠。步态蹒跚,剧烈水样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英国从1964年开始使用牛副结核病疫苗以来的情况。1975年共在462个牛群中使用了该疫苗,其中肉牛群68个(14.8%);奶牛群381个(82.5%);奶、肉牛混合群13个(2.7%)。这些数字代表了英国每一千个有成年奶牛和肉牛的牛群中三个群的疫苗接种率。该疫苗已用于发病率相等高的牛群,尤其是奶牛群。共对231个牛群的发病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这些牛群中的所有犊牛至少有4年接种了疫苗,在此期间一直是自繁自养的。在牛的品种及牛群类型上均保持原状。研究结果表明,接种疫苗后平均4年就能消灭本病。有9.7%的牛群于接种疫苗后的第十年仍出现临诊病例。要达到无病状态所需的年数明显地受到管理措施的影响;提供管道式饮水设施和淘汰临诊病牛后裔均有助于灭病。接种疫苗前的发病率、牛群大小及其品种对牛群成为无临诊疾病的时间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个体养牛户李某于2007年5月20日购进1头奶牛,未经隔离就与原来的牛群(18头)合群饲养,10天后,有6头牛发病,发病率为32%,用抗菌素治  相似文献   

13.
因肥胖不易受孕,是家畜不孕症的一种,临床上用苍术启宫汤治疗奶牛1例,取得了成功,现将病案报道如下: 1 2000年12月1日,北集坡镇赵庄村李新河求诊.主诉:自养20个月龄育成奶牛1头,8月4日第3次发情,每次发情间隔22天,8月5日下午第一次输精配种,配种后22天又重复发情,再输精.到11月2日已是第五次输精配种,五次配种都是由山东农业大学的韩教授进行的.该牛在11月24日又发情,未配,故要求进行中兽医诊治.  相似文献   

14.
<正>前言 促排卵素3号是近年人工合成的一种生殖激素。经我们试验对治疗奶牛排卵障碍有较好的效果。本试验宗旨是:应用促排卵素3号治疗奶牛排卵障碍、提高受胎率、缩短空怀天数并确定其疗效。 试验方法 一、时间: 本试验起始于1990年10月1日,终止于1991年9月30日 二、试验牛群的选择: 在八队和兴凯地区的黑白花成母牛中选出发情周期正常,经检查子宫、阴道无疾病,卵巢上有卵泡但排  相似文献   

15.
酮血症是牛较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本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及饲养管理水平低劣的牛群,该病严重危害着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某村养牛户饲养的1头4岁多的黑白花奶牛发病.该牛体重约450kg,于2009年4月8日顺利产下1只小牛犊,1周后发现该乳牛行为轻度异常,精神沉郁,患病牛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只是食欲轻度下降,渐进性消瘦,当靠近牛体时可闻到轻微的醋酮气味,乳汁减少,厌食.  相似文献   

16.
流行情况与病料采集1976年8月27日,我们到乌盟四子王旗江岸种畜场牛群调查牛流感流行。该场红牛群、西门达尔牛群、杂种牛群等共1,176头牛中,至8月29日有流感症状的病牛达72例。病牛出现不吃或少吃,反刍停止,咳嗽,流涎,眼结膜炎,流泪,心搏稍弱而快,体温正常或高达39.8℃至41.3℃,奶牛产奶量降低等症状,这些病牛均于一个星期左右恢复,无死亡。附近卫井公社在十日前暴雨后,突然爆发牛流感,三天内在900多头牛中有200多病例。  相似文献   

17.
1提高选种与繁殖技术选择产奶量高、牛奶品质好、体型优秀的母牛是提高奶牛单产的重要基础。而提高牧场奶牛的繁殖性能是一个牧场能否生存的首要条件。一个规模化牧场,奶牛的情期发情率应该保持在90%,牛群月度情期受胎率应该在40%~45%。那么,这个牧场的牛群繁殖率才能达到80%,增值率达到15%~20%,平均泌乳天数达到175~180天,牛群的平均单产才能达到28千克/天。2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奶牛日粮营养体系根据牧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计算出不同生长、生产阶段奶牛的营养需要,进而确立一个在保证奶牛健康、高产条件下的科学的奶牛日粮体系。在这个体系下,有科学的TMR配方,有不同阶段牛群的日粮  相似文献   

18.
<正>2008年12月15日肇东市姜家镇某奶牛场初产奶牛2150号出现分娩症状,因长时间不见奶牛胎儿出现,加之该牛分娩症状加重,请笔者诊治。1临床检查与诊断经现场检查发现,该牛临产症状非常明显,表现  相似文献   

19.
<正>1)争斗行为。母牛在采食、饮水和进出牛舍时以强欺弱,对这样的牛,应将脚尖锯平,对特别好斗、比较凶猛的牛最好从牛群中挑出去。2)合群行为。若干母牛在一起组成一个牛群时,开始有相互顶撞现象,但1周后就能合群。母牛在运动场上往往三、五头在一起结帮合队,但又不是紧靠在一起,而是保持一定距离。3)好静。奶牛比较好静,不喜欢嘈杂的环境,强烈的噪音会使奶牛产生应激反应,产奶量会下降或  相似文献   

20.
1 奶牛发情的表现 奶牛发育到一定阶段(一般8~12月龄之间),渐趋成熟的卵泡壁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并进入血液使母牛的行为和生理产生变化,称为发情.第一次发情是该牛繁殖档案的起始日.若14月龄还无初情征兆,要做检查,判定原因并进行技术处理.每个授精员都应掌握所管牛群的发情周期和个体牛的发情规律.做到心中有数,按计划实施牛群的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