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柑橘枝条中分离到26株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YS45菌株的拮抗活性最强。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形态学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YS45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的抑菌活性物质为一组fengycin同系物,包括fengycins A、fengycins B和一种稀少fengycin类型化合物。油菜离体叶片接种试验中,YS45菌株发酵液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在70%以上,与五氯硝基苯相当;田间小区接种试验表明,YS45菌株发酵液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也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2.
从连云港海域分离到1株对油菜菌核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海洋细菌菌株GM-1,对其进行种类鉴定、抗菌作用测定及盆栽防病效果测定.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序列、gyrB基因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的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 faciens).抑菌作用测定结果表明:GMl菌株和无菌发酵液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培养7d的抑菌带宽度分别达到30mm和16mm,GM-1菌株和无菌发酵液对菌丝细胞结构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导致菌丝细胞壁变厚、膨大;同时对菌核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液较无菌发酵液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盆栽防病效果测定表明:该菌株菌液对油菜菌核病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防治效果达68%,同时能够促进油菜种子萌发,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菌株BM-24的分离鉴定及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从饼肥发酵液中分离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有良好拮抗效果的菌株,以香蕉枯萎病病原菌为指示菌进行拮抗菌分离筛选.筛选得到29株拮抗菌,其中分离自菜子饼的菌株BM-24拮抗效果最显著.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BM-24抑菌谱,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定其发酵液不同处理的抑菌活性.经鉴定,此菌株为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该菌株对供试的12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小种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分别达到87.2%和80.4%,其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很强抑菌效果,抑菌活性主要源于菌体竞争.  相似文献   

4.
油菜菌核病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防病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为靶标菌,测定了63株内生细菌对其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及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所有供试菌株中,除1株未表现出抑菌活性外,其余菌株均有抑菌作用,其中有6.3%的菌株抑菌带大于10 mm,7株细菌可完全抑制病原菌的菌核形成,1株细菌可完全抑制菌核萌发;此外,结合生物测定结果,从中筛选到1株对油菜菌核病的高效生防菌株Em7,其无菌培养滤液对温室苗期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7.5%。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认为该菌株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于接种病菌前后不同时间喷施菌株Em7无菌培养滤液,对油菜菌核病均有防治效果,但防效之间差异显著,以接种病菌前24 h喷施防效最高。原液及不同稀释度无菌培养滤液对菌丝生长、菌核萌发及病害防治的效果明显不同,随着稀释度的增加,其抑菌效果降低。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菌株Em7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的生长与发育会产生明显影响,可致使菌丝畸形、皱缩及细胞质外渗。  相似文献   

5.
NYS-4菌株发酵液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初步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YS-4菌株是从秦岭地区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放线菌。采用管碟法及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NYS-4菌株发酵液对多种病原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NYS-4菌株发酵液对白菜软腐病菌 Erwinia carotovora var.、猕猴桃溃疡病菌 Kiwi ulcer disease germs 和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3种病原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西瓜枯萎病菌 Fusarium oxysporum f.sp .Niveum 、烟草赤星病菌 Alternaria alternate 、油菜菌核病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等8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亦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凝胶柱层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ESI-MS/MS)技术,对NYS-4菌株发酵液的活性次生代谢物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从中分离鉴定出14个链丝菌素(streptothticin)类化合物,其中, N -乙酰化链丝菌素A、 N -乙酰化链丝菌素B、 N -乙酰化链丝菌素B酸和链丝菌素B酸经初步鉴定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放线菌11-3-1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作用与菌株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进一步明确放线菌11-3-1菌株的生防效果和分类地位,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活体组织法测定其抑菌效果。放线菌11-3-1菌株对供试的15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油菜菌核病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带可达到19.67 mm。显微镜观察显示,11-3-1菌株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影响,可致使油菜菌核病菌菌丝体畸形、扭曲和原生质浓缩外渗等。11-3-1菌株发酵原液对油菜菌核病的室内药效达96.91%,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和药剂对照组。根据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黄色长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longisporoflavus。  相似文献   

7.
油菜菌核病生防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采用平板拮抗筛选,分别从西藏日喀则地区和拉萨地区杂草根围土壤中筛选到2个对油菜菌核病菌有显著拮抗活性的芽孢杆菌菌株RJGP16和YBWC43。通过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和BOX-PCR指纹图谱分析,鉴定菌株RJGP16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 菌株YBWC4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离体叶片试验结果显示,菌株RJGP16和YBWC43对油菜菌核病菌防治效果分别为50.24%和100.00%。脂肽化合物种类分析显示,菌株RJGP16产生脂肽化合物表面活性素和芬枯草菌素,菌株YBWC43产生杆菌霉素D和芬枯草菌素。表明菌株RJGP16和YBWC43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与其产生的脂肽化合物有关。  相似文献   

8.
BSH-4菌株对黄瓜菌核病的防治作用及其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日光温室黄瓜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拮抗细菌菌株BSH-4。采用平板对峙法结合显微镜观察确定BSH-4对黄瓜菌核病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导致菌丝粗大、弯曲,菌丝体内原生质褐化、聚集,并延迟菌核形成的时间。BSH-4发酵液对离体叶片接种引起的黄瓜菌核病防效为81.6%,盆栽土壤接种防效为68.3%;对田间发病茎秆治愈率为74.4%,明显优于对照药剂菌核净,且对种子出苗率无影响,对瓜苗有促长作用。经形态特性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西藏特有藏药植物砂生槐内生真菌SY01对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采用皿内拮抗试验测定了内生菌SY01菌株及其发酵液萃取物对12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对菌株SY01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SY01对葡萄灰霉病病菌的抑菌效果很好,对峙培养8 d后抑菌率为40%,抑菌带宽度达到4mm;对小麦根腐病病菌、草莓灰霉病病菌的抑菌效果也较好,达到30%以上。菌株SY01的发酵液萃取物(200μg/mL)对供试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峙培养7 d时,对小麦全蚀病病菌、猕猴桃干枯病病菌和稻瘟病病菌的抑菌效果达到55%以上;对番茄灰霉病病菌、苹果褐腐病病菌和小麦根腐病病菌抑菌率达到50%以上;对草莓灰霉病病菌和葡萄灰霉病病菌的抑菌率均达到46%以上;对马铃薯干腐病病菌抑菌率为28.89%;对油菜菌核病、甜瓜镰刀病病菌和棉花黄萎病病菌的抑菌率均达40%以上;其抑菌效果与药剂对照18 mg/mL的多菌灵溶液的效果相当。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菌株SY01鉴定为黑色毛壳(Chaetomium nigricolor)。  相似文献   

10.
枯草芽胞杆菌NJ-18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定殖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株NJ-18是从油菜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枯草芽胞杆菌。试验结果表明菌株NJ-18与油菜菌核病菌对峙培养能形成3.4 cm的抑菌圈;能抑制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发育;强烈影响菌丝生长量,NJ-18发酵滤液稀释62.5倍时对菌丝生长量抑制率高达96.7 %,稀释1 000倍时抑制率16.7 %。油菜离体叶片试验表明,NJ-18发酵液原液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高达100 %,原液稀释200倍后防效10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NJ-18发酵液稀释500倍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高达57.4 %,明显高于用量为150 g a.i./hm2的醚菌酯48.1 %的防治效果。采用浸根法研究NJ-18在油菜上的定殖动态表明,菌株NJ-18能够在油菜体内定殖,并能从油菜的根部向叶子扩散。  相似文献   

11.
油菜菌核病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涂布平板法和对峙培养法,从油菜菌核病发生区健康油菜根际土中筛选到1株对油菜菌核病病菌具有较强生防效果的拮抗细菌HX-140。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HX-140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HX-140对供试8种病原真菌有显著的拮抗作用,抑菌率均大于60%,对温度、NaCl和pH的耐受范围较广;其浓度为1×108 cfu/mL的发酵液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最佳,在离体油菜叶片上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为65.51%,在盆栽试验中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为62.22%。  相似文献   

12.
郑柯斌  林海  周沙  袁静  陈杰 《农药学学报》2020,22(5):801-807
为研究一株分离自南极海洋沉积物的菌株TCS007的分类地位、菌株抗逆性能及抑菌活性,采用形态及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了鉴定;比较了低温、高温及高盐3种胁迫条件下与正常条件下TCS007的菌丝生长差异,以评价菌株的抗逆性能;通过平板对峙试培养法测定了TCS007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谱;用乙酸乙酯提取TCS007发酵滤液中的代谢产物,并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TCS007菌株被鉴定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并展现出在高盐胁迫下具有良好的抗逆性能;其对16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在56.65%~87.62%之间,其中对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sis的抑制活性最高。TCS007发酵滤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为38.80 μg/mL。研究结果表明,TCS007及其代谢产物具有拮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防功能,具有开发成生物农药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枯草芽孢杆菌G8抗菌蛋白的理化性质和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离得到一株对黄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有拮抗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G8,其无菌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得广谱抗菌粗蛋白。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G8的理化性质,研究了温度、pH变化、UV照射、有机溶剂、蛋白酶和保存时间对抗菌蛋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粗蛋白耐酸,在pH值1~10范围内均有抑菌活性,将其pH值调为1.0作用16h后保持原有活性的69.2%;对温度有较高的稳定性,抗菌蛋白经100℃处理60min保持原有活性的80.8%;对蛋白酶K和有机溶剂不敏感;抗菌粗蛋白抑菌活性持久,在常温下120天保持原有活性的71.54%。初步研究了抗菌粗蛋白对黄瓜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病菌菌丝消融、原生质渗漏、菌丝细胞泡囊化,并抑制病菌菌核萌发。  相似文献   

14.
从云南蒙自万亩石榴园、建水石榴园采集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得到对石榴枯萎病菌有较强拮抗活性的放线菌,其中菌株JS1对石榴枯萎病菌的室内抑菌半径为11mm。测定了菌株JS1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抑杀活性,结果表明,50%JS1菌株发酵液处理南方根结线虫卵6d,卵孵化率与对照相比降低了51.67%;50%JS1菌株发酵液处理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72h,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增加了88.10%;菌株JS1兼有拮抗石榴枯萎病菌及抑杀南方根结线虫的活性。结合菌株JS1在鉴定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形态学观察及16SrDNA序列分析,将JS1初步鉴定为壮观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  相似文献   

15.
特基拉芽胞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 JN-369是1株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有较好拮抗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其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后得到抗菌粗蛋白。为明确菌株JN-369抗菌粗蛋白的抑菌机理,首先确定了该抗菌粗蛋白抑菌谱、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紫外稳定性以及酶稳定性,并观察研究了抗菌粗蛋白对稻瘟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的抑制作用。并采用针刺离体接种法测定了40%稻瘟灵EC、25%三环唑WP及不同浓度JN-369抗菌粗蛋白对水稻稻瘟病的拮抗效果。结果表明:菌株JN-369抗菌粗蛋白抑菌谱广,对葡萄灰霉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等13种植物病原真菌及卵菌表现出抑制作用,而对油菜菌核病菌没有抑制作用;该粗蛋白理化性质相对稳定,具有应用于粮食作物生物防治的潜力;对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有双重抑制作用,能使病原菌菌丝细胞膨大,并可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离体防效试验显示,供试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均有显著的拮抗效果,菌株JN-369抗菌粗蛋白在浓度为50~100 μg/mL时对稻瘟病的拮抗效果最好,该菌株有望开发为防治稻瘟病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拮抗菌株NF83-1的分类与生物学特性以及评价其生防能力,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NF83-1进行种属鉴定,以选择性培养基检测其分泌的多种胞外酶,以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其生物膜的形成,采用室内平板对峙生长法测定其抑菌活性,室外盆栽法测定其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效。结果表明,菌株NF83-1被鉴定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 tsuruhatensis;菌株NF83-1能产生纤维素酶和嗜铁素,且能在管壁形成较厚的生物膜。菌株NF83-1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甘蓝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梨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等病原真菌,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等革兰氏阴性病原细菌及革兰氏阳性细菌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株NF83-1发酵液原液和100倍稀释液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效分别为48.78%~57.69%和26.83%~36.54%。研究表明,菌株NF83-1是一株具有较好生防应用潜力的拮抗菌株。  相似文献   

17.
拮抗性链霉菌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与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索拮抗性链霉菌对棉花黄萎病病原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抑菌机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微菌核萌发法研究了6株拮抗链霉菌无菌发酵滤液对大丽轮枝菌生长、微菌核形成与萌发的影响。链霉菌无菌发酵滤液对大丽轮枝菌菌落生长、菌核形成和微菌核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菌株B49的抑菌效果最好,5倍稀释发酵液培养14天时对菌落生长的抑菌率达69.7%;菌株B49、D184和Act12的5倍稀释发酵液对微菌核形成的抑制率达100%;将经B49、D184和Act12发酵液处理后丧失形成微菌核能力的大丽轮枝菌菌株转接至不含发酵液的PDA培养基,连续传代至第5代,其仍然不能恢复形成微菌核的能力;微菌核在含有菌株D184 5倍稀释发酵液的培养基上培养168 h时,萌发率仅为38.3%。  相似文献   

18.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试验,从细辛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筛选出拮抗效果较好的生防真菌F1-6菌株,经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确定该菌为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叶枯病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1.25%和63.64%;室内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细辛叶枯病的预防效果为70.78%、治疗效果为61.03%。  相似文献   

19.
芒果主要病原菌拮抗微生物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19株拮抗菌对芒果炭疽病菌和蒂腐病菌的拮抗作用,其中以X-98-2对2种病原菌拮抗作用最强,其发酵液可大大降低芒果炭疽病和蒂腐病的发病率,提高芒果贮藏期的果品质量,经初步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属。采用GC/MS对其发酵上清液分析表明,其抑菌活性成分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发光杆菌NJ菌株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发光杆菌NJ菌株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该细菌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其中对甘蓝黑斑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猝倒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对该菌的发酵条件研究表明,该菌在种龄为24 h、接种量在4%~6%条件下,在TSY培养液中72 h即可获得较高的抑菌活性。而装瓶量为10~50 mL/100 mL锥形瓶,转速为120~200 r/min对菌的活性影响不大。不同温度处理发酵液,其抑菌活性发生变化,其中经60℃处理10 min后,抑菌活性降低约50%,说明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成分可能有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