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新疆吐鲁番市气候条件独特,夏季高温、昼夜温差很大,无霜期较长,很适合瓜果蔬菜的生长。这里生产的西甜瓜,病虫为害少、糖分高、品质优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在吐鲁番市,传统的西瓜套种棉花模式由于5~6月的高温期,棉花套种在西瓜根际能有效降低根际温度,减少了西瓜根部病害的发生,因此西瓜长势强、产量高,同时由于棉花价格好,经济效益也很好。近年来,由于棉花价格持续下滑,使得西瓜—棉花套  相似文献   

2.
淮北地区麦棉两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8—1992年引进麦棉品种58个,多点次安排品种区试,筛选出适宜淮北地区两熟栽培的皖夏1号、中棉17号、皖夏2号、中棉16号、徐州8785、85中33、宿育1号、徐州21号、陕农7859等棉麦品种。针对配套品种就播期、密度、肥水运筹、化学调控、套种方式等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较系统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一套麦棉早熟丰产栽培技术,如棉茬麦栽培技术、棉花小壮苗麦后移栽技术、麦田晚春套种棉花技术、麦田初夏套种棉花技术。四年中开发推广麦棉两熟栽培面积84.2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3.
从播种前做好准备、适期播种覆膜、瓜棉共生期管理、棉花中后期管理等方面介绍西瓜—棉花间作双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期为该间作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有300多年的草菇栽培历史.草菇,顾名思义,就是从稻草中长出来的鲜菇,过去一直用稻草作为主要的栽培原材料,直到20世纪80年代,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蔬菜科学研究所研究开发了利用废棉周年栽培草菇技术,该技术在广东及全国各地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也正是推广得快,废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上近几年棉花种植面积的缩减和产量的不稳定,以及北方栽棉南方种菇,存在着运输上的问题,废棉变得越来越紧俏甚至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5.
<正> 棉花与洋葱套种是很好的模式之一。这种模式有很多优势,一是棉花与洋葱可以实现两段共生,即秋季与正植采收期的棉花共生,春季又与棉苗共生,两次套种均无共生矛盾;二是棉花与洋葱套种可以提高复种指数,棉花宽行套种洋葱,窄行可以套种其它蔬菜;三是洋葱便于运输、贮存,休眠期较长,  相似文献   

6.
在酒泉市棉花套种的栽培实践中 ,总结出了棉粮套种栽培技术、棉经套种栽培技术、棉花双层栽培技术等几种棉花套种栽培技术 ,并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正>为稳定棉花面积,保证河北省粮食安全,改棉花单作为棉花与小麦套种两熟种植模式,实现棉麦双丰收,有利于促进稳棉增粮,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河北省增加粮食总产量的一项战略决策。近几年来,我们在曲周县槐桥乡西漳头村建立棉田高效核心示范田500亩,在曲周镇东刘庄等周边村建立示范推广区2 100亩,辐射周边冀中南棉区。对适宜套种品种、套种模式以及配套机械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与试验,总结出了一套棉麦套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新蔡县是豫南地区主要产棉大县,为了探讨以棉花为主的高产高效新模式,近年来,新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示范推广了早薹蒜--菠菜--杂交棉一年三熟套种新模式,不仅棉花产量高,而且整体收益远远好于麦、棉套种.  相似文献   

9.
江海 《现代农业科技》2008,(10):131-131
介绍了棉花、越冬菜、西瓜、辣椒间套种和麦套棉、棉套瓜、棉前瓜后菜两茬间套种2种立体高效种植模式及其栽培技术,以期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一、西瓜-棉花间作套种的作用 西瓜——棉花间作套种,一是充分利用二者共生时间短的特点。西瓜一般于6月底至7月上旬收获拉秧,瓜、棉共生期约70天左右,共生期短。二是空间大。瓜-棉间作套种因行距宽,空间大,利于西瓜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亦利于棉花前期壮苗早发,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三是立体种植,优势互补。瓜-棉均属商品性较高的经济作物,因此,采用瓜一棉间作套种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麦后棉品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皮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麦后棉品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皮棉产量的影响,2008~2009年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农场开展了麦后棉不同种植方式(直播和育苗移栽)、品种和密度试验,以中熟育苗移栽棉为对照,研究分析了麦后直播棉生育性状、结铃动态、产量和"四桃"比例与移栽棉的差异.结果表明:麦后直播棉在品种选择恰当的前提下,可获得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花相当的产量.适合麦后直播的棉花品种是早熟棉,生育期为100~105 d,试验品种中棉所50、中棉所68是理想的麦后直播棉品种,其中中棉所68增产潜力更大.生育期在125 d以上的中熟品种因霜前吐絮率低,不宜作麦后直播棉使用.江苏沿海地区麦后直播棉中棉所50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 hm267 500株左右,中棉所68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 hm260 0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12.
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品种来源、抗虫性、丰产性、抗病性、纤维品质及该品种特征特性等。并研究提出其在天津地区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即:搞好种子处理,5月上、中旬播种,每667m^@为5000株左右及“前促、中控、后补”的管理技术。还研究提出转Bt基因抗虫棉的五项防治虫害原则。  相似文献   

13.
常规棉与杂交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两年的常规棉和杂交棉区域试验资料,采用偏相关和通径分析方法,对皮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常规棉和杂交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结铃数受环境影响最大;常规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中,密度对皮棉产量作用最大,其次分别是单株铃数、衣分和单铃重;杂交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中,单铃重对皮棉产量作用最大,其次分别是衣分、单株铃数和密度。  相似文献   

14.
鲁棉研18号(原鲁25系)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新近育成的常规抗虫棉新品种,该品种高抗棉铃虫、高抗枯萎、抗黄萎,兼具抗旱碱等多种抗逆性能,同时表现丰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纤维品质优良,是目前棉花生产上具较高推广利用价值的抗虫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棉花品种鄂抗棉-10和铜杂411为研究对象,对棉花幼苗进行不同加载速度下的剪切和弯曲试验,并对钵体进行压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棉花幼苗的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都随加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加载速度下,鄂抗棉-10的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均大于铜杂411;对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进行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加载速度和品种对棉花幼苗的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均有显著影响,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无显著影响。钵体在径向和轴向压缩方式下的破裂力分别为73.3~110.5N和100.3~192.3N,钵体的抗挤压能力具有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枣棉间作模式下各群体地下部土壤生物化学环境以及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区田间试验来研究间作模式下不同间距对棉花产量、品质以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特征,从而探究间作模式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1)由于间距不同,种植的棉花在M2种植模式下棉花产量优于M1,但是M1、M2的产量均低于CK的产量。说明棉花和红枣间距为1米时棉花产量最高,但低于单作棉花的产量。(2)不同间距种植的棉花在生产率、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棉纤维长度数值上没有太大变化。说明不同间距种植的棉花在品质上受到影响较小。(3)棉花距离枣树越近土壤中真菌的数量就越多,距离枣树1 m的棉花土壤中真菌数量甚至超过单作棉花土壤中的真菌数量,棉花距离枣树越近土壤中细菌的数量越少,但都比单作棉花土壤中细菌数量多。【结论】枣棉间作模式下,当间距为1米时对棉花产量影响最小,土壤微生物数量数量最多。不同间距对棉花品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New World has been assumed to involve early farming in settlements in the Andes, but the record has been sparse. Peanut (Arachis sp.), squash (Cucurbita moschata), and cotton (Gossypium barbadense) macrofossils were excavated from archaeological sites on the western slopes of the northern Peruvian Andes. Direct radiocarbon dating indicated that these plants grew between 9240 and 5500 (14)C years before the present. These and other plants were recovered from multiple locations in a tropical dry forest valley, including household clusters, permanent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garden plots, irrigation canals, hoes, and storage structures. These data provide evidence for early use of peanut and squash in the human diet and of cotton for industrial purposes and indicate that horticultural economies in parts of the Andes took root by about 10,000 years ago.  相似文献   

19.
对棉盲蝽为害棉花的调查结果表明,棉盲蝽已成为抗虫棉田的主要害虫之一,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0.
我们研究了新疆棉花早熟品种在河南商丘异地种植的产量和品质特点,通过在当地一年的种植观察,可以看出,北疆的棉花品种不适宜在河南棉区做春播品种,但在做夏播或灾后补种上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