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菜薹新品种秋薹1号是利用苏州市蔬菜研究所自有的雄性不育系技术配制的新型菜薹杂种一代,父本为广东菜心类型的自交系,母本是早薹苏州青的雄性不育系。杂种一代株型直立,抽薹整齐、迅速,薹形美观,薹叶肥大,薹色青绿,薹质细腻、甜糯,风味独特。适时播种仅需39-41d即可采收,主薹采收后,可继续采收侧薹30-40d,每667m2产量可达1000kg以上。  相似文献   

2.
刘丽 《西南园艺》2011,(Z1):62-65
应用正交试验从移栽叶龄、种植密度、薹肥施用量、摘薹高度等4个方面对双低油菜"渝油21号"油蔬双收的油菜籽产量、油菜薹产量、产值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移栽叶龄35d、种植密度9000株、薹肥施用量4kg、摘薹高度15cm是双低油菜"渝油21号"油蔬双收的最佳栽培组合,油菜籽667m2产量达136.67kg、油菜薹667m2产量达541.67kg,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667m2产值最大达1201.67元。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采薹次数对汉油6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设置不同的采薹次数,比较分析了各处理菜薹经济性状、生育期、菜薹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采薹后,汉油6号分枝数增多,籽粒成熟期推迟,采摘1次菜薹产量最高,且不影响油菜籽产量,经济效益最高,为1 864.41元/667 m2,该结论为汉油6号作为油蔬两用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五彩红薹1号是由雄性不育系M-103A和自交系94-ST-24配制的一代杂种,极早熟,从播种到始收仅需45d(天)。菜薹茎粗1.7cm左右,紫红色,有蜡粉,单根菜薹质量40g左右。耐热、抗逆性强,在高温季节生产的菜薹无苦味,品质好。对软腐病的抗性强于红杂50,抗霜霉病能力与红杂50相当,每667m2产量1500kg左右,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作极早熟栽培。至今在湖南、湖北和广东等地推广种植10000hm2。  相似文献   

5.
1特征特性
  五彩红薹四号为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丰产、抗病的杂交一代红菜薹新品种。该品种从播种至采收70天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抗霜霉病、病毒病,耐软腐病。菜薹紫红色、有蜡粉,薹形匀直。薹叶披针形、叶柄短,薹叶比适宜,口感嫩甜,商品性好。侧薹萌发能力强、多而齐,每薹鲜质量50 g左右,667 m2产量约2000 kg。该品种商品性和丰产性良好,是目前长江流域地区的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田军 《上海蔬菜》2003,(5):16-16
早薹30是湖南省常德天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白菜薹新品种 ,以其无与伦比的早熟性能和令人惊异的抽薹能力而深受广大菜农欢迎 ,在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西、河南等省市已大面积推广种植。1特征特性极早熟 ,耐寒 ,抗病 ,适应性强 ,产量高。叶片长 ,呈椭圆形 ,深绿色 ,半直立。薹秆白色 ,横径1.5cm ,单薹重40g左右。单株侧薹数12根以上 ,最多的达20根。定植后30天左右开始采收上市 ,最早的在移栽后15天采收 ,比普通早熟白菜薹品种提早30~40天上市。一般667m2产量3500kg。2栽培要点(1)培育壮苗。长江流域一般在8月至10月中旬播种育苗 …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一次采薹后追加尿素对邡油777二次采薹和采薹后油菜籽产量的影响,研究一次采薹后,667 m2追施5 kg尿素和不追施尿素2个处理对邡油777采薹产量和油菜籽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后追施尿素,邡油777有效分枝数明显增加,二次菜薹产量、油菜籽产量明显提高,667 m2经济效益增加336.05元.该结论为邡油777作为菜油两用品种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翠钰1号’青花薹(又称西兰薹)是以雄性不育系K1-1-3A为母本,自交系K1-10-1为父本配制育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菜薹肉质脆甜,萝卜硫素含量27.4 mg · kg-1,维生素C含量743 mg · kg-1。分枝力强,平均单株一级菜薹数8个,总薹数38个;一级菜薹长约16 cm,粗约1.7 cm,单薹质量约40 g。早中熟,定植至初收53 d。抗逆性强,抗病性强。前期一级菜薹平均产量9 922 kg · hm-2,平均总产量22 016 kg · hm-2。  相似文献   

9.
《蔬菜》2021,(4)
为充分发挥宜春地区富硒土壤资源丰富的优势,同时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满足人们对富硒蔬菜产品以及风味独特、口感甘甜的油菜薹的旺盛需求,近年来当地摸索出富硒油菜薹早熟栽培模式。与传统油菜栽培模式相比,采用富硒油菜薹早熟栽培模式,油菜薹11月中下旬开始采摘上市,不仅上市时间早,而且硒含量高,达到了富硒蔬菜标准,市场售价可观,每667 m~2收入超过5 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廖志强  孙亮  王方  王小武  张萍 《中国蔬菜》1981,1(9):106-107
江西宜春地区引进富硒油菜薹硒滋圆1号进行早熟栽培,生产的油菜薹不仅可以在12 月初上市,且油菜薹硒含量较高,达0.05 mg · kg-1。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研究紫豇豆品种绵紫豇1号的配套栽培技术,为其栽培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6个播种期及3个种植密度的双因子试验,分析不同播种期与密度对绵紫豇1号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绵紫豇1号豇豆产量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播种期>播种期与密度互作>密度;产量随播种期的推迟呈下降的趋势,随密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趋势。综合得出,绵紫豇1号在四川地区的适宜播种期为3月25日前后,播种期不宜太迟,太迟会影响产量;在土壤中上等肥力水平下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67 m2栽8 100株。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临薯2号紫薯新品种的种植推广,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采用“3414”肥料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临薯2号产量的影响,并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中的“3414数据分析”系统工具分析得出最佳施肥量及最高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氮、磷、钾肥对产量影响明显,其中氮、钾肥影响较大,磷肥次之。通过数据分析得到施肥模型:每667 m2最佳施肥量为N 14.15 kg、P2O5 6 kg、K2O 24.13 kg,可得到最佳紫薯产量2 470.91 kg。  相似文献   

13.
常辣1号是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地方品种瓦尔岗七星椒的自然变异株中,通过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加工型中晚熟辣椒品种。株高80~85 cm,株幅35~40 cm,叶片披针形,绿色,花梗和果实直立,簇生,花冠白色;青果呈绿色,成熟后呈红色,短角形,果面稍带皱缩,果沟浅,先端较尖,果长4~5 cm,果横径1.1~1.4 cm,单果质量2~3 g,果肉薄,辣味强;抗病、丰产,667 m2产量高达1 364.7 kg,播种至始收120 d左右;以加工用为主,适宜于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重庆、广西等嗜辣地区作为春夏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选育早熟、产量高、抗病性强、微苦的苦瓜新品种,以B19强雌系为母本,以B118苦瓜自交系为父本,进行杂交、分离后,经系统选育,培育出苦瓜新品种——淮农青1号。其早熟,果皮翠绿色,长纺锤形,口感脆嫩;前期平均667 m2产量1 126.2 kg,比对照增产25.5%,平均667 m~2总产量达2 740.8 kg,比对照增产26.3%;中抗白粉病,适合江苏省春季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辣椒种植高产、高效,选育了早熟、质优、丰产的辣椒新品种辣冠3号。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辣冠3号表现出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多,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线形,青熟果绿色,口感品质好等优势;结合良种良法,可实现667 m2产量3 200 kg以上,667 m2产量1.2万元左右,丰产性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蔬菜种植户和市民对高品质番茄的需求,针对北京市的气候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引进和推广了番茄新品种京采8号,其具有生长势强、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抗性强等优点。同时,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长季节无土栽培、单蔓整枝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667 m2产量可达5 693.04 kg,产值6万~8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西瓜新品种农科大6号是以高抗枯萎病母本M08和优质父本F11配制而成,该品种全生育期100 d左右,果实发育期34 d.果实长椭圆形,果皮绿色,上覆深绿色中细条带.果肉大红色,肉质沙脆,中心折光糖含量10.1%.单瓜重4.8 kg.产量3 356.9 kg/667m2.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和天津市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陈娟  王一鸣  唐建  宋锐  缪鑫 《蔬菜》2023,(6):23-25
为确定紫甘薯新品种“内渝紫2号”最佳种植株距,为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技术依据,设置5种不同株距(20、25、30、35、40cm),对不同株距条件下紫甘薯“内渝紫2号”的植株性状、产量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加大株距有利于提高茎蔓长度、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质量和大中薯比例;在30~40 cm范围内,缩小株距,有利于提高鲜薯产量、茎叶产量和薯干产量;30 cm株距时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最高,667 m2产量分别为1 722.67 kg和480.63 kg。综合考虑,建议“内渝紫2号”栽培株距为30 cm,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19.
以顺宝为对照,选取8个芥蓝新品种,通过对物候期、特征特性及产量进行调查,筛选适宜深圳地区的芥蓝新品种。结果显示,深9号植株生长势强,株型半直立,叶色深绿,叶形卵圆,播种至始收62d,延续采收46d,主薹质量居参试品种中的第2位,667m2总产量约1515.2kg;金利植株生长势一般,中熟,株型半直立,叶色深绿,叶形广卵圆,叶缘波状,主薹浅绿色,花冠白色,播种至始收62d,延续采收46d,主薹667m2产量约952.7kg,居参试品种中的第4位。综合分析,深9号及金利适宜在深圳及周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薄皮甜瓜新品种“陕甜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皮甜瓜新品种“陕甜1号”是以优良高代甜瓜自交系M33为母本、D4-1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全生育期70 d左右,果实发育期25 d,果实长阔梨形,充分成熟时果面白亮有黄晕,果肉纯白,肉质脆爽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5%.单瓜重500~650 g,667 m2产量3 800 kg.植株长势旺,抗病性强,适应性广,201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