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为进一步推进动物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改革,兵团第六师2021年试点开展了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和对实施效果的评估,发现了调动养殖场户积极性、疫苗选购和补贴、抗体水平检测和政策制定等问题,建议从宣传指导、强化养殖场户主体责任、强化疫苗选购和补贴、加强监督管理、推进社会化服务和建设防疫信息化管理平台等方面改进工作措施,从而促进“先打后补”工作落实,保障本地区畜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6年,天津市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在全市规模场试行“先打后补”政策。3年来,通过前期细化方案,落实补贴经费,调整防疫管理方式等工作的实施,在推进养殖者主体责任落实,提升免疫政策投入效果等方面成效明显,但鉴于养殖者积极性差、试点初期政策门槛高、补贴到位率低、养殖者自主监测意识弱等问题,提示应简化政策实施程序,建立免疫服务市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监测与执法衔接,以建立健全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管理机制,实现养殖者自主免疫,落实防疫主体责任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2021年,沂南县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依托“鲁牧云”信息平台,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政策宣贯,强化人员培训,放开强免疫苗经营渠道,提供抗体检测无偿服务等措施,提升了养殖场户“先打后补”的积极性、自主性、灵活性,强化了养殖场户动物防疫主体责任,满足了养殖场户疫苗多样化需求。但由于 “先打后补”补助金额少、社会化服务不规范、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弱化、缺少配套工作经费等原因,部分养殖场户实施“先打后补”的积极性不高。建议通过规范社会化服务组织,强化培训水平,提高补助标准,强化三级(县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升级“鲁牧云”等措施,确保“先打后补”政策惠及更多养殖场户。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政策规定,2017年黄山市在全市实施动物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政策试点。通过政策引领、会议推动、试点示范等措施,有序推进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实施,在推进养殖场(户)强制免疫主体责任落实,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但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发现了动物防疫体系弱化、工作开展不平衡、养殖场(户)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由此提出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增强免疫服务供给能力、优化政府服务水平等思考,以期为全面推进动物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先打后补”是一项强化畜禽养殖经营者的强制免疫主体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逐步实现养殖场户“自主采购、财政直补”而启动实施的一项补助政策。文章对国家、省、市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进行梳理,并就长沙市历年来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思考,以期为全面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7年起,青岛市根据国家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政策规定,落实畜禽养殖经营者强制免疫主体责任,全面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经费直接补贴试点工作。三年多来,试点工作推进顺利,相关制度初步建立,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逐步完善。但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养殖场户主动性意识不强等问题,由此提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扩大政策宣贯覆盖面、优化申报流程、完善疫苗供应链条体系建设、强化免疫效果监测评价等思考,以期为全面推进畜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2017年安徽省在全省实施规模养殖场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试点。通过政策引领、会议推动、宣传培训、试点示范、监督检查等措施,"先打后补"政策实施有序推进,养殖场主体责任意识增强,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免疫效果初步显现。同时,鉴于工作量大、申报材料多、补贴与成本差距大等原因,部分县级兽医主管部门与养殖场积极性不高。建议简化补贴程序,适时调整补贴政策,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推动"先打后补"政策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8.
2021年,阜阳市通过开展广泛宣传,发展社会化服务力量,开展政府兜底服务和加强一线调研等系列措施,全面推行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落地,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疫苗补贴标准低,疫苗补贴申报手续繁琐,基层人员工作压力较大等问题,应简化疫苗补贴申报手续,科学设置养殖场参与准入标准,完善免疫抗体监测机制,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作用等思考,以期为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的全面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真实评估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的实施效果,对松滋市100个“先打后补”养殖场和289个“非先打后补”养殖场户开展了强制免疫病种免疫抗体抽样监测。统计结果表明,“先打后补”生猪养殖场的免疫效果不理想,其猪瘟、口蹄疫个体合格率均未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80%的标准,“非先打后补”猪场均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标准;“先打后补”生猪养殖场的免疫合格群体仅为33.33%,显著低于“非先打后补”猪场(P<0.01);禽场H5、H7亚型禽流感个体和群体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80%的标准,免疫效果整体优于猪场。建议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加强抗体监测,强化技术指导,提升养殖场防疫主体责任意识,全面推进畜禽养殖社会化服务进程。  相似文献   

10.
<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工作”是立足动物防疫新发展阶段,落实“人病兽防、关口前移”的关键有效措施。经过五年(2017—2021)的试点探索,2022年江苏省海安市进一步明确畜禽养殖场户强制免疫主体责任,不断推进“先打后补”落地落实落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部分中小规模场推进困难、养殖场户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要在政策宣传引导、优化申报流程、配套疫苗供应体系、强化免疫效果评价等方面下功夫,为“2025年年底前逐步全面停止政府招标采购强制免疫疫苗”目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湖南汝城县自2022年始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通过实施情况,发现了中小养殖场户参与积极性不高、疫苗采购价高、途径少、免疫采样检测和“牧运通”APP操作等问题,建议从提高疫苗补助标准、细化免疫效果评估和优化“牧运通”操作程序等方面改进工作措施,从而为全面推广落实规模养殖场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补助政策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6年,长沙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动物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试点工作。经试点推广,在压实养殖场主体责任,加大乡镇监管力度,降低动物疫病防范风险,建立绩效考核长效管理机制,创新信息化技术应用等方面成效明显。但由于数量核定难、补贴标准低、抗体监测数量大等原因,造成政策推行不一致、实施措施不完善、覆盖范围小等发展难点。这提示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扩大"先打后补"服务范围,构建以免疫抗体合格为先决条件、信息化管理为核查手段的"先打后补"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为进一步探索创新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补助机制,完善补贴政策,天津市畜牧兽医局根据农业部兽医局有关要求,正式实施《天津市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政策试点方案》。武清、宝坻、西青、北辰和滨海新区作为先行试点区,率先在全市推行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政策。据了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政策,是指对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场自主采购的、依照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实施效果,通过分析安徽省阜阳市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的做法,发现存在政策推行畏难、养殖者对抗体水平监测重视不足、试点企业疫苗采购渠道不规范、补贴疫苗品类存在滞后性、政策规定不完善等问题。以此提议,要加强政策宣传,加大督导力度,及时调整政策执行的灵活性,提高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长效疫苗财政补助机制。  相似文献   

15.
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深入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改革》要求,宁夏结合实际在全区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并对未来五年“先打后补”推进进行规划。当前通过加强政策引领、强化培训宣传、调整补助范围、明确补助模式、做好摸底调查、简化申报手续等做法,调动了养殖企业的防疫主体责任意识,推动了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壮大,提高了疫苗资金使用效率,满足了养殖户对疫苗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由于养殖场户动物防疫管理水平不高、疫苗资金缺口大、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弱化等原因,部分市、县(市、区)推动“先打后补”政策积极性不高。建议积极推进法律法规的专项执法检查及宣贯,提高疫苗资金投入力度,强化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强制免疫实行"先打后补"对动物防疫工作有着积极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养殖场户依法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二是养殖场户可以有针对性选择疫苗的自主权;三是可有效防止疫苗使用中产生浪费,合理利用国家资源。但是,"先打后补"政策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建立健全与之相匹配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已是迫切需求,重大动物疫病强免疫“先打后补”政策便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按照山东省安排部署,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率先开展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试点,从宣传发动到全面推行做了大量工作,参与“先打后补”试点企业逐年增加。通过推行“先打后补”,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农业部联合财政部下发《关于调整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要求调整疫苗采购和补助方式。进一步强化畜禽养殖经营者的强制免疫主体责任,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的强制免疫实行"先打后补",逐步实现养殖场户自主采购、财政直补。养殖场户可根据疫苗使用和效果监测情况,自行选择国家批准使用的相关动物疫病疫苗。地方财政部门根据养殖场户  相似文献   

19.
徐仲凯 《中国乳业》2022,(11):58-62
畜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是2016年原农业部、财政部探索推行的一项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允许规模养殖场自主采购疫苗、自行开展免疫,免疫合格后申请财政直补。本文旨在对东营市近几年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在规模奶牛场实施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查找政策实施的难点、堵点及其原因,提出如何更好地让奶牛等规模养殖场参与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的措施、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先打后补”政策,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动物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试点是兽医卫生制度中的一项重大改革。在试点中发现,该政策能够有效增强养殖户的主体责任意识,节约财政资金,提升监管效率,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实施门槛较高,补贴程序繁琐,补贴效率及标准较低,扰乱免疫秩序等问题,阻碍了该政策的进一步推广,需要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