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解析了城市文化景观的含义,认为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是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重大现实问题,近代城市文化景观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具有典型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以大连旅顺太阳沟为例,通过构建近代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物质文化景观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视觉协调度、功能协调度、文化协调度3个维度,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全面客观地评价近代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景观的和谐程度。得出太阳沟物质文化景观的协调度较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太阳沟物质文化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其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梯田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进行客观评价,利于梯田文化景观的保护及相关措施的有效实施。在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AVC(Attraction、Vitality、Capacity)理论,从梯田文化景观资源吸引力、资源生命力、资源承载力3个层面遴选22项指标,以基于模糊评价的层次分析法作为技术手段,构建梯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评价体系及其评估模型。通过对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云南元阳哈尼族梯田、湖南紫鹊界梯田、龙胜龙脊梯田实地调研数据及资料进行整理、数理计算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评价体系的多元性、合理性与准确性。综合数理统计结果,对中国南方3个最具代表性的梯田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进行排序可得:γ(哈尼)>γ(龙脊)>γ(紫鹊界)。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乡村景观是开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对乡村景观进行先评价、后建设的策略是提升乡村景观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方法路径。本文从体现江南文化的角度研究乡村文化景观,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为例,通过构建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为指标的江南乡村景观体系,对江南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要素进行分析评价,得到了“江南乡村景观历史遗迹与传统民居的保护、创新是承载江南文化的核心要素,民间信仰是体现江南文化的重要人文景观载体,乡村展馆对江南文化的传播力度有待提升”的结果,并针对在乡村景观中如何展示江南地域文化的三个方面内容,提出了加大对民居和遗迹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民间信仰融入乡村公共艺术设计和优化乡村展馆的功能建议,为江南其他地区乃至全国如何用乡村景观展示与凸显地方特色文化提供了可借鉴的实用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4.
对梯田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进行客观评价,利于梯田文化景观的保护及相关措施的有效实施。在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 AVC (Attraction、Vitality、Capacity)理论,从梯田文化景观资源吸引力、资源生命力、资源承载力3个层面遴选22项指标,以基于模糊评价的层次分析法作为技术手段,构建梯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评价体系及其评估模型。通过对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云南元阳哈尼族梯田、湖南紫鹊界梯田、龙胜龙脊梯田实地调研数据及资料进行整理、数理计算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评价体系的多元性、合理性与准确性。综合数理统计结果,对中国南方3个最具代表性的梯田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进行排序可得:γ(哈尼)>γ(龙脊)>γ(紫鹊界)。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在“村域”。对“村域”产业兴旺程度进行量化评价,比较不同乡村振兴模式通过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实际效果,引导一个个“村域”单元健康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各地区贯彻落实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提出“村域”尺度产业兴旺的五大核心表征(包括粮食安全、产业壮大、科技赋能、社会稳定、功能升级),以其为目标层,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粮食单产、食物总产量、村集体收入等22个指标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小数定标标准化方法和特尔菲法实现指标结果归一化,构建“村域”产业兴旺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以深圳市佳兆业公益基金会对广东省龙门县上东村乡村振兴帮扶模式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佳兆业公益基金会和广东省乡村振兴驻蓝田瑶族乡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上东村打造形成田园综合体,其产业兴旺综合指数从0.094上升到0.272,说明佳兆业乡村振兴模式通过“政校企村”乡村振兴路径表现出较好的帮扶效果,其中,产业壮大指数、科技赋能指数和社会稳定指数提升效果较为明显。本研究首次提出了我国“村域”产业兴旺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我国乡村振兴效果评价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体质健康评价结果影响的有效性问题,制作了两种不同方式的体质健康结果评价表。第一种 是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供各单项成绩、总分和等级评价,称为“等级评价”。第二种是在第一 种格式的基础上,提供体质健康的非均衡预警、弱化趋势预警、心肺功能低值预警等信息。同时,将预警 信息及体质健康等级以不同的颜色标识,称为“预警评价”。以610名参加体质健康测试的大学生为研究 对象。研究结果显示,预警评价在 “重视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理解体质健康评价结果信息”,“对 评价结果印象深刻”,“希望接受教师的锻炼指导”,“计划进行体育锻炼” 等方面效果优于“等级评 价”。  相似文献   

7.
海南冼夫人文化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包括军坡节景观、有关的事迹传说、遗址遗迹等大量冼夫人文化景观资源,开发价值丰厚。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从资源本身的价值、质量及规模、开发条件3个方面,构建了冼夫人文化景观开发价值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并用其对海口新坡镇4类冼夫人文化景观的开发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军坡节节日景观有关的事迹传说景观承载冼夫人文化的自然景观庙宇等遗址遗迹景观,分值均为3.5分以上,隶属于"高"等级,其中军坡节景观在D层13个指标中占有9个最高值,是新坡镇冼夫人文化景观开发的重中之重。最后,针对4种景观各指标分值的优劣,分别提出对应的保护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
湖南矿区县域耕地重金属污染空间特征及潜在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借助GIS技术,对研究区耕地土壤Cd、Cr、Pb、As和Hg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和预警。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各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大小依次为CdAsHgCrPb;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各重金属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大小依次为:CdHgAsPbCr,其中八团乡和高垅镇的Cd污染风险相对较大;研究区耕地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中等,各个乡镇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高垅镇八团乡潞水镇思聪乡平水镇严塘镇秩堂镇腰陂镇火田镇洣江乡虎踞镇下东乡;综合潜在生态风险预警结果显示,巨警区主要集中在高垅镇、八团乡、潞水镇、平水镇、思聪乡以及桃坑乡。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域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和农业安全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提升肇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自然环境、居住环境、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文化5个准则层开展典型村落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人居环境质量总体评分为74.54分,总体评价为中等偏上水平,说明肇庆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比较注重乡村人居环境营造,形成了较为宜居的环境。准则层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自然环境(79.65分)、社会文化(75.68分)、居住环境(72.93分)、经济发展(72.26分)和设施建设(71.95分)。对象层得分排名靠前的指标为整体风貌(C2)、气候条件(C1)、资源丰富度(C3)和文化特色(C13)。评价结果可为肇庆市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沪旅 《新农村》2014,(9):45-45
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因古帝尧与其母曾在此休养生息而得名。该镇先后被省命名为“中州名镇”、“河南省小城镇综合试点镇”、“文化建设先进镇”、“省重点镇”、“五好”基层乡镇党委.连续六年成为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强镇。在记者采访该镇党委书记刘洪浩同志时,他就该镇“三化”引领小康社会建设进程问题谈了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当“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渝西古镇白沙神秘面纱被掀开,立即便惊艳四座,让这偏僻的西南山区小镇声名远播。古“四川四大名镇”、“抗战文化中心”、“抗战四大文化重镇”、“歌舞之乡”、“曲艺之乡”、“美酒之都”、“川戏窝子”、“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等桂冠光艳夺目。于是八方游客蜂拥而至,让这原本安宁静谧的古镇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3.
牡丹园特色文化景观评价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牡丹文化在牡丹园文化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做了深入调查,对影响牡丹园特色文化景观营造因素的重要性做了评价。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所调查牡丹园文化景观状况作初步分析,首次运用层次分析AHP法对牡丹园的特色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构建出牡丹文化景观评价模型,并对主要的构成要素进行重要性比较,得出牡丹园中牡丹文化景观构成要素的重要性顺序,以期为牡丹园特色文化景观营造和改造提升提供依据,也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花卉景观营造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水田 《农家参谋》2011,(10):38-38
“请大家跟着舞曲的节奏,先跨左脚,向前走三步,对,再右脚后退两步……”8月14日傍晚,尉氏县洧川镇东街村中心大街一开阔处异常热闹。灯光下,近30名村民聚集在这简易的舞场里,在孟玉琴老师的指导下翩翩起舞..  相似文献   

15.
乡(镇)级生态农业建设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建立乡(镇)级生态农业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筛选确定了22个综合评价指标,提出了各指标的取值范围和分值计算公式,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了各指标的权重,并对湖北大冶市陈贵镇生态农业建设进行了综合评价。该评价方法科学、全面、简便、易行,且能通过micmsoft excel程序实现评价过程智能化。  相似文献   

16.
研究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城市林荫道道路空间适宜度、景观风貌适宜度、行道树特征适宜度、历史文化价值、游憩设施完善度和环境舒适度6个方面筛选评价指标,构建上海城市林荫道游憩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10条上海典型的城市林荫道通过该评价体系进行游憩适宜度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林荫道游憩适宜度的主要因素是道路空间适宜度,其次是景观风貌适宜度、行道树特征适宜度、环境舒适度,历史文化价值和游憩设施完善度对游憩适宜度的影响较小。衡山路和复兴中路综合评价得分最高(87.377、83.867),襄阳南路和乌鲁木齐南路综合评价得分最低(62.908、67.797)。通过评价结果,找出影响上海城市林荫道游憩适宜度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对策,为林荫道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文明这一对复杂的概念,引起人们对文化景观理解的不同倾向,影响文化景观建设的具体方法与走向。文化意义和内涵最终需要借助“符号”语言和媒介,转化为实体景观空间。实体景观空间构成要素总是承载特定的文化意义。文化景观空间构成要素会依据自身承载的特定文化意义,按照特定的逻辑或结构,组成一个集合单元——文化景观粒子。同一地理空间中,不同类型的文化景观粒子相互作用,构成一种“云状”的聚集形态。包括基于时间轴线的时间性文化景观粒子云和基于水平空间的空间性文化景观粒子云。基于这一观点,文化景观粒子云的形态指标包括密度、向度和发展速度。基于文化景观粒子的空间分布程度,提出并分析了文化景观粒子云密度计算模型、文化景观粒子云向度估算模型和文化景观发展速度估算模型,为文化景观的量化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一、概况 偏岩古镇位于重庆市北碚区东部,距北碚城区46公里、重庆市中心70公里、重庆江北机场57公里。偏岩古镇始建于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2002年被重庆市列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正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9.
由于福建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近岸海域开发利用的不断升级,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罗源湾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人为环境压力,包括生境的破坏、港口活动、城镇生活废水、工农业废水排放、人工养殖等.综合评价罗源湾生态质量状况,为研究区受到的人为扰动和污染强度的分级评价提供依据,在对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有效修复和管理的相关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欧盟水框架指令中近岸海域生态质量状况综合评价体系为参照,结合我国的近岸海域监测项目以及收集到的资料,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同时建立了罗源湾专属的生态要素和物理化学要素参考基准值,基于“One-out all-out (OOAO)”原则(即所有要素中的最低等级作为综合评价的等级)对罗源湾的生态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与人为环境压力分布的一致性分析,对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客观性进行验证.建立的参考基准值中,部分指标的参考基准值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或标准有着一定的差异,说明目前我国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并不合适.综合评价结果中,罗源湾9个站位中1个站位等级为“良”,其余8个站位及海域平均状况等级都为“中”,存在明显的污染和人为扰动,生态系统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对评价结果的验证表明,除个别站位外,评价等级基本与人为环境压力一致,说明调整后的近岸海域生态质量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罗源湾专属参考基准值以及基于“OOAO原则”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够较客观地评价研究区域的生态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云南省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方法]从自然条件、地质环境安全、资源状况、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6个方面出发,结合罗平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以各乡(镇)为评价单元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结果]罗平县各个乡(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自然条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很大的相关性;综合来看,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罗平县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