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肖家河社区“租地种菜”女性农民工进行调查研究,笔者对此类“离乡不离土”特殊流动群体的流动动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流动动因中不仅包含经济性因素,更重要的在于情感性的需求;其外出打工以家庭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不仅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在流动过程中,“租地种菜”女性农民工自身所拥有的社会网络对其流动行为起到了关键性的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的流动也呈现递增趋势,流动人口的年轻化是这一趋势的主要特征,尤其是198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口流动逐渐成为农村流动的主力军。该文从"80后"这一农村流动群体的主要特点入手,对其流向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形成这一趋势的各种动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流动女性的劳动参与对于释放其所蕴含的性别红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5年CGSS数据,使用计量模型验证了性别角色观念对流动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并引入家庭照料这一中介变量,分析了性别角色观念对流动女性劳动参与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性别角色观念是流动女性劳动参与的文化抑制因素,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流动女性内部产生分化,仅对老一代流动女性的劳动参与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性别角色观念不仅直接抑制了流动女性的劳动参与,还通过家庭照料的中介路径间接影响其劳动参与。  相似文献   

4.
探索我国当前原深度贫困地区乡村人口流动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对揭示后脱贫时代的乡村振兴和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现状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国家原深度贫困地区凉山州同城化区域的“一市三县”为对象,结合2020年的统计年鉴[33-36]数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2021年区域乡村人口调查等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Moran’s I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域乡村人口流动的空间特征,运用多元回归模型与GWR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该区域乡村人口流动规模总体呈现围绕优势发展区域集聚的空间特征。乡村人口流动的冷热点区空间由河谷向外呈明显的“热点区-次热点区-冷点区”梯度分布格局;热点区乡村在发展水平较优河谷圈层所占比例最高,冷点区乡村在发展水平较差的“高山-二半山”圈层所占比例最高。2)乡村人口流动的活跃程度沿地理圈层呈现“净流入活跃型-平衡活跃型-非活跃型-净流出活跃型”线性梯度分布格局;按城镇体系的规模与等级结构呈现“向心集聚-距离衰减”的空间特征。3)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乡村人口净流动系数的影响均呈负相关,地形高程的负向影响最强;在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中,“交通区位、距产业园区距离、距城镇距离”因素对乡村人口净流动系数的影响呈负相关,“耕地条件、城镇发育度”因素对乡村人口净流动系数的影响呈正相关。综上,凉山州同城化区域“一市三县”乡村在优势因素产生的“拉力”和劣势因素产生的“推力”共同驱动作用下形成了当前乡村人口流动非均衡性总体空间特征。本研究可为后脱贫时代凉山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和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蓝一 《农家科技》2014,(8):76-77
在城镇化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影响家庭幸福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城市与农村的家庭幸福感有何差异?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在京举办“2014国际家庭日中国行动--聚焦城镇化与中国家庭幸福”论坛,发布报告称,当前城镇家庭的幸福感水平总体略高于农村家庭。人口流动中,保证家庭完整至关重要。养老担忧、社会信任、安全问题是城乡家庭的共有困扰。  相似文献   

6.
李华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945-4948,4951
人口双向流动将是西部地区农村社会未来不可避免的一种发展趋势,由此也必将引致西部地区农村社会分化出外出农民群体、返乡农民群体、留守农民群体。调查表明这三类农民群体科技素质存有一定差异,其原因可能是与其自身个体特征、外部体制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此要缩小三类农民群体科技素质差距就必须不断提高其科技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对现有关于农民工流动的影响因素及流动效应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农民工流动的因素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农民工的输出输入地、个人和家庭特征因素,农民工的流动既有经济效应又有社会效应。对农民工流动的后续研究,应该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一般理论、提高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同时对于目前存在争议的研究议题进行持续和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结构的重大变迁,社会流动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然而,这一问题尚未进入体育学术界的主流研究视野,特别是有关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流动的研究还十分薄弱。以个案研究为主要方法,选取广州市公立与私立中学各3所,对其72名被调查对象的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进行了比较,并以“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机制”、“复制式社会流动与替代式社会流动”、“希望与现实的差距”、“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促进中学教师合理有序的流动”等几点思考替代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肖家河社区"租地种菜"女性农民工进行调查研究,笔者对此类"离乡不离土"特殊流动群体的流动动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流动动因中不仅包含经济性因素,更重要的在于情感性的需求;其外出打工以家庭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不仅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在流动过程中,"租地种菜"女性农民工自身所拥有的社会网络对其流动行为起到了关键性的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10.
聊城市是山东西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庞大的外出农民工流动就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地推动和快速提升农民收入的作用。但是农民的这种流动就业更多的是短期行为,不会从根本上使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快速消失。因此,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看,对于劳动力资源的外流要进行长期定位,争取尽快实现“变劳动力外输为内部消化,变劳务为人力资本,变被动输出为主动应用,走得出回得来,形成区域内外的互动。”目前,聊城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已进入高峰期,下一步应把有序地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务工与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进行统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