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蒙古水资源开发利用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前进都与水资源息息相关,水资源量能否满足它们的需要往往牵扯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水资源负载指数模型为工具,以人口发展为权衡因子,以不同情景人均需水量为变化因子来评价2000-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超载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东部盟市水资源量相对丰富,水资源承载力较大,中西部盟市水资源量超载严重,各盟市间水资源承载能力不均衡且空间变异性大。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在水资源系统工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论述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承载力的关系,选用人均水资源量、每平方公里均水资源量、人均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用水量、水资源利用率6个评价指标,利用多级模糊识别理论模型对福建省9个地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的结果符合福建省水资源目前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聊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利用率、人均供水量、供水模数、生活用水定额、耕地灌溉率、万元工业产值需水量、需水模数、生态环境用水率等9个评价因子,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聊城市1996-2005年来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聊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变化情况.同时,预测了该地区2010、2015和2020年的需水量、供水量,分析了不同情景下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和水资源承载力情况.从而得出:1996-2005年来聊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分值较小,虽然由1996年的0.417 2增加为2005年的0.442 2,但均低于平均值0.5.其变化主要和降水量以及GDP的变化有关.对该市水资源承载力贡献最大的是客水资源,其次是本地水资源.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沈阳市58年水文观测资料,对沈阳市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与供需水资源量进行了分析,确认沈阳市属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提出了主要应对和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市2001—2012年的水资源数据为依据,从多年水资源量的变化分析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的总体异动格局。结合近些年北京市经济社会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基于“5水”联合配置的理论支持,在供水量总量波动平稳的情况下,通过联合配置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南水北调水和应急供水,基本形成了科学、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多元化供水格局,且实现了人均水资源量以3.2%的速度增加,北京市域水资源异动趋势向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邯郸市近年来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状况,以便分析出对本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影响较大的指标,本文通过收集《邯郸市水资源公报》《邯郸统计年鉴》及第二次河北省邯郸市水资源评价资料,提取了10个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关的指标,并对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改进,利用原始数据均值化处理后的矩阵,对其进行主成分的提取。结果表明:在综合得分评价及主成分聚类评价中得出邯郸市水资源承载力基本呈现逐年回升态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是影响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天然来水量不足及工业污染和农业耗水量大也是影响承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进,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升级,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已严重制约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定量评价水资源生态承载状态,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收集了川东南地区2005-2019年的经济、人口及水资源等数据,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等模型,计算了川东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指标,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1)2005-2019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走势为先增后减;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波动幅度较大,其变化轨迹与降水量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水资源量为生态盈余,水资源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能满足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2005-2019年,亿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降低,表明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渐提高;水资源负载指数处于在Ⅱ和Ⅲ级之间,表明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暂不需跨区域调水;水资源可持续指数常年处于0.7~0.9之间,可持续状态处于中可持续与强可持续。(3)2015-2019年,各地级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盈亏等指标存在空间上的差异。乐山市、眉山市水资源量相对丰富,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协调关系较好;泸州市和宜宾市的水资源生态盈余处于中低值水...  相似文献   

8.
安阳市理论条件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探讨理论条件下水资源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模型,引入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分类系统,并对安阳市理论条件下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估算与评价。研究认为,在平水年间,安阳市可利用水资源量仅有林州市能够满足温饱型条件下的生活水准,其余各县无论是在平水年间还是在枯水年间水资源承载人口均处于超载状态;并且可利用水资源量不可能支撑现阶段(2002年)人口在总体小康型、全面小康型和初步富裕型阶段的生活水准。  相似文献   

9.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进行区域生态建设和确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介绍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区域水资源承栽力评价方法,选取了人均水资源量、供水工程调控能力、水质达标率和过境水利用潜力等4个主要支持性指标和人口密度、城镇人口比例、水资源利用率、人均GDP、人均需水量和生态用水比例等6个主要压力性指标,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进行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往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研究区进行评价时往往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确定的权重值较为主观,为了克服层次分析法定权的主观性,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组合权重,对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以蒲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符合蒲河流域自身特点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选取了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耕地灌溉率、人口密度、年人均GDP、万元GDP用水量、生态需水满足率、污水排放处理达标率等8个指标,运用组合权重计算各指标权重,对蒲河流域现状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蒲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总体水平处于适载与超载的临界状态,提升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地表水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为实施对水资源的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需全面搞清水资源量及可利用量的状况。采用新资料和新方法,针对江苏省水系特点,对省内地表水资源量及可利用量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并对地表水资源利用前景进行分析,对地表水资源管理提出建议,成果为全省水资源合理开发与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综台评价法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及其评价方法,选取人均供水量、水资源利用率、单位GDP用水量、供水模数、需水模数、生态用水率等6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榆林市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榆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该地区的水资源承载潜力已相对较小,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同时,提出了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为今后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NI系数的经济学原理,采用2004-2013年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地区水资源量与GDP、人口和防护林面积的匹配关系来构建和计算水资源区域GINI系数,并分析水资源承载力演化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分析法分析区域生产活动、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对水资源承载力演化驱动的贡献度,研究表明生产、生活、生态3部门对水资源区域GINI系数在各灰类的贡献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认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开展节水行动,是解决天山北坡经济带水资源短缺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宁夏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发展状况,以宁夏整体和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模糊层次分析、GM(1,1)和不同情景模式法,分析了2004-2016年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驱动因子和未来(2020、2025、2030年)不同情景下的发展。结果表明:北部引黄灌区和宁夏整体变化趋势相近,在2004-2016年呈现稳定增加趋势;中部干旱带虽然也呈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南部山区波动较大,虽然也表现为一定增加,但效果很小。水资源承载力的良性发展是以牺牲部分生态环境为代价,不同因素的驱动影响大小排序为森林覆盖率生态用水率农业依赖度年降水量人均GDP恩格尔系数。未来4种情景假设下的宁夏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状态发展良好,排序为情景3现状情景2情景1。  相似文献   

15.
在水资源承载力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均生活耗水量、人均粮食生产耗水量以及人均GDP耗水量,构建了粮食产量约束下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选取人口数量和GDP规模为表征指标,以2015年为现状(水平)年,2020年、2030年为规划水平年,采取不同生活水平和规划水平两种方案分别计算了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在同一生活水平条件下,黑龙江省可承载人口随着时间推移呈增加趋势;在同一水平年,黑龙江省可承载人口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在规划水平下,2020年、2030年黑龙江省可承载指数分别为1.12和1.11。研究结果为提高该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利用集对分析法诊断识别出2005-2017年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演变特征和脆弱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均高于2.0,处于临界超载状态;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后水资源承载状态呈现向好态势;人均水资源量和供水量不足以及农业灌溉定额偏高是水资源承载力致弱的主要因子;夯实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地下水战略储备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提升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和发展趋势,以盐城市为例,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Topsis法,结合组合赋权法对盐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并采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识别出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盐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现提高的趋势,从2005的4级的水平提升至2020年2级的水平;从2005年到2020年,水资源子系统对盐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影响不断加大,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呈现相反的趋势,生态环境子系统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变化不大;根据障碍度计算结果,人均水资源量、地下水超采面积比和城镇绿化覆盖率的障碍度在不断增加,用水效率相关指标则相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障碍度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该评价结果与评价方法合理可靠,可以为其他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将主成分分析法引入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以辽河干流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影响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最主要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辽河干流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因素、人口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3类;通过分析区域内各个城市的水资源承载潜力,表明辽河干流的承载能力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19.
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建立蒲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蒲河流域现状年的水资源承载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能力一般,水资源已开发到一定程度,水污染问题对水资源现状亦有影响,但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该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见本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三峡库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物元分析法和熵组合权重法对重庆市三峡库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万州区、丰都县以及巫山县等9个区县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为"可载"或"向可载"转化,占库区总区县个数的40.91%;涪陵区、长寿区、巴南区等5个区县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为"满载"或"向满载"转化,占库区总区县个数的22.73%;渝中区、江北区以及大渡口区等8个区县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为"超载"或"向超载"转化,占库区总区县个数的36.36%。重庆市三峡库区水资源承载力主要影响因子是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用水量和城市化水平以及废污水排放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