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科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科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与优化沈阳农业大学李国杰,张艳,王广忠知识结构是智能结构的有机整体,是人才创造能力发挥的基础。因此,每个农科大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都应该努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结构决定功能,知识只有在一定的结构中才能转换为能力。在知识与能...  相似文献   

2.
杜丽华 《新农村》2010,(8):36-37
1.高校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能力 要让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首先高等学校要培养出适合农村建设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国外很多高校特别是农业高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来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例如,在德国,农业高校中的学生基本都能分得试验田,从一年级起就要参加农业实践。  相似文献   

3.
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就业实力的体现,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普遍偏弱,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以应用型为主高等院校的首要内容。要培养现代化农业人才,就要认识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培养农业人才中的重要性。在注重学生课堂学习的同时,还应更加重视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提升和发展。基于沈阳工学院农科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展开问卷调查,分析以应用型为主的高等院校农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从实践育人的视角,提出对卓越农林人才能力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要适应城市群整体发展定位,也要适应区域内的农业资源禀赋, 实现农业资源合理配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运用区位商、结构相似度和灰色关联度等评价方法, 在对乌昌石城市群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索该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路径及其理论 依据。结果表明:2006—2013 年间,乌昌石城市群农业专业化水平较低;该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与全疆农业产业 结构具有高度相似性;同时,农业内部各产业结构存在失调情况。据此提出该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思 路,包括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促进其协调发展;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其调整农业结构的应变 能力;着力构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都市农业发展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大中农场基本情况,提出了要实现农业经营性利润5000万元,必须加强技术攻关,发挥农业规模效应;优化种植结构,推动主产业发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坚持管理创新,强化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管控。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业科学》2019,(15):269-273
我国现有从事农业的人才结构、数量和质量不能够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需求,存在人才结构性失衡和错位,涉农人才类型及其能力结构层面进行供给侧改革具有迫切性。利用价值工程函数分析可知,具有突出专项能力的人才机会成本小、贡献系数大,这种拔尖人才是促进供需持续性平衡的关键。阐释了我国农业人才现存问题,阐述了我国农业人才需求的演变与趋势,剖析了我国农业人才供需平衡条件,阐释了农业人才所需的能力体系,最后提出了我国农业人才能力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资源,不论是哪种行业,都要关注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只有保障人才充足,才能推动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是立国之本,在农业转型发展背景下,国家对于农业科研工作的关注日益增强。农业科研单位也要关注人才培养工作。文章立足于此,阐述了人才培养对农业科研单位的积极意义,分析了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并从减少人才流失、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人力资源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人才意义重大,河北农业大学在坚持和拓展“太行山道路”的基础上,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根据农村区域经济特色优化专业结构;以农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应用”为主旨合理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提供跟踪服务帮助毕业生创业致富。  相似文献   

9.
都市型农业是以满足大型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和高品位消费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业。其构建与发展要求农业高校、科研机构提供高素质创新人才及成果支持。以都市型农业教育定位的高校,要依据都市现代化进程对都市农业产业的创建、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特殊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据此调整科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建立与都市农业产业密切结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10.
蔬果茶是西南地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内容,构建生态高值农业势在必行。基于生态位视角,分析贵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剖析茶产业生产要素、核心能力、产业和区域生态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生产要素生态位强化要素效度;核心能力生态位构建产业链、强化价值链;政府在产业和区域生态位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建议。通过生态位优化,打造“贵州样板”,实现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其他产业和地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的全面实施,河南高等农业教育如何与其同步共振,服务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政府部门要用好国家政策,科学布局全省高等农业教育,大力支持农业高校的发展,构建农业类人才立体架构;农业高校要准确把握全省农业发展状况,更新教育理念,优化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模式。这样才能有效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助力河南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结构。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物联网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制度。统筹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重点与节奏,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以增强物联网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贾红梅 《甘肃农业》2011,(7):55-55,57
农业职业教育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坚实基础,要使农业职业教育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农业职业教育应该从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4.
高等师范本科大学生的智能结构,是衡量接受教师教育专门化培养的大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是大学生取得教师专业化资格证书的直接因素,是当前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试图在对接受教师教育职前培养的师范本科大学生的智能结构建构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师范本科大学生必备的知识、智力与能力三大子系统构建最优师范本科大学生的智能结构模型进行探讨。其构建应呈现代教师教育专业化、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统一、多元化和终身化发展变化的趋势。使之产生整体效应,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将推动农业生产集约化、农业经营一体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和农业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农业高职院校应从优化专业结构、拓宽服务面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合作教育,改革培养模式、培养实用人才等方面入手,主动适应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是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培养新型农业人才的重要理念与实践内容。基于未来导向的愿景,明晰新型农林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结构的应然要求,揭示当前农林人才培养及农业高校通识课程建设的问题。通过探析美国哈佛大学通识核心课程的典型例证,探寻核心课程六大领域与博雅教育“七艺”、中国“六艺”的历史渊源以及人文与涉农学科的整合与链接,并基于校本基础,构建了“六类八门十学分”的农业特色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南农八门课)。鉴于此,深刻理解通识教育理念在农林院校中的作用;“通特”结合,构建“农业特色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基于未来导向,知识与能力链接;优化支撑要素,重视通识核心课程实施效果,以期为新农科建设中新型农林人才的培养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农业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 ,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农业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加强理论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也快速进入"互联网+农业"时代,但农民综合素质偏低,无法有效掌握和利用新技术,为此,要将"互联网+农业"的红利充分释放出来,农业人才是关键。本文作者分析了"互联网+"农业人才的现状,提出优化人才培养环境、调整人才结构,培养专业人才、加强业务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创意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形态,其本质属性是创意产业,对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但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的瓶颈.叙述了创意农业人才的内涵及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创意农业人才的重要意义,对培养创意农业人才的路径进行了探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0.
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不够了解、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制约了大学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要通过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强化政策落实,优化环境,切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