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一、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 1.饲养管理特点肉用种鸡在1—6周龄的雏鸡阶段生长速度很快,特别是1-2周龄生长速度最快,此后随着周龄的增加生长速度逐渐减慢。因此,要分阶段满足肉用种鸡的不同管养需要,以充分发挥其生长和生产潜力。一般育雏  相似文献   

2.
李玉东 《新农村》2006,(3):16-16
均匀度是指鸡群生长发育的整齐程度,包括体重、性成熟等诸多项目,以体重的整齐度(标准体重10%)最为重要。尤其是现代肉用种鸡生长速度快,脂肪易沉积,体重难控制,提高其均匀度显得更为重要。1.控重原则种鸡控重的原则是:前6周龄在标准体重范围的中限,7~15周龄在标准体重的下限,  相似文献   

3.
限制饲养是肉用种鸡饲养管理中的核心技术,是指对肉用种鸡的饲料在量或质的方面采取某种程度的限制。现代肉用鸡品系在育种过程中特别注重早期增重速度和体重的选育,保证了其优异的肉用性能,而繁殖能力会随着体重过大和脂肪沉积过多而下降。采用限制饲养的方法,不但保证了肉用种鸡优异的肉用性能,还提高了种鸡的繁殖能力和种用价值,而且又降低了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4.
<正>1观察野鸡密度:平面养野鸡每1m21~4周龄35只,5~8周龄20只,9~20周龄15只,20周龄以上10只。2观察体重增减:每15天在野鸡群中挑选10%~20%,观察其最大、最小只数的平均体重,如10周龄以内体重增减为10%,10周龄后增减为1%就是正常发育的,否则就不符合体重标准。3观察野鸡舍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对野鸡生长都不利,如温度适合,食欲好、睡眠安静、生长快、产蛋多。  相似文献   

5.
肉种鸡饲养失败 ,除疾病因素外 ,大都与限制种鸡的体重有关。通过限制饲养控制最适体重 ,是肉种鸡饲养的关键技术。肉种鸡活动差 ,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饲料消耗较少 ,但其采食量大 ;若充分饲喂 ,必将导致肉种鸡体重增加 (主要是沉积脂肪 )。据报道 ,在自由采食条件下 ,16周龄肉种鸡的体重超过 3kg ,2 4周龄时体重达 3.8kg ;而在限制饲喂条件下体重分别仅有 1.6kg和 2 .46kg。体重对性成熟和最终产蛋量也都有重要的影响。 2 0世纪 6 0年代 ,对产蛋鸡进行限饲 ,是采取喂中能水平的饲粮 ,自由采食。继之对育成鸡采用低赖氨酸、高纤维饲…  相似文献   

6.
1.控制生长速度,体重符合标准要求肉鸡采食量多,生长速度快,脂肪沉积能力强。但作为肉种鸡,要求其20周龄达到的理想体重仅为其自由采食情况下的一半左右,如不能成功限饲,则容易使体重超标,产蛋量减少,种蛋合格率下降;公鸡体重过大,腿疾增加,受精困难,受精率低下。  相似文献   

7.
肉用种鸡的育成期,指雏鸡脱温后到种母鸡开产前的这一段时期,一般指7~22周龄。肉用种鸡育成期的的饲养管理与蛋用种鸡有所区别,主要原因是肉用种鸡具有前期增重快,生长迅速,沉积脂肪能力强等特性。因此,在育成阶段,要特别注意控制采食量和光照时间,防止育成鸡长得过肥、过重,影响种用价值,导致受精率和产蛋率低下。限制饲喂和光照技术是肉用种鸡育成期饲养管理的关键。现重点介绍限制饲喂技术。  相似文献   

8.
塞北肉用型乌骨鸡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曲线拟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用型乌鸡是通过丝羽乌鸡、山地乌鸡、本地柴鸡杂交选育而成.生产性能显著提高,60日龄体重、90日龄体重和40周龄体重以及9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腿肌率比丝羽乌鸡及本地柴鸡高,差异显著(p<0.05)或差异极显著(p<0.01),但和山地乌鸡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用logis-tic非线性动物生长模型拟合了塞北肉用型乌骨鸡1~14周龄的平均体重,进行生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能很好地拟合塞北肉用型乌骨鸡的生长过程,拟合度均在0.99以上,其生长的拐点时间为8.80周龄,拐点体重为744.75 g,极限体重参数1 489.50 g.  相似文献   

9.
李光华 《农技服务》2014,(10):131-131
<正>现代肉用鸡品系在育种过程中特别注重早期增重速度和体重的选育,保证了其优异的肉用性能,而繁殖能力会随着体重过大和脂肪沉积过多而下降。采用限制饲养的方法,不但保证了肉用种鸡优异的肉用性能,还提高了种鸡的繁殖能力和种用价值,而且又降低了饲料成本。限制饲养是肉用种鸡饲养管理中的核心技术,是指对肉用种鸡的饲料在量或质的方面采取某种程度的限制。肉用种鸡在育雏期的前2-3周一般让其充分采  相似文献   

10.
限制饲养是肉用种鸡饲养管理中的核心技术,是指对内用种鸡的饲料在量或质的方面采取某种程度的限制.现代肉用鸡品系在育种过程中特别注重早期增重速度和体重的选育,保证了其优异的肉用性能,而繁殖能力会随着体重过大和脂肪沉积过多而下降.采用限制饲养的方法,不但保证了肉用种鸡优异的内用性能,还提高了种鸡的繁殖能力和种用价值,而且又降低了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1.
1限饲的方法1.1质量限饲采用高纤维、低能量、低蛋白的饲料,不限制喂量,达到限制生长、控制体重的目的。1.2数量限饲关于饲料量的限制程度,主要取决于鸡体重的变化,一般要求肉用父母代母鸡20周龄体重2千克,24周龄体重2.4千克,公鸡不超过3.2千克,体质结实强健,成活率在94%以上为  相似文献   

12.
肉用种鸡(父母代)强制换羽技术李安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济南250100)庞金豹,路正江(聊城嘉明实业公司种鸡场)聊城嘉明公司种鸡场对部分种鸡实行强制换羽,扩大种鸡群。第一批3896只种鸡于61周龄实行强制换羽,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限制饲喂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研究出来的,该技术对提高肉用种鸡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消耗、提高种鸡种用价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限制饲喂技术是肉用种鸡饲养管理中的核心技术。因此,掌握并且灵活运用该技术,对于肉用种鸡生产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肉用种鸡在饲养管理技术上虽然和蛋用种鸡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它具有增重快、沉积脂肪能力强,因此在饲养管理技术上有它的特殊性。肉用种鸡有易肥的特点,一旦过肥,产蛋率就会下降,蛋的质量也差,受精率、孵化率都会受到影响,出雏率就低。饲养肉用种鸡除了采用基本的种鸡饲养方法外,还要根据肉用品种的特点进行饲养,特别是要注意控制采食量,防止鸡过大过肥,以提高产蛋率和受精率。其中关键措施是合理运用限制饲喂、人工光照等技术,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矮小型肉用种鸡产蛋量较多,而饲养成本较低。和一般肉鸡比较,矮小型肉用种鸡体重相当于一般肉鸡体重的65%,需要能量也较低,节省饲料消耗,且产蛋率高。特别是在控制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摄入时,可提高产蛋率和蛋重。本试验选用8周龄的矮小型肉用种鸡,在不同的蛋白质和代谢能的条件下,分为两组,一组饲喂一般肉用种鸡的常规标准日粮,另一组饲喂在常规标准日粮中增加20%的量的超限量日粮,研究其体重,50%产蛋率时的周龄、产蛋率、蛋重,耗料比、胴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等项指标的变化。试验鸡均饲养在地板围栏内,在19~21周龄时每天光照控制在8~14小时,以后逐渐增加光照时间。本试验进行六次重复。在8~12周龄期间,喂饲超限量日粮组群的平均体重均比喂饲标准日粮组群重226克,每  相似文献   

16.
一、肉兔的品种 1.新西兰兔 是世界著名的肉用兔品种之一。体型中等,臀圆,腰和肋部丰满。早期生长发育快,8-9周龄体重可达1.8千克,13周龄达2.5千克左右。产肉性能好,肉质肥嫩,毛皮质地良好。成年公兔体重4.1-5千克,母兔4.5-5.4千克。属中型兔品种。  相似文献   

17.
本标准适用于饲料行业加工、销售、调拨、出口的生长鸡、产蛋苍、肉用仔鸡配合饲料。1感官指标色泽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2水分2。12。2北方:不高于14%;南方:不高于12.5%。3加工质且指标3。13 .1.1粉碎粒度 肉用仔鸡前明(。一4周龄)配合饲料、生长鸡(0一6周龄)配合饲料,全部通过8目分析筛,16目分析筛筛土物不得大于20%。3.1.2肉用仔鸡后期(5周龄以上)配合饲料,生长鸡(7~14周龄)、生长鸡(15一20周龄)配合饲料全部通过G目分析筛,12目分析筛筛上物不得大于20%。3 .1 .33。2 产蛋鸡(种鸡)配合伺料全部通过4目分析筛,8目分析筛筛上物不…  相似文献   

18.
张晶 《饲料博览》2004,(10):52-52
影响肉用仔鸡饲养密度的因素主要有品种、周龄与体重、饲养方式、房舍结构及地理位置等。一般来说,房舍的结构合理,通风良好,饲养密度可适当大些,笼养密度大于网上平养,而网上平养又大于地面厚垫料平养。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则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加,相对湿度也增大,厚垫料平养的垫料易潮湿,使肉用仔鸡生长发育受阻,鸡群生长不齐,残次品增多,增重受到影响,易发生胸囊肿、足垫炎、瘫痪等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偏高。若饲养密度过小,虽然肉用仔鸡的增重效果较好,但房舍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增加。饲养肉用仔鸡,适宜的饲养密度…  相似文献   

19.
限制饲养技术是肉用种鸡饲养的核心技术,导致肉种鸡饲养的失败除疾病因素外,都与限制饲养有关.限制饲养的目的是控制肉种鸡的体重与标准体重相符合,其关键是确定每周适宜的饲喂量.判断限制饲养成败与否有二个指标,一是开产体重,二是鸡群的均匀度.  相似文献   

20.
种鸡产蛋率的高低,影响着养鸡生产的发展和鸡场经济效益的发挥,一些养鸡场因饲养管理不善而造成鸡的产蛋率下降。笔者对湖北某国营农场一度发生种鸡产蛋率急剧下降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经采取综合措施,其产蛋量迅速回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发生原因该场是湖北省最早饲养罗曼父母代肉用种鸡的鸡场之一。自北京引进的罗曼种鸡鸡苗,实行地面平养,外设运动场。鸡育成期饲养密度为12.4只/平方米,产蛋期为11.8只/平方米。光照在22周龄后每周递增0.5小时,至16小时后不变;照度18周龄以后为13.5勒克斯。饲养3周后每日进行限饲。整个鸡群生长发育良好,26周龄成活率为9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