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Roger在Edwads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检验事件发生有无季节性的统计方法和通过确定重心位置来检验和直观判断古田县1985~1989年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有无季节性变化,并借用经济领域中的分析技术,按同月平均法计算各月份的季节指数,探讨季节性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该县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有极显著的季节性变化。3月为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最多的月份,2月和4月次之,9月最少。  相似文献   

2.
石凤伟 《绿色科技》2014,(5):229-230
根据景谷县2004~2013年发生森林火灾次数、火场总面积、受害森林面积、损失林木数量、火源等具体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全县森林火灾发生规律与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景谷县近10年来共发生森林火灾38次,森林火场面积1065.425hm2,受害森林面积202.443hm2,损失林木7675m3、损失幼木22.3986万株;未发生重大、特大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次数有缓慢减少的趋势;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火场面积和受害森林面积有缓慢增加的趋势,损失林木有增加的趋势。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预防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简称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研究了吉林省重特大森林火灾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吉林省1969-1980年间共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150起,其中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为15起,但造成的受害森林面积和过火总面积,分别占重特大森林火灾总受害森林面积的39.61%和过火总面积的35.99%;吉林省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季节性非常明显,主要集中在春季的3-5月和秋季的9-10月,其中9月份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和燃烧面积为最多;吉林省重特大森林火灾的日变化规律呈现出明显的单波型曲线,结合起火时间和着火时间统计,重特大森林火灾主要集中在9:00-18:59之间,其中以14:00-14:59为最多。  相似文献   

4.
林火与气象及林分组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林火与气象的关系森林火灾与防火期月平均气象因子的关系,我们选取崇安、平和、龙岩三县、代表福建省闽北、闽南和闽西类型,统计各县月气象要素范围内出现的森林火灾次数、面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探讨森林火灾与月平均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见表1) 它们的规律是①森林火灾次数和面积,随着月平均较差温度(△T)增加而递增,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较差温度在6—12℃之间,森林火灾次数、面积明显剧增。②森林火灾次数,面积,随着月平均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我省是全国不断发生森林火灾的重点林区之一,发生特大森林火灾的次数及其危害程度均为全国之冠。1987年“5·6”大火以来,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措施得力,我省森林防火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成绩很大。但部分林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况未被彻底改变;一般森林火灾屡屡发生的情况有待扭转,森林防火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因此,通过对几起特大森林火灾的经验教训加以科学总结,加深对森林防火工作的规律性的认识,克服那种认为“时代不同了,大火的年代已过去”和“天空有飞机,地面有设施,有点火也不怕”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兴城市2005-2014年森林火灾统计数据,从时间、树种、火源上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兴城市不同月份发生的森林火灾次数不同,最高发生月在每年的4月份,其次是3月。杨树、油松和刺槐3个树种发生的火灾占全部森林火灾的82%,是发生次数较高的树种,其中杨树是发生次数最高的树种。引起森林火灾的火源主要是扫墓、烧荒和吸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黔东南州七个县杉木内可燃物的调查分析,提出杉木林内的死可的量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8.
今年春季,我省森林火灾大幅度回升,栾川、镇平、西峡、南召、修武等地接连发生森林火灾,据统计仅2月份全省森林火警、一般火灾次数就达20次,过火面积234.1公顷。受害森林面积125.8公顷。一、林火的特点及多发的原因今年春季森林火灾的特点一是来的早,第一起火灾发生时间比往年提前20多天;二是范围大,全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大别山、桐柏山四大山区和多数市地都相继发生火警和火灾;三是突发性强,许多火灾观察到烟雾后,很快就出现明火,并急速蔓延;四是时间集中,在2月份不足一个月时间内发生的火灾接近前两年全年发生的次数;五是县、乡接壤地区发生火灾偏多,占全省森林火灾总数的70%。另据统计,今春的火灾几乎全是在林区野外吸烟、烧荒、烤馍做饭、上坟  相似文献   

9.
对曲靖市2004-2014年发生的森林火灾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降水少的干旱年份易发森林火灾,2009、2010年极为干旱,火灾次数分别为54次和46次,占11年火灾次数的35.8%,过火面积、受灾面积分别为1 186.5 hm2与325.54 hm2和3 407.27 hm2与528.93 hm2;春、冬季节易发生火灾,且蔓延速度快,尤以2月份最多,达到111次,占39.8%;每天10:00~14:00是森林火灾高发期,占全天火灾次数62%;非生产性用火占61%左右,是森林火灾的主要起因。针对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森林防火战线长.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河南省渐川县从抓宣传入手,不断创新森林防火宣传形式,取得了显著成绩,连续20多年无较大森林火灾发生。多次荣获河南省和豫陕两省八县(市)森林防火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林火发生基本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辽宁省1986~1995年森林火灾统计资料,对林火发生次数、发生期、发生原因、地理分布和树种分布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掌握了林火发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结果表明,辽宁省林火多发生在春、秋、冬季,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具体发生期自1月上旬至5月中旬、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各地区林火发生期差异明显,且林火发生频度与树种林型密切相关;非生产性用火是我省森林火灾的主要起因。  相似文献   

12.
卫星红外监测具有时间频率高和连续性好等特点,采集了2004-2015年间森林火灾卫星红外监测数据,分析了云南省森林火灾的时间格局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火灾总次数具有上下波动的规律,变动时间周期为3~5年;不同年份森林火灾发生月高峰有所不同,平均峰值出现在3月份左右;火灾发生时间主要分布在11月到次年的6月,占全年的99.97%,1月到5月占全年的97.2%,6月以后到11月之前基本没有火灾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与火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森林火灾次数与火源频度存在正相关性并且受火源频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森林火灾发生特征及其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火灾年鉴数据及CRU格点气象资料,借助时间序列、皮尔逊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我国1950—2017年期间森林火灾发生的特征及其气候驱动因子,并建立了火灾导致伤亡人数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森林受灾面积、受伤人数、死亡人数及伤亡人数等5个参数随时间均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且相互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2)1950年以来,全国森林火灾次数、受灾森林面积及伤亡人数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3)1950—1987年期间,全国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与生长季降水呈正相关,与非生长季降水则呈负相关;1988年以后,除5月和9月外,森林火灾的发生与降水基本呈负相关关系。4)1950—1987年间,全国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与生长季末温度呈正相关;1988年以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与前1年及当年生长季或生长季前的均温、最高温及最低温呈负相关。5)1950—1987年间全国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与前1年的PDSI呈正相关,并在6月、9月、11月和12月达到显著水平;1988年以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与逐月PDSI呈负相关关系。可燃物数量及其含水率是决定林火发生的关键因子,特别是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触发的"暖干旱"现象可能会改变传统认为的火灾-气候关系,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才能科学合理地做好林火预防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黄山地区森林火险天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山东部旌德、绩溪两县1987-1990年森林火灾资源及气象资料的研究分析表明,黄山地区11月到次年4月为森林火灾发生季节,10:00-17:00时又为林火发生时段。  相似文献   

15.
日本70%的国土上复盖着森林。这些森林除生产木材外,为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卫生保健等方面提供各种机能。但历年来它却深受森林火灾的危害。日本的森林火灾,一年之中集中发生在1—5月份,这时期的次数占总数的70%。由于消防厅和林野厅都在努力推进着林野火灾对策,近年来森林火灾有下降趋势。森林火灾发生情况日本从昭和22年~40年间林火次数在3,000次以下,36年~40年有增加的趋势,41年的林火次数在5,000—8,000次之间。48年~52年间林火变化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我国2000—2012年森林火灾发生的整体情况,分析了我国夏季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规律。2000一2012年我国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年际间大体保持平稳,2003—2005年达到一个较高的峰值,2008年达到最高峰,近几年来则呈下降趋势。夏季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在2000—2007年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2003年和2006年火灾发生次数最多,而近5年来则处于较低水平并有下降的趋势。我国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发生夏季森林火灾次数最多,而东北地区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最多。我国夏季森林火灾具有等级高、破坏性大、火场面积和受害森林面积较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关于森林火灾指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价一个地区的森林防火工作的成效,常用火灾发生次数、面积、森林火灾受害率、森林火灾发生率(火灾次数/1万公顷或10万公顷被保护森林面积),平均每次火灾面积、火案查处率等来表示。所有的这些还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森林防火工作的成效。因为这些当中还有很多自然因素。正如森林防火工作者常说,某些年份取得的成效是人努力、天帮忙的结果。根据森林燃烧圈学说,森林燃烧的首要条件是要有一定的天气条件,某些年份天气条件对森林燃烧不利,即使不用做很多工作,森林火灾次数和面积都很少,而另外一些年份,天气条件对森林燃烧特别有…  相似文献   

18.
森林火源是引起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对1996~2005年间广东森林火灾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森林火灾的火源有14种,主要火源为6种,其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即森林火灾的发生及其火源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具体表现为发生森林火灾(火警)的火源比较集中,具有明显的地区集中性、季节集中性和时段集中性;生产性火源与季节性的农事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非生产性火源的时间跨度较大,规律性不很明显,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气象因子对云南大理森林火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2001年-2010年大理州的森林火灾次数与对应的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大理州森林火灾的时间分布及对应的气候特征,得出了火灾次数与气温和风速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的结论。用森林火灾次数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月平均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最大风速与月火灾次数显著相关;旬平均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最大风速以及前两旬的累计降水量与旬火灾次数显著相关;日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风速和前15日累计降水量与日火灾次数显著相关。综合分析表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与大理州森林火灾次数有明显的相关性,气温、风速与火灾次数呈正相关,降水、相对湿度与火灾次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森林火灾发生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全省1989~2002年的森林火灾报表和1991年以来的森林火灾档案表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表明: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呈阶梯状下落式分布,且隔几年出现一个高峰年;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从10月开始逐渐增多,到2、3月进入高峰,4月以后火灾次数就明显降低,且森林火灾集中发生在1~4月;在一天中,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基本呈正态分布,森林火灾次数相对集中在9~19时,高峰期在10~15时;森林火灾基本上是人为火源引起的,主要原因是烧荒烧灰、炼山跑火、上坟烧纸及吸烟等;发生火灾的森林中,针叶林发生的次数、受害面积最多;森林火灾的肇事者向高龄化方向发展。预测我省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趋势:一是全省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二是森林火灾的火源将从生产性火源逐渐转向非生产性火源;三是肇事者趋向老龄化;四是林区内可燃物积累丰厚,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趋势在增加;五是气候异常,森林火灾多发概率在增大。针对我省森林火灾发生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