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肉牛养殖的关键在于为民众提供健康、绿色的肉用制品。冬季,做好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对牛群建设和生产优质畜产品的意义十分重要。1繁殖母牛繁殖母牛系指生育一胎以上的母牛,除了要保证体质健硕之外,还要求在繁殖、遗传、生产性能等方面有较好的特征。1.1放牧通过放牧可降低生产成本,节省人力输出。而且,通过放牧活动,可有效增强母牛及犊牛体质。但是,放牧过程中,极易践踏草地,损害草场,破坏生态,不合理利用可能影响外界环境。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库伦旗养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以及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进一步实施,要求农牧民逐渐由放牧养殖向着舍饲养殖转变。但在舍饲养殖模式之下,由于改变了牛群放牧采食的习惯,再加上养殖密度较大,养殖环境比较密闭,如果没有做好环境的针对性调控工作,很容易引发环境恶化,给各种病原的繁殖生长提供条件,极容易造成各类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威胁到肉牛的健康养殖,所以在舍饲养殖模式之下,就需要加强肉牛养殖环境的针对性调控,注重做好牛群的针对性管理,避免因为养殖管理不当造成牛身体素质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对牛群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舍饲肉牛养殖环境的管理方法,希望对提高肉牛生产性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南方草山草坡资源丰富,适合放牧养殖母牛,既能有效降低饲养成本,又可促进母牛生长发育,放牧养母牛是南方肉牛养殖的盈利模式之一。根据湖南天华实业有限公司湘中黑牛繁育场的经验,南方放牧养母牛应注意以下几点饲养管理技术。(一)合理选择放牧草场南方土地肥沃,光热水充足,适合牧草生长,草场具有多样性,分为山地草甸草场、山地草丛草场、灌木草丛草场、疏林类草场、灌丛  相似文献   

4.
由新疆双牛牧业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的年存栏1万头肉牛养殖场项目,日前在农六师奇台农场破土动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奇台垦区最大的肉牛养殖企业。奇台农场年存栏1万头肉牛养殖场项目位于奇台农场一分场四队,占地面积354亩,总投资1亿元,计划分三期建成。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5 000万元,将新建一座能繁母牛存栏2 000头肉牛养殖场,包括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肉牛养殖模式主要有3种模式,即农牧户个体分散养殖、农牧户个体集中养殖、专业化小规模养殖。近年来四川大竹县依托丰富的山林、草地资源,肉牛养殖迅猛发展。该县主要是以专业化小规模养殖为主,一般每个个体户养殖20~30头牛,个别专业养殖户养殖100头以上。针对四川大竹县不同的肉牛养殖模式产生的效益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提高不同肉牛养殖模式效益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人工草地纯种短角肉牛放牧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云南省种羊场纯种短角肉牛群人工草地放牧饲养为对象,以年出栏100头种牛为目标,进行饲草预算和草畜动态平衡,充分利用人工草地的牧草生长量和营养物质,母牛怀孕后期适当补饲混合精料,全年牛群饲养量达375头,全年共需饲草料642.67t(DM),其中人工草地提供764t(DM),饲料地提供339t(DM)。经过优化牛群结构和饲草需求动态平衡,该系统尚有一定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安顺市属于喀斯特地区,山多平地少,草山草坡及饲草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草食家畜。肉牛养殖是我市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承载着农村振兴、农民致富的希望。笔者经过多年肉牛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结合当前脱贫攻坚的需求,认为母牛寄养模式比较适合我市肉牛产业发展实际。母牛寄养模式即:肉牛养殖公司将5头母牛借给农户饲养,母牛产仔断奶后,将牛犊按市场价格卖给公司,由公司集中育肥后出售,公司和农户分工合作,各展所长,共同发展。现将母牛寄养模式探讨如下,为我市脱贫攻坚及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我国的肉牛养殖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并且养殖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持续改善,都和肉牛养殖行业的精心饲养与管理技术水平密切相关。肉牛的繁殖力与小牛的产量和生长情况都和母牛的繁殖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从而对整个肉牛养殖场的持续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所以,母牛的饲养管理对提高母牛的健康水平生产性能及养殖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肉牛养殖中,养好母牛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提高母牛繁殖力是获得更多畜产品的基础,对于肉牛业来说,只有提高母牛受配率、受胎率、犊牛成活率才能提高养牛经济效益。按现养牛实际状况,由于不重视母牛的饲养管理,造成母牛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难产、流产、胎衣不下或产弱犊等现象发生,严重影响牛群的繁殖力。笔者在多年的肉牛繁殖技术推广工作中,积累了一些母牛常见繁殖障碍的病情与治疗效果的经验,供养殖者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适度规模化肉牛养殖工程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肉牛养殖业,重点支持能繁母牛养殖,加强传统母牛养殖优势区标准化规模养殖体系建设,推动南方小型家庭式养殖示范区发展。大力推行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种养业副产品资源化利用,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通过建立政策扶持、市场导向、企业带动、广大农户参与的产业组织合作模式,逐步提高基础母牛存栏量,着力保障肉牛基础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1.
秦川牛是国之瑰宝,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目前,全县秦川牛存栏5万头,其中适繁母牛1·5万头。群众养殖秦川牛积极性空前高涨,养殖小区、养殖大户不断涌现,一大批群众靠养殖秦川肉牛走上富裕之路。但当前秦川母牛不孕症比较严重,据对300头成年母牛调查,患不孕症母牛34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5,(9):130-131
<正>1牛产业及奶(肉)牛养殖改良现状民和地处青海东大门,全县辖8个镇、14个乡。居住着汉、回、土、藏等14个民族,全县共有草地面积165万亩。截止2014年8月底奶(肉)牛存栏2.323 4万头,能繁母牛存栏1.159万头,奶牛、肉牛良种率达到了60%、45%以上。目前已建成奶牛规模养殖场5家,肉牛养殖场25家,其中通过认定的标准化奶牛场3家、肉牛场15家。全县种植玉米  相似文献   

13.
1牛群结构的优化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饲料等条件、生产性能好、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品种。目前比较适合我地黄牛品种改良的肉牛品种有西门塔尔、夏洛来、德国黄牛、皮埃蒙特牛等品种的肉用型或肉乳兼用型牛。利用这些品种牛做父本,与本地母牛及良种杂交母牛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以及二元以上品种轮回杂交,使逐代都能保持一定的杂交优势,从而获得生活力强和生产性能高的牛群。  相似文献   

14.
1肉牛肥育方式 肉牛肥育方式一般可分为放牧肥育、半舍饲半放牧肥育、舍饲肥育3种。放牧肥育是指从犊牛到出栏牛,完成草地放牧而不补充任何饲料的肥育方式。半舍饲半放牧肥育是指夏季青草期牛群采取放牧肥育,寒冷干旱的枯草期把牛群于舍内圈养。此法通常适用于热带地区,因为当地夏季牧草丰盛,可以满足肉牛生长发育有需要,而冬季低温少雨,牧草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在第二年青草期,采用放牧肥育,冬季再回到牛舍舍饲3~4个月即可达到出栏标准。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饲养条件下繁殖肉母牛群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基础母牛的存栏量和繁殖效率已经逐渐成为限制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肉牛的规模化养殖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趋势,而一个良好的繁殖母牛群是规模化肉牛养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肉用母牛群的生产目标为导向,结合生产实际论述了肉用母牛的繁殖周期、体况评分等方面技术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青年母牛和成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以期对肉牛产业工作者产生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肉牛的养殖过程中,母牛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母牛的繁殖性能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母牛能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犊牛是保障牛养殖场发展的基础。本文对母牛养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及养殖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母牛的科学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甘浚镇的肉牛养殖户及肉牛养殖小区(合作社)为素材,分析农户养殖和养殖小区养殖肉牛的优缺点,系统比较农户和养殖小区养殖母牛、育肥牛效益,结果表明:农户饲养母牛有优势,而肉牛养殖小区(合作社)饲养育肥牛有较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柳河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半山区,具有丰富的林业及林下草地资源。长期以来,居住在山下的农户,摸索出了一套"夏季进山放牧,冬季归舍精饲"的肉牛养殖成功经验,养出的牛不仅成本低,而且肉牛的综合生产指标都比当地纯舍饲牛要好。在当前我国农区养牛存栏量显著下滑的趋势下,上述地区的肉牛养殖量不降反增,呈现出良好的肉牛产业发展势头,可谓是肉牛养殖业界的一朵奇葩。为了进一步提振肉牛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19.
<正>1安福县发展肉牛产业的有利条件1.1草地资源丰富安福县地处赣中西部,水热光资源丰富,宜牧草地面积7.66万hm2,并且草地集中连片面积较大,数量多,丘陵草地和疏林草地占草地面积的60%。可为因地制宜发展养牛业提供天然草场和建场、草地改良用地。1.2养牛业基础好安福县养牛历史悠久,群众养牛经验丰富。本地黄牛属江西省三大地方黄牛品种之一—吉安黄牛,全县牛群结构合理,能繁母牛数量多,有利于安福黄牛  相似文献   

20.
交城县土地总面积273.3万亩,山区面积253.1万亩,占交城县面积的92.6%。肉牛多数在山区养殖,采用原始放牧和圈养结合模式。交城县的"一县一业"就是以肉牛养殖为"业"。全县规模化养牛场及养殖专业合作社共有44家,其中只有14家在平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