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蒜瓣大小与大蒜二次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苍山蒜”蒜瓣大小与二次生长(SG)的关系因播前蒜种贮藏条件和种植密度而异。室温贮藏蒜种,大蒜瓣比小蒜瓣易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SGo),而蒜瓣大小对内层型二次生长(SGi)的发生无显著影响。播前25~30d进行冷凉处理的蒜种,蒜瓣愈大,SGo愈严重;小蒜瓣一般比大蒜瓣易发生SGi。种植密度对SGo的发生无显著影响,但稀植对SGi的发生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不论种植稀密,大蒜瓣SGi指数都比小蒜瓣高。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麒麟区早熟蒜"马尾蒜"现象发生较严重,造成蒜薹、蒜头产量、品质下降,给蒜农带来很大经济损失。"马尾蒜"实质是大蒜退化中的再生长现象,也称二次生长现象。大蒜生长到一定时期,鳞芽开始分化,叶片退化,鳞芽逐渐形成蒜瓣,退化鳞芽外的鳞片干枯,形成蒜瓣的外皮,这是大蒜正常生长的一般规律。如果大蒜在蒜薹露出的同时,蒜薹周围随之长出一圈细长的丛生小蒜叶,一般是5~7个小叶围着蒜薹长出,状如马尾,故称"马尾蒜"。这些小叶是大蒜侧芽在形成蒜瓣过程中,不经  相似文献   

3.
大蒜生长到一定时期,鳞芽开始分化,叶片退化,鳞芽逐渐形成蒜瓣,退化鳞芽外的鳞片形成蒜瓣的外皮,这是大蒜正常生长的一般规律。退化的蒜叶在遇到外界刺激时,出现的再生长现象,被称为马尾蒜,可造成田间减产10%~20%。本文主要探讨马尾蒜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以期为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温室蒜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蒜种选择由于蒜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由蒜瓣供给,因此,应选择蒜瓣肥大充实、末受冻害、碰伤或伤热变黄萎缩的蒜做蒜种。二、栽培季节和场地选择蒜黄的栽培季节很长,从当年9月到第二年4月期间均可生产。  相似文献   

5.
减少畸形蒜方法要得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头蒜,指其鳞茎不分蒜瓣,只有一个圆球状的蒜瓣。产生独头蒜的原因有:①由次生鳞茎产生。因为次生鳞茎个体小,易形成独头蒜;②用小蒜瓣繁殖引起。由于蒜瓣很小,以致在鳞茎形成期生长量小;③在幼苗生长过程中,肥水不足或叶子有病虫危害,致使鳞茎形成期生长量小。 克服的办法有:①选择较大的蒜瓣留种用;②在蒜生长过程中,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促使鳞茎形成期有较大的生长量。 复瓣蒜,指鳞茎的侧芽形成蒜瓣后,再次发芽又形成次一级的蒜瓣。这种次一级的蒜瓣很小,同时使整个鳞茎分为几个蒜头。尽管蒜瓣及蒜薹数比正常的多得多,但都很…  相似文献   

6.
一、蒜种选择由于蒜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由蒜瓣供给,因此,应选择蒜瓣肥大充实、未受冻害、碰伤或伤热变黄萎缩的蒜做蒜种.  相似文献   

7.
对巴东县野三关镇12个采样点进行调查,研究大蒜(Allium sativum L.)样品的土壤及其大蒜各部位的富硒性。结果表明,12个采样点的土壤、蒜瓣、蒜薹、蒜叶的硒含量分别为0.083~2.676 mg/kg、0.054~0.589 mg/kg、0.038~0.257 mg/kg、0.033~0.152 mg/kg;不同土壤采样点,大蒜的蒜瓣、蒜薹、蒜叶硒含量均有差异;每个处理的蒜瓣对硒的富集性最强,大蒜各部位对硒的富集性强弱表现为蒜瓣蒜薹蒜叶。  相似文献   

8.
一、蒜种选择 由于蒜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由蒜瓣供给,因此,应选择蒜瓣肥大充实、未受冻害、碰伤或伤热变黄萎缩的蒜做蒜种.  相似文献   

9.
蒜黄是春季的新鲜蔬菜,其生长周期短,见效快,且营养价值、经济效益和商品率都较高。现将蒜黄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选用蒜瓣较大的品种,以紫皮大六瓣蒜为最好。在播种前剔除受冻、腐烂或瘦弱的蒜瓣。二、选蒜浸种选用个大瓣粗、均匀一致的种蒜。栽前先将蒜种用高美施活性腐殖液肥500—600倍液浸泡24—48小时,让其吸足肥水,浸后捞出,沥干水分,再在温暖处堆闷8—12小时催芽。  相似文献   

10.
大蒜是青海省特色蔬菜之一,我省乐都大蒜、格尔木大蒜在蔬菜市场久负盛名,颇受消费者欢迎。但是,大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二次生长现象对大蒜生产影响较大,发生二次生长的蒜头形成畸形,蒜瓣排列错乱,而且易松散脱落,严重影响大蒜品质和产量,使蒜农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观察和实验,我们掌握了该现象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并  相似文献   

11.
正高原香蒜是1年生百合科草木植物,适宜在凉爽气候条件下生长,耐旱怕热,生长适温15~20℃,能承受-10℃左右低温,温度超过26℃生长受阻,30℃以上叶黄枯萎。且末县高原香蒜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7月蒜头膨大,9月中旬成熟收获。香蒜膨大成熟期要求天气晴朗,温度20~25℃,阴雨多湿会使蒜瓣散子,不能形成蒜球。且末县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独特,高原香蒜生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苗期外源GA_3,ABA和乙烯利处理对蒜种冷凉或室温处理的3个大蒜品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GA_3使株高、假茎长和叶面积增加,乙烯利抑制了植株延伸生长,任何处理都未改变改良蒜不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SGo)的习性,对其内层型二次生长(SGi)及对另外两个品种和蒜薹和蒜头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对苍山蒜SGo和SGi均无显著防止效果,在蔡家坡红皮蒜冷凉蒜种区,乙烯利处理使SGo显著减少,GA_3处理SGi极显著减少,ABA也有减轻SGi的趋势,GA_3处理使改良蒜鳞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蒜瓣层数增加2~3层,蒜瓣数平均增加11.0个。  相似文献   

13.
<正>在大蒜生产上,常常见到很多不正常的鳞茎,而影响了大蒜的品质和产量。独头蒜、复瓣蒜及散瓣蒜,就是其中的几种主要的不正常现象。 独头蒜 指其鳞茎不分蒜瓣,只有一个圆球状的蒜瓣。产生独头蒜的原因有;①由次生鳞茎产生。因为次生鳞茎个体小,易形成独头蒜;②用小蒜瓣繁殖引起。由于蒜瓣很小,以致在鳞茎形成开始时期,生长量小;③在幼苗生长过程中,肥水不足或叶子有病虫危害,致使鳞茎形成开始时期生长量小。克服的办法有:首先选择较大的蒜  相似文献   

14.
<正>作蒜种用的大蒜,一定要等到大蒜的假茎完全变软、蒜叶失绿、蒜头成熟时再收获。蒜种不同于商品蒜,可以根据当时的行情择时收获,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辨别蒜头是否成熟可以在蒜薹收获15天后,去蒜田挖1株大蒜,成熟则明显可以看到爆瓣(蒜瓣凸显出来)且蒜瓣的外皮变薄,此时即可开始收获。  相似文献   

15.
大蒜在生长中后期,顶芽萌发生长出许多细长的丛生叶,壮如马尾,俗称"马尾蒜",或"松毛蒜"、"吐丝蒜"、"吐须蒜"。马尾蒜最后虽然也能抽生蒜薹、形成蒜头,但蒜薹个体很小,利用价值不大;蒜头多为畸形的多瓣蒜  相似文献   

16.
暖冬对大蒜二次生长的影响及优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气候变暖,尤其暖冬对常规栽培大蒜的正常生长影响较大,常出现二次生长现象,也就是人们说的"马尾蒜".大蒜二次生长是指蒜头收获前蒜瓣就萌发生长的异常现象.据对本地蒜田调查,2007年一般田块二次生长率达到50%以上,有的高达80%以上.产生二次生长的大蒜主薹变短变细,甚至不能抽出,对蒜薹产量和大蒜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影响较大,一般减产30%~40%,严重的下降70%.  相似文献   

17.
<正>1.播种要点(1)选用良种。各地根据气候、土壤、生产目的选用适宜品种。如目前本地栽培的以收获蒜薹为目的的品种有广西蒜、勒白蒜、直叶蒜、通海本地紫皮蒜等。还有一部分以采收蒜头为主的紫皮蒜。(2)精选蒜瓣。选择瓣大而且匀称、紫皮、茎盘好、无霉烂的蒜瓣。把蒜皮剥去一部分,掰去干茎盘。除去小瓣,每667平方米用种量150千  相似文献   

18.
一、发生原因 1、种蒜处理不合理。(1)种蒜的选用不当,应选用适宜本县种植的品种,种蒜应具备蒜头大,蒜瓣肥,且每瓣蒜分体明显,4-8瓣构成。(2)蒜种储藏场所的环境条件不当,若低温加上高湿将会使大蒜外层型和内层二次生长株率提高。(3)蒜种处理不当,有些蒜农喜欢在播前将蒜种进行冷凉或低温处理一下,然后再进行播种,认为这样会使得大蒜早出芽,  相似文献   

19.
播前低温处理对大蒜出苗、抽薹和二次生长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蒜品种“二水早”和“湘蒜”为试材,研究了播前蒜种低温处理对大蒜出苗、抽薹和二次生长发生率的影响。将浸种后的蒜瓣于2 ̄6℃低温下(冰箱)处理20 ̄40d播种,结果发现:低温处理可提早大蒜出苗和抽薹,但同时也增加了大蒜二次生长发生率。其中“二水早”品种经低温处理后二次生长发生现象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大蒜的种子是地下鳞茎(蒜砣)中的小鳞茎(蒜瓣)。一粒蒜瓣可以长成1株大蒜,1株收蒜薹、蒜砣的种株只能长成1个只有6~7个蒜瓣的蒜砣(还有独头蒜的蒜砣)。除去发育不良和收获、贮藏过程中因气候原因和机械损伤的坏种烂种,1亩(1亩=1/15公顷)种子田所收蒜砣的蒜瓣只能栽培5~6亩大蒜。用蒜瓣栽培大蒜,每亩需蒜砣75公斤左右。按每公斤3元计算,用种投资得花200多元。为了节省大蒜的用种投资,笔者在试验大蒜省种栽培技术这一科研项目时,试验了切瓣、蒜株等多种省种栽培技术,其中最省种、最增收的技术是蒜株栽培。蒜株是老熟蒜薹顶梢“气生鳞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