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鼯鼠又名催生子、飞鼠、寒号鸟,属哺乳纲啮齿目鼯鼠科,草食药用动物。全世界现存13属34种,中国有7属16种,分别为毛耳飞鼠、复齿鼯鼠、棕鼯鼠、云南鼯鼠、海南鼯鼠、红白鼯鼠、台湾鼯鼠、灰鼯鼠、栗褐鼯鼠、灰背大鼯鼠、白斑鼯鼠、小鼯鼠、沟牙鼯鼠、黑白飞鼠、羊绒鼯鼠和低  相似文献   

2.
步入亚寒带或热带的高山丛林之中,会发现一种体形象松鼠,长有毛茸茸长尾巴的动物,从高高树稍上飞向远方。有人误把它认为鸟类,实际上这是鼯鼠,因为会“飞”,也称飞鼠。鼯鼠实际上并不会飞。在它的前后肢之间有皮膜相连,借助皮膜,能从高处向低处滑翔。  相似文献   

3.
中华鼯鼠在全世界现存13属34种,中国有17属16种,其中中国特产的有3种,文中对中华鼯鼠的体形特征、生态习性、繁殖特点与分布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雪山飞狐》里,有种会飞的鼠类动物叫做飞狐,事实上,这种动物是飞鼠.飞鼠又叫鼯鼠,一共有43个不同种类,它们都能利用翼膜在树林间滑翔,以至于让人误以为它们能够在天空飞翔.飞鼠还是一种特别爱干净的鼠类,只在固定的地点排便.它们的粪便被中医称为"五灵脂",是一味非常名贵的药材.  相似文献   

5.
红白鼯鼠     
正红白鼯鼠(Petaurista alborufus Milne—Edwards,1870),属啮齿目(Rodentia),鼯鼠科(Petauristidae),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同时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主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分布于缅甸、印度阿萨姆、泰国和中国的浙江、四川、重庆、广西、陕西、云南、贵州、湖北、台湾等地。红白鼯鼠主要栖息在海拔1 000~3000 m的针阔叶混交林中,是典型的树栖动物,营巢在高大  相似文献   

6.
“杜长嘉”商品猪毛色分离现象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504窝5828头杜长嘉商品猪毛色分离的调查,发现杜长嘉商品猪群体中通常有全白色、棕红色、白黑花斑、棕白花斑、黑棕花斑和全黑色6种毛色[5],且不同毛色长嘉母本的后代毛色的构成比不同。其结果如下:①纯白长嘉母猪后代:全白色0 4486±0 1868、棕红色0 1842±0 1426、白黑花斑0 0708±0 1175、棕白花斑0 0264±0 0706、黑棕花斑0 0844±0 1203、全黑色0 1856±0 1240;②黑斑长嘉母猪后代:全白色0 3685±0 2191、棕红色0 0899±0 1069、白黑花斑0 1773±0 1482、棕白花斑0 0546±0 0874、黑棕花斑0 1045±0 1236、全黑色0 2052±0 1651。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504窝5828头杜长嘉商品猪的生产调查,发现群体中通常有全白色、棕红色、黑白花斑、棕白花斑、黑棕花斑和全黑色等6种毛色,且不同毛色长嘉母猪的后代毛色构成比例完全不同.①纯白长嘉母猪后代:全白色0.4486±0.1868、棕红色0.1842±0.1426、黑白花斑0.0708±0.1175、棕白花斑0.0264±0.0706、黑棕花斑0.0844±0.1203、全黑色0.1856±0.1240;②黑斑长嘉母猪后代:全白色0.3685±0.2191、棕红色0.0899±0.1069、黑白花斑0.1773±0.1482、棕白花斑0.0546±0.0874、黑棕花斑0.1045±0.1236、全黑色0.2052±0.1651.一般利用猪毛色遗传的最新研究进展,可解释杜长嘉商品猪的部分毛色遗传类型,但还不能完全解释其全部的毛色类型,且杜长嘉母猪杂种后代的毛色比例不符合已知基因座位基因型的遗传理论推测.  相似文献   

8.
灰头鼯鼠     
正灰头鼯鼠(Petaurista caniceps Milne-Edwards),又名克氏鼯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鼯鼠科动物。灰头鼯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濒危(EN),"三有"保护动物。体型略大于白斑小鼯鼠,成体体质量一般约为580 g,体长293~370 mm,尾长360~410 mm,后足长64~67 mm,耳长45~49 mm;颅全长62.6~65.0 mm,口盖长31.8~33.4 mm,颧宽37.5 ~40.8 mm,上颊齿 13.7~14.7 mm。  相似文献   

9.
栖息在悬崖绝壁的野生飞鼠在陕西省丹凤县寺坪镇龙嘴村被家养成功 ,从此药农再不必冒着生命危险爬上鼠洞采集名贵中药材血灵脂。飞鼠以柏叶、松针等为主食 ,所排泄的粪便堆积在山岩上便成为中药材血灵脂。丹凤县人武部在龙嘴村实施扶贫后 ,经深入调查 ,提出了人工家养的设想。他们帮群众活捉飞鼠10多只 ,在女民兵周雪芳家中进行驯养 ,到1999年年底 ,周雪芳家养的飞鼠已达60多只 ,该村5户农民从周家购买的飞鼠种也大量繁殖 ,全村共达260多只。据周雪芳介绍 ,每只飞鼠每月产血灵脂0.4kg,每kg血灵脂卖4元 ,她全年收入12…  相似文献   

10.
动物药五灵脂是复齿鼯鼠 Trogopterusxanthipes Milne—Edwards(俗名:寒号虫)的粪便,据《本草纲目》记载,五灵脂能治多种妇女病、疼痛、小儿惊风、癫疾、杀虫、解药毒及蛇、蝎、蜈蚣伤等。用药的人都知道五灵脂,但对复齿鼯鼠却很少了解。复齿鼯鼠<下称鼯鼠,见30页照片>外形与松鼠  相似文献   

11.
所谓霉败饲料中毒是家兔采食了被霉菌污染并产生毒素的饲料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中毒性疾病。目前已知产毒霉菌百余种,其中30多种对人畜危害最大。常见的有黄曲霉素、赤霉菌毒素、甘薯黑斑病毒素、赤霉菌毒素、白霉菌毒素、棕霉菌毒素等。  相似文献   

12.
复齿鼯鼠人工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2~ 1 998年 ,在陕西省商州市北宽坪区和丹风县留仙坪等地进行鼯鼠人工养殖试验 ,根据野生鼯鼠的生物学特性 ,研究了人工条件下鼯鼠饲养方式 ,管理方法和常见疾病防治  相似文献   

13.
2021年8月初,陕西省蓝田县某复齿鼯鼠养殖场内复齿鼯鼠突然发病,呕咳不止,口鼻流黏液样分泌物,不停翻滚抽搐,总死亡率为21%,传染性强,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对该养殖场复齿鼯鼠所患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试验通过剖检死亡复齿鼯鼠,初步确定病变部位,并采集病变组织器官病料;将采集的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分离纯化后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种类,对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病原菌鉴定结果与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剖检可见复齿鼯鼠肺脏淤血,呼吸系统受损;细菌分离培养可见灰白色、光滑、湿润的圆形菌落;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鼠流感嗜血杆菌核苷酸相似性为99.00%,与松鼠葡萄球菌核苷酸相似性为98.21%;且两种病原菌均对左氧氟沙星敏感,选择左氧氟沙星治疗后,复齿鼯鼠传染性肺炎得到有效控制,没有继续出现死亡病例。说明该场复齿鼯鼠感染了由鼠流感嗜血杆菌和松鼠葡萄球菌引起的细菌混合感染性肺炎,左氧氟沙星可用于该复齿鼯鼠养殖场的临床防治。  相似文献   

14.
果子狸的体型细长如家猫,四肢较短,头部及颈部被毛里灰黑或近黑色,眼的上下部各有一条白纹,头顶中央有一条直通嘴端的白纹,体脊被毛深棕带灰色,腹部稍带灰白色,四肢棕黑色。 果子狸居于山岗、岩洞、土穴、树洞中,多在夜间活动。其食性杂,喜食果实和谷物,亦食各种小鸟,鸟卵、小型爬行动物、鼠类和昆虫等。 果于狸多在2~3月份发情交配,怀孕期两个月左右,胎产仔4~6头。果子狸性成熟时间与其出生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红背■和棕背■血液正常生理指标参考值,试验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其血液18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红背■和棕背■血液生理指标有7项差异不显著(P0.05),有11项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红背■雄、雌间有12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有6项指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棕背■雄、雌间有10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有8项指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16.
利用食虫鸟类控制森林害虫,已成为国内外行之有效的一种生物防治方法。其中采用人工巢箱及类似的技术招引森林益鸟又是最常见的措施之一。但在林内挂设人工巢箱招引益鸟时,花鼠(Eutamiassibinous)和飞鼠(Pteromysvolens)对人工巢箱危害严重。经调查统计,被害率达59.4%,使益鸟招引受到很大影响。花鼠多在林内地面活动;在石头缝隙中营巢;主要取食草木种子。但它们经常于树干或林冠间爬行,并迸入人工益鸟巢箱中吃掉鸟卵或伤害雏鸟。有时还用榛、柞等树叶在人工巢箱中做成窝繁殖育仔。飞鼠于树洞中营巢。在树冠间活动和取食树木种子…  相似文献   

17.
"云海1号"是从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九岭山野生中华猕猴桃实生繁育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11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长圆柱形,顶部略尖,果皮薄,果面棕褐色,有短茸毛易脱落,有光泽;平均单果重86.5g,最大  相似文献   

18.
驼背龟也叫夹板龟、呷蛇龟、克蛇龟等。其头部光滑无鳞,吻短不突出于喙缘,上喙有明显的勾曲。眼睛大,鼓膜圆而清晰,眼后有一条金黄色宽弧纹。背甲棕红色或棕黑色。每枚盾片边缘颜色较深,腹甲棕黑色,外缘与缘盾腹面及背甲外侧缘为鲜米黄色。四肢背面深棕色,腹面色淡。尾部背面棕黑色,腹面浅棕色,  相似文献   

19.
美国爱拔益加育种公司育成的鸡种中,除了著名的AA肉鸡之外,还有两个棕壳(也叫褐壳或红壳)蛋鸡,其中一个是在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闻名已久的哈可蛋鸡,另一个是AA红(AABrown),它是近年育成的新秀。许多人曾问:同一个育种公司为什么要推广两个棕壳蛋鸡?如果了解这两种鸡的特性,知道它们各有不同的特征和生产性能,则不会觉得奇怪了。哈可又称为“黑可儿”,它的父母代母鸡是芦花鸡,公鸡是红色羽毛的洛岛红。商品代雏鸡刚刚孵出时,雌雏全黑,雄雏除头顶有一白点之外全身也  相似文献   

20.
周起东 《饲料广角》2002,(13):27-29
狍为鹿科反刍草食动物,学名矮鹿。因在草丛中跳跃奔跑速度极快,俗称草上飞。狍形态似羊如鹿,黑鼻黑眼白嘴唇,大耳朵白屁股,颈长尾极短。公狍生茸长角,母狍无角。全身夏为粟红色短毛,冬为棕褐色长毛,体长100cm有余,体重40~50kg,后肢略比前肢长。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一个新的朝阳养殖业——人工养狍业已在中华大地悄然兴起,笔者根据养狍实践和有关资料,对发展人工养狍业的前景和可行性发表以下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