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上施用沼肥与常规施肥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张中兴  陈洪亮  田志蝉 《农技服务》2007,24(3):40-40,45
对在水稻上的施用沼肥与常规施肥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产上全部施用沼肥单产8712kg/hm2,比常规施肥(单产8400kg/hm2)增产312kg,增产率3.6%。施用沼肥可节约成本2328元/hm2,增值2889.6元/hm2。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洪亮  杜艳霞  侯兴琴  张中兴 《农技服务》2010,27(2):211-211,226
对沼肥、农家肥、化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沼肥的产量最高,单产达8660kg/hm2,比对照增产2282kg/hm2,增幅35.8%;施用化肥的单产达8462kg/hm2,产量居第2位,比对照增产2084kg/hm2,增幅32.7%;施用农家肥的单产达7796kg/hm2,比对照增产1417kg/hm2,增幅22.2%。说明,水稻施用沼肥的增产效果较高。  相似文献   

3.
沼液旱育秧/常规旱育秧与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处理①产量最高,为8 854.5 kg/hm~2,比对照增产1 401 kg/hm~2,增幅18.8%;处理②居第2位,单产8 353.5 kg/hm~2,比对照增产900 kg/hm~2,增幅12.1%;处理③居第3位,单产为8 004 kg/hm~2,比对照增产550.5 kg/hm~2,增幅7.4%。说明用沼液浸种,沼渣作基肥培肥苗床,大田期施肥用沼肥作追肥的效果较好,产量最高。采用沼液进行旱育秧,秧苗的素质最好。  相似文献   

4.
精准施肥技术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目标单产6 750 kg/hm2确定施肥量,N∶P2O5∶K2O为1∶0.45∶1.0,将肥料分基肥、穗肥、粒肥3次施用,与当地习惯水稻栽后7 d左右一次性施完的常规施肥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精准施肥单产提高441.0 kg/hm2,产值增加1 102.5元/hm2。  相似文献   

5.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水稻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的经济性状、产量和产值,旨在探索出水稻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水稻最佳施肥处理为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其经济性状、产量和产值均优于其他处理。具体表现为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条件下,水稻单产较习惯施肥处理增加9.5%,增值1 609.2元/hm2,投入少210元/hm2,净收入多1 819.2元/hm2。该区域内水稻生产最佳肥料配方为尿素315 kg/hm2、普钙750 kg/hm2、氯化钾180 kg/hm2,同时应结合施用有机肥。  相似文献   

6.
沼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六平  符必赤 《农技服务》2010,27(11):1413-1413,1449
为提高沼肥综合利用效益,探索了沼肥用量和施用时间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肥20万kg/hm2、提前20 d培肥床土,秧苗素质、经济性状、经济产量整体表现最好,产量高达8 611.5 kg/hm2,比常规旱育秧增产723 kg/hm2。  相似文献   

7.
水稻一次性施用缓释肥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缓释肥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缓释肥具有良好的养分缓释效果,肥效期可达120 d。在当地生产条件下,水稻抛秧前一次性基施缓释肥750 kg/hm2,完全可以满足水稻整个本田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中等肥力田单产可达7 500~8 250 kg/hm2、中高肥力田单产可达9 000~9 750 kg/hm2。与等价值常规施用单质肥料比,一次性施肥平均可增产稻谷750 kg/hm2左右,节本增收2 200元/hm2以上,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加施菌肥处理的大豆产量效益较好,平均单产2 875.5kg/hm2,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454.5 kg/hm2,增效1 394.4元/hm2;常规施肥基础上加叶面肥处理的大豆单产为2 760.0 kg/hm2,较常规施肥增产339 kg/hm2,增效994.8元/hm2。  相似文献   

9.
硼锰铜复合微肥对中低产田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常规施肥基础上,进行配施硼锰铜复合微肥试验研究,探索其对中低产田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并从中筛选出效果好的施用水平进行推广。结果表明:常规施肥+硼锰铜复合微肥22.5 kg/hm2处理效果最好,产量为5 958.1 kg/hm2、净效益12 965.9元/hm2;比常规施肥+硼锰铜复合微肥15.0 kg/hm2处理增产209.6 kg/hm2,增收528.5元/hm2;比常规施肥+硼锰铜复合微肥30 kg/hm2处理增产359.3 kg/hm2、增收913.3元/hm2;比常规施肥增产568.9 kg/hm2、增收1 314.3元/hm2。因此,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硼锰铜复合微肥22.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通过缓释肥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缓释肥具有良好的养分缓释效果,肥效期可达120 d.水稻抛秧前一次性基施缓释肥900 kg/hm2,完全可以满足水稻整个本田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中等肥力田单产可达8 100 kg/hm2以上、中高肥力田单产可达8 600 kg/hm2以上.与等价值常规施用单质肥料比,一次性施用缓释肥平均可增产稻谷750 kg/hm2左右,节本增收2 100元/hm2以上,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对龙塘镇水稻进行了"3414+1"施肥试验,结果表明: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750kg/hm2、200kg/hm2、58kg/hm2,单产最高,达9 437.50kg/hm2;其次是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00kg/hm2、100kg/hm2、58kg/hm2,单产为9 312.50kg/hm2;不施用任何肥料的处理产量最低;施用有机肥的产量为6 729.17kg/hm2,略高于不施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沼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肥30000kg/hm2能够满足水稻生长需要,产量达到较高水平(9250kg/hm2),在此基础上增施75kg/hm2尿素作分蘖肥效果更好,均与单施化肥处理没有显著差异,施用沼肥还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3.
胡登举  杨贵华 《农技服务》2011,28(7):977-978
在参试番茄的品种、面积、施肥时间和化肥施用量一致的条件下,分别施用沼肥2.7万kg/hm2、3.3万kg/hm2、3.9万kg/hm2和4.5万kg/hm2的4个处理,与施用农家肥3.75万kg/hm2作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施用沼肥的所有处理番茄长势明显优于对照,各种性状指标有所增加,产量增加7 428~14 677.5 kg/hm2,增幅达8.3%~16.4%,增产效果较为显著,并得出施用沼肥达3.3万kg/hm2时即可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沼肥对早稻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肥可以改善水稻经济性状结构,增加产量,并且增加水稻对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的抗性,早稻产量在9t/hm2以上的沼、化肥配比为:沼肥22500kg/hm 2+N150kg/hm2+P90kg/hm2+K90kg/hm2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5.
应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紫色丘陵区保护性耕作下麦秆还田量、施氮量(N)、施磷量(P2O5)、施钾量(K2O)和氮肥施用次数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与水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下水稻最高单产8722.5kg/hm2,偏离平均单产1101kg/hm2,最低单产7222.5kg/hm2,偏离平均单产1344kg/hm2,试验田水稻施肥技术代表了本区域水稻生产实际情况,能提炼出符合本区域大田生产的高产、高效科学施肥方法。根据回归模型得出3125种配方施肥方案,从中优化筛选出5套方案,而最优化方案为:2hm2麦田的小麦秸秆还田于1hm2稻田中,每公顷施纯氮270kg、磷90kg、钾45kg,施氮量按底肥、分蘖肥、拔节肥、穗肥、粒肥5次各60%、10%、10%、10%、10%施用,钾肥底肥、穗肥各50%,可获得单产约9450kg/hm2,每公顷收益可达12600元左右,收益比为6.42。农田保护性耕作措施是非常切合时宜的,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优化农田生产小环境,保证耕地可持续生产的得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推广应用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施用量,设置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N 240 kg/hm2、P2O575 kg/hm2、K2O 75 kg/hm2)与常规施肥(N 270 kg/hm2、P2O590 kg/hm2、K2O90 kg/hm2)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侧深施肥区水稻产量为10 017.0 kg/hm2,比常规施肥区产量显著增加637.5 kg/hm2,增产6.8%。侧深施肥氮肥利用率为50.1%,较常规施肥高11.1百分点;磷肥利用率为51.4%,较常规施肥处理高15.3百分点;钾肥利用率为62.9%,较常规施肥区高14.5百分点。侧深施肥可提高水稻种植效益3 291.0元/hm2。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钙肥对水稻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使用本地常规硅肥相对于对照产量略有提高,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用硅钙肥75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7245kg/hm2,比CK1公顷增产390kg,增产率为5.7%,公顷增加效益897元。  相似文献   

18.
研究施用硅钙肥对秋白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硅钙肥450 kg/hm2,秋白菜产量近98 371.4kg/hm2,较常规施肥增产7 428.5 kg/hm2,增产率8.2%;经济效益24 681.42元/hm2,较常规施肥增效788.55元/hm2。  相似文献   

19.
复合生物同氮肥是一种生物菌肥,施用后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能提高土壤肥力.在水稻田的施用,结合水稻常规施肥增施复合生物固州氮肥,可明显提高稻谷产量,水稻早造平均增产率47.1%,平均增产2 083 kg/hm2,平均纯增收3 921元/hm2;水稻晚造平均增产率19.4%,平均增产1 156 kg/hm2,平均纯增收2...  相似文献   

20.
沼肥不同用量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田条件下用沼肥作基肥,通过6个不同施用量观测其对小麦不同时期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肥,能有效地提高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Chl)、光合速率(Pn)、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在22500 kg/hm2施肥水平下,小区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最高;在30000 kg/hm2施肥水平下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拔节期叶绿素含量最高。在37500 kg/hm2施肥水平下的株高、穗下节长、穗粒数明显高于对照;基肥施用沼肥的各处理小麦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2.4%~26.14%,沼肥施用量在0~30000 kg/hm2范围内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过量的施用沼肥会抑制叶绿素的合成、降低光合速率。沼肥在麦田作基肥的最佳施肥量应在22500~300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