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糙米在煮前用温水浸泡,可以促进其"芽化",刺激大米中多种酶的产生,这些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和营养的吸收非常有益。首先,大米经过浸泡,可以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这样蒸出来的米饭会粒粒饱满,吃起来也更加蓬松、香甜,  相似文献   

2.
不同澄清处理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澄清度和色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明胶、壳聚糖、蛋清、果胶酶、木瓜蛋白酶5种澄清剂,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进行澄清处理,分解其中的果胶和蛋白质等胶体物质,使其与酒中的单宁、蛋白质、金属复合物,以及果胶质等发生絮凝作用,从而将这些物质除去,以提高酒的澄清度、稳定性和减轻酒的脱色。结果表明,0.08%壳聚糖、0.005%木瓜蛋白酶、0.05%明胶澄清处理的澄清度好于0.05%果胶酶和0.04%蛋清处理,但0.05%明胶处理引起酒的脱色较重。因此,0.08%壳聚糖和0.005%木瓜蛋白酶处理是较理想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澄清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米、苹果中吡蚜酮残留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吡蚜酮(pymetrozine)在大米和苹果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大米样品以乙腈+氨水(10:1,v:v)提取,苹果样品用乙腈提取,提取液经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VWD)测定。吡蚜酮的最小检测量为6.0×10-10g,最低检测浓度为0.02mg/kg。大米中吡蚜酮的添加(浓度0.05~1.0mg&#8226;kg-1)回收率为75.99%~96.03%,变异系数分别为1.64%~4.74%;苹果中吡蚜酮的添加(浓度为0.05~1.0 mg&#8226;kg-1)回收率为74.84%~86.28%,,变异系数分别为1.67%~5.43%。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4.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大米中的淀粉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化学方法测定64个大米样品中的淀粉含量,利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选择合适的光谱区间和光谱预处理方法。50个定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经二阶导数及标准多元离散校正(Standard MSC)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大米中的淀粉含量测定的定标模型,其相关系数为0.8780。14个验证集样品用于外部检验,大米中的淀粉含量的模型预测值与化学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98。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大米中风味物质的形成与变化,本研究归纳了大米中主要风味物质的组成,分析了生长因素、遗传因素对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以及在储藏中挥发物含量的变化,并对大米释放香味的方式进行探讨,阐述了大米中的风味物质从来源、积累到释放的全过程。在风味物质形成的过程中,一些挥发性化合物产生的条件并未明确,且对大米遗传因素研究方面还较不全面。目前对于香气物质2-乙酰基-1-吡咯啉(2-AP)的研究较广泛,而其他物质的遗传因素不全面。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黄河滩枣冰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运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从黄河滩枣冰酒中分离鉴定出36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为38.12%,是黄河滩枣冰酒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化合物;其次为酯类(相对含量为29.57%)、酸类(相对含量为28.54%)。冰酒中主要的香气成分为异戊醇(19.82%)、乙酸(18.56%)以及乙酸乙酯(9.41%),这些物质共同赋予了黄河滩枣特殊的风味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大米为原料,采用NaOH溶液浸泡的方法提取大米淀粉,在质量分数为0.3%的NaOH溶液、固液比为1:6、浸泡提取时间为4h条件下,淀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和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实验确定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小麦、稻谷、面粉、馒头、大米及米饭中的仓储磷残留回收率皆在90%以上。以15ppm 剂量机械喷雾于储藏稻谷,施药后药剂收率约50%,经12个月储藏期原粮上残留约1ppm,以10ppm 剂量处理小麦,施药后乳剂及粉剂收率分别为50%及65%左右,经12个月储藏原粮上残留2—2.5ppm,在整个储藏期间面粉上残留<2ppm,大米<0.5ppm,馒头<0.5ppm,米饭上为痕迹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常温条件下,超高压处理对干红枣酒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对超高压处理前后干红枣酒中的香气进行富集,并经GC/MS联机检索分析,超高压处理对干红枣酒中高级醇类、有机酸类、酯类和醛酮类物质的含量均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经过超高压处理后,高级醇类含量随压力的升高增加。(2)经300MPa以下超高压处理后,有机酸类含量增加;经500MPa以上超高压处理后,有机酸类含量减少。(3)酯类物质经500MPa以下超高压处理后,含量减少;700 MPa超高压处理后,含量增加。(4)醛酮类物质经过超高压处理后,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柠檬酒的澄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用的6种澄清剂对柠檬原酒进行了澄清试验。测定澄清处理后柠檬酒的透光度,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皂土是最佳的澄清剂,当用量为0.15%,静止澄清8h后,柠檬酒的透光率可达96.7%,而且对柠檬酒的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垄畦栽培对地道药材建泽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建泽泻的当地传统种植方法为对照,对地道药材建泽泻进行垄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垄畦栽培有利于建泽泻块茎产量的提高,促进其主要有效成分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的累积,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改良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齐齐哈尔市水稻田杂草群落变化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齐齐哈尔市水稻田杂草种类、群落组成及危害状况,为高效防治水稻田杂草提供依据。采用倒置“W”形9点取样方法,进行定点系统观测与田间普查,田间调查方法为定点计数法与随机目测法,田间调查主要为杂草类别、群落组成结构和危害级别程度。结果表明:异型莎草、芦苇、稻稗、针蔺等杂草在稻田杂草群落出现频率在20年间明显下降,野慈姑、雨久花、鸭舌草、泽泻、稻李氏禾、葡茎剪股颖在杂草种群中的出现频率明显上升,杂草的危害程度随着其出现频率的变化而变化,造成很大危害。水稻田杂草群落模式由“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演替为“阔叶类杂草+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其中难治的恶性杂草种类增加且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3.
摘要:香料烟细菌性斑点病是一种由丁香假单胞菌烟草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abaci (Wolf et al. ) Young et al.]侵染引起的新病害,是香料烟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本文采用自然病圃结合人工接种的方法对香料烟品种的细菌性斑点病进行了抗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发病动态差异明显,基可纳巴斯玛、巴斯玛14号、罗香1号、沙姆逊发病较早,发病后病情稳定,未发现扩展趋势,香料烟多叶发病晚,发病后病情加重迅速。接种后21天调查,伊兹密尔14号、科库鲁?伊兹密尔、土卡单株3、罗明2-1、香料烟多叶叶片全部枯竭,剩余23个品种有6个中感、10个中抗和7个高抗品种,分别占26.09%、43.48%和30.43%。高抗品种包括巴斯玛1号、卡拉巴格拉、杰尼克、罗香1号、沙姆逊、巴斯玛14号、基可纳巴斯玛。  相似文献   

14.
蔬香糟汁是在糟汁的基础上加入黄酒、蔬菜汁等原料经过调配而成的,其成品色泽深褐,香味浓郁,口味独特,适宜于大众口味。从蔬香糟汁的配方设计、各原料的比例、加工工艺流程和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等诸多因素进行详细分析;重点研究了香糟卤的用量、黄酒的用量和蔬菜汁的用量对成品口味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搭配比例。  相似文献   

15.
黑米酒生产工艺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黑米酒生产工艺中甜酒曲A,甜酒曲B,酵母及水的添加量对整个黑米酒生产工艺的影响,以及4个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黑米酒生产中,各因素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甜酒曲A0.5%,甜酒曲B0.5%,酵母0.08%,水50%。在此条件下可以研制出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黑米酒。  相似文献   

16.
黑米又名紫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黑米酒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酒曲量1.5%,发酵时间120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黑米酒色泽鲜亮,呈玫瑰红色,口味甜而醇厚,酒体协调,是具有黑米香气的低度酒。研究结果为黑米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蔬菜采后体内多环芳烃(PAHs)对人体的危害风险,以豇豆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洗洁精、食盐、米酒、米醋、植物油及清水分别对豇豆豆荚进行浸洗,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豇豆采后体内PAHs的含量,并筛选出豇豆体内PAHs的最佳净化方法。结果表明,米酒和米醋处理对豇豆体内PAHs的去除效果基本一致,其中米酒处理组的∑PAHs(美国环保局公布的优先监测的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总和)降低68.92%,米醋处理组的∑PAHs降低73.88%,且对萘、二苯并(a,h)蒽和茚并(1,2,3-c,d)芘等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清水浸洗可有效降低豇豆体内的茚并(1,2,3-c,d)芘含量,但会使菲的含量增加;食盐处理使∑PAHs增加了77.15%,主要表现在增加了2、3环PAHs在豇豆体内的积累;植物油处理可降低个别PAHs单体含量,但会引入其他PAHs单体,同时增加∑PAHs含量。毒性当量计算结果表明,米酒能有效降低豇豆体内的PAHs毒性,同时食盐处理也使豇豆体内的PAHs毒性当量降低。米酒和米醋能有效降低豇豆体内∑PAHs和二苯并(a,h)蒽的含量及其毒性当量。  相似文献   

18.
在原有糟汁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从香辣糟汁的配方设计、工艺流程、操作中注意的诸多因素等方面都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以香糟卤、野山椒、小米椒为原料,重点研究了黄酒用量、泡椒汁及红尖椒的用量对成品质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及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糟卤300 g,小米椒10 g,野山椒10 g,黄酒150 g,泡椒汁30 g,红尖椒30 g,成品色泽棕红、香味浓郁、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为了开发灵芝黄酒,并提高南阳黄酒的知名度,本文测定了绍兴黄酒、南阳黄酒、和两种灵芝黄酒中基本营养元素的含量,并对其含量进行了比较。方法: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四种黄酒中的17种氨基酸进行了全面的定量分析;利用荧光法对四种黄酒中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检测不同黄酒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结论:四种黄酒在基本营养成分含量上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20.
以苹果、糯米为原料,感官评分为考查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苹果汁添加量、发酵时间、酒曲添加量等因素对苹果米酒酿造工艺的影响,确定苹果米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从而为制作出优质的苹果米酒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苹果米酒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果汁添加量16%,发酵时间36 h,酒曲添加量0.4%,发酵温度为恒温28℃,在此条件下所制作出的苹果米酒色泽偏金黄色,澄清透亮,味道醇正香甜,苹果的果香味与米酒的酒香味非常协调,具有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