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草原红牛群体中微卫星DNA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草原红牛42头作为试验牛群体,经过牛血液基因组DNA的提取、8对微卫星引物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分型、UVIBAND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PPAP3.0软件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等步骤,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草原红牛在8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ETH225、IDVGA2、IDVGA46和IDVGA44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4、3和4,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42 0,0.673 6,0.521 8和0.575 0,这4个位点为高度多态位点。而另4个位点BM2113、BM1824、IDVGA55和TGLA44等位基因数分别2、2、2和5,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69 8,0.360 4,0.353 8和0.470 8,属于中度多态性位点。8个位点作为遗传标记应用于草原红牛遗传育种研究之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3%琼脂糖凝胶和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溴化乙锭(EB)染色法检测阿勒泰羊FecB基因酶切产物的准确性,试验采用通用引物对阿勒泰羊的FecB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通过限制性内切酶AvaⅡ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消化,用EB染色的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检测相同条件下酶切的FecB基因产物,通过紫外凝胶成像仪(型号为Gel Doc 2000)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果表明:EB染色的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所得的酶切结果明显优于3%琼脂糖凝胶所得的酶切结果,因此可采用EB染色的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检测FecB基因。  相似文献   

3.
选用草原红牛及其与利木赞牛的杂交后代66头作为试验牛群体,提取血液及肝脏基因组DNA,设计8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从分子水平上对草原红牛及其杂交群体8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微卫星分析。结果表明,在草原红牛中,ETH225、IDVGA2、IDVGA46和IDVGA44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4、3和4,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420、0.6736、0.5218和0.5750,这4个位点均为高度多态。而另4个位点BM2113、BM1824、IDVGA55和TGLA44等位基因数分别,2、2、2和5,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698、0.3604、0.3538和0.4708,属于中度多态性位点。在杂交牛群体中,BM2113、ETH225、IDVGA2、IDVGA46、ID- VGA44、BM1824、IDVGA55和TGLA44这8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5、4、4、5、4、4和6,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432、0.5943、0.6593、0.5794、0.7259、0.6121、0.6120和0.6204,杂合度为0.7034,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这些微卫星位点作为遗传标记应用于草原红牛遗传育种研究之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建立一种有效、简便、快速、清晰、对比性强、识别度高的旋毛虫幼虫囊包标本制作方法,试验采用45%醋酸卡红原液稀释100倍染色、硼砂卡红染色、4%孔雀绿染色、苏木素染色、不染色共5种方法对肌旋毛虫进行染色对比。结果表明:45%醋酸卡红原液稀释100倍染色法渗透作用快,染色后的虫体囊包轮廓明显,囊内幼虫结构清晰,但标本整体染色不均匀。硼砂卡红染色后标本染色较浅,染色后的虫体囊包轮廓明显,但囊内幼虫立体感差且难以观察。4%孔雀绿染色后囊内幼虫结构清晰,囊包轮廓明显,标本透明度高,便于观察。苏木素染色后标本整体颜色较深,囊内幼虫易于观察,囊包轮廓明显。说明肌旋毛虫染色标本的制作使用4%孔雀绿染色法和苏木素染色法较好,首先推荐使用4%孔雀绿染色法,其次推荐使用苏木素染色法。  相似文献   

5.
用正交设计研究了D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凝胶的简易银染中各因素对银染效果的影响,通过PCR技术扩增了山西白猪第六世代15个耳组织基因组的两条微卫星DNA序列,这些序列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和500ladder Marker标记跑板后,利用正交法设计简易银染法各因素的组合,对凝胶进行染色。试验结果表明,染色液用AgNO3浓度0.10%、显色用含NaOH1.50%、甲醛0.40%混合液、水温30℃时对PAGE凝胶染色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关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分离动物血清蛋白质方法,每到秋、冬季节,室温低于14℃以下时,制备凝胶不易凝固,影响实验正常进行。另外各种方法的染色、洗脱等步骤所需时间也较长,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摸索了在低温条件下使凝胶液在半小时内迅速凝固,并改进染色、洗脱等方法,便大大缩短完成一次实验所需时间,而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Giemsa染色法、曙红染色法对藏獒冷冻精液涂片染色,以检查精子畸形率.结果表明,曙红染色法对藏獒精子头部染色适中,头部轮廓清晰,顶脊清楚,项体明显,中段和尾部畸形检查清晰;两种染色方法检测的精子畸形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由试验可知,曙红染色液配制简便,可作为检测藏獒精子畸形与否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进行固始鸡与安卡鸡F2资源群Myf5基因的多态性研究,建立适合于该资源群的Myf5基因PCR-SSCP分析方法,对影响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图谱分辨率的凝胶浓度、甘油浓度、电泳电压、电泳温度、电泳时间、PCR产物与上样缓冲液的比例、电泳缓冲液浓度、上样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凝胶浓度10%、甘油浓度50%、上样量10μL、PCR产物与变性缓冲液比例为10∶10、电泳缓冲液为1×TBE、室温下300 V预电泳10 min后120 V电压电泳16 h,染色后条带细而清晰,能够准确分辨各基因型,为试验SSCP分析的最佳条件组合。  相似文献   

9.
为简化常规Masson-Fontana染色法显示嗜银细胞的染色流程、缩短染色时间,并获得良好染色效果,通过研究对改变影响染色效果最为关键的氨银溶液浓度、浸染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经过反复实验,探索出在60℃水浴中用2.5%氨银溶液浸染石蜡切片1 h能得到较好的染色效果,嗜银细胞着色深浅适宜,背景较浅,嗜银颗粒清晰可辨,细胞核明显。说明改良后的Masson-Fontana银染法更为便捷,可以用于嗜银细胞的染色。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奶牛乳腺组织为对象,采用了普通离心、超速离心、2-D clean-up kit和TCA/丙酮沉淀方法制备蛋白质样品,经二维凝胶电泳(2-DE)获得蛋白表达图谱。根据凝胶图谱上蛋白质斑点判断图谱的质量,并运用PDQuest7.4软件分析图谱。结果显示:普通离心法制备的蛋白样品的凝胶图谱蛋白质斑点较为清晰,但横向条纹较多;超速离心法纯化蛋白样品的图谱,蛋白斑点清晰且可检测到较多的斑点;TCA/丙酮沉淀和2-D clean-up kit方法纯化蛋白样品的凝胶图谱条纹减少,蛋白斑点清晰,但可检测到的斑点数量有所减少。研究表明,超速离心方法纯化的蛋白质样品适合建立奶牛乳腺组织的蛋白质表达图谱。  相似文献   

11.
对HSP70基因PCR-SSCP的分析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在凝胶浓度为15%,丙烯酰胺(Acr)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之比为29∶1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常温180V电压下,其产物的电泳效果较好,条带清晰,可以为其他SSCP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中性红、龙胆紫及尼罗蓝染液对长白公猪精子染色,根据染色现象及精子活率,探究3种染料较为理想的作用时间和浓度。结果:0.01%中性红染色2 min后活精子着红色,死亡精子不着色;0.05%龙胆紫染色1 min后活精子着淡蓝色,死亡精子深紫色;0.1%尼罗蓝染色2 min后活精子着淡蓝色,死亡精子不着色。3种情况下精子的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表明,以上3种染色条件能清晰地区分存活精子和死亡精子,可用于测定精子活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小型绦虫的最佳染色方法及膜壳属绦虫的形态结构,采用4%孔雀绿水溶液、欧氏苏木素溶液、德氏苏木素溶液、7%醋酸卡红溶液、明矾卡红、硼酸卡红、盐酸卡红、明矾品红、伊红、红墨水、蓝墨水、黑墨水稀释液共12种染色液制作鸡膜壳绦虫的染色标本,观察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采用蓝墨水和红墨水染色简便快捷、着色均匀、结构清晰、颜色鲜亮。膜壳属绦虫的未成熟体节可见着色深的雄性生殖器官,每个成熟体节可见一个生殖孔,开口于节片的单侧,孕卵体节可见子宫;染色结果丰富了膜壳属绦虫的形态学资料。小型绦虫使用改进的染色法制片步骤简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改进动物透明骨骼标本的制作技术,制作完整清晰的骨骼标本,采用3种方法制作雏鸡透明骨骼标本。3种试验方法对动物的处死、固定、脱水、透明方法一致,分别用茜素红和阿利新蓝染液双重染色方法、茜素红和甲苯胺蓝染液双重染色方法、茜素红和阿利新蓝染液混合复染法进行染色。结果发现,用茜素红和阿利新蓝染液双重染色方法制作的透明骨骼标本效果最好,阿利新蓝比甲苯胺蓝染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微卫星标记在草原红牛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微卫星标记在草原红牛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采用了6对微卫星引物,引物IDVGA2、IDVGA46、TGLA44、BM1824、ETH225、BM2113扩增出的条带数分别为6,6,6,4,4,2条,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O.7223,0.7493,0.6713.0.5849,0.6715,0.5089,说明草原红牛具有较高的多态性。通过该试验绘制了草原红牛的微卫星图谱,为其夸后的育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将从长春地区腹泻仔猪盲肠中分离得到的猪三毛滴虫用1640培养基短期培养后,使用碘染色法、瑞氏染色法、姬氏染色法、姬氏-瑞氏复染法、Weigere铁苏木素染色法和鞭毛染色法染色分别对其染色,观察不同虫体形态结构,并比较了不同染色方法的染色效果。结果显示,姬氏染色、瑞氏-姬氏复染和鞭毛染色法对猪三毛滴虫染色效果较好,可获得虫体形态完整、结构清晰的染色标本。  相似文献   

17.
在桑树染色体制片中,应用酶解——火焰干燥——吉姆沙染色的方法,获得分散、平整、清晰的染色体图象。该方法适用于桑树核型分析,进一步可用于桑染色体分带。  相似文献   

18.
5 扩增产物的测定和寡核苷酸探针扩增的 DNA 或在电泳过程后用溴化乙锭染色直接检出或与特异 DNA 探针杂交来检出。凝胶分析和两个杂交方法的优缺点列于表1中。直接凝胶电泳检出法简单,将扩增的 DNA 产物直接上样于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凝胶上,通过电泳分离,样品 DNA 可与已知大小的溴化乙锭染色后可见的 DNA 比较。但此法的不足之处:一是不敏感,许多阳性样品虽然可能有被扩增的 DNA 产物,但其量不足以用来直接显现;二是缺乏序列特异性,非特异的 DNA 也能被扩增,而且它们的泳动率和特异的扩增产物相似,因此,凝胶  相似文献   

19.
酚氧化酶是昆虫黑化反应的关键酶类。采用硫酸铵分级(20%~30%、40%~65%饱和度)沉淀以及ConA Sepharose4B亲和层析和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的方法,从家蚕蛹表皮样品中分离纯化出酪氨酸酶和漆酶,2种酶的比活力分别达到2 900、1 343 U/mg。经非还原SDS-PAGE电泳和酶学动力学特性分析表明:家蚕表皮酪氨酸酶的分子质量约80 kD,酶蛋白经凝胶电泳分离后用底物酪氨酸和邻苯二酚染色呈现棕褐色条带,该酶与2种底物的米氏常数(Km)分别是16.8 mmol/L和12.5 mmol/L,最适pH分别是6.5和7.5,最适温度均是30℃;家蚕表皮漆酶的分子质量约44 kD,酶蛋白经凝胶电泳分离后用底物2,2'-氨基-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盐)(ABTS)染色呈现蓝绿色,而用酪氨酸染色颜色没有变化,该酶与底物ABTS的Km值是32.7 mmol/L,最适pH 5.0,最适温度50℃;酪氨酸酶的热稳定性比漆酶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硫酸分级沉淀、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方法能从家蚕表皮中分离纯化出漆酶和酪氨酸酶,酶学动力学分析二者对催化底物的特异性有差别,推测它们在家蚕表皮的硬化和黑化过程中发挥不同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凡纳滨对虾血细胞蛋白质的双向电泳体系,实验将凡纳滨对虾血细胞蛋白质提取后,用双向电泳技术(2-DE)分离蛋白质,分别对蛋白质样品的制备方法、不同pH值范围IPG胶条、上样量等关键因素进行了探索和优化。结果显示,采用裂解液裂解-10%TCA/丙酮沉淀法制备蛋白质样品,使用17 cm pH值5~8的IPG胶条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第二向SDS-PAGE电泳采用浓度为12.5%的凝胶进行,上样量为每胶条200μg蛋白,第二向电泳后的凝胶采用硝酸银染色,扫描得到的凡纳滨对虾血细胞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蛋白质分离程度好、蛋白点清晰、分辨率高、横纹少等优点。文章建立并优化了凡纳滨对虾血细胞蛋白质组学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对虾等甲壳动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该双向电泳体系适用于凡纳滨对虾血细胞蛋白质的分离,可用于后续凡纳滨对虾血细胞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