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以河南、山东和江苏3省的6个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为例,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其经济可行性进行比较分析;继而利用情景分析法,对不同工程规模和不同沼气收费价格的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经济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缺乏政府投资扶持的情况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严重缺乏经济可行性,大多数只能保本或微利运营。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和安徽2省的11个村级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为调研样本点,从经济性的角度分析评价了供气工程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财务状况、影响经济效益主要因素等,从技术性的角度分析评价了秸秆气化装备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秸秆气化集中供气项目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凤凰村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运行管理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为今后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及运营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具有代表性的10个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采用净现值(NPV)法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出现不同程度亏损,经济效益总体不佳。  相似文献   

5.
黄叙 《中国沼气》2016,(4):60-66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四川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共5个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示范工程进行本量利分析与财务评价,评估其经营杠杆效应与持续运营能力。评价结果发现工程普遍存在日常运行成本偏高,供气价格偏低,缺乏后续运行补贴制度等问题。因此应选择秸秆沼气工程建设的适应区域,加强设计与工艺及管理模式的研究,推进沼气工程产品终端补助政策和优惠扶持政策,从而降低工程运行成本,提升市场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四川秸秆资源区域分布,针对秸秆富集易收集区域、秸秆分散易收集区域和秸秆分散难收集区域进行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模式研究,分析各个区域适宜技术模式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秸秆富集易收集区域宜以沼气工程为重点,发展适度规模集中供气,秸秆分散易收集区域宜采用基于秸秆的基料化、气化集中供气和低热值燃烧机的食用菌灭菌热能复合供应模式,秸秆分散难收集区域宜采用基于秸秆制沼气的生态循环模式,旨在推动四川秸秆能源化利用规模,促进农业循环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以MH-Z92红外双气体模组为系统核心、LABVIEW平台为运行环境、秸秆沼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为检测对象的秸秆沼气气体成分分析系统,为实现机电一体化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系统的精细化管理,促进沼气检测方法与手段的科学、便捷化,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型、可控性与可持续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规模的持续增长,户用沼气建设发展已呈现出潜力不足的特征,农民发展畜禽养殖方式也呈现集中养殖的方式,发展农村集中供气沼气工程建设将成为我国今后农村沼气建设新的发展方向。文章通过应用德菲尔法对洛阳市农村集中供气工程建设现状调查,分析研究集中供气工程发展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发展以村为单元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是浙江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选择,文章详细介绍了某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工艺路线、建设规模、供气户数以及工程调试情况,并对工程后续管护、建设成效进行了分析,对浙江省乃至全国农村沼气建设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秸秆沼气是指利用沼气设备,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在严格的厌氧环境和一定的温度、水分、酸碱度等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秸杆沼气主要以玉米、小麦、花生、大豆等作物秸秆作为发酵原料,又称为秸秆生物气化。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利用方式可划为三类:一是农村户用秸秆沼气,池容8~12 m~3,以农户为建设单元,沼气自产自用。二是秸秆生物气化集中供气,属中小型沼气工程,池容一般在100~200m~3,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沼气发酵装置和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