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优化霍山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浸提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对霍山石斛多糖提取的影响;通过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分析了各工艺参数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并由此预测并验证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霍山石斛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40(g/ml),提取时间为3.25 h,沉淀多糖的乙醇浓度为86%;该条件下霍山石斛多糖的理论提取率为39.10%,实测值为38.78%,与预测值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准确可靠,并且提取率较高,为制剂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茅苍术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秀泉  于荣敏  刘柯  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82-12085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茅苍术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三个因素为自变量,多糖的提取得率为响应值,设计了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来确定茅苍术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茅苍术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7℃,料液比1∶22,提取时间3.1 h。在此最佳条件下,茅苍术多糖的提取率为2.12%。[结论]该研究对大规模提取茅苍术多糖有一定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香蕉皮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永全  黄雪莲  于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784-9785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香蕉皮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固定料液比为1∶10,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为响应因子,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获得的提取香蕉皮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5.00%,提取温度83.00℃,提取时间2.50 h,该条件下提取2次,香蕉皮多酚提取率达1.77%。[结论]为香蕉皮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增加了香蕉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4.
郭雷  郝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979-15980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板栗壳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固定料液比为1:20,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为响应因子,总黄酮提取得率为响应值,实施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获得的提取板栗壳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46%,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3h,该条件下提取2次,板栗壳总黄酮的得率可达19.66%。[结论]为板栗壳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法优化核桃花粉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核桃花粉黄酮提取工艺。[方法]试验先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核桃花粉中的黄酮物质,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优化核桃花粉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响应面法得出的提取核桃花粉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如下:乙醇浓度64.7%,提取温度80℃,液料比为30∶1 ml/g,提取时间为102 min,该工艺条件可使总黄酮得率达4.17%。[结论]响应面法对黄酮提取的优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为工业化利用丰富的核桃花粉资源提取总黄酮提供生产依据。  相似文献   

6.
陶跃中  姜辉  舒志愚  杨生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95-9097,9364
[目的]优化茯苓深层发酵菌丝体的多糖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水料比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水料比与茯苓多糖得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茯苓多糖水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3 h,提取温度73.8℃,水料比29.8∶1;多糖得率理论值达到2.45%,实际得率可达2.57%。[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得到的提取条件可信,具有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吴昊  宗志敏  张赣道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85-13987,14036
[目的]研究有机溶剂法提取陈皮黄酮的工艺。[方法]在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3个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陈皮黄酮提取条件,利用Box-Behnken设计模型,研究3个自变量对陈皮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陈皮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73.2℃,提取时间2.25 h,在此条件下陈皮黄酮得率实测值为2.02%(理论值为2.06%)。[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得到的提取陈皮中黄酮的工艺条件可靠,对陈皮黄酮的提取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士春  吕晓龙  缪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19-12022
[目的]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酵母菌发酵产乙醇的工艺。[方法]首先以初糖浓度为因子进行单因素试验,大致确定乙醇产量较高时初糖浓度的范围;然后分析试验条件,应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以初糖浓度、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因素,以酿酒酵母发酵过程中乙醇产量的变化为响应值,进行试验,运用SAS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得出重要因素的最佳水平,从而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结果]经响应曲面法优化获得的酿酒酵母发酵生产乙醇的工艺参数为:初糖浓度24.72%,发酵温度36.05℃,发酵时间50.65h,在此优化条件下,获得的乙醇产量达137.59g/L。[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生物发酵产乙醇的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对广东紫珠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设计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来确定广东紫珠总黄酮最佳超声提取工艺。超声波法提取广东紫珠中总黄酮的优化条件为:提取溶剂66%乙醇,料液比1∶42,提取时间为44 min;该条件下,总黄酮得率可达到16.15%。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紫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紫山药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法,从优化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4个工艺参数对紫山药中的粗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极差分析表明,对多糖得率影响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3.5 h,温度85℃,乙醇浓度85%,液料比60 ml/g,按此条件提取多糖得率为5.39%。[结论]研究可为山药多糖水提醇沉工艺参数的优化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提取蛹虫草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条件。[方法]测定蛹虫草培养基成分,并用酶法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对其提取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水解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响应面法优化温度、pH、酶加量和料液比等4个因素,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数学模拟和预测,优化各因素水平,探讨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最佳水解酶确定为酸性蛋白酶,其提取虫草多糖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9.89℃,pH3.12,酶加量2.39%,料液比1∶75.78,水解时间4h,在该条件下预测的多糖得率为10.11%。按该最佳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提取的多糖平均得率为9.96%,表明所得最佳提取条件比较可靠。[结论]该试验优化了蛹虫草培养基多糖的提取条件,对蛹虫草培养基的利用及虫草多糖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法优化大枣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优化以提取芦丁后的大枣渣为原料进行大枣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对液固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进行优化组合。[结果]大枣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30∶1、提取时间3.6 h、提取温度89℃。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大枣多糖得率为13.85%。[结论]通过多元回归拟合,所得回归方程可以准确地反映多糖得率与液固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的相互关系,最佳工艺能够用于指导大枣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安冬  朱蓓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66-12668,12670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提取蛹虫草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条件。[方法]测定蛹虫草培养基成分,并用酶法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对其提取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水解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响应面法优化温度、pH、酶加量和料液比等4个因素,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数学模拟和预测,优化各因素水平,探讨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最佳水解酶确定为酸性蛋白酶,其提取虫草多糖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9.89℃,pH 3.12,酶加量2.39%,料液比1∶75.78,水解时间4 h,在该条件下预测的多糖得率为10.11%。按该最佳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提取的多糖平均得率为9.96%,表明所得最佳提取条件比较可靠。[结论]该试验优化了蛹虫草培养基多糖的提取条件,对蛹虫草培养基的利用及虫草多糖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法优化猕猴桃糖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乙醇浸提法提取猕猴桃糖蛋白的最优条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为独立变量进行中心组合设计,以猕猴桃蛋白质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数学模型拟合,研究了各独立变量对猕猴桃糖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料比为6.5∶1、乙醇体积分数24%、提取温度24℃、提取时间45min时,糖蛋白的提取率最高可达到63.05%,与试验设计结果相符,有助于设计猕猴桃蛋白质提取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为不同海域牡蛎多糖含量对比及其结构分析打下基础。【方法】以近江牡蛎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液料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3个因素为变量,近江牡蛎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回归模型,以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通过响应面法建立近江牡蛎多糖提取率(Y)与液料比(A)、提取时间(B)、提取温度(C)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为:Y=9.65-0.18A-0.071B+0.080C-0.27AB-0.24AC-0.52BC-2.6A2-1.34B2-1.35C2,该模型拟合度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0∶1、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1次,在此条件下的近江牡蛎多糖提取率为9.72%,与预测值(9.66%)相对偏差为0.62%。【结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具有可行性,可用于实际生产,以提高多糖提取率。  相似文献   

16.
孙诗清  王玉洁  朱长俊  徐薇  刘晓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92-16394,16500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双水相系统提取虫草多糖的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虫草多糖进行双水相提取工艺研究,浓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虫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北冬虫夏草子实体粉末(过100目筛)在60℃,料液比0.03 g/ml,浸提3 h后,超声波辅助提取30 min,虫草多糖的最大得率达到30.1%。[结论]优化出一条全新的虫草多糖最佳提取工艺过程,为虫草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葫芦多糖提取工艺,为葫芦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葫芦为原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水料比及提取时间为自变量,采用响应面法进行3因素3水平的中心组合试验,分析3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二次元回归方程为:Y=5.54+0.14A+0.43B+0.36C+0.016AB-0.081AC-0.13BC-0.34A2-0.23B2-0.21C2(R2=0.9956;A为提取温度,B为水料比, C为提取时间,Y为葫芦多糖提取率)。葫芦多糖提取率影响因素排序为:水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3个因素及水料比与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多糖提取率影响极显著(P<0.01),提取温度与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P<0.05)。葫芦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2℃、水料比24∶1(mL/g)、提取时间2.3 h、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达(5.810±0.240)%,与模型预测值5.820%接近。【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的葫芦多糖提取工艺模型具有可行性,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可提高葫芦多糖提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