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厕所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事物,但是它却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标志。一位社会学家说,“一个农民家庭能够在20年的时间跨度内,把原来居住的平房改造成四五层的现代小楼,铺上地毯,放上高级电器和家具,但往往却很难完成厕所文明的进化。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厕所是文明的尺度。”  相似文献   

2.
越秀公园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是广州最大的综合性山体公园,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随着社会发展,越秀公园的厕所配套无论是从厕位、适老设施、建筑风貌等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影响了景区的整体环境品质。公园“厕所革命”项目设计,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与山体环境友好相融,实现一厕一品”的改扩建策略,综合自然地貌、文化特色、智能节能、游客需求等实际设计条件,提出优化适合山体条件的园林式厕所布局方式。厕所革命使越秀公园的设施配套提升了一个高度,也增加了越秀公园的文化景观层次。  相似文献   

3.
山楂·老人     
人到老年,力不自养,因此,大多由儿女供养,或进敬老院安度晚年。河南省登封市送表乡的一位老人却是靠“山楂”养老。为此,他也成了享誉十里八村的“明星老人”。 他叫陈海章,今年69岁,是送表乡和沟村13组的一个普通农民。这位普通人养育了7个儿女。家庭状况可想而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家庭的这样一位老人,在和子女分家后的8年里,却从不接受子女们供给他的生活费用,而是让自己精心栽植培育的山楂树代子女们“进孝”。  相似文献   

4.
跳远健将─—跳鼠王文明哟!这是啥东西?怎么一跳就不见了呢?噢!这就是小型啮齿动物——跳鼠,土名叫跳儿、跳毒子,是沙漠里有名的“跳远健将”。大漠里除了“戈壁之舟”,最稀奇的小动物莫过于跳鼠了。它不但跳得快,跳得远,一下可跳跃4至6米,而且能连续不断地跳...  相似文献   

5.
旅美杂记     
旅美杂记○蒋高明一踏上美国的土地,就觉得空气新鲜多了,天格外的蓝,水格外的清。机场候机厅里清一色洁净的地毯,各种标志牌醒目而整齐,墙壁粉饰一新。就连厕所内也干净异常,且几乎所有的公共厕所内都具备洗手池、镜子、肥皂水、手纸、擦手纸或烘手机等设施。走在美...  相似文献   

6.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这话用在苏京平身上最恰当不过。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话的原意是恭维某大人声名远播、受人尊崇。要不,在“子曰诗云”大行利是的时代,人们见面总要先送上一句“久仰!久仰!”。要说,如今这时代怎么就是不同了!比如某先生听了苏京平八年的节目,愣是没见过苏先生本人。说起来,这也难怪。苏京平要是去中央电视台主持“东方时空”,即使他“老”人家有一副“东方第一脸”,恐怕您也不会有这样的念想了,那该叫一个词——“避之惟恐不及”。  苏京平做的是新闻广播的工作——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  相似文献   

7.
跳鼠与艾虎     
跳鼠与艾虎/王文明在内蒙古的荒漠与草原地带,有两种体型较小的野生动物,一种叫跳鼠,绰号“跳远健将”;一种叫艾虎,是珍稀益兽。跳鼠跳鼠全身呈沙黄色。竖着两个宽约2厘米、长3厘米的耳朵,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经常在沙漠里或稀树丛旁跳跃而过。它跳得快、跳得远...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东城区在实地"庭院一棵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东四十四条92号院的王铁成大爷成为了街区胡同内的绿化典范,桂花一开,更是让人隔着几条胡同前来寻香探景。"哟,这是谁家的小景儿啊,弄的可真不错!"从北新桥地铁站出来一路向南,看见老字号的北新桥卤煮,再往前走不远就是东四十四条了。沿着胡同往里走,不用导航,门口绿植最多的那户,就是92号院的王铁成家,准没跑儿。"我小的时候啊,这条胡同叫船板胡同,整顿以后和东段的五显庙合并了,后来才叫东四十四条。"今年71岁的王大爷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这条胡同记录了他舞象之年的青春懵懂、不惑之年的成熟稳重、古稀之年的天伦之乐,也让老胡同里的情怀,在柴米油盐间愈发的浓厚。  相似文献   

9.
鸟是人类的朋友,它在美化环境,维系生态平衡,建设两个文明中起着重要作用,庞大的鸟类家族为消灭农林害虫也建立了功绩。然而,你可曾知道,许多鸟还能预报天气晴雨,成为称职的义务天气预报员。 早在20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观察到鸟鸣与天气的关系。“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是《诗经》中记述的天气与禽鸟的关系。《田家五行》一书载:“赤老鸭含水叫,雨则未睛,晴则主雨,老鸭作此声,亦然”。意思是下雨时听到赤老鸭嘴里好像含着水一样叫,雨不会停止;而晴天这样叫,未来也要下雨。老鸭和赤老鸭叫声相同时,  相似文献   

10.
一条条四通八达的水泥村道在广袤的田野里悄然向村前屋后延伸,青山绿水与一幢幢白黄相间的新楼房,以及一片片散发着浓香的稻田,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田园风光画。这并不是大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而是昭平县五将镇河井村的真实写照。河井村是昭平县率先实施生态农业的示范村,但当时所建的沼气池大都是老式的沼气池,厕所没有封闭,村道坑坑洼洼,一到雨天,房前屋后一片泥泞,成了“不可近,不可闻,不可踩”的“三不”林庄。近年来,河井村在上级有关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坚持“改水改厕与建沼气池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