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锥虫病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锥虫病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李国清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锥虫病是危害人畜健康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在非洲主要流行布氏锥虫,可引起人的睡眠病,一些地区的死亡率超过30%。在我国主要流行伊氏锥虫,引起骆驼、马、牛等家畜的伊氏锥虫病,造成家畜日...  相似文献   

2.
锥虫病又称苏拉病,是由伊氏锥虫(Trypanosoma euansi)寄生于家畜血液中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主要由虻和螫蝇传播,多发于夏秋节,牛较易感.  相似文献   

3.
奶牛伊氏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侵入奶牛血液引起的鞭毛虫病。总结了该病的病原体、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牛伊氏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寄生在牛的血液中,且随着血液中伊氏锥虫繁殖的逐渐旺盛,大量的寄生虫会跟随血液的流动进入各大组织器官。本文针对牛伊氏锥虫病的发病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依据、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马锥虫病是由媾疫锥虫和伊氏锥虫引起的一种以马属动物(下统称马)为主要宿主的原虫病。我县1984年普查时检出阳性率为2.86%,并对阳性马用“拜耳205”进行防治,至今相隔10年。为进一步查清马锥虫病疫情情况,特进行本次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正> 引言锥虫病是牛的一种最重要的寄生虫病。本病由活跃锥虫、刚果锥虫、布鲁氏锥虫所引起。活跃锥虫是导致牛锥虫病的主要原因,而且多半传染猛烈。由活跃锥虫所引起的牛锥虫病,其临床症状为贫血,间歇发热,消瘦、虚弱,始至死亡。贫血是本病最  相似文献   

7.
家畜伊氏锥虫病,是由寄生在家畜血液中的伊氏锥虫引起的,该病的传播主要通过吸血昆虫(虻、刺螫蝇)由病畜传给健康家畜。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防检在早期都难以确诊,给疫源的阻断和根除带来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外学者在人畜锥虫病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迄今仍未研制出一种有效的防治锥虫病的方法.究其原因,主要是锥虫具有不断发生抗原变异和对被感染宿主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抑制的特性,也是锥虫的两种重要的免疫逃避机制.本文主要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介绍.一、锥虫引起的免疫抑制现象动物感染锥虫病后,免疫系统发生很大变化,而广泛性免疫抑制是其主要特征之一.锥虫引起宿主的免疫抑制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Rolants发现,锥虫所引起的免疫抑制是一种主动抑制,它与寄生在宿主体内的活锥虫有关,即锥虫的分泌产  相似文献   

9.
牛马锥虫病是由伊凡锡锥虫引起的,以吸血昆虫虻和吸血蝇为主要媒介的家畜(牛、马等)血液原虫病。牛马感染了锥虫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往往会造成地方性流行,导致大批牲畜倒毙,使国家建设和农业生产蒙受损失。现将我们防治此病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狼犬伊氏锥虫病一例南平地区农校张庆榜,吴黎明,潘兴纯,曹兰凤伊氏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寄生于家畜体内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笔者曾诊治患伊氏锥虫病的病胸1例。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母狼犬,1只,12月龄,长期用铁链栓养,喂以牛肝、米饭。病前膘情良好,巳配...  相似文献   

11.
以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的小鼠血液涂片为抗原,建立了IFA试验检测马骡伊氏锥虫抗体的方法,并对伊氏锥虫病马、同群马、健康马、非伊氏锥虫病马血清作了检测。伊氏锥虫病马和无症状同群马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33/34)和12%(18/150);25匹健康马血清伊氏锥虫抗体均为阴性;84份非伊氏锥虫病马血清的IFA试验均为阴性,未出现交叉反应。多数病马发病一周内的血清IFA试验即为阳性。3匹病马血清抗体消长动态观察结果表明,病马于治疗后110天,血清IFA试验仍为阳性。本试验表明,IFA试验检测马骡伊氏锥虫抗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无症状的感染马也能检出,可用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2.
锥虫的抗药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锥虫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地区,锥虫病也是我国主要家畜寄生虫病之一,曾造成大批牛、马、骆驼发病死亡,防治锥虫病一向靠药物,长期使用药物后锥虫逐渐产生了抗药性,国外对这个问题早有发现,迄今已发表有关论文数百篇。国内注意较晚,于1988年在上海举行的以英法专家为主的国际性学术报告会上,云南畜牧兽医总站李松柏第一次公开谈到这个问题,他报道在云南省发现常用抗锥虫药按厂方推荐剂量已难于治愈家畜伊氏锥虫病,必须加倍剂量才能有效。1991年沈杰等报道,用小白鼠试验表明,抗锥虫特效药安推…  相似文献   

13.
锥虫病是由各种病原性锥虫侵袭人和家畜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原虫病,也是医学界和兽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外学者在人畜锥虫病的免疫学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并在抗锥虫表膜变异糖蛋  相似文献   

14.
马媾疫锥虫(Trypanosoma equiperdum Doflein,1901)1894年在阿尔及利亚发现,是马属动物通过交配经生殖器粘膜感染的一种慢性原虫病的病原。伊氏锥虫[T.evansi(Steel,1885)Balbiani 1888]1880年发现于印度的马和骆驼,是由吸血昆虫虻类等传播的马、牛和骆驼锥虫病的病原。两种锥虫同属锥虫科锥虫属布氏组。迄今为止,各种教材和专著中,都认为这两种锥虫在形态上无区别,但其生物学特性则彼此不同。本文援引有关文献资料,结合笔者的第一手材料,对马媾疫锥虫与伊氏锥虫分类性状诸问题,进行如下对比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中国畜禽传染病》编辑部:在贵刊1990年第二期封三上见到湖南省安江农校邓治邦的文章“牛感染布氏锥虫病的诊治”,先是感到极大兴趣,当读完之后又大失所望。我是一个研究家畜锥虫病的科研工作者,从我们收集到的中国锥虫虫种(包括从湖南牛体内的虫种)中从未发现过布氏锥虫,文献上也未见中国有布氏锥虫的报道,如郑策平等曾对我国13个地理宿主株的锥虫进行分类鉴定,最终确定都是伊氏锥虫.伊氏锥虫的传播媒介为虻及吸血蝇,而布氏锥虫则为采采蝇,这种蝇在非洲、南美洲、西亚较多,我国尚未见报道.邓治邦文章中提到的布氏锥虫的症状,病原检查和血清学诊断均不足以说明是布氏锥  相似文献   

16.
伊氏锥虫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大家畜常发的一种原虫病。猪的伊氏锥虫病是由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在猪的血液中和骨髓、淋巴、脾脏等处而引起的。1 病原形态 伊氏锥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虫体呈纺锤形或柳叶状,体长相当于红血球直径的3~4倍,宽度小于红血球的半径,虫体中央有一个圆形的细胞核。在虫体后端有一个动基体,由动基体中毛基体向前生出一根细长的鞭毛,鞭毛前端伸出虫体之外。沿鞭毛一侧生有薄膜,称为波动膜,虫体在血浆中靠鞭毛运动。2 流行及发病特点 猪对伊氏锥虫有较强的抵抗力,多数猪的发病症状不明显或呈隐…  相似文献   

17.
<正>牛伊氏锥虫病是由锥体属的伊氏锥虫寄生牛血液和造血器官中引起的原虫病。一般黄牛和水牛感染后多为慢性经过。对其有效的防治能够提升牛群的基本质量,为养殖人员增加经济收益。1病原特点伊氏锥虫在进入牛体之后,会快速的分裂繁殖。虫体在生长繁殖以及死亡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大量的毒素,破坏肉牛的中枢神经系统,致使肉牛出现功能性障碍。造血器官与脊柱中的造血红细胞也会遭受一定的影响,红细胞会不断溶解,导致肉牛贫血。伊氏锥虫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肉牛食用  相似文献   

18.
据国外报道,感染猪的锥虫有8种之多,国内汪久滢首次报道了猪的锥虫病,沈永林等对猪的锥虫病进行了研究,确诊其病原为伊氏锥虫.但有关猪锥虫病治疗的报道不多.张永梅等首次应用国产咪唑苯脲治疗人工感染水牛伊氏锥  相似文献   

19.
索巴嘧啶(TRYPAMIDIUM)是法国罗纳·美里奥公司生产的一种抗锥虫药,属菲啶类产品中活性最高的一种,经在苏联中亚、非洲、亚洲试用证明,对骆驼、羊、牛的锥虫病非常有效。为考核TRYPAMID-IUM对耕牛伊氏锥虫病的防治效果,于1987年11月至1988年11月,在我省锥虫病严重流行地区兰溪市和金华县共防治耕牛41头,并以NAGANOL(纳加诺尔)作为同期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伊氏锥虫病又叫苏拉病.是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于家畜体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通过吸血昆虫机械传播。目前关于该病的报道几乎都是马、驴、骡和牛等动物,而山羊的伊氏锥虫病却很少有报道。近几年来,山羊的伊氏锥虫病时有发生.且发病早期难以准确诊断,治疗效果不明显,给山羊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