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华芬酶代替部分玉米饲喂蛋鸡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432羽24周龄罗曼蛋随机分成3组。试验1组小麦+1型华芬枰,试验2组小麦+Ⅱ型华芬酶,及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华芬酶可以代替部分玉米,不仅可以使成本降低30~35元/t,而且可以使产蛋率提高1.3%~2.1%,饲料转化率提高2.90%~3.3%,每产1kg鸡蛋盈利0.18~0.21元。  相似文献   

2.
用325日龄罗曼商品产蛋鸡进行的62d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在各处理日粮营养水平调到一致的基础上,以日粮中03%的快大快或03%的F替代日粮中3%以下进口鱼粉,对产蛋性能无明显影响,但能降低料蛋比,提高经济效益。3%鱼粉组、03%快大快组、03%快大快+15%鱼粉组和03%F组料蛋比分别为256∶1、244∶1、247∶1、253∶1,每kg产蛋所需饲料原料成本(以3%鱼粉组为100%)分别为100%、92%、96%、95%,03%快大快组低于03%F组37%。  相似文献   

3.
小麦代替玉米并添加酶制剂对育肥蛋公雏饲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彪  王成章 《饲料工业》1999,20(7):21-23
用小麦替代玉米—豆粕型饲粮(I组)中1/3(Ⅱ组)和2/3(Ⅲ组)比例的玉米并添加酶制剂,探讨其对育肥蛋公雏饲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组试验鸡的成活率相同、日采食量相近,说明应用小麦替代1/3或2/3玉米对其健康和采食无影响;虽然前后期3个组试验鸡的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Ⅱ组前后期分别比I组同期提高075%和157%,Ⅲ组前后期分别比I组降低000%和787%,即小麦替代1/3比例玉米对日增重有正的影响,但代替2/3时对日增重明显不利;饲料报酬I组、Ⅱ组基本一致,Ⅲ组较差;腿部色泽以I组最好,Ⅱ组次之,Ⅲ组黄色明显减退,严重影响商品性;Ⅱ组、Ⅲ组的毛盈利分别比I组低223%和929%,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目前在育肥蛋公雏饲粮中不宜用小麦代替玉米。  相似文献   

4.
用200只出壳艾维菌雏茵雏鸡随机平均分为4组,进行为期49天的饲养试验。在试验中,对照组喂给基础日粮,试验1组用95%基础日粮+5%处理鸡粪,试验2组用92%基础日粮+8%处理鸡粪,试验3组用90%基础日粮+10%处理鸡粪。结果表明:各组总增重(试验1组81.28kg,试验2组84.21kg,试验3组80.23kg,对照组81.25kg)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报酬(试1组2.16:1,试2组2.05:1,试3组2.14:1,对照组2.09:1)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1、2、3组及对照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0%、0、10%、4%,组间差异显著(P〈0.05);经济效益(每千克毛鸡成本试验各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68元、3.42元、3.51元、3.73元),以试2组为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选用40头45日龄的杜大长杂交断乳仔猪分为2组,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的基础上添加华芬酶Ⅱ型0.1%,以观察华芬酶在乳仔猪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饲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8.84%;饲料转化率提高9.95%;每千克增重降低饲料成本9.2%。  相似文献   

6.
加酶小麦日粮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选用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4头,公母各半,分为8组,统计检验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共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2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分别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处理1、2组。 对照1组为典型玉米—豆粕日粮,对照2组为小麦替代日粮中80 %的玉米,处理1、2组分别添加1.5‰的溢多酶838A和0.6‰的罗氏小麦酶(均是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全期日增重,处理1、2组分别比对照2组提高9.59 %和9.47 %(P<0.05) ;比对照1组提高4.07 %和3.95 %(P<0.05)。小麦日粮不加酶组与玉米-豆粕日粮相比,全期日增重降低5.04 %(P<0.05)。添加复合酶对生长猪日增重的提高幅度大于肥育猪,提示阿拉伯木聚糖的抗营养作用,在幼龄动物表现更为明显。以经济效益来衡量,当小麦价格低于玉米时,简单用小麦代替玉米,添加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饲用酶制剂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试验通过在降低3%和5%营养水平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英恒”饲用酶制剂0.1%和0.08%,探讨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降低3%营养水平+0.08%酶制组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2.47%(P>0.05),料肉比降低6.99%(P<0.05);降低5%营养水平+0.08%酶制剂组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51%,料肉比降低4.49%(P>0.05);降低5%和3%营养水平添加0.1%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的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均能显著降低料肉比(P<0.05)。加酶各组的经济效益都有所提高,降低3%营养水平+0.08%的酶制剂和降低3%营养水平+0.1%的酶制剂对照组相比经济效益都提高了8.26%。/  相似文献   

8.
种用公鸡繁殖期最佳营养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0~38周龄伊莎褐蛋用型父母代种鸡,研究了种公鸡繁殖期最佳营养水平。方法:选取30周龄体重接近伊莎褐蛋用型父母代种公鸡54只、种母鸡576只,种母鸡饲喂同一产蛋鸡料,种公鸡分别饲喂以下3种日粮,1号料高蛋白(18%)、高氨基酸(赖氨酸092%、含硫氨基酸066%)、高钙(36%),2号料低蛋白(132%)、低氨基酸(赖氨酸059%、含硫氨基酸046)、低钙(10%),3号料同2号料仅更换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结果:1、采用低营养水平日粮时同高营养水平日粮相比,种公鸡的精液品质、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种公鸡的体况无不良影响;2、采用种公鸡专用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使种蛋受精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分别提高215%、337%。  相似文献   

9.
种用公鸡繁殖期营养需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0~38周龄伊莎褐蛋用型父母代种鸡,研究了种公鸡繁殖期最佳营养水平。选取30周龄伊莎褐蛋用型父母代种公鸡54只、种母鸡576只,种母鸡饲喂同一产蛋鸡料,种公鸡分别饲喂以下3种日粮:1号料高蛋白(18%)、高氨基酸(赖氨酸092%、含硫氨基酸066%)、高钙(36%),2号料低蛋白(132%)、低氨基酸(赖氨酸059%、含硫氨基酸046)、低钙(10%),3号料同2号料仅更换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结果:(1)采用低营养水平日粮时同高营养水平日粮相比,种公鸡的精液品质、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种公鸡的体况无不良影响;(2)采用种公鸡专用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使种蛋受精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分别提高215%、337%。  相似文献   

10.
取3月龄断奶小尾寒羊9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只去势公羊,2只母羊)进行气体能量代谢试验。试验表明,日粮代谢能浓度为2300~2700kcal/kgDM、食入代谢能2600~4800kcal/kgDM时,甲烷气(CH4)呼出量24~33L/d,CH4能(CH4E)220~310kcal/d,甲烷能占食入总能的6%~9%,呼出气体甲烷浓度约为010%~017%。甲烷能与食入总能回归关系为:3~5月龄:CH4呼出量(L/d)=87106+00052x;CH4E(kcal/d)=789727+00500x;CH4E/GEI(%)=101504-00008x。5~7月龄:CH4呼出量(L/d)=115215+00045x;CH4E(kcal/d)=1088830+00428x;CH4E/GEI(%)=119441-00012x。  相似文献   

11.
三种微生态制剂对鲤鱼生长及抗应激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实践  薛敏 《饲料研究》2001,(11):14-16,29
1 试验目的  研究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北京市桑普生化技术公司研制的三种微生态制剂:复合酶制剂—益酶多、加酶益生素、抗应激剂对鲤鱼生长及抗应激效果。2 试验方案  试验饲料1#为基础配方,各原料成分含量及营养成分见表1;2#、3#饲料为基础配方中添加0.1%和0.2%复合酶—益酶多;4#和5#饲料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加酶益生素,添加量分别为0.1%和0.2 %(替代基础饲料中0.1 %、0.2 %的次粉);6#和7#饲料中分别添加01 %和02 %的抗应激剂(替代基础饲料中0.1 %、0.2 …  相似文献   

12.
黄连止痢散按2%的药料比拌入食物内让鸡自食,临床试验治愈率达967%,显效率33%,总有效率100%,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467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痊愈后一月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产蛋率分别为752%和60%,提高152%,试验组与对照组产蛋量分别为488、395g/只·d,提高35%,差异极显著(P<001);月增重,试验组较对照组每只多增重01kg,差异显著(P<005)。对社会扩大防治试验也取得直接经济效益5700万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毛蛋加工处理成毛蛋粉,以毛蛋粉为主料,配以营养添加剂、促产蛋剂、抗氧化剂、防霉剂等物质研制成毛蛋蛋白粉,分别替代蛋鸡饲粮中进口鱼粉的1/3、2/3、3/3进行饲养对比试验,结果以替代2/3效果最好,比对照组产蛋率提高12%,每只日均采食量下降16g,料蛋比降低007,每只蛋鸡1年可净增益438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我们于1997年12月26日至1998年3月15日在山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奶牛场对山西省饲料监察所研制的奶牛增乳预混料进行了为期80天的试验。试验采用单因子重复交叉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奶牛增乳预混料,头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增加083千克,提高5%,乳脂率提高02个百分点,每产1千克奶消耗精料048千克,比对照组减少004千克,降低77%。整个试验期,奶牛头日产奶收入比对照组增加149元,头日饲料成本比对照组减少016元,两项合计,头日效益比对照组增加165元。  相似文献   

15.
日粮中添加浓缩大豆磷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选出壳重相近、发育正常的400只1日龄的爱拔益加(ArborAcre)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研究近似能量和等蛋白情况下用改性浓缩大豆磷脂(SL,丙酮不溶物含量为62%)替代基础日粮(对照组)中豆油的25%、75%和100%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在1周~3周,对照组、25%SL、75%SL和100%SL组改性浓缩大豆磷脂的添加量分别为0%、1%、15%和25%,大豆油添加比例分别为25%、15%、1%和0%。在4周~6周,4组改性浓缩大豆磷脂的添加量分别为0%、15%、25%和35%,大豆油添加比例分别为35%、20%、1%和0%。在第7周,4组改性浓缩大豆磷脂的添加量分别为0%、2%、35%和45%,大豆油添加比例分别为45%、25%、1%和0%。结果表明,利用改性浓缩大豆磷脂替代肉仔鸡日粮中大豆油的25%具有较好的饲料转化效率。用改性浓缩大豆磷脂替代肉仔鸡日粮中大豆油的25%、75%和100%,对7周龄体重和饲料转化效率、腿肌比例和胸肌比例无显著影响。用大豆磷脂完全替代肉仔鸡日粮中的大豆油对7周龄体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无显著影响,而且有提高屠宰率、降低腹脂、改善肉质的?  相似文献   

16.
卢兴民  李广 《饲料工业》1998,19(10):18-19
本试验选用1日龄艾维茵商品代肉用仔鸡10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50只,于前期(1日龄~28日龄)和后期(29日龄~56日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3%、05%和07%的真菌酶制剂,分阶段统计增重、耗料量、饲料报酬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酶制剂添加水平在00%~05%区间渐次提高,在05%~07%范围内则有所下降,以添加05%的酶制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铁血素预防仔猪贫血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自制的铁血素1号、铁血素2号和市售富铁力三种高浓度仔猪补铁针剂,均按1ml/头剂量分别给初生仔猪肌注,35日龄断奶时,日增重依次比对照组高3529%、3235%、3456%(P<001),三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红蛋白含量,在12、25、35日龄时补铁的三个组均达到120~140mg/ml,而对照组仅为60~90mg/ml(P<0.01),其中1、3组与2组间差异亦极显著(P<001),1、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选用144羽伊莎公雏,7日龄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饲喂玉米基础饲粮(CC),大麦基础饲粮(BC);大麦基础饲粮+01%Avizyme-1100酶制剂(BF);大麦基础饲粮+0.1%浙江酶制剂(BZ)。结果表明7~21日龄雏鸡增重添酶组均高于大麦基础饲粮对照组;采食量增加不显著;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1)。21日龄时雏鸡血清T3水平添酶组亦高于大麦饲粮组,而T4水平则无多大差异;淋巴细胞转化率21日龄时BZ、BF组分别比大麦对照组高2457%和3101%(P<005),28日龄时分别高3953%(P<005)和7415%(P<001)。  相似文献   

19.
两种粗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00只1日龄石岐杂肉鸡,随机分成对照和试验两组CE1与CE2,每组两重复。饲以玉米基础日粮,CE1组添加01%由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与蛋白酶组成的酶制剂Ⅰ,CE2组添加01%含淀粉酶、蛋白酶与纤维素酶的酶制剂Ⅱ,试验期60d测定生产性能及有关消化器官参数。结果显示,CE1和CE2组鸡全期平均增重较对照组鸡分别提高709%和559%,料重比分别下降651%和521%,相对生长的增加持续到中期;三组的小肠相对长、胰腺相对重和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蛋氨酸铁螯合物对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国清  潘珂 《饲料工业》1999,20(7):17-19
蛋氨酸铁螯合物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的试验研究表明,蛋氨酸铁螯合物组比硫酸亚铁组,初产母猪首次配种受胎率平均提高72%,胎产活仔数平均增加037头,初产死胎率平均降低21%,断奶仔猪成活率平均提高29%,断奶至产后发情配种的间隔时间平均缩短135d;第2胎~第8胎的经产母猪的胎产死胎率降低71%~29.6%,断奶仔猪成活率相对降低31%~6.2%;饲喂蛋氨酸铁螯合物的母猪体况变化平稳,直至第8胎的仔猪仍具有较高的育成率。结果表明,在母猪日粮中应用蛋氨酸铁螯合物替代硫酸亚铁,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