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昆虫病毒与苏云金杆菌混用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农林害虫是生物防治的一种重要手段,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的昆虫病毒主要是杆状病毒科的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质型多角体病毒(CPV)、颗粒体病毒(GV)和痘病毒科的昆虫痘病毒(EPV).  相似文献   

2.
张格成  章瑾 《植物保护》1981,7(1):24-25
应用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防治害虫颇有前途。近年来美、苏等国对40余种害虫进行直接杀虫和导致不育的试验,对蚜、蚧、蚊、蝇和一些蛾类有较好的效果。国内应用防治农林害虫,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有明显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昆虫病毒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及其对寄生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昆虫病毒,包括核多角体病毒(NPV)、昆虫痘病毒(EPV)和颗粒体病毒(GV),在防治农林害虫中的应用及其对寄主寄生蜂影响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介绍了昆虫杆状病毒诱导细胞凋亡及基因工程研究的近况。  相似文献   

4.
昆虫病原线虫与其他杀虫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秋剑  韩日畴 《昆虫天敌》2001,23(4):170-180
昆虫病原线虫作为生物杀虫剂近年来已被人们所认识,并已广泛应用于防治多种农林害虫。本文介绍了昆虫病原线虫与其他杀虫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5.
鞘翅目昆虫是我国最常见的农林业有害生物,给农林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基于昆虫趋光性、趋色性和趋化性所研发的昆虫诱捕器作为一种绿色防控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林虫害的监测、预防和控制中,成为了害虫综合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害虫诱捕装置的设计原理及各因子对诱捕效率的影响是有效实施虫害绿色生物防控的前提,本文陈述了国内外害虫诱捕器的应用进展及设计原理,进而探讨不同因子(如形状、颜色、材质、引诱剂和高度等)对鞘翅目害虫野外诱捕装置诱捕效果的影响,旨在为提高装置诱捕效果提供借鉴和参考,加快新型诱捕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6.
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由于寄主范围广和主动侵染的特点,昆虫病原真菌在侵染、致死靶标害虫的同时,对包括天敌昆虫在内的非靶标节肢动物等会产生潜在的致病或亚致死风险。本文总结了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进展及对天敌生物的影响,并展望了昆虫病原真菌作为极具潜力的生物农药与天敌生物联合防治害虫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江西经济昆虫志是江西动物志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江西农业大学章士美教授主编,江西农业大学学报以专辑方式陆续出刊,现已全部出齐。内容计分四集,即:一、江西农林昆虫名录(上下册),二、江西农林害虫发生动  相似文献   

8.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与生殖隔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研究有了显著的进展。昆虫性信息素不仅已用于几十种农林害虫监测和虫情预报;而且已发展成为防治害虫的直接手段。 昆虫性信息素是昆虫雌雄个体间的相互联系的一种化学“语言”;是由性成熟的雌虫或雄虫分泌释放的微量化学物质,有人估计一头昆虫体内只含有微克级,甚至更少的量,这种物质能将同种异性昆虫诱来交尾,繁衍后代。然而在种类繁多的昆虫世界中,却很少发生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农林害虫已经成为国内外生物防治技术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昆虫病毒具有致病力强、专一性强、抗逆性强和生产简便等特点,随着分子生物学和  相似文献   

10.
基于昆虫趋光性和趋化性的诱杀技术是害虫综合治理(IPM)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监测与防治。本文系统综述了诱虫灯、色板等趋光性诱杀技术和植物源挥发物、昆虫信息素等趋化性诱杀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将来诱杀技术的研发重点和应用前景,进一步探明昆虫趋光性机制和嗅觉通讯机制,开发适用于靶标害虫精准诱杀的特异性趋光谱,提高信息化合物引诱效果的田间应用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农作物绿色防控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升级,害虫治理由化学防治到综合治理再到生态防控进行转移,诱杀技术已成为害虫生态防控的核心技术之一。昆虫诱捕器的研制已发展成由简单到复杂,功能更加多样和实用,现广泛应用在蔬菜、果树、花卉、茶叶、森林等农作物和林业植被的害虫诱杀方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期望未来在绿色植保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从农林作物害虫的监测和诱杀防治的角度考虑,对不同构造以及诱集昆虫种类的诱捕器进行了分类,阐述了诱捕器的悬挂高度、布设密度、形状、大小和颜色以及诱芯载体颜色、光源波长等因素对害虫诱捕效率的影响,旨在为农林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余有森 《昆虫天敌》1995,17(3):138-139
寄蝇在农林害虫寄生性天敌昆虫中是较重要的一个类群,在近年来的水稻害虫天敌资源调查工作中,收集到寄生于直纹稻苞虫Parnara gutatus的寄蝇种类比较多,发现在抑制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大蜡螟诱集法从土壤中分离昆虫病原真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USINGTHE"GALLERIABAITMETHOD"FORISOLATIONOFENTOMOPATHOGENICFUNGIFROMSOILGAOSongNONGXiang-qunDENGChun-sheng(InstituteofBiologicalControl,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Beijing100081)利用昆虫病原真菌防治农林害虫的研究和应用,近些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公众环保意识增强,要求更多更广泛地使用真菌杀虫剂来防治害虫,使研究昆虫病原真菌的工作日益显得重要起来。通常采集菌株的方法是收集自然感病僵虫在室内保湿培养后分离。但寻找僵虫的工作量大,花费时间多且受季节影响…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95年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上学术交流的内容看出,90年代以来,我国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事业发展迅速,在利用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农用抗生素、昆虫激素和生物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应用于防治农林作物病、虫、杂草的综合治理中,取得明显效果。据统计近年来全国生防面积达3.5亿亩(林晃1995)。生物防治对象有20多种主要农作物的病虫害。生防技术已成为水稻、小麦、棉花、玉米、果树、蔬菜、林木及贮粮等病虫综合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当前存在的问题仍然是化学农药的矛盾与挑…  相似文献   

15.
叶正楚 《植物保护》1964,2(3):144-144
3月10日至17日,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昆虫学会在武汉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林害虫生物防治学术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52人,共提出了有关天敌昆虫和昆虫病原微生物方面的论文132篇。  相似文献   

16.
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是果实中为害最大、发生面积最普遍的食心虫类害虫之一。应用昆虫信息素防治害虫作为一种生物防治技术,具有专一性强、无公害、不伤天敌等优点,国内外对其研究和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并在多种农林害虫的治理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本文就桃小食心虫分布、寄主、成虫行为的昼夜节律、性信息素的分离和鉴定、性信息素的人工合成及田间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紫花苜蓿病虫种类及害虫天敌的调查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严林  梅洁人 《植物保护》1996,22(5):24-25
1989~1993年在青海省西宁、格尔木、海晏、共和、德令哈、循化、化隆等地紫花苜蓿种植区,对紫花苜蓿上的病害和昆虫种类及病虫优势种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上述地区的紫花苜蓿有病害6种,主要为褐斑病、霜霉病和根腐病;害虫16种,主要为豌豆潜叶蝇、苜蓿叶螨和绿芫菁等,天敌昆虫13种,主要有瓢虫、狼蛛、食蚜蝇、草蛉等和传粉昆虫13种,主要有切叶蜂、蜜蜂、隧蜂等。  相似文献   

18.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寄主十分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国内外应用于多种农林害虫的防治。在害虫种群数量的自然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往白僵菌菌种选育。多以田间分离株为出发菌株。选育出的菌株,性状分离严重,优良性状仅能保持6-8代。  相似文献   

19.
上篇笔者已将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所属自、科,作了简介,本文拟再就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生情况,加以概述,这样在农林害虫的综防中,对那些昆虫应予保护利用,就可了解得较全面了。现分下列几项内容来谈:一、那些目、科昆虫中有寄生性天敌膜翅目中包含寄生性天敌最丰富,防效亦较明显,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赤眼蜂,次有姬蜂,茧蜂、蚜茧蜂、蚜小蜂、黑卵蜂、姬小蜂、跳小蜂、金小蜂、肿腿蜂、螫蜂、长尾小蜂、平腹小蜂等科,其中多数科全部种均属寄生性,有些科以寄生性为主或各占一定比重,前者如长尾小蜂,后者如广肩小蜂,也有个别科寄生性…  相似文献   

20.
花生害虫是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刺吸类害虫为害日益加重,蓟马科害虫为害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直接影响了花生产业的发展。本研究采用色板诱集法分别对黄淮海4省7个地区花生产区昆虫种类和优势种发生动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鉴定出昆虫93种,隶属于6目67科,其中,缨翅目在个体数量上占优势地位,为黄淮海花生产区的优势昆虫;对黄淮海7个地区黄板诱集昆虫种类特征指数进行了分析,多样性指数在0.680 4~1.583 9范围内,均匀度指数在0.235 7~0.518 1之间,优势集中性指数在0.313 2~0.740 0之间。根据形态学特征,确定黄板诱集花生田害虫优势种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明确其发生高峰期为6月下旬。本研究为黄淮海花生产区主要刺吸类害虫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