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朊病毒 (Prion)是一类能引起人和动物的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病原因子 ,它的化学本质是一种蛋白质侵染颗粒 ,具有不同于病毒的生物学性质与理化性质。细胞型朊病毒蛋白 (PrPC)经过折叠可转变为致病型朊病毒蛋白 (PrPSC)。目前人和大多数动物的PrP基因序列已经被测定 ,这也为朊病毒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酵母朊病毒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朊病毒仅由蛋白质组成的假说  相似文献   

2.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或称朊病毒疾病)是一类引起人和动物的神经组织退化的疾病.包括人的震颤病,雅克氏病(CJD),吉斯综合症(GSS)和致死性家族失眠症(FFI)以及动物的疯牛病、羊骚痒病。牛海绵状脑病(BSE),又称疯牛病,是牛的一种神经性、渐进性、致死性疾病,病原为朊病毒,是一种无核酸的蛋白性侵染颗粒。动物采食含有朊病毒的肉骨粉可引起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朊病毒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一种传染源),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它可以引起人类和其他哺乳类动物致命性脑病。目前,很多学者对正常蛋白转化成朊病毒的途径进行研究。有的学者试图通过对大鼠的研究,获得更多关于可传染的海绵状脑病(TSEs)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朊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朊病毒(Prion)是一种不含核酸的蛋白浸染因子,主要引起人和动物中枢神经疾病,即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目前,由其引起的朊病毒病在世界多国发生,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并对人类健康构成很大威胁.本文就朊病毒的研究历史、朊病毒蛋白、朊病毒复制及其致病机理作了综述,并提出朊病毒研究中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  相似文献   

5.
《北方牧业》2007,(2):22-22
<正>绵羊痒病由朊病毒引起。通常发生于2~4岁的羊,以3岁多的羊发病率最高。该病可经口感染,也可因体表伤口被含朊病毒的胎盘或体液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6.
朊病毒是一种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的病毒,可以引起人类扣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朊病毒病与艾滋病并列成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顽疾。作者分别从病毒特性、感染途径和致病机理等方面,阐述了朊病毒的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由朊病毒引起的代表性疾病绵羊痒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病理变化、临床诊断要点及其综合防治措施,供广大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朊病毒是一种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的病毒,可以引起人类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朊病毒病与艾滋病并列成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顽疾。作者分别从病毒特性、感染途径和致病机理等方面,阐述了朊病毒的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由朊病毒引起的代表性疾病绵羊痒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病理变化、临床诊断要点及其综合防治措施,供广大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朊病毒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朊病毒是一种无核酸但具有感染力的异常朊蛋白,可引起人和动物的神经退行性病变,该病结局是死亡。作者就朊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机理,局部组织P rP sc聚集分布与P rP sc对神经组织损伤的关系、朊病中正常P rP c生理功能、细胞死亡可能机制、朊病中的神经炎—小胶质细胞的反应、补体激活作用;朊病毒外周神经系统感染机理,入侵门户、胞内转运机制、外周感染靶器官、胞内聚集与复制、神经入侵及朊病进程中已发现的几种受体细胞的重要作用等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引起牛海绵状脑病(BSE)的朊病毒对一般的热处理(120℃左右蒸气灭菌)及酶处理有极强的耐受力。因此急需开发使其灭活的方法。最近日本国立动物卫生研究所和明治制果公司的研究人员从bacillus属菌中筛选出一株对朊病毒有极强分解能力的  相似文献   

10.
朊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朊病毒是一种不含核酸的蛋白浸染子,主要引起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疾病。目前,由其引起的朊病毒病在世界多国已有发生,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并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很大威胁。该病毒蛋白是一种膜糖蛋白,至少有两种基本形式,即PrPc与PrPsc,PrPsc对紫外线及消毒剂有很强的抵抗力;朊蛋白基因是单拷贝基因,高度保守,但在物种间可能存在易感性相关基因。病毒的复制呈指数增长过程,需朊病毒结合因子参与。病毒的致病性在于正常的朊病毒蛋白PrPc转变为PrPsc,PrPsc是发病的直接原因。另外,对其检测和防治目前也有了新的方法及措施。文章就朊病毒概念、蛋白、基因、复制、致病机理及检测与防治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朊病毒(Prion)是1982年美国生理学家Prusiner及其同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突破经典病毒学理论而提出的〔1〕,认为绵羊瘙痒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尚未证实有核酸结构的蛋白质侵染颗粒,将其称为朊病毒蛋白(Prion),简称PrP,其传染性高,抵抗力强,可引起人和动物的传染性神经退行性疾病(T  相似文献   

12.
朊病毒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朊病毒病是由一种新型蛋白感染因子引起的人和动物可转移神经退化性疾病,又称海绵状脑病,最终可导致患者死亡.作者就朊病毒的致病机理,从朊病毒学说,致病性、生物学特性进行阐述,并从病原基因遗传结构特点,致病蛋白的结构特点和形成机制作以综述,为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朊病毒及疯牛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等国家疯牛病 (BSE)的流行和Pruisner博士发现朊病毒 (Prion) ,使朊病毒及朊病毒病的研究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朊病毒是一种新型的蛋白感染因子 ,能引起人和动物的可转移性神经退化疾病 ,如BSE、人的克亚氏病 (CJD)等。1 朊病毒1 .1 肮病毒的发现早在 2 0 0多年以前 ,英国的牧人就注意到羊的一种致死性疾病 ,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兴奋、瘙痒、共济失调、全身瘫痪直至死亡 ,即羊的痒病 (Scrapie)。本世纪初 ,M .fadyian提出该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1 936年Cuille等发现瘙痒因子有传染性 ,用滤…  相似文献   

14.
痒病又称慢性传染性脑炎,又名“驴跑病”、“瘙痒病”或“震颤病”,是由痒病朊病毒引起的成年绵羊(也可见于山羊)的一种缓慢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诊特征是潜伏期特别长,患病动物共济失调,皮肤剧痒,精神萎顿,麻痹,衰弱,瘫痪,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已建立的抗朊病毒药物筛选模型,研究钩藤提物对酵母朊病毒细胞模型的治疗作用。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钩藤提取物的方式,利用酵母朊病毒[PSI+]表型分析方法和蛋白水平的半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分析钩藤提取物抗朊病毒的效果。结果显示,钩藤醇提取物对感染朊病毒酵母[PSI+]作用5d后的治愈率为5%,而水提取物没有治疗效果。蛋白水平检测进一步说明钩藤醇提取物具有抗酵母朊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两面针水提物的抗朊病毒作用,借助酵母朊病毒[PSI+]表型系统分析两面针水提物对[PSI+]表型的治疗作用,引入半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在蛋白水平分析两面针水提物对酵母朊病毒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两面针水提物浓度为125 mg/mL时,作用酵母朊病毒[PSI+]细胞5d的治愈率为90.2%;并且两面针水提物浓度在25 mg/mL~125 mg/mL范围内,药物剂量与酵母朊病毒[PSI+]表型治疗效果呈现较好正相关性.蛋白水平试验表明两面针水提物作用酵母朊病毒[PSI+]细胞5d后红色菌落的朊病毒聚集体大小与[psi-]相似.  相似文献   

17.
朊病也称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目前研究认为主要由3种原因引起:一是遗传性因素:由于编码PrPc的基因发生致病性突变所造成;二是后天获得性因素:由外源性的朊病毒感染引起;三是散发性因素:由不明原因造成.朊病是由朊病毒(即PrPSc)所引起,朊病毒能够自我复制,而且具有蛋白酶抗性,是目前惟一确定的病原因子.PrPSc的复制是通过正常细胞朊蛋白即PrPc转变而来.  相似文献   

18.
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感染因子—朊病毒 ,通常可以耐受蛋白水解和轻度的蛋白解离过程 ,利用 Bacilluslicheniformis PWD- 1株产生的细菌角蛋白酶 ,我们探索了牛海绵状脑病和羊痒病脑干组织的朊病毒蛋白能完全水解的条件。对脑干匀浆中朊蛋白的致病异构体 Pr PSC采用 West-erm blotting和多种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发现 ,对脑干组织匀浆在 10 0℃处理后采用角蛋白酶裂解 ,可以使脑干中的 Pr PSC降低到免疫化学检测不到的水平。蛋白酶 K和其它2种枯草杆菌蛋白酶对其也有效 ,但是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没有效果。这种酶裂解过程可以促进医学和实验室设备朊蛋白去污剂的研制 ,该酶解方法对朊病毒失活效力的检测 ,最终依赖鼠生物学检测法验证  相似文献   

19.
<正>瑞士苏黎世大学、苏黎世医院大学和图宾根大学的研究表明,空气传播的朊病毒具有传染性,可致牛的海绵状脑病(BSE)或克雅氏病。他们针对科学实验室、屠宰场和动物饲料推荐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朊病毒是一个超出经典病毒学和生物学的全新概念。1982年,美国生理学家Prusiner经过大量试验,突破经典病毒学理论提出了朊病毒概念,认为绵羊瘙痒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尚未证实有核酸结构的蛋白质浸染颗粒,并将其称为朊病毒蛋白(PrP)。朊病毒是医学生物学领域中至今尚未彻底弄清、与病毒和类病毒都很不相同的一种蛋白质浸染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