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树种,不同混交比及不同覆盖率的松林内马尾松毛虫发生危害情况的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抑制马尾松毛虫灾害的松林经营最佳指数为0.2-0.4。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长沙县丘陵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进行调查研究,选取生物途径、生境途径以及生态系统功能途径3个诊断途径,采取多途径综合诊断的方法对丘陵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退化程度进行诊断,确认其退化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松林生态系统退化程度与马尾松毛虫灾害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灾害发生程度与生态系统退化程度关系密切。生态系统退化越严重的地区,马尾松毛虫灾害越严重,退化较轻的地区,马尾松毛虫灾害较轻或不发生。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马尾松毛虫灾害与松林林分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灾害与松林林分状况关系密切,松阔混交林、国外松占40%以上松林和植被覆盖度达90%以上的松林一般不发生松毛虫灾害。松林蓄积量越大,松毛虫发生面积越小。  相似文献   

4.
中方县现有马尾松林面积11103公顷,为我县的主要绿化用材树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县对马尾松毛虫进行了综合治理,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危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近几年来,思茅松毛虫在我县的局部松林呈块状分布,主要危害马尾松林,其食量比马尾松毛虫更大,局部发生区危害较重时出现了针叶稀疏、光干现象,林相从远处看就象被火烧过一样,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为此,我们采用两种农药对其进行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5.
乐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现有马尾松林面积3.47万公顷,属马尾松毛虫偶灾区。一方面自然条件适宜于松毛虫种群增殖,同时也存在许多抑制其增殖的制约因子,两种作用交替变化,形成了典型的三年一次周期性大发生势态(如图1)。从图1不难看出,各发生周期总发生...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择相似的地理条件,对马尾松毛虫不同发生类型和实施不同持续控制技术措施的马尾松林进行调查研究,经分析认为:马尾松林生态环境因子是影响马尾松毛虫种群消长的重要因素,马尾松林中马尾松重要值愈小,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和昆虫多样性指数愈高,松林自控松毛虫能力就愈强;反之,松林中马尾松重要值愈大,,植物种类和昆虫多样性指数愈低,松林自控能力差,松毛虫易暴发成灾,通过对不同发生类型的松林采取不同持续控制技术措施,可增强松林自控能力,从而达到持续控制虫灾的目的,并据此提出了持续发展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生物灾害管理学角度,设计了马尾松毛虫灾害科学管理技术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马尾松毛虫灾害管理策略,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庚华 《绿色科技》2019,(7):112-113
指出了马尾毛虫是危害松木的主要害虫,为了防止马尾松毛虫暴发成灾,根据其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作出预测并及早进行综合防治,可减少此虫的发生灾害减轻对松林危害程度。为此,提出了马尾松毛虫的防治策略及主要防治技术措施,以保护资兴的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促进资兴市林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主次要食叶害虫与天敌种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尾松林中的若干次要食叶害虫是马尾松毛虫的寄生或捕食性天敌的转主寄主,从而使马尾松纯林至少有6条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沿着这6条食物链流动的48条能流线。因此,只要合理地实施人工防治,不滥用化学杀虫剂,能够提高马尾松纯林的自然控制能力,有利于控制马尾松毛虫灾害,并达到综合防治多种食叶害虫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蜘蛛群落在马尾松林中的地位和作用规律,于1995年4月至1996年6月对湖南新邵、长沙、岳阳3县不同立地条件马尾松林抽样调查90块样地.马尾松林蜘蛛群落计有25科62属107种.在马尾松林垂直分布的4个层次中蜘蛛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灌木层的蜘蛛种类最丰富,林冠层次之.这两层蜘蛛对整个蜘蛛群落的稳定和控制害虫危害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树干层和地面层蜘蛛处于过渡和补充地位.植被盖度对蜘蛛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有显著影响,林龄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宁海县基岩海岸马尾松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省基岩海岸的马尾松林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马尾松林的胸径生长基本上呈正态分布,为稳定的群落结构。马尾松林分生产力较低,仅为4.67m3/hm2·a,局部林分生产力较高,同时不同地位指数级的林分生产力差异明显,林分平均高与平均优势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梧州岑溪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土地总面积27.7万公顷,林地面积20.5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9.4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877万立方米,其中马尾松林面积11.6万公顷,总蓄积量68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2.9%。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小明 《林业科学》1994,30(1):88-92
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模拟研究马小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875)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平衡点,摸拟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马尾松林的主要害虫,其发生的面积广,造成的损失大。因此,对其种群动态的研究不但具有昆虫种群生态学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害虫...  相似文献   

14.
摘要: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湖北大别山区现有马尾松林类型与特征、马尾松林演替过程及低效马尾松林判别和调控技术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①将湖北大别山区马尾松林分为2个类型组、12个类型;②湖北大别山区马尾松林群落演替可分为4个阶段,处于向地带性植被渐进过渡的群落类型,具有不稳定性;③选择立地因子和林分结构因子等6个指标,将马尾松林分质量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1,2级为良,3级中等,4,5级为差;④在分析湖北大别山区马尾松林演替规律及群落树种生长特性基础上,结合当地马尾松林的经营目标,制定了低效马尾松林调控技术流程,提出了具体的调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寄生马尾松毛虫卵期的寄生蜂有10多种,优势种有赤眼蜂、黑卵蜂、平腹小蜂。通过研究不同林分类型的马尾松毛虫卵期天敌寄生率的变化,探讨马尾松毛虫卵期寄生性天敌对马尾松毛虫的控制作用。利用接种式调查方法对东至县金寺山林场马尾松毛虫卵期天敌寄生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不同林分类型条件下,第二代卵期黑卵蜂寄生率马尾松林样地大于湿地松林样地,黑卵蜂平均寄生率差异性显著,说明马尾松林和湿地松林样地内黑卵蜂寄生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林分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多模型选优法,确定了马尾松单木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的生物量预测模型,编制了二元生物量表.同时提出了马尾松林分生物量的预测方法和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松阳县马尾松林下阔叶化改造结果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松阳县8种类型马尾松林阔叶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林阔叶化过程中,差异主要表现在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这两个性状上,对胸径、树高和冠幅无显著影响。主成分分析评价8种类型马尾松林阔叶化差异,其优劣依次为:马尾松-枫香〉马尾松-细柄蕈树〉马尾松-香樟〉马尾松-苦槠〉马尾松.云山白兰〉马尾松-乳源木莲〉马尾松-青岗〉马尾松-木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先用立地指数比较樟木头林场低山丘陵区5组立地类型组马尾松林生产力的差异性,次用逐步回归方法找出了影响当地马尾松林生产力的主导因子是坡形与部位,最后还判断了主导因子对松林生产力的作用程度。所建立的回归方程 y=10.5625x_2+13.2222x_4-0.007625x_1-5.7625可作该场培育马尾松用材林选择立地和生产力预测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荒山造林先锋树种之一。我省江淮丘陵地区大面积营造的马尾松林,同样也表现出耐干旱薄、生长速度较快、木材用途广泛等优点。寿县八公山林场属马尾松分布的北缘地区,1957-1962年曾先后营造马尾松纯林达3473亩,这些林分均已进入中龄林阶段。通过对八公山林场马尾松林分生长状况的多年观测调查。总结并研究其适应性和发展前途,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金华市地处浙江中部、金(华)衢(州)盆地东侧,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发展林业生产。全市有马尾松林28.74万公顷,其中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丘陵岗地上的有11.33万公顷。这些低丘山岗上的松林经常遭受马尾松毛虫危害,常年发生面积约3~5万公顷。松林受害后,轻者影响生长,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