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球毛壳菌ACCC30566木聚糖酶生产低聚木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玉米芯生产粗木聚糖,再用球毛壳菌 ACCC30566木聚糖酶液酶解粗木聚糖,获得低聚木糖,最后对低聚木糖进行提取纯化,并用薄层层析法初步测定了低聚木糖成分.结果表明:球毛壳菌ACCC30566木聚糖酶酶解产物主要成分为木二糖、木三糖、木四糖等低聚木糖,葡萄糖含量较少.该菌株所产木聚糖酶成分较纯,纤维素酶含量较低.可以用来生产低聚木糖.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木聚糖酶国标底物短缺,并筛选可用于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木聚糖酶,首先以甘蔗渣和榉木来源的木聚糖替代GB/T 23874-2009 《饲料添加剂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中规定的底物检测木聚糖酶活力,同时采用木霉和毕赤酵母木聚糖酶酶解不同木聚糖底物和玉米芯木聚糖,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酶解产物组分进行分析,并初步优化玉米芯木聚糖酶解条件。结果表明:与GB/T 23874-2009 《饲料添加剂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中规定的底物检测结果相比,榉木木聚糖(Megazyme)检测结果与原底物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而甘蔗渣木聚糖检测结果偏高,但稳定性良好,两者均可替代原底物进行木聚糖酶活力检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毕赤酵母木聚糖酶水解不同底物的木二糖含量较木霉木聚糖酶的高,而木糖含量则相反。利用3种木聚糖酶同步水解玉米芯粉木聚糖,毕赤酵母木聚糖酶水解玉米芯粉木聚糖的产物中90%以上为低聚木糖,其中木二糖占72.54%,木三糖占17.86%,接近木聚糖酶Shearzyme 500L水解产物中的低聚木糖比例,高于木霉木聚糖酶,具有制备低聚木糖的应用潜力。毕赤酵母木聚糖酶水解玉米芯木聚糖的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60℃、pH 4.8,玉米芯底物浓度0.10g·mL-1,酶解时间24h,在此最优条件下玉米芯木聚糖的水解率可达76%。  相似文献   

3.
探讨3种菌株所产木聚糖酶组分及其酶解产物的差异,为酶制剂和功能低聚木糖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SDS-PAGE电泳,研究黑曲霉C71、康宁木霉M46及XYNB重组工程菌G81所产的木聚糖酶同工酶。结果表明,C71、M46及G81分别产3种、4种和2种木聚糖酶同工酶;以桦木木聚糖为底物,在酶添加量为70U/g、底物20g/L、反应时间10h条件下进行酶解,采用TLC及HPLC分析酶解产物。TLC结果表明,C71和M46酶解液中含有木糖、木二糖和木三糖;G81酶解液中含有木二糖、木三糖和木四糖。HPLC结果表明,C71酶解液中木糖、木二糖和木三糖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4、1.3和1.7g/L;M46酶解液中木糖、木二糖和木三糖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1.8和2.1g/L;G81酶解液中木二糖、木三糖和木四糖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6、2.7和1.4g/L。不同菌株所产木聚糖酶组分及其酶解产物存在差异,低聚木糖的研发应根据酶学特性,选择不同的单一或复合酶制剂。  相似文献   

4.
研究利用木聚糖酶酶解小麦麸皮制备低聚木糖。采用正交旋转组合实验优化设计,确定木聚糖酶酶解制备小麦麸皮低聚木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底物浓度为10.5%,加入酶量为1 000 IU/g底物,水解温度为53℃,水解时间为5.5 h,最终得到酶解液中低聚木糖的平均聚合度为2.18,总还原糖含量为5.83 mg/mL。并通过HPLC分析确定酶解液中主要含有木二糖、木三糖、木四糖、木五糖等低聚木糖组分,且低聚木糖(木二~木五)的相对含量达64.41%。说明此水解条件能够较好的制备低聚木糖。  相似文献   

5.
关于低聚木糖的浅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低聚木糖的结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应用及其生产与提纯的各种方法,特别重点讨论了木聚糖酶解产低聚木糖。由于低聚木糖是由木聚糖水解得到的,本文还论述了木聚糖的来源、结构及从原料中提取木聚糖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低聚木糖的结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应用及其生产与提纯的各种方法,特别重点讨论了木聚糖酶解产低聚木糖.由于低聚木糖是由木聚糖水解得到的,本文还论述了木聚糖的来源、结构及从原料中提取木聚糖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碱法提取玉米芯木聚糖的最适条件,对玉米芯木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提取的不同木聚糖进行酶解。结果表明:碱法提取玉米芯木聚糖时,在100g/L NaOH、1∶20固液比、60℃、3h的条件下进行一次性提取,木聚糖得率达29.45%。提取液离心可得到纯度达80.5%的水不溶性木聚糖(wis-X),乙醇沉淀得到的水溶性木聚糖(ws-X)纯度为6.4%。wis-X的酶解产物是木糖和3种低聚木糖,ws-X的酶解产物是葡萄糖和3种低聚木糖。因此,玉米芯是制备wis-X和低聚木糖的理想原料,从简化工艺和节约成本角度考虑,碱提前不需稀酸预处理,适宜条件下提取1次即可。  相似文献   

8.
吴华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394-4396
[目的]对1株产胞外耐热木聚糖酶的链霉菌XP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降解木聚糖的产物进行鉴定。[方法]分别对该菌摇瓶发酵产酶的培养基组成、培养基初始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装液量进行了优化,并以燕麦木聚糖为底物,采用薄层层析法考察了粗酶对底物的水解产物组成。[结果]该链霉菌的液体发酵产酶的最佳培养基为:稻草3.0%,NaOH0.2%,KH2PO40.5%,(NH4)2SO40.5%,培养基起始pH值为7.5,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72h,摇床转速190r/min,250ml的三角瓶装液量为60ml。用该菌产生的胞外粗木聚糖酶酶液酶解燕麦木聚糖,降解产物主要为木二糖和木三糖,没有产生单木糖。[结论]该研究为木聚糖酶生产菌株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酶解产物表明该酶在低聚木糖的制备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低聚木糖的制备及其对益生菌体外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玉米芯微波消解-内切木聚糖酶水解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以低聚木糖的得率为主体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时影响低聚木糖得率的微波消解过程和内切木聚糖酶水解过程的因素与水平进行研究,并考察获得的低聚木糖对益生菌的体外增殖作用.结果表明:玉米芯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处理压力1.6 MPa,微波处理时间5 min,内切木聚糖酶用量140 U·g-1,酶解时间6 h;在最适条件下,玉米芯酶解液中低聚木糖的得率为82.5%,质量浓度为11.02 g·L-1;低聚木糖对益生菌的体外增殖实验表明,低聚木糖添加量在0.2%和0.4%时,分别可以对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起到最好的增殖作用,分别达到311%和183%,添加量进一步提高反而会抑制这2种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芯为原料,超微粉碎后,经高温高压预处理,采用复合酶法提取玉米芯低聚木糖,利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制备的低聚木糖进行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酶法制备玉米芯低聚木糖的最佳工艺为:m(木聚糖酶)∶m(纤维素酶)∶m(半纤维素酶配)=3∶1∶3,复合酶的添加量为2%,温度50℃,最适pH 5.0,酶解时间60min;组分分析表明,玉米芯低聚木糖提取液中主要为木糖、木二糖、和木三糖,提取率分别为1.495%、3.727%、1.949%。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采用酸酶法水解玉米芯中的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条件.玉米芯预处理工艺:用60 ℃水浸泡玉米芯12 h,过滤,保留滤渣.玉米芯酸预水解条件:按固液比1∶6加入2.0 g/L的稀硫酸液,120 ℃预水解60 min,溶出总糖量15.01%,平均聚合度2.16.酶水解条件:pH值4.8,加酶量40 IU/g玉米芯,50 ℃水解4 h,溶出总糖量20.32%,平均聚合度1.74,玉米芯酸酶水解液中低聚木糖的相对含量达到62.37%.  相似文献   

12.
考克氏菌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到1株具有木聚糖酶活性的考克氏菌(Kocuria sp.Mn22),用单交法研究了不同单因素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水不溶性和醇不溶性木聚糖诱导该菌株比水不溶性木聚糖诱导产酶量高;较低浓度的Tween 80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具有诱导作用,而高浓度的Tween 80会抑制木聚糖酶的产生;Triton X-100具有抑制作用.对考克氏菌液体发酵条件的正交试验表明:以水不溶性和醇不溶性木聚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pH 8.5,Tween 80添加量为0.2%,发酵68 h后,菌株的最高酶活力可达到148.7 IU/mL.  相似文献   

13.
克隆含有信号肽碱性木聚糖酶基因(xynA)片段与依赖转录起始因子σB的启动子PgsiB片段,将其克隆至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穿梭载体上,并转化入枯草芽孢杆菌WB700菌株,获得重组菌BXS-W.当细菌生长至对数期中期时,施加不同的应激处理,采用DNS法测定木聚糖酶活性.结果显示,获得了xynA与PgsiB片段;成功构建表达载体pBXS,并获得重组菌株BXS-W;应激试验表明,施加的5种应激条件均极显著提高(P<0.01)木聚糖酶基因的表达量,其中以乙醇应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将一株近海温泉耐热菌ZH1的16S rDNA克隆至pUCm-T载体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NCB I上进行BLAST分析,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将该菌株归属为Geobacillus sp.ZH1.在65℃条件下的产酶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产脂肪酶、木聚糖酶和碱性磷酸酶.以菌株ZH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羧酸酯酶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将目的基因克隆至pUCm-T载体后进行测序,得到了741 bp的DNA片段.BLAST分析显示,目的基因预测编码羧酸酯酶,包含246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15.
类芽孢杆菌木聚糖酶产生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从富含半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出115株产木聚糖酶的菌株,以DNS法从中筛选出一株木聚糖酶酶活最高的细菌,经16S rDNA鉴定其为类芽孢杆菌。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得出该菌株的最佳产酶培养基为:玉米芯木聚糖30.0g/L、胰蛋白胨6.0g/L、K2HPO45.0g/L、吐温803.0g/L。用此配方对菌株进行摇瓶培养,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7.0、温度32℃、摇床转数220r/min,在此条件下培养96h,发酵液中木聚糖酶活力达到194.67IU,是未经优化的基础产酶培养条件产酶能力的1.58倍。  相似文献   

16.
试验对黑曲霉进行紫外诱变,结合透明圈法和DNS法从中筛选出一株酶活较高的突变株N86,并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N86的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优成分为:麸皮2g,硫酸铵1.0%,葡萄糖0.1%,磷酸二氢钾0.2%,七水合硫酸镁0.05%,吐温-80为0.1%,培养基pH6,250mL三角瓶装液50mL,突变株酶活最高达139IU·mL-1,产酶高峰在72h左右。  相似文献   

17.
薛英丽  邬应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1993-11995
[目的]筛选紫色红曲霉木聚糖酶,并研究其酶学性质。[方法]采用平板筛选和固体培养方法获得了产木聚糖酶较高的紫红曲霉(Monascus pupureus)533。采用50%~70%硫酸铵盐析、Sephadex G-25凝胶层析、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S-200凝胶层析进行纯化。最后,研究温度、pH、金属离子和化学物质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经分离纯化后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6.0 kD的木聚糖酶。木聚糖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7℃;最适反应pH为5.5,pH稳定范围为4.5~5.5;Ca2+、Fe2+、Na+和Tween 80对酶活力有激活作用;Mn2+、Tris、EDTA、尿素和SDS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Cu2+和K+对酶活力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筛选到1株高产木聚糖酶的紫色红曲菌株,扩大了产木聚糖酶的菌株范围。  相似文献   

18.
王瑞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337-4339
从草鱼肠道中分离筛选出6株产木聚糖酶的菌株,从中挑选产酶量最大的菌株测定酶液活力,并采用壳聚糖、海藻酸钠等固定游离酶.结果表明,与游离酶相比,壳聚糖固定酶的最适pH向碱性方向偏移,海藻酸钠固定酶的最适pH向酸性方向偏移.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有较高的最适温度和较强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F19中克隆得到木聚糖酶基因xynA.将不带原基因信号肽编码序列的xynA基因段以正确的阅读框架克隆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载体pET-28a(+)上,并转化E.co-li BL21,获得重组工程菌BLX1.经过IPTG诱导,xynA获得特异性表达,其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和胞内可溶性蛋白2种形式存在.经过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24 ku.酶学分析表明,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5.0,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