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矢尖蚧是我国杧果产区的重要害虫之一。通过田间和室内观测,调查矢尖蚧在杧果上的为害特点、各虫态主要特征、发生规律,以及设施大棚内9个杧果品种的矢尖蚧虫害发生程度。结果表明,矢尖蚧可为害杧果枝干、叶片和果实;雌虫经历2个若虫阶段和1个成虫阶段,雄虫经历2个若虫阶段、预蛹、蛹、成虫5个时期。金水仙杧和沙华绿杧的矢尖蚧为害程度最轻,桂热杧10号的为害程度最重;树冠下层为矢尖蚧为害最严重的部位,中层树冠次之,上层最轻或不受为害;第1代若虫孵化盛期为施药防治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刘开春 《落叶果树》2004,36(4):31-31
山茱萸蛀果蛾又名石枣虫、萸肉虫、药枣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在陕西省秦巴山区的山茱萸产区发生尤为严重,受害果率一般为30%~40%,严重园片达70%以上。2000~2003年笔者在丹凤县流岭山区的寺坪镇、月日乡、花园乡、竹林关镇等重点山茱萸产区,对山茱萸蛀果蛾的发生及为害特点进行了观察和防治,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福州市园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杧果以其挺拔俊秀的外形、香甜诱人的果实赢得人们的喜爱,作为一种常用的园林绿化树种被广泛种植。由于园林绿地多在街头道路两旁,立地条件差,小气候环境恶劣,植物生长状况不良,易滋生各种害虫。笔者经调查发现,福州园林绿地杧果的主要害虫有杧果横线尾夜蛾、日本龟蜡蚧、黑刺粉虱、杧果短头叶蝉、黑翅土白蚁等,其中杧果短头叶蝉于2006年8月首次在福州市五四路省老干局大院内杧果树上被发现,随后在市区其他地方陆续发现其发生为害,并迅速蔓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福州市园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杧果以其挺拔俊秀的外形、香甜诱人的果实赢得人们的喜爱,作为一种常用的园林绿化树种被广泛种植.由于园林绿地多在街头道路两旁,立地条件差,小气候环境恶劣,植物生长状况不良,易滋生各种害虫[1].笔者经调查发现,福州园林绿地杧果的主要害虫有杧果横线尾夜蛾、日本龟蜡蚧、黑刺粉虱、杧果短头叶蝉、黑翅土白蚁等,其中杧果短头叶蝉于2006年8月首次在福州市五四路省老干局大院内杧果树上被发现,随后在市区其他地方陆续发现其发生为害,并迅速蔓延.另据调查,杧果瘿蚊在厦门、泉州等地为害严重,但在福州市区目前尚未发现.对杧果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虽有过一些报道,但由于害虫抗药性等因素的影响,以往的防治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特别是城市园林的防治要求[2-4].笔者通过药剂试验并结合实践经验,针对福州市园林绿地杧果主要害虫,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杧果炭疽病、蒂腐病是四川省攀枝花市杧果最严重的采后病害,它们在果实采前潜伏侵染,于果实采后成熟过程中发病,损失一般达10%~20%,严重发病的损失达50%以上,极大地限制了杧果鲜果远销和上市时间。为此,我们开展了两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陈冬亚 《果农之友》2001,1(5):43-43
桃小食心虫为害枣果,也为害苹果、梨、桃、李、杏等多种果实。幼虫蛀入果子后,吃果肉、排虫粪,使果实畸形,果内充满虫粪,果味变苦,失去食用价值,果实提前变红脱落。该虫在黄河故道地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桃小食心虫每年发生1~2代,6月上中旬开始成虫产卵于枣叶背基部,卵期大约1周,天快亮时,幼虫孵化蛀入果皮下为害果实,8月中旬开始幼虫老熟脱果,直到晒枣结束,高峰是8月下旬~9月中旬,其中脱果早的幼虫可化蛹再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脱果晚的则入土结茧过冬,明年再为害枣果。对桃小食心虫一定要采用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华坪县晚熟杧果园桔小实蝇为害情况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杧果商品化种植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2000年后进入产业发展高峰,2012年全县杧果种植面积已达1.07万hm2,挂果面积达4 666.67 hm2多,产量4万t余,产值2亿元.杧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有效地促进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随着种植年份的增加,种植面积增大,病虫源不断引入积累,防治措施滞后,杧果病虫害发生随之增加和蔓延.特别是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2009年开始发生少量桔小实蝇为害,2012年全县杧果园桔小实蝇暴发,杧果受害情况日趋严重,受害面积迅速增加,被害果园少则造成20%以上的产量及经济损失,严重损失已达50%以上;并且有迅速蔓延,为害扩大的趋势.桔小实蝇已成为制约华坪县晚熟杧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治,必将对华坪晚熟杧果产业带来毁灭性打击.我们根据田间观察桔小实蝇为害规律,综合防治试验,现将其为害症状及防治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桔潜叶甲(Podagricomela nigricollis Chen)又名桔潜[虫斧],属鞘翅目,叶甲科。该虫为害柑桔春梢、嫩芽和嫩叶,近几年来在闽北发生为害渐趋严重,在一些柑桔园内猖獗为害,暴发成灾,严重削弱树势,影响产量。据2003年调查,在南平市延平区陕阳镇麦园村为害严重的桔园内,春梢为害率达90%,虫叶率达65%。为此,笔者对该虫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该虫猖獗为害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卢胜进 《浙江柑橘》2000,17(4):17-18
柑橘锈壁虱是湖南省江永县香柚(沙田油类)主要害螨之一,近年大发生,为害十分严重。据本所调查,虫果率轻度为害的达10%~30%。中度为害达60%~70%,严重为害达90%以上。近年来使用的杀螨剂基本是哒螨灵及其复配剂,哒螨灵的使用浓度增加到1000~1500倍。为了寻找防治柑橘锈壁虱的高效药剂以迅速控制其为害,于1999年8月,作者进行了螨绝代等6种杀螨剂的药效试验,并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药剂螨绝代乳油(海南佳禾达农业化工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0.
杧果炭疽病是杧果生产上最普遍流行、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1].其病原菌为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由于广西杧果生长发育和成熟采收季节高温多雨,所以杧果采后病害发生十分严重,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成为制约广西杧果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杧果炭疽病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成本高、效果差,并且存在果实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安全问题[2].因此,选择种植抗病力强的品种被认为是控制杧果炭疽病等病害最安全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广西杧果种植业稳步发展,引进了大量新品种和种质,主栽品种格局也在发生变化.生产中已发现,不同杧果品种抗病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3].  相似文献   

11.
杧果畸形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世界各杧果产区杧果畸形病普遍发生,为害日益严重.在我国四川省攀枝花市和云南省华坪县杧果园已有杧果畸形病发生.简要介绍了杧果畸形病的症状、分布、为害、病原及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天水地区大樱桃果蝇的危害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水自1997年发现果蝇为害大樱桃果实,近年来,在不同的大樱桃产区每年都有果蝇发生,2012年果蝇为害严重,虫果率30%左右,藉河川道大樱桃虫果率60%左右,受害严重的果园高达80%以上.受害的大樱桃失去食用价值. 1 大樱桃果蝇的种类、为害症状 1.1 大樱桃果蝇种类 天水地区为害大樱桃的果蝇主要有3个种,分别为黑腹果蝇、铃木氏果蝇和海德氏果蝇,其中,黑腹果蝇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3.
大青叶蝉的发生与防治张英臣(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大青叶蝉,又名青叶跳蝉、大绿浮尘子。为同翅目,叶蝉科,此虫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华北、东北为害较重。该虫属多食性害虫,可危害多种作物和果树。此虫的成虫和若虫以刺吸口器为害植物,在果树上以成虫产...  相似文献   

14.
柿蒂虫的防治影响柿树产量的主要原因是落果严重,而柿树的落果主要是柿蒂虫危害柿果造成的。该虫分布很广,危害严重,一般能使柿果损失20%~30%,重者达50%以上,甚至绝产。1发生规律柿蒂虫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根际皮缝内结茧越冬,来年4月下旬至5...  相似文献   

15.
桔潜(虫斧)又称潜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各柑桔产区均有发生,只为害柑桔类果树,以山地果园发生严重。我县柑桔园以前仅零星发生,为害轻,近年有逐年为害加重的趋势,成为桔园的主要害虫。据对我县10余个果园调查,春梢被害率达15%-20%,严重达50%以上,造成叶片枯萎大量脱落,树势衰弱,落花落果严重,减产20%-30%,果实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6.
1974年以后,我场逐年发生桃吉丁虫危害,到1976年全园已有40%以上的桃树严重受害。十多年生大树,因该虫为害,致使枝条残缺不全。同时梨小食心虫也不断上升,晚熟品种虫果率达70%以上。过去我们喷布滴滴畏、杀螟松,还采取了摇树震虫,涂抹  相似文献   

17.
杧果小齿螟在广西南宁地区每年发生3代。幼虫蛀食果实造成为害。以蛹或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内越冬。幼虫每年有2个为害高峰期。在x果生理落果基本停止时,用纸袋套果防虫效果达100%;在幼虫发育成熟期和采果后用石灰浆涂树干防治幼虫化蛹和越冬有很好的效果。在幼虫入果前或入果时,用菊酯类农药2500—30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3000倍液与敌敌畏3000倍液混喷,防效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molesta Busck)主要为害梨、苹果、桃、樱桃、李、山楂等。近年来,其发生为害程度越来越重。在不套袋的梨、苹果园,一般虫果率为30%~40%,严重的果园,即使10~15 d打1次药,虫果率仍在85%以上。目前,生产上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主要措施是化学防治。由于该虫是钻蛀性为害,卵孵化盛期很难预测,防治适期不易掌握。频繁用药或高浓度施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和2013年分别调查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田东县、田阳县,南宁市武鸣县和钦州市灵山县等不同地区的杧果品种流胶病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广西杧果流胶病发生较普遍和严重,病株率达50%以上,不同杧果品种发生为害情况差异显著。同一果园中,台农杧发病重,而红象牙杧、金煌杧发病较轻;同一植株上嫁接不同品种,台农杧发病重,红象牙杧、金煌杧发病轻。  相似文献   

20.
夏志贤  刘红 《蔬菜》2000,(2):26
甜菜夜蛾俗名贪夜蛾,近年来在黄淮区域芦笋田发生为害猖獗。据1999年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在曹县芦笋产区青古集和闫店楼镇留母茎的芦笋田调查,每百墩(每墩5-10茎)有虫5860-17840头,单墩最多有虫382头,被害茎率30%-70%,被害叶率40%-80%,严重地块拟叶被吃光,茎杆被剥食、嫩头被钻空,甚至笋株枯黄致死,造成芦笋当年和来年产量严重损失。为了掌握甜菜夜蛾在芦笋田的发生与为害状况,了解其生活习性和防治技术,我们于1998-1999年对其进行了田间调查以及防治技术的示范,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