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鳗鲡养殖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全国鳗鲡每年养殖产量约在15万-16万t,出口创汇达5亿美元。目前,我国养殖的鳗鲡以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和欧洲鳗鲡(A.anguilla)为主,但由于日本鳗鲡苗种不足,苗种价格高,造成养鳗成本偏高;而欧洲鳗鲡养殖水质要求高,造成许多地区养殖受到限制。美洲鳗鲡(A.rostrata)以苗种价格最低、水质要求不高而成为今后养殖的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2.
傅美兰 《齐鲁渔业》2010,(12):19-20
<正>20多年来,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一直是我国淡水养殖鳗鲡的主要品种。但由于日本鳗鲡苗种资源日趋贫乏,且价格高,养殖成本高;欧洲鳗鲡对养殖环境条件的要求严格,导致人工养殖的区域限制。美洲鳗鲡以其苗种最为低廉,对养殖水质要求不高而成为养殖的新优品种。美洲鳗鲡原产于美洲东岸,脊椎骨数目为103~111,体型较小,眼小而突出,成鳗体型短胖,吻短,体色呈灰色,能在水温15~28℃、盐度0~35的环境中正常  相似文献   

3.
日本鳗鲡人工繁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森  谢仰杰  黄良敏 《水产科学》2011,30(6):362-368
鳗鲡属(Anguilla)鱼类共有19个种和亚种,其中以日本鳗鲡(A.japonica)和欧洲鳗鲡(A.anguilla)的人工养殖最为广泛。鳗鲡主要生长于热带及温带地区水域,除了欧洲鳗鲡及美洲鳗鲡(A.  相似文献   

4.
鳗鲡作为我国特种养殖主要种类之一,包括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花鳗鲡(A.marmorata)、欧洲鳗鲡(A.anguilla)、美洲鳗鲡(A.rastrata)等,其中后两种为引进品种。目前苗种的来源主要靠汛期的捕捞,因其产卵孵化需要特殊的盐度压力条件,全世界还未能实现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5.
今年上半年养殖鳗鲡病害发生概况与流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度,由于日本鳗鲡苗种丰收,我国池塘养殖鳗鲡存池量大、资金短缺等因素导致苗种价格较2005年大幅度下降;2005年5月29日起,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对鳗鲡产品药物残留控制更为严格。为减少养殖过程药物使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养殖者普遍选择病害较少的日本鳗鲡进行养殖。因此,我国日本鳗鲡投苗量较往年大幅度上升;欧洲鳗鲡投苗量下降,约投放42吨。这使2006年度我国鳗鲡养殖品种数量发生了根本改变。为保障养殖鳗鲡产品质量安全,在本年度养殖过程中严格控制药品的使用,更注重养殖环境的改良和日常管理工作;部分疾病目前尚无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鳗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苗种我国鳗鲡养殖品种以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为主。欧洲鳗鲡苗种资源已经接近枯竭,年产量从30年前的3000吨下降到100~200吨,2007年6月3~15日,在荷兰召开的"华盛顿公约"(CITES)缔约国会议,将欧洲鳗鲡列入公约濒危动植物附录Ⅱ,并将于2009年1月起正式实施;我国年进口欧洲鳗鲡苗种量约60吨、约1.5亿尾,  相似文献   

7.
鳗鲡病害发生的现状及防治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鳗鲡养殖在我国大陆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由单一日本鳗鲡养殖发展成欧洲鳗鲡、美洲鳗鲡、日本鳗鲡多品种养殖格局,现全国年产鳗鲡10多万吨,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二,产值逾百亿元人民币。由于大规模的集约化养殖,鳗鲡的重大病害发生日益频繁,并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因而,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是鳗鲡养殖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要介绍我国养殖鳗鲡疾病发生现状,并提出防治关键。一、我国养殖鳗鲡疾病发生的现状1.细菌性疾病为危害最严重的疾病鳗鲡的细菌性疾病有多种,除了日本鳗鲡养殖中常见的爱德华氏菌病、弧菌病、赤鳍病、赤点病、烂鳃…  相似文献   

8.
鳗鲡养殖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全国鳗鲡平均年产量约在15万吨~16万吨,年出口创汇达5亿美元左右。目前,我国养殖的鳗鲡以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和欧洲鳗鲡(A.anguilla)为主,由于日本鳗鲡苗种不足,苗种价格高,造成养殖成本偏高;欧洲鳗鲡养殖要求水质条件较高,造成养殖受地区限制较多。美洲鳗鲡(A.rostrata)以苗种价格最低、要求水质条件不高而成为新的养殖对象。一、美洲鳗鲡的生物学特性1.分布及鳗苗年产量 美洲鳗鲡原产于美洲东岸,分布在北美洲东部至圭亚那、格陵兰附近。产苗季节在每年1月~6月,其中3月~4月是产苗高…  相似文献   

9.
欧洲鳗鲡属硬骨鱼纲、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分布于北纬20度到北极圈的大西洋。欧洲鳗鲡是我国鳗鲡养殖业的重要品种,经过多年的探索,养殖技术已日趋成熟。目前,我国欧洲鳗鲡养殖方式主要有三种:土池养殖、精养池养殖及网箱养殖,但这些养殖方式对水体环境污染较大,并且养殖受  相似文献   

10.
以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欧洲鳗鲡(A.anguilla)、印尼鳗鲡(A.bicolor pacifica)、菲律宾鳗鲡(A.m orm orata)和美洲鳗鲡(A.rostrata)5种鳗鲡白仔为试验对象设计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汞离子(Hg2+)对5种鳗鲡白仔的致死作用和种间差异,试验时间为96 h。结果表明,Hg2+对5种鳗鲡白仔的24 h半致死质量浓度(24h LC50)依次为日本鳗鲡(0.408 mg.L-1)〉欧洲鳗鲡(0.179 mg.L-1)〉美洲鳗鲡(0.111 mg.L-1)〉菲律宾鳗鲡(0.052 mg.L-1)〉印尼鳗鲡(0.018 mg.L-1)。而48 h、72 h和96 h的LC50依次为日本鳗鲡〉美洲鳗鲡〉欧洲鳗鲡〉菲律宾鳗鲡〉印尼鳗鲡。日本鳗鲡和美洲鳗鲡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养殖水体应严格限制Hg2+的输入。  相似文献   

11.
鳗鲡和养鳗     
鳗鲡是世界上分布广、种类多的经济鱼类,现有种类在20种左右,其中产量较多的有6种。即: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Linne)、美洲鳗鲡A.rostrata (Le Sue)、澳洲鳗鲡A.australis Rich、印非鳗鲡A.mossambica Peters和以我国为主的西北太平洋沿岸所产的鳗鲡A.japonica Temm et Schl.和花鲡A.marmorata Quoy et Gajmard。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具备欧洲鳗鲡养殖的特殊优势,从 1993年投放欧洲鳗鲡白仔苗 20吨发展到 1999年 120吨,使欧洲鳗鲡成为我国养鳗业的主导品种。欧洲鳗鲡养殖的稳步发展,与我国在欧洲鳗鲡养殖技术研究、饲料营养研究以及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的发展密不可分,尤其是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的发展,解决了养殖生产中的一些障碍,保障了养殖生产的顺利发展。   1.流行病学的调查 自 1991年引进欧洲鳗鲡养殖以来,对欧洲鳗鲡在我国养殖病害的研究报道不断涌现,但系统的研究报道甚少。 1995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达了“欧洲鳗鲡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研究”项目, 19…  相似文献   

13.
花鳗鲡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殖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生理生态特点构建循环水养殖系统.系统集成了臭氧消毒杀菌、机械过滤、生物过滤、液氧增氧等关键技术.试验研究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花鳗鲡的生长情况,对试验期间各项水质指标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各项水质指标均保持在花鳗鲡生长适宜范围内;平均规格29.97 g的花鳗鲡经过260 d养殖,平均体重达到716.20 g,成活率达到86.5%,收获时鱼产量为82.6 kg/m3,饵料系数维持在1.25左右,养殖周期较传统养殖模式缩短4~5个月,日换水率约为3%.利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进行花鳗鲡养殖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射流增氧技术在鳗鲡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鳗鲡是我国重要养殖品种和出口创汇产品,2004年,全国鳗鲡养殖面积约10000ha,产量17万t,出口鳗鲡10.8万t(折活鳗计),出口创汇8.58亿美元,占当年水产品出口创汇额的12.35%.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食品安全及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正大力倡导节约经济和循环经济,先进养殖技术及装备的应用是实现水产养殖从粗放型向节能、环保的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谢骏 《水产学报》2003,27(4):386-390
鳗鲡是世界性的优质养殖鱼类,20世纪80年代以来养鳗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水产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养殖品种之一,但养殖所需的苗种完全靠天然捕捞。早在1934年Boucher等[1]就用孕妇尿促使雄性欧洲鳗(A.anguilla)精巢成熟,Yamamoto和Yamauch于1974年对日本鳗鲡进行人工催熟获得精子[2],但多年来鳗鲡精子质量和数量一直在波动(数量JOURNALOFFISHERIESOFCHINA           Vol.27,No.4 为0.1~0.4g,运动精子为20%~50%)[3,4],因此,如何稳定和提高精子的质量和数量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绝大多数鱼类的受精过程是在体外条件下进…  相似文献   

16.
鳗鲡养殖病害、用药情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鳗鲡养殖疾病种类及危害程度 鳗鲡养殖疾病种类主要有寄生虫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不同疾病种类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不同。根据2002年养殖病害监测,鳗鲡因病害造成7575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占鱼类总损失的1%。虽然鳗鲡在我国养殖产量中的比重较小,但所处的地位较特  相似文献   

17.
鳗鲡(Anguilla japonica)的养殖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尤其在1994年以每吨规格鳗(4~6尾/公斤)的售价高达20万元左右而达到顶峰,各地便争先恐后的建立养鳗场,以致每尾鳗鲡白苗售价在1995年初一度高达17~18元。然而,1995年下半年,由于成鳗养殖面积的大幅度增加,国际上日元的贬值等原因,成鳗价格一路下跌,至1995年底已跌至每吨规格鳗10万元左右,与1994年同期相比,降低了50个百分点。显然,这对于鳗鲡的养殖是个重大的打击。尤其是对1995年初刚刚建场投苗的养殖场无疑是致命一击。面对这种形势,不少养鳗场开始考虑到进欧洲鳗等其它种类的鳗苗进行养殖,用以解决目前鳗鲡苗价高而成鳗售价过低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三唑磷对5种鳗鲡幼鳗的急性毒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5种鳗鲡的幼鳗为实验对象[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欧洲鳗鲡(A.anguilla)、印尼鳗鲡(A.bicolor Pacifica)、菲律宾鳗鲡(A.mormorata)和美洲鳗鲡(A.rostrata)],选择常见的环境污染物有机磷农药三唑磷开展了急性毒性研究。5种鳗鲡对三唑磷的毒性反应类似,但致死浓度区间有差异。三唑磷的的毒性大小顺序为欧洲鳗鲡〉菲律宾鳗鲡〉日本鳗鲡〉美洲鳗鲡〉印尼鳗鲡,其安全浓度分别为1.22&#215;10^-4、4.12&#215;10^-4、6.16&#215;10^-4、2.24&#215;10^-3、7.53&#215;10^-3mg&#183;L^-1,美洲鳗鲡和印尼鳗鲡对三唑磷的耐受能力显著强于其他3种鳗鲡。5种鳗鲡对三唑磷均表现出显著的时间效应和计量效应,呈显著正相关。三唑磷对于5种幼鳗的毒性评价均为剧毒。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对工厂化鳗鲡精养殖水体水质的原位改良能力和养殖尾水的氮磷减排,通过对鳗鲡养殖尾水处理池中采集的淤泥进行分离筛选,获得一株高效好氧反硝化聚磷菌。经16S rDNA序列鉴定分析,确定为坦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tandoii),将其命名为坦氏不动杆菌PP-1。开展了菌株PP-1对鳗鲡养殖水质总磷和硝酸盐氮降解效果的试验,结果显示水力停留时间在12 h、24 h的总磷降解率分别达到56.31%和81.82%,硝酸盐氮降解率分别达到65.5%和90.37%。开展了菌株PP-1在美洲鳗鲡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水力停留时间在24 h的总磷和硝酸盐氮的降解率分别达到58.8%和56.1%。研究表明,坦氏不动杆菌PP-1有助于降低美洲鳗鲡养殖水体的总磷和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促进美洲鳗鲡的生长,同时具备良好的应用安全性。该研究为解决鳗鲡养殖水体中的氮磷同步降解问题提供了新的参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工诱导池塘养殖鳗鲡成熟产卵以及胚胎和仔鱼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骏 《水产学报》2005,29(5):688-694
降海鳗鲡一直是作为研究鳗鲡人工繁殖的材料,由于降海鳗鲡的资源衰退,选用池塘养殖鳗鲡作为亲本的研究成为热点。尽管人工诱导野生降海鳗鲡获得的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已报道,但人工诱导池塘养殖鳗鲡的胚胎及仔鱼早期发育未见报道。本文应用池塘养殖日本鳗鲡取代野生降海日本鳗鲡进行人工繁殖,2002年的孵化批次共80次,其中大部分为人工授精卵(60次),一部分(20次)为自然产卵。受精率为(44.03±21.99)%,孵化率为(65.76±19.48)%,共计获得苗种349.9万尾。连续记录了鳗鲡的胚胎和早期仔鱼的发育过程。在水温为20.5℃时,胚胎发育需要时间为49h,所需积温1005℃.h;在水温为22.5℃时,胚胎发育需要时间为39h,所需积温878℃.h;在水温为24.5℃时,胚胎发育需要时间为34h,所需积温833℃.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