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罗氏沼虾浙江养殖群体与缅甸自然群体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李明云 《水产学报》2004,28(4):360-364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浙江省罗氏沼虾养殖群体和新引进的缅甸自然群体的遗传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从分子水平了解罗氏沼虾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背景及与引种的关系。采用经筛选的22个10bp的随机引物对罗氏沼虾两群体各20尾进行群体RAPD分析。22个引物共检测到139个位点。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30.22%,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2646,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0780,群体内各个体之间的遗传共享度为0.9353,遗传距离为0.0647;自然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33.81%,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888和0.0940,群体内各个体之间的遗传共享度为0.9201,遗传距离为0.0799;两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845。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养殖群体要高。利用随机引物S9和S52,在罗氏沼虾两群体间扩增出2条稳定、明显的群体间特异性标记带。  相似文献   

2.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长江下游苏州段野生和野生F1代人工养殖的2个鳡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从77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4个引物对鳡2个群体48个样品进行扩增,得到41个清晰的扩增位点.鳡野生和野生F1代人工养殖2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率和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1.95%、17.07%,0.0724、0.0426;前者遗传多样性较后者略高.基因分化系数Gst和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指数估算分析均显示2个鳡群体之间出现一定遗传分化.鳡UPGMA系统树有较明显的歧化,表现出一定的遗传趋异.结果分析表明,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野生F1代人工养殖群体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遗传结构,但2个群体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经过较多世代的人工繁育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立而稳定的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3.
松江鲈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辽宁丹东和河北秦皇岛2个地区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77个ISSR引物中有4个引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4个引物对两个群体各24个样品扩增出27个位点。松江鲈丹东和秦皇岛两群体的多态位点比率均为44.44%,Shannon′s指数分别为0.2728、0.2836。Shannon′s指数和AMOVA分析均显示松江鲈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松江鲈UPGMA系统树没有依据群体分别聚类,无明显遗传趋异。两个松江鲈野生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和多态位点与处于濒危状态的江豚类似,多态性位点比例低于濒危状态的平胸龟和长江刀鲚。结果表明:两个地区松江鲈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遗传变异相对贫乏;松江鲈丹东和秦皇岛两个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4.
运用RAPD技术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amarck)泰国养殖群体和海南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选取21个10 bp随机引物对方斑东风螺2个群体各20个个体进行RAPD分析,21个引物共检测出222条带。泰国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70.27%,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为0.185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49 1,群体内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率为0.7920,平均遗传距离为0.2080;海南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73.87%,Shannon信息指数为0.204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615,群体内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率为0.7620,平均遗传距离为0.2380。群体内遗传变异占种内遗传变异的76.81%,群体间遗传变异占23.19%。以上分析表明,方斑东风螺泰国养殖群体和海南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仍较高,但海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泰国群体要高。  相似文献   

5.
长江、高邮湖、太湖日本沼虾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对取自长江、高邮湖、太湖3个野生群体的日本沼虾共51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10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出54个位点(200-2500bp),长江、高邮湖、太湖各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72.22%、53.70%、62.96%,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878、0.2380、0.2635.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hannon信息指数分析表明,日本沼虾3个野生群体种质资源状况良好,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6.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是中国分布范围广、经济价值较大的一种重要淡水虾类.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持养殖群体的遗传品质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迄今为止,养殖的日本沼虾均来自未经系统遗传选育的野生群体,而养殖病害的日趋严重和养成规格、品质的下降已严重影响到日本沼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研究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揭示其遗传多样性是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策略的前提和基础.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简单重复序列中间区域)标记技术具有实验重复性好、信息量大、多态性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检测群体遗传变异的分子标记.因此,本研究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日本沼虾5个地理群体进行了初步的遗传分析,以期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日本沼虾天然资源,以及建立和保护日本沼虾种质资源库及基因库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采自江苏苏州、江西南昌、云南西双版纳、湖北宜都和新疆博湖的5个地理群体进行了初步研究.从5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9个条带清晰、稳定性和重复性好,且产生相对较多条带的引物用于全部DNA样品的PCR扩增.对日本沼虾5个地理群体的群体遗传分析表明,在所有榆测到的清晰且可重复的142个有效位点中,多态位点有138个.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L)、等位基因数(No)、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Ⅰ)分别为97.18%、1.972、0.312、0.120和0.323.而在群体水平上,5个地理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29.58%~61.97%;等位基因数(No)为1.296~1.62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65~1.28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098~0.172;Shannon信息指数(Ⅰ)为0.147~0.267.从各个地理群体看,江西南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PPB:61.97%,No:1.620,Ne:1.281,H:0.172,I:0.267),而湖北宜都群体最低(PPB:29.58%,No:1.296,Ne:1.165,H:0.098,I:0.147).群体内遗传多样度(HS)和总基因多样度(HT)分别为0.135和0.201,根据遗传多样性水平在群体内(HS)和群体间(HT-HS)的分化,各个群体之间的Nei's基因分化系数[GST=(HT-HS)/HT]是0.327.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38.59%,而61.41%的遗传变异源于群体内,群体之间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与其他群体相比,新疆博湖群体和江苏苏州群体差异最小(FST:0.1923,遗传距离D:0.0542),而新疆博湖群体与云南西双版纳群体差异最大(FST:0.5950,D:0.1559).采用UPGMA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5个地理群体明显地聚为2个族群,来自新疆博湖和江苏苏州的日本沼虾群体聚为一支,而江西南昌、湖北宜都和云南西双版纳的群体聚在一起.本研究使用9条引物对5个地理群体进行了扩增,共检测到138个多态位点,各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29.58%~61.97%.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对日本沼虾而言,ISSR技术是一个理想的检测群体遗传变异的分子标记.与其他群体相比,新疆博湖群体和江苏苏州群体各遗传参数均相近,且UPGMA系统树亦显示新疆博湖群体和江苏苏州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近,推测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祖先群体.与其他野生群体相比,江西南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该群体采自江西省鄱阳湖,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接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5大河及博阳河、漳田河、潼津河的来水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是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型的湖泊.上游河流汇入鄱阳湖引起群体迁移使不同生态型的基因交流,增加了迁入地的遗传多样性.从遗传角度来讲,一个物种保持足够的遗传变异性是适应不同生境、生存和进化的首要保证.因此,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对于保护和利用野生群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表明,在日本沼虾的多样性研究方面,ISSR标记技术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检测群体遗传变异的遗传标记.研究结果可以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日本沼虾自然野生资源,以及建立和保护日本沼虾种质资源库及基因库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罗氏沼虾缅甸野生群体和浙江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形态学方法、同工酶电泳技术和DNA分析方法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DeMan)缅甸野生群体(BNP种群)和浙江省养殖群体(ZCP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群在外形、体色、生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罗氏沼虾11种酶的25个基因位点进行分析,得出BNP种群和ZCP种群的同工酶分析所得出的多态位点比例及平均杂合度分别为12%和:16%,0.0431和0.0501。根据同工酶的基因频率计算得两种群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9963,遗传距离为0.0037;22个经筛选的10bp随机引物共检测到139个RAPD位点,BNP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和遗传多态度(Ho)分别为33.81%和0.0940,高于ZCP种群的30.22%和0.0780,两个群体的平均遗传多态度(Hpop)为0.0860,90%以上的遗传变异是在群体内检测到的。根据RAPD扩增的基因频率得出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206。无论是同工酶电泳结果还是RAPD分析结果,都表明罗氏沼虾缅甸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浙江养殖群体,说明人工养殖会导致罗氏沼虾遗传多样性的下降。结果还表明,罗氏沼虾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欠丰富,因此需要对罗氏沼虾群体实行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是中国分布范围广、经济价值较大的一种重要淡水虾类。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持养殖群体的遗传品质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迄今为止,养殖的日本沼虾均来自未经系统遗传选育的野生群体,而养殖病害的日趋严重和养成规格、品质的下降已严重影响到日本沼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研究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揭示其遗传多样性是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策略的前提和基础。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简单重复序列中间区域)标记技术具有实验重复性好、信息量大、多态性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检测群体遗传变异的分子标记。因此,本研究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日本沼虾5个地理群体进行了初步的遗传分析,以期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日本沼虾天然资源,以及建立和保护日本沼虾种质资源库及基因库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采自江苏苏州、江西南昌、云南西双版纳、湖北宜都和新疆博湖的5个地理群体进行了初步研究。从5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9个条带清晰、稳定性和重复性好,且产生相对较多条带的引物用于全部DNA样品的PCR扩增。对日本沼虾5个地理群体的群体遗传分析表明,在所有检测到的清晰且可重复的142个有效位点中,多态位点有138个。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L)、等位基因数(No)、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97.18%、1.972、0.312、0.120和0.323。而在群体水平上,5个地理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29.58%~61.97%;等位基因数(No)为1.296~1.62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65~1.28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098~0.172;Shannon信息指数(I)为0.147~0.267。从各个地理群体看,江西南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PPB:61.97%,No:1.620,Ne:1.281,H:0.172,I:0.267),而湖北宜都群体最低(PPB:29.58%,No:1.296,Ne:1.165,H:0.098,I:0.147)。群体内遗传多样度(Hs)和总基因多样度(HT)分别为0.135和0.201,根据遗传多样性水平在群体内(Hs)和群体间(HT-Hs)的分化,各个群体之间的Nei’s基因分化系数[GST=(HT-Hs)/HT]是0.327。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38.59%,而61.41%的遗传变异源于群体内,群体之间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与其他群体相比,新疆博湖群体和江苏苏州群体差异最小(FST:0.1923,遗传距离D:0.0542),而新疆博湖群体与云南西双版纳群体差异最大(FST:0.5950,D:0.1559)。采用UPGMA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5个地理群体明显地聚为2个族群,来自新疆博湖和江苏苏州的日本沼虾群体聚为一支,而江西南昌、湖北宜都和云南西双版纳的群体聚在一起。本研究使用9条引物对5个地理群体进行了扩增,共检测到138个多态位点,各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29.58%~61.97%。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对日本沼虾而言,ISSR技术是一个理想的检测群体遗传变异的分子标记。与其他群体相比,新疆博湖群体和江苏苏州群体各遗传参数均相近,且UPGMA系统树亦显示新疆博湖群体和江苏苏州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近,推测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祖先群体。与其他野生群体相比,江西南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该群体采自江西省鄱阳湖,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接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5大河及博阳河、漳田河、潼津河的来水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是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型的湖泊。上游河流汇入鄱阳湖引起群体迁移使不同生态型的基因交流,增加了迁入地的遗传多样性。从遗传角度来讲,一个物种保持足够的遗传变异性是适应不同生境、生存和进化的首要保证。因此,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对于保护和利用野生群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表明,在日本沼虾的多样性研究方面,ISSR标记技术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检测群体遗传变异的遗传标记。研究结果可以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日本沼虾自然野生资源,以及建立和保护日本沼虾种质资源库及基因库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应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东山和广东阳江褐毛鲿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6对选择性引物组合对2个群体60个个体进行扩增,共扩增出313个位点,多态位点85个。东山和阳江褐毛鲿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4.60%和25.56%、0.0795和0.0768、0.1210和0.1176,2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处于较低水平。遗传分化系数Gst及AMO-VA分析表明,2个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UPGMA聚类图及PCA分析显示,群体间具有典型的地理特征,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取自韩国沿海和俄罗斯沿海的星突江鲽养殖子一代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个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效果稳定的引物,对每个群体40个个体进行扩增,各获得57个位点。韩国群体多态位点数为33个,其多态位点比例P为57.89%;俄罗斯群体多态位点数为32个,其多态位点比例P为56.14%。韩国群体和俄罗斯群体的Shannon遗传多样度分别为0.3384和0.2963,Nei的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305和0.1947。星突江鲽两群体遗传多态度总量Hsp为0.4252。其中,群体内遗传多态度Hpop为0.3174,源于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的比例为0.7465,而源于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的比例为0.2535。  相似文献   

11.
七里海中华绒螯蟹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PCR及ISSR-PC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七里海中华绒螯蟹第6代繁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用10个多态性高的RAPD引物对24个七里海中华绒螯蟹样本个体进行扩增,共检测出107个不同的扩增位点,扩增片段大小为300~2300bp。其中多态位点总数为66个,平均多态位点比例为61.32%,群体内香农-维纳多样性值为0.1714。用8个多态性高的ISSR引物对24个个体共检测到106个位点,扩增片段为200~1500bp。其中多态性位点79个,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4.53%,群体内香农-维纳多样性值为0.1778。结果显示,该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和香农-维纳多样性值均较大,说明其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也说明RAPD和ISSR技术用于七里海中华绒螯蟹核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2.
淇河鲫与两野生鲫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ISSR技术对淇河鲫、金堤河鲫、沁河鲫3个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筛选8个引物共得到94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位点82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7.23%。(2)Popgene分析结果,淇河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PPB=61.70%,H=0.2036,I=0.3085。(3)3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1303,基因流Nm=3.3359。表明3个群体的遗传分化尚未达到种群的分化水平。(4)金堤河鲫和沁河鲫群体间遗传距离较近,淇河鲫有一定的遗传分化,形成了较稳定的、独立的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13.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李仙江流域景东、国庆和大寨长石爬鮡(Euchiloglanis longus)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10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条引物,对长石爬鮡3个地理种群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58个有效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6个,多态位点达62.07%,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378,Shannon信息指数为0.3501.3个群体未检测到各自特有的扩增带.AMOVA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73.06%)的遗传变异由群体内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差异造成,26.94%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间.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104,基因流Nm为1.8762.根据个体间遗传距离进行的PCoA分析显示,3个群体基本分开.  相似文献   

14.
斑点叉尾鮰中国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AFLP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对来自福建和湖北的1984年引进的斑点叉尾鲴(Ictalurus punctatus)养殖群体(P1984)、来自福建和辽宁的1997年引进的养殖群体(P1997)、来自湖南的2004年引进的养殖群体(P2004)和来自湖北的1984年与1997年引进养殖群体的杂交群体(P8497)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用10对选择性引物共扩增出523个位点,其中,243个位点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46.46%;没有发现可以用于区分4个群体的特异性位点,但找到一些潜在的群体鉴别片段;P1984、P1997、P2004和P8497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P)分别为28.93%、38.90%、31.02%和41.66%,Shannon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1439、0.208 1、0.1545和0.2373,平均杂合度(H)分别为0.078 1、0.0949、0.0803和0.1137.群体问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值为0.1036;根据4个群体之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遗传距离(D)、遗传相似度(S)以及UPGMA聚类分析发现,P2004和P1997亲缘关系最近,P2004和P1984亲缘关系最远.通过比较分析认为,4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低.  相似文献   

15.
银鲳4个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取自海南(HN)、浙江(ZJ)、江苏(JS)、河北(HB)等近海海域的4个地理群体银鲳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利用POPGEN Version 1.31软件对多态位点比例和遗传距离进行统计分析。共检测出总位点数56个,其中多态位点有39个,多态位点比例为69.64%。4个海域银鲳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23 2~0.158 7,Ne i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77 6~0.100 4。JS群体与HN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为0.321 6;JS群体与HB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231 6。结果表明,RAPD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多态性,是分析评估银鲳遗传多样性较为适宜的分子标记之一;JS群体保持着最高的遗传多样性,而HN群体多态性比例最低、ZJ群体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低,应采取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以避免HN群体遗传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40对靶位区域扩增多态性(TRAP)标记分析了野生和养殖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从40对引物中共扩增出51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78个,多态位点比例为54.3%。筛选出的40对引物的扩增产物都具有多态性,带型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统计分析。Pop Gene分析表明:野生黄颡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养殖群体。群体间的Nei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指数Nm分别为0.6832和0.2318,表明两个群体间发生了明显的分化。群体间Nm值小于1,说明两群体发生的基因交流较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境内松江鲈鱼群体遗传变异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召腾  刘至治  潘连德  蒋鑫 《水产学报》2012,36(7):1042-1048
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中国境内松江鲈鱼浙江(Z)、山东(S)、河北(H)、辽宁鸭绿江(Y)等4个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15个,对每群体各30个个体进行分析。每引物的扩增条带为6~17条,共得到有效位点181个,其中多态位点13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5.14%。4群体中,H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i氏基因多样性、Shannon氏信息指数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最低,分别为1.258 5、0.153 0、0.2322、49.17%;而Y群体的相应值为最高,分别为1.479 4、0.277 7、0.411 2、74.03%;Z和S两群体的值明显高于H群体、略低于Y群体。若将4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则总的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69 1、Shannon氏信息指数为0.400 9,显示松江鲈鱼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31 3,基因流(Nm)为3.309 4,表明松江鲈鱼群体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和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在总的遗传变异中,85.54%的变异来自种群内个体间,14.46%的变异来自种群间;同样,群体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的遗传分化(P<0.01)。根据群体间Nei氏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树中,Z群体首先与S群体聚类、再与Y群体聚类,呈现出从南向北的地理分布格局,但H群体却单独为一支,与其他群体间的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18.
从40个随机引物中分别筛选出15和18个,对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雄群体进行RAPD分析,结果显示:奥利亚罗非鱼雌性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56.25%,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358,Shannon氏指数为0.3417,群体内的遗传相似指数为0.8625;雄性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57.50%,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356,Shannon氏指数为0.3418,群体内的遗传相似指数为0.8375。尼罗罗非鱼雌性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47.44%,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788,Shannon氏指数为0.2637,群体内的遗传相似指数为0.7667;雄性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64.10%,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347,Shannon氏指数为0.3486,群体内的遗传相似指数为0.6769。试验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雌、雄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程度接近,而尼罗罗非鱼雄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要比雌性群体丰富,遗传变异比雌性群体大。  相似文献   

19.
应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东山和广东阳江褐毛鳞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6对选择性引物组合对2个群体60个个体进行扩增,共扩增出313个位点,多态位点85个。东山和阳江褐毛鳞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4.60%和25.56%、0.0795和0.0768、0.1210和0.1176,2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处于较低水平。遗传分化系数Gst及AMO.VA分析表明,2个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UPGMA聚类图及PCA分析显示,群体间具有典型的地理特征,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20.
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对吴江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所采集的蓝鳃太阳鱼亲代、人工繁殖获得的F1-F3代各30尾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条带较好的16条引物进行扩增,共扩增出42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48.3%.三代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8.4%、50.8%、45.7%.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323、1.325、1.125.随着选育的进行,上述各项参数的计算值逐渐降低,反映出选育群体在遗传上逐渐得到纯化,基因型逐步趋向纯合、稳定,经进一步的选育可望获得较稳定的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