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传统桥式卸船机抓斗摆动防撞控制的不足之处,本文构建了一个抓斗小车虚拟动力学系统,并基于MSC-Adams构建了多股钢丝绳的离散刚体,Bushing策略构建出钢丝绳链接模型。针对无摇摆防撞控制下的桥式卸船机抓斗进行仿真,具体探讨了空气阻力和抓卸料等因素对于桥式卸船机抓斗摇摆防撞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多种因素影响到抓斗摇摆防撞控制。最终,分析抓斗摆动教育和小车对抓斗相对速度的关系,得出桥式卸船机抓斗摆动曲线,制定出抓斗摇摆防撞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传统基于经验和类比的设计方法不能设计出截面形状优化的装载机铲斗,不能定量分析铲斗形状变化对装载质量和掘起力的影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铲斗设计方法.通过灵敏度分析建立铲斗回转半径与铲斗斗容、装载机掘起力之间变化曲线,根据灵敏度曲线定量分析铲斗回转半径对铲斗斗容和装载机掘起力的影响程度.提出在满足铲斗斗容设计允许误差的前提下选取装载机掘起力最大的点来确定对应的铲斗截面几何形状参数,并以某型号装载机铲斗设计为例进行了验证.该方法能定量分析铲斗截面几何形状参数对铲斗装载性能的影响,可以支持铲斗快速变型设计.  相似文献   

3.
依靠参数化三维软件的全面性与灵活性,借助Creo 2.0软件对木材装载机的主要部件进行三维实例的构建,在Creo集成环境中对木材装载机主要部件进行虚拟装配,将装配完毕的木材装载机虚拟样机导入Creo Parametric机构分析模块,对木材装载机的工作装置进行机构运动仿真,结果表明木材装载机工作装置运动良好且无干涉,验证了工作装置的设计初步可行,Creo原始数据仍能为后续的有限元分析与改进工作提供分析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鉴于传统的柱状采泥器、抓斗式采泥器比重较大,受海流、水深、底质情况制约,采样成功率低的问题,借鉴了船锚的工作原理,研制了锚式表层沉积物采集装置。其重量为抓斗式采泥器的1/3,操作简便,成功率近100%,可以推广使用。该文介绍其结构和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5.
液压抓斗施工地下连续墙经济效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液压抓斗施工地下连续墙的实践,总结了引进液压抓斗设备和使用地下连续墙施工新技术在10年时间内取得的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根据香蕉无损采收过程中田间运输机械化无损化的要求,设计并研制了一种轮式香蕉运输小车,选取材料为Q235-A的方形冷弯空心型钢制成40 mm×40 mm的车架和总体长宽为1 200 mm×800 mm的底架,以1 k W,60 V的直流电动机为动力源,通过链传动进行动力传递,可实现运行速度为0.7 m/s,满载整车总质量为450 kg的作业能力,能满足小规模香蕉种植园的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车辆在行车途中、郊外或条件艰苦地区需要充气的问题,本研究运用传统设计与CAD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款高压充气筒,筒体材料用碳素钢Q235-A.F,筒高为300mm,筒壁厚3mm,拉杆长度为165mm,螺旋压缩弹簧外径17.6mm,内径8.0mm,工作圈数为28圈,并运用Pro/E软件建立了充气筒模型.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多杆机构设计较为困难的问题,采用参数化方法设计一种旱地移栽机的多杆式平行杆组栽植机构。设计了多杆式平行杆组栽植机构的结构并建立其运动学模型,基于ADAMS软件建立其参数化模型,并开发用于参数化设计的人机交互界面。利用人机交互界面设定栽植机构的结构参数,对栽植机构鸭嘴的静态与动态轨迹进行仿真,同时获得栽植鸭嘴尖端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规律。通过对设定参数的调整与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到一组合适的参数:机架定位角度为42°,L1=120 mm,L2=242 mm,L3=180 mm,L4=300 mm,L5=80 mm,L6=120 mm。通过参数化设计方法,能够方便地得到符合设计目标的多杆式平行杆组栽植机构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俄东线站场低温环境用直径1 422 mm×1 219 mm三通设计难题,通过国内外管件标准对标、类似工程调研等手段,从设计温度的确定、材料选择、结构尺寸设计、夏比冲击韧性的制定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确定中俄东线站场管件最低设计温度为-45℃,三通材料选用X80;采用SY/T 0609—2016《优质钢制对焊管件规范》中的极限分析设计方法确定三通原始厚度为57 mm,三通支管端部到主管中心线长度为1 090 mm;夏比冲击试验温度确定为-45℃,三通焊缝及热影响区夏比冲击功均值不小于50 J,管体夏比冲击功均值不小于60 J。技术指标的确定为中俄东线站场低温环境用三通制造技术条件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新产品的设计制造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图1,表4,参26)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作为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方式之一,能培肥地力,蓄水保墒。为了改善东北地区耕层变浅、犁底层上移、玉米秸秆产量大、后续处理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秸秆直注深埋还田机。该机由秸秆粉碎装置,输送装置、开沟装置和覆土装置组成,能一次性完成秸秆捡拾、输送和深埋等作业内容,可将地表秸秆埋至地下300mm土层中,满足打破犁底层,构建合理耕层,提高秸秆利用率的要求。该机输送装置中部安装卸料室,实现秸秆从两侧向中间聚拢并向下运动的效果。通过对输送装置分析得知,螺旋叶片设计直径315mm,螺距315mm,当螺旋轴转速为350~450r·min-1时,卸料效果良好。参考双翼铧式开沟器作业后的土壤截面设计了柳叶形直注铲,该铲底端秸秆出口设计成流线型柳叶状,铲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通过分析计算得出直注铲设计高400mm、铲宽320mm、圆心角θ=60°时,铲横截面积为9.92×104mm2,满足卸料要求,同时能达到开沟破土并回填部分土壤的作业效果。以拖拉机前进速度、秸秆覆盖量和输送装置转速为因素,以秸秆还田率为指标,设计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拖拉机前进速度和输送装置转速对还田率影响显著,当前进速度为5km·h-1,输送装置转速为450r·min-1时,还田率为90.5%。该试验结果表明了机具作业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卸料室和直注铲的设计为秸秆还田机输送装置和开沟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