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亲鳅的选择。繁殖用的亲鳅须选择 2龄以上、健康无伤的成熟泥鳅。雌鳅要求体长18cm、体重 3 0 g以上 ,腹部膨大柔软。雄鳅要求体长 12cm、体重 15g以上 ,胸鳍上有珠星。雌雄鉴别 :成熟的雌鳅个体较大 ,胸鳍宽短 ,末端钝圆 ,呈舌状 ,腹部明显突出 ,身体呈圆柱形 ,生殖孔外翻 ,呈红色 ,雄鳅体形细小 ,胸鳍狭长 ,呈镰刀状 ,末端尖而上翘。2 亲鳅的培育。繁殖前 1个月将性腺发育良好的成鳅按雌雄分塘专池强化培育 ,亲鳅培育池长方形为宜 ,面积 50— 10 0m2 ,池深 1.2m ,水深保持 40— 50cm ,池底夯实 ,池壁用塑料膜贴面。进排水口确保不逃鱼…  相似文献   

2.
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鳅属,具有较高的经济、营养和药用价值,目前河南省濮阳市养殖泥鳅的苗种,大部分是天然捕捞采集而来,优劣不等,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解决大面积养殖泥鳅苗种短缺的问题,我们对苗种繁育进行了系列工作。本文现将近年来泥鳅的人工培育苗种技术总结如下。一、泥鳅的人工繁育1、泥鳅亲种的选择及培育(1)亲鱼来源:人工繁育用的亲鱼尽量避免长时间蓄养,因而最好采集临近产卵期的天然泥鳅或人工饲养体质较好的亲鱼,在进行数天的强化培育后,于4月底5月初当水温稳定在20℃左右时,即可进行人工繁殖。(2)亲鱼的选择:体长15cm~20…  相似文献   

3.
泥鳅的集约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富荣 《淡水渔业》2000,30(6):23-25
1 泥鳅的人工繁殖11 亲鱼选择根据实践经验,泥鳅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一般不易长期蓄养,因而最好采集临近产卵期捕获不久的天然泥鳅,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强化培育。采集时,从背部向下观察,见腹部是白色的,即是发育良好的标志,若腹部两侧出现白斑点则是已产完卵的鱼,不能采集。此外,粘液不多或囤养时间太久的也不能采购。催产时,要选择体型端正、体质健壮、粘液较多、无伤无病、体长15~20cm以上、体重30~50g以上的泥鳅,雌鳅腹部园大,雄鳅“追星”明显。雌雄区别是:雌鳅个体明显大于雄鳅,胸鳍较短,鳍的前端短而园,呈扇形,第2~3根软鳍条的长短…  相似文献   

4.
泥鳅的人工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济宁市任城区水产局承担了“泥鳅人工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项目,认真对泥鳅养殖场设施的建设、泥鳅苗种的人工繁育、泥鳅的工厂化养殖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2007年11月26日邀请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鉴定,共实施面积774m^2(18个池),其中苗种培育池3个(99m^2),成鳅养殖池15个(675m^2)。总产泥鳅鱼苗230万尾,培育泥鳅鱼种1082kg。养殖成鳅8159kg。鳅种平均规格9.0g,成鳅规格40.2g。综合技术居省内先进水平。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团头鲂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秋 《齐鲁渔业》2002,19(10):25-25
团头鲂人工繁殖主要包括亲鱼培育、药物催产和人工孵化等几个阶段。一、亲鱼培育1.亲鱼来源与雌雄比例 在湖泊水库或池塘中捕捞成鱼时,可选留体质健壮,鳞、鳍完整,无病无伤的3龄以上个体做亲鱼,经过安全运输放入亲鱼培育池中,也可由鱼种选育而成。选留亲鱼时,要注意雌雄比例。要求雄鱼数量要略多于雌鱼,一般雌雄比例在1:1.5~2.5。雌雄鱼主要从胸鳍形状、珠星的多少和腹部大小来鉴别。2.亲鱼培育 当年春季收集的亲鱼,一般通过短期培育就能成熟,不论鱼池大小,单养或配养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培育池的面积一般1亩左右,水深保持在1.2m,可放养100~150kg的团头鲂,并适当配养4~6尾鲢鱼,以调节水质。在早春时,团头鲂亲鱼经过越冬,体  相似文献   

6.
科学繁育泥鳅苗种,是提高泥鳅养殖效益的有效手段。繁殖泥鳅要求雌雄亲鱼配组,雌雄亲鱼在生殖季节的鉴别方法是:雄鱼挤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从生殖孔中流出来;雌鱼腹部圆大,卵孔大而整齐。泥鳅一般在4月份开始产卵繁殖,繁殖方法有以下两种。  相似文献   

7.
<正> 每年3~5月是鱼类苗种繁育的黄金季节,初春又是亲鱼性腺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亲鱼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鱼类人工繁殖的成败。春季培育好亲鱼,是实现全年养鱼高产的重要一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 鱼池选择及放养密度。应当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肥瘦适当且排灌方便的成鱼池作为亲鱼培育池。池塘以0.2~0.267h~2大小,水深2m左右的长方形池为好。每0.067hm~2水面放养亲鱼的密度不宜超过150kg。  相似文献   

8.
目前,泥鳅人工养殖的苗种多来源于自然水域捕捞。野生泥鳅苗种来源不稳定,且质量较差,很难保证养殖的效果。采取人工繁育的办法获得泥鳅苗种可有效保证泥鳅苗种供应,确保养殖效果。1、亲鳅来源与选择亲鳅既可从自然水域捕捞,也可人工养殖。亲鳅多采须笼捕捞。选择的亲鳅体长应在12cm以上,体重10g以上,体质健壮,体色鲜艳,无病无伤。2、雌雄亲鳅的鉴别方法雌鳅个体相对较大,在繁殖期腹部膨大。胸鳍短而圆近似扇形,第二鳍条基部无骨质薄片。背鳍正常,没有肉瘤。雄鳅个体相对较小,在繁殖期腹部不膨大,较平扁。胸鳍长而尖近刀形,第二鳍条基部有骨…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国大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河南省范县初步建成了34公顷标准化"黄河金鳅"泥鳅苗种繁育基地。基地投资3000万元,建设孵化车间2000m2,一级培育池2公顷,二级培育池4公顷,亲鳅培育池3.4公顷,成鳅精养示范池8公顷,藕塘养殖示范2.7公顷,稻田养殖示范14公顷。基地利  相似文献   

10.
鲶鱼(Silurusasotus)隶属鲶形目,鲶科,鲶属。黑龙江鲶鱼不但个体大,生长快,而且耐低温,耐低氧,肉味鲜美,深受北方高寒地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将鲶鱼池塘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 池养鲶鱼的人工繁殖11 亲鱼的选择:选择尾重05kg以上,雌鱼腹部膨大,生殖孔红肿,轻压腹部能挤出卵粒。雄鱼腹部狭小,轻压腹部能挤出白色精液。雌雄比例为1∶1~15,个体大小适宜。12 催情:鲶鱼繁殖实践证明,鲶亲鱼经过产前培育生殖腺达到Ⅳ期末,催产药物最好使用马来酸地欧酮(DO…  相似文献   

11.
一.育苗流程1.亲鱼培育黄颡鱼亲鱼培育池的水质要保持清鲜无污染;池水的溶氧量必须保持在3.5mg/L.pH6.5~8.5。在准备催产的前1~2个月,每7~10天要冲水1次,每次冲水的时间为50~80分钟。冲水时,可以利用原池的水进行冲注,使池塘中形成水流,刺激黄颡鱼亲鱼性腺发育。2.亲鱼选择一般要求雄性个体350克以上,雌性个体150克以上为佳。收集时应注意,亲鱼雌雄个体差异较大.雄大雌小。  相似文献   

12.
<正>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选择繁殖所用的亲鱼是在救护中心人工培育的亲鱼。亲鱼要求雌性个体腹部膨大、柔软,肛门突出、发红,轻轻挤压腹部,即可流卵。(1)用10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对产卵池消毒,注入温度为8℃机井水,水深控制在0.8~1.0米。(2)从人工培育的亲鱼中挑选成熟较好的种鱼,  相似文献   

13.
泥鳅的集约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泥鳅的人工繁殖1.1亲鱼选择根据实践经验,泥鳅人工繁殖用的雌雄亲鱼一般不易长期蓄养,最好采集临近产卵期捕获不久的天然产泥鳅,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强化培育。采集时,从鳅鱼的背部向下观察,见腹部是白色的,即是发育良好的标志;若腹部两侧出现白斑点则是已产完卵的鱼,不能用c此外,粘液不多或囤养时间太久的也不能采购。催产时,要选择体型端正、体质健壮、粘液较多、无伤无病、体长15-20cm以上、体重30-50g以上的亲鳅,雄鳅腹都圆大,雄鳅“追星”明显。雌雄区别是:雌鳅个体明显大于雄鳅,胸鳍较短,鳍的前端短而圆,呈扇形,第2…  相似文献   

14.
2007~2009年,多次对购回的人工养殖篮子鱼亲鱼进行室内池暂养和促熟催产试验,结果暂养培育期间亲鱼死亡率降低至3%~8%,雌鱼顺产率达74%以上.对篮子鱼的亲鱼选购、室内暂养、投喂、促熟催产和疾病预防等技术环节进行了阐述和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5.
亲鱼培育是关键。鳜鱼来源于冬季捕捞的体重在1kg以上的个体,或直接在网箱中选择,雌雄比在3:2左右为宜。培育亲鱼的鱼池水质必须清新,排注水方便,或在网箱中培育。饵料鱼应与亲鱼同时进池,比例为1:1。每2—3周检查一次,及时补充适口的饵料鱼。开春后于予4月上旬对亲鱼进行催熟,雌鱼剂量  相似文献   

16.
江河、湖荡等未经人工放养江黄颡鱼的天然水域择优收集的成鱼培育成亲鱼或持有国家发放的江黄颡原种生产许可证的原种场的苗种,经专门培育成亲鱼。亲鱼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雌鱼允许繁育的最小年龄为3龄,最小体重为0.3kg。雄鱼允许繁育的最小年龄为3龄,最小体重0.4kg。亲鱼允许使用到6足龄。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马纽养殖中的苗种问题,我们于1995年在梁山县进行了“乌嫁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试验”,人工催产50组亲鱼,获卵150万粒,孵苗113万尾,育出5~6·7厘米鱼种引.2万尾。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亲鱼来源与培育试验亲鱼于1995年春从东平湖流畅河起捕鱼中挑选,雌鱼体重1000~1500克,雄鱼1500~2000克,2~3龄体质健壮,个体均匀,性腺发育较好。雌雄亲鱼按1。1.2比例分池培育。亲鱼培育采取驯化投饵,强化培育方法。饵料,主要以鲜活野杂鱼虾,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辅助少量植物性配合饲料。在培育过程中,注重水质调节,每7…  相似文献   

18.
一、亲鱼培育是关键。亲鱼来源于冬季捕捞的体重在1kg以上的个体,或直接在网箱中选择,雌雄比3:2为宜。培育亲鱼的鱼池水质必须清新,排注水方便,或在网箱中培育。饵料鱼应与亲鱼同时进池,比例为1:1。每2—3周检查一次,及时补充适口的饵料鱼。开春后于4月上旬对亲鱼进行催熟,雌鱼剂量0.5—1mg鱼脑垂体/kg或3—5μgLRH—A/kg,雄鱼减半。条件好的单位如能结合对鱼池进行降水增温、注水保温、流水刺激等生态催熟方法,亲鱼发育会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月,笔者从浙江引进大口胭脂鱼后备亲鱼,经强化培育,当年就取得人工繁殖成功。2000年进一步完善亲鱼培育和催产、育苗技术,使人工繁育取得新的进展,平均催产率达90.7%,累计孵出水花248万尾,育出夏花192.9万尾。现将人工育苗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 亲鱼培育1.1 亲鱼培育池条件一般选用土池作为亲鱼培育池,面积660~2 000米2均可,水深1.5米左右,要求池塘不漏水,池底要有一定的淤泥,保水保肥性能好。培育池要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若用配合饲料培育亲鱼,要在池中搭建饲料台,以免造成饲料浪费,同时也便于观察亲鱼…  相似文献   

20.
乌鳢人工繁育技术一、亲鱼选择和培育1.亲鱼选择亲鱼来自冬季干塘捕获,选择生命力强、体肥无伤的成熟乌鳢作亲鱼。为了便于催产操作,体重要求在0.5—1.0kg,雌雄比例大致为1:1。2.亲鱼培育选择好的亲鱼要专池培育,培育池面积以2—3亩最为适宜,水深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